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煤制油项目发展一直存在争议,但经过了长达10年的投入之后,当前我国的煤制油还是迎来了井喷之势。报道称,到2015年,我国该项产业将全面超越老牌煤制油大国——南非。
成功出油后,从实验阶段过渡到长期经营的煤制油将会面临下一步考验。这些项目的上马,当时是冲着国际石油价格的市场预期而上马的。但是,今年以来国际油价一直徘徊在45美元/桶至50美元/桶之间,如果国际油价长期处于低位,这些企业不能保证盈利的话,即使投产成功,也未必会让其装置满负荷运转。
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国内有意投资煤制油的资金高达5000亿元。为抑制盲目上马,从2006年7月至2008年8月,国家发改委三次发文叫停煤制油项目。去年8月,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称,除神华集团的两个示范项目外,一律停止实施其他煤制油项目。
然而,发改委的通知发出后,谁也没有去认真执行,一些企业甚至一意孤行,对国家的政策视而不见。部分没有列入发展煤制油的企业,一直就没有停止过试制。他们对此的辩解称,煤制油能够拉长产业链,是我国解决能源问题的发展方向。但它是否真正符合市场的本来面貌,上马的时机是否成熟,以及巨大的潜在风险和环境成本可能被忽视了。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前所长周大地指出,我国是贫油国家,但并不意味着为缓解能源紧张就必须发展煤制油。虽然我国煤炭总体储量不小,但人均煤炭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值的60%,煤炭资源也是有限的。大规模地把煤转成油,势必对我国煤炭资源储备产生消极影响。
周大地的分析是有道理的。煤制油作为一种战略储备是应该的,并没有到大规模投资、投产的地步。众所周知,我国煤制油技术的来源于德国、日本、美国以及南非,除南非曾因禁运而大规模商业运行煤转油之外,其他三国无一例外的只限于示范试验阶段。无论二战中的德国,还是被禁运的南非,都只是在非常时期大量使用煤制油技术,而在和平时期一般都将其搁置。
换句话说,德国、日本等国家只是将煤制油当作一种技术储备,而并非商业化。我国现在拥有煤制油技术,在油价比较高、煤炭生产成本偏低的条件下,可能有经济上的可行性。但要以煤炭资源替代石油,进而大规模的商业化,是不切实际的,也是不符合国情的。因为用煤炭这种不可再生资源来替代另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能源替代。
国内资深能源专家周凤起算过一笔账,每生产1吨煤制油,将消耗4吨煤炭,比如生产发热量10000大卡的石油,将消耗4吨5000大卡的煤炭,在转化过程中,能量消耗一半。当煤炭价格达到1000元/吨时,煤制油成本价将达10000元/吨,折算成原油价格将在120美元/桶左右。而且新上一个产量为100万吨/年的煤制油项目,还要投资100亿元人民币。因此,发展煤制油从经济效益上看并不划算。
一种更为严厉的声音是,由于煤制油项目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这对于缺水的我国北方地区是一个不小的打击。数据显示,按照目前的直接液化工艺,每生产1吨成品油,除消耗4吨煤炭外,还要消耗10至12吨水。而现阶段我国水资源相对贫乏,主要产煤区山西、陕西、内蒙古均是缺水较为严重的地区。若在这些地区发展煤制油项目,水资源能否有保障是最大问题。
从表面上来看,在谈到石油紧张、国家能源战略时,大都认为我们应尽快发展替代能源,但替代能源肯定不是煤制油这一种方式,这一条路可走。煤制油的巨大投资到底能不能找到市场,结果可能并非想象的那样乐观。目前成品油市场几乎处于垄断状态,而成品油最终必须通过两大巨头的销售渠道进入市场,这也是煤制油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发展煤制油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我们宁可让其作为一种战略储备,而没有必要进行大规模商业运营和生产。
成功出油后,从实验阶段过渡到长期经营的煤制油将会面临下一步考验。这些项目的上马,当时是冲着国际石油价格的市场预期而上马的。但是,今年以来国际油价一直徘徊在45美元/桶至50美元/桶之间,如果国际油价长期处于低位,这些企业不能保证盈利的话,即使投产成功,也未必会让其装置满负荷运转。
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国内有意投资煤制油的资金高达5000亿元。为抑制盲目上马,从2006年7月至2008年8月,国家发改委三次发文叫停煤制油项目。去年8月,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称,除神华集团的两个示范项目外,一律停止实施其他煤制油项目。
然而,发改委的通知发出后,谁也没有去认真执行,一些企业甚至一意孤行,对国家的政策视而不见。部分没有列入发展煤制油的企业,一直就没有停止过试制。他们对此的辩解称,煤制油能够拉长产业链,是我国解决能源问题的发展方向。但它是否真正符合市场的本来面貌,上马的时机是否成熟,以及巨大的潜在风险和环境成本可能被忽视了。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前所长周大地指出,我国是贫油国家,但并不意味着为缓解能源紧张就必须发展煤制油。虽然我国煤炭总体储量不小,但人均煤炭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值的60%,煤炭资源也是有限的。大规模地把煤转成油,势必对我国煤炭资源储备产生消极影响。
周大地的分析是有道理的。煤制油作为一种战略储备是应该的,并没有到大规模投资、投产的地步。众所周知,我国煤制油技术的来源于德国、日本、美国以及南非,除南非曾因禁运而大规模商业运行煤转油之外,其他三国无一例外的只限于示范试验阶段。无论二战中的德国,还是被禁运的南非,都只是在非常时期大量使用煤制油技术,而在和平时期一般都将其搁置。
换句话说,德国、日本等国家只是将煤制油当作一种技术储备,而并非商业化。我国现在拥有煤制油技术,在油价比较高、煤炭生产成本偏低的条件下,可能有经济上的可行性。但要以煤炭资源替代石油,进而大规模的商业化,是不切实际的,也是不符合国情的。因为用煤炭这种不可再生资源来替代另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能源替代。
国内资深能源专家周凤起算过一笔账,每生产1吨煤制油,将消耗4吨煤炭,比如生产发热量10000大卡的石油,将消耗4吨5000大卡的煤炭,在转化过程中,能量消耗一半。当煤炭价格达到1000元/吨时,煤制油成本价将达10000元/吨,折算成原油价格将在120美元/桶左右。而且新上一个产量为100万吨/年的煤制油项目,还要投资100亿元人民币。因此,发展煤制油从经济效益上看并不划算。
一种更为严厉的声音是,由于煤制油项目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这对于缺水的我国北方地区是一个不小的打击。数据显示,按照目前的直接液化工艺,每生产1吨成品油,除消耗4吨煤炭外,还要消耗10至12吨水。而现阶段我国水资源相对贫乏,主要产煤区山西、陕西、内蒙古均是缺水较为严重的地区。若在这些地区发展煤制油项目,水资源能否有保障是最大问题。
从表面上来看,在谈到石油紧张、国家能源战略时,大都认为我们应尽快发展替代能源,但替代能源肯定不是煤制油这一种方式,这一条路可走。煤制油的巨大投资到底能不能找到市场,结果可能并非想象的那样乐观。目前成品油市场几乎处于垄断状态,而成品油最终必须通过两大巨头的销售渠道进入市场,这也是煤制油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发展煤制油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我们宁可让其作为一种战略储备,而没有必要进行大规模商业运营和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