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乡村现代史话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17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家关仁山是一个大地之子,也是一个对土地怀着深深敬畏之情的作家,他虔诚地接受着土地哲学的教育,并将对土地的情怀写进作品中。例如,《麦河》中,字里行间都抒发着关仁山对土地的敬畏和深情。本文即从乡村现代史话《麦河》来关照关仁山对土地的敬畏之情。
  关仁山是一个有着浓厚乡土情怀的作家,不论是他的《天高地厚》《白纸门》,还是《九月还乡》和《苦雪》,都描写了自己对土地的片片深情,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土地书写者”。《麦河》是关仁山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依然以作者一贯的乡土情怀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笔墨和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写出了作者对土地的深情厚谊。关仁山自己评价《麦河》时曾经说过,《麦河》是一部“土地之书”。而在这部“土地之书”中,真正的主角既不是敘述者白立国,也不是苍鹰虎子,甚至不是形象极为鲜明的曹双羊,而是作者敬畏的土地。
  一、人们对土地的尊重和热爱
  在小说的第一卷“逆月”中,刚一开篇,作者关仁山便借叙述者白立国之口,表达出对土地至高无上的力量的崇拜。作者写道,“一个村庄无论大小,土地神都给调剂好了。一个村的人不能一律健全,好人坏人都得混着来”。甚至在感情上,土地对人们都有极其重要的启示,就像盲人白立国所说,“爱情这东西,像土地一样古老又新鲜”。整部小说到处都充斥着作者对土地的尊重和热爱。
  “墓地与泥塑”一部分描写了叙述者白立国与鬼魂说话的情节,指出这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最终都要归于泥土,甚至连人都是从泥土而来的,是女娲把泥土和成泥,然后捏成一个个人。在作者看来,“人吃土一辈子,土吃人一回”。农民们一辈子都在和土地打交道,耕种、劳作,“吃了那么多年的土”。到了最后,死去的时候也是最终死在了土地中,“被土吃了这一回”,而且永远都和土地融为一体,“再也出不来了”。曹双羊是小说的主要角色之一,一次又一次地迷失自我,但每一次到了最后,都是以回归土地的方式获得自我救赎。可以说,曹双羊人性中美好和善良的回归其实折射出的是土地的最终胜利,土地最终战胜了资本和邪恶。许多其他的人物形象也一次次险些在这个复杂多变、吞噬人性、光怪陆离的疯狂世界中迷失自我。但一次又一次,他们也都像曹双羊一样,依靠厚重的土地找回属于自己的人性中最初的美好和善良,也找回了对土地的尊重和热爱。于是,最终,曾经离开的人们都在兜兜转转之后一个接一个地回到麦河,回到那片熟悉而陌生的“触摸和依靠的土地”,从而可以和家人团聚,可以好好地“歇一歇老迈的身体”,并且“养一养破碎的心”,踏实地走完自己最后的路,直到死去,“化为尘土”。小说中的麦圈是个可怜的人,她原本离土地很近,心灵纯洁,眼神清澈。但是,渐渐地,她的心灵开始离土地越来越远,她却执迷不悟,不肯接受来自土地的救赎。于是,她最终走向了灭亡,小说中,她最终感染上了艾滋病并走向了生命的尽头。
  二、《麦河》中土地对人们的支持和救赎
  作家关仁山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民和土地之间的感情深有体会,他说,农民们日常的生活其实是十分枯燥和乏味的,基本上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但是,只要农民们一来到土地面前,看见了土地,就会一下子来了精神,信心百倍地劳动、生活。在关仁山的眼里,土地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是物质的。但土地更是精神的,是可以让所有农民倍感自信的,是可以给大家无穷力量的。在小说中,韩腰子在参加土地流转后没有了土地,整天没有事情做,他十分不习惯这种失去土地的感觉。于是,他便到郭富九家,替他们干活,而且只是为了能有地种,有活干,不计回报地干活。只要一干活,他便会立刻一扫平时的萎靡不振,精神百倍。而盲人白立国的话显然一针见血,他感叹道,“离开土地的人,永远都是瞎子”,此话诚然。白立国作为小说的叙述者,他的讲述带着读者一起了解鹦鹉村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所有悲欢和荣兴。可以说,白立国是“土地力量的见证人”,也是整部小说中土地最虔诚的信徒。而每一次,当鹦鹉村的村民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迷失自我的时候,白立国总是告诉大家,要“崇敬地神”,要“相信土地”。小说《麦河》中,土