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类专业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iyantt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广东海洋大学农学类人才培养现状为基础进行理论探讨,从学校农学院办学优势和特色入手,提出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在探讨创新人才培养的措施时,本文将构建系统的农学教育体系作为先决条件,力求对农学学科建设做出理性建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为学校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农学类本科教学政策提供决策依据,亦可为农学类教师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提供理论依据,具有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对广东海洋大学农学类应用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农学类;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1-0097-02
  農学类本科毕业生结构性失业或转业问题,已成为制约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教育发展的重要矛盾。现代农业迫切需要农学类人才,但我校农学类的毕业生与市场的经济体系及整个社会需求不太适合,这影响着学校的全方面发展。农学院是我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我校培养农业人才的重要使命,有必要采取创新培养模式如复合型培养模式来培养人才,展现自身特色,推动我校高等农业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应用复合型人才模式培养的本科生应面向社会经济实际需要,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然而,我校在农学类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与建设中还存在教学模式相对陈旧、专业与课程设置有待完善、教学管理体制创新不足、创新教育目标定位模糊等诸多问题。
  一、广东海洋大学农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1.教育办学目标定位模糊。目前,学院更多的是从学校办学需要、教学改革的角度来思考,并未将这一改革举措放在满足社会需求的角度,造成学校农学类人才培养偏离社会发展的需要。教授者在高等农业教育实践中缺乏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只是机械地传授农业知识,忽视培养学生对农业知识的创新思维。同时,课程设置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长此以往,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致使他们呆板木讷,缺乏创新精神与勇于实践的能力。新学科梯队建设和硬件更新步伐较慢,学科个体之间有“偏科”,优势学科主要集中在农业传统学科中,特色学科较少,须进一步加强建设。农学类人才应具更为广泛的知识,多汲取课本以外的知识,在减轻他们课业负担的同时扩大知识面,否则容易造成培养出来的人才,知识面过窄、技能单一。理论课程多于实践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内容陈旧,与现代农业科学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实际脱节。我校农学院将通识课、专业课和课程学习与野外实习分离开来,教材内容落后,缺乏对农业新知识、新技术的系统引入。
  2.教学管理体制监管乏力。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教学管理体制,将为创新人才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农作物是农业学习的主要对象,包括生理、生殖等方面。由于其广泛的知识面和较强的综合性,使课程的设计有一定的难度,但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数量较少,难以满足他们的个性发展需要。并且,农业作物有着特殊的生命周期,因此要合理安排学习周期,用较长的教学周期以提高对自身的要求,与时代发展结合起来。但我校农学学科的实习一般安排在基础理论课完成之后,将理论讲授与实践分开,同时教学实习的课时也較短。学生教学实习的农场缺乏良好、有序的制度体系保障和规范的实习机构,为教学实习的顺利进行带来不便。另外,实习过程流于形式,实习内容缺乏新意,教学模式相对陈旧,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老旧、单一。教学实施过程中,仍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为主,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的的启发式教学法尚未得到广泛运用。这种单一、落后的教学法,不仅忽视了对发散性思维的开发,更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多媒体、网络等教育手段虽广为使用,但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农学创新人才是具有敏锐观察力、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人才,但在课堂讲授和实验等环节,学生学到的主要是理论知识。同时,艰苦的实习条件对塑造学生坚强的毅力与顽强的人格很有必要。我校农学院与其他院校的不同在于,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这为学生形成独立观察与思考的能力、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了基础。因此,设立新的课程,以适应农业发展与进步的需要,促进农学长远发展。
  3.学生专业兴趣不浓,课堂师生关系疏离。当前,农学人才培养出现学生缺少专业兴趣、缺乏学习动力以及学习态度不端正等问题,每年都有找不到工作的农业院校毕业生,但农业、农村的基层岗位却有不少空缺。造成这种情况,除了岗位待遇差、地处偏远等原因,还与农业院校对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关注不足有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对新农村建设的责任感,是创新人才培养中必须解决的问题。然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不注重解答学生所提问题,并未对学生问题引起高度重视,反而认为提出的问题越少越好。并且,农业院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内向胆小,课上不善主动发言,对教师讲授内容也不敢提出疑问,造成师生关系疏远。
  二、广东海洋大学农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1.构建集综合化与现代化于一体的课程体系。良好的课程体系是整个教学过程有序进行的基础保证。新体系的建立,要按照课程具体问题修订教学大纲,配套教材的编写要以课程体系为基础,同时结合农业特点安排教学,在体系中涉及广泛的学科内容,全方面地掌握学科发展的时代性与科学性,提高学科技术含量。另外,还可以涉及生物技术内容,促使理论、实践、实验的有机统一与结合,共同促进农学体系与教学平台的协同发展。
  2.注重提高实践能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农学专业教学的突出特色,应根据专业定位、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特色,科学制定专业培养规格和目标,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实践教学比例,使学生在学到专业技能的同时,满足社会对农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激发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科研中培养创新意识的热情。
  3.构建科研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知识体系。将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生产实践三个阶段的教学相辅相成、紧密结合,促使形成综合性、科学性且多学科交叉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体系的层次性。在强化理论基础性作用的同时,重视实践性、设计性锻炼的作用,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运用能力。教师要充分掌握和了解学科特点,将交叉学科知识点融入学科中,更好地利用现代科技力量,掌握高新技术,不断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促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   4.構建模擬工作岗位的技能训练体系。重视课堂教学、观摩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有效促进技能的提高。创新教学方法与途径,如校内教学与企业实习相互结合的方法,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到企业中实训,不断充实自己,全面按照工作岗位进行,提高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工作能力,在实践中理解、分析、提高自身的理解,发挥能动性,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三、结语
  根据广东海洋大学农学学科的自身条件和办学定位,本文对农学类专业应用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进行探讨,着力改善人才培养条件,整合传统优势农业学科资源。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突破传统专业概念,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大力改革现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从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分析,本文也提出一些优化我校农学类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解决我校农学类人才招生和就业入口与出口难的现实问题,达到让学生“从课本中能出来,到农田中能进去”的目的,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将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相结合,边实践边学习,做到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生产实践等教学环节的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1]柳松.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农科类高校实践教学改革[J].高等农业教育,2014-9,(9):74-77.
  [2]姜玉美.农学类专业本科生科技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践[J].中国西部科技,2015,14(04):107,109.
  The Research of Talents Training Mode Reform on A Gronomy Professional Compound and Applied Talents
  —Take the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t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for Example
  LIN Zhong,ZHEN Zhen,CHEN Xiao-li,ZHOU Fei,YANG Rong-chao,ZHANG Yue-qin,SHENG Ran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Zhanjiang,Guangdong 524088,China)
  Abstract:The situation of agronomy talents training in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our advantages and characteristics,we proposes the specific measures of cultivating creative personnel in agronomic system. Then,we will build the system of agronomy education system and give rational suggestions,which provide the decision-making basis of undergraduate course teaching,and also provide the theory basis to the talent training plan of agronomy teachers. Our suggestions have strong operability and theoretical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the training of agronomy applied talents.
  Key words:agronomy;educational reform;talent training;employment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结合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实际,探讨在主体性教育模式下创新课堂讨论式教学法的紧迫性和现实性,并对讨论式教学法的内涵、特征、意义、实施步骤及实施方法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关键词: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体性教育;创新;课堂;讨论式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5-0214-02  主体性教育是一种培育和发展
摘要: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如何依托现有资源,充分发挥物质文化建设的作用,实现增强文化底蕴、美化校园环境、陶冶学生情操、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目标呢?我们觉得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应该做到三个方面的统一。下面以湖南省示范高中——常德市鼎城区第一中学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为例予以说明。  关键词:办学理念;办学特色;育人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
摘要:“工程制图与CAD”是环境工程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技能课之一,随着社会对环保事业的愈加重视,在环境工程领域内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也愈加严格。现如今,諸多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都开设了“工程制图与CAD”这门应用型课程。本文以湖南农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对传统环境工程制图教学的开课现状、存在特点进行了利弊分析,以期通过分析进一步改革可以改善以往单一的授课模式,达到较好的实践效果。  关键词:
摘要:文章以广西贺州学院的旅游英语专业生源为个案,基于2009级至2013级连续五年的生源数据,从性别、民族、户籍和地域四个方面分析了旅游英语专业生源的构成情况,以及分析了四个影响生源结构的主要因素,即综合实力、区域经济、位置和宣传定位,期望此分析结果能为旅游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旅游英语;生源结构;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摘要:基层电大(地市州级电大)是未来开放大学体系的地方学院,怎样建设开放大学地方学院是一个正在探讨的新课题。本文以西部地市级电大——广元广播电视大学为例,从办学定位、主要职能、教学手段、师资队伍、管理机制、保障措施等方面探讨转型发展的路径,旨在为推进开放大学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开放大学;地方学院;电大;转型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
摘要:随着社会对会计职业能力需求的不断提高,会计职教师资的能力提升是一个重要话题。本文主要从目前会计职教师资继续教育的能力导向局限入手,剖析会计职教师资能力需求目标,结合已有的培训方案,提出会计职教师资继续教育课程模块设置的设想。  关键词:能力导向;职教师资;继续教育;课程模块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3-0023-02  
摘要:小组合作教学是指两位教师共享同一个班级、共同合作完成同一项教学任务的教学模式。本文将合作教学模式运用到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中,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数据分析,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研究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对学生口语成绩的影响。  关键词:合作教学;英语专业;口语教学;实验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0-0102-02  一、理论基础  小
摘要:近体诗的排序,是对学生有关近体诗格律和基本结构知识的综合性考查。近几年纯粹让考生排序的题型比较少了,但它常常表现为另外一些形式,如对对联、判断古诗的体裁以及梳理某诗的结构思路等。  关键词:近体诗;排序;格律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2-0259-02  近体诗的排序,是对学生有关近体诗格律和基本结构知识的综合性考查,如果能够顺利
摘要:国际贸易课程是国贸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而当前农业院校的国际贸易课程教学表现普遍欠佳,本文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详细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农业院校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改革;高等农业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6-0091-02  国际贸易课程不仅是国
摘要:优良的学风是高校教育的基础和保障,是衡量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公共选修课作为高校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学风建设也颇为重要。以石河子大学为例,在阐述选修课学风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剖析影响学风建设的因素,最后从管理体制、教师授课、学生管理等方面探讨了加强学风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公共选修课;学风建设;高等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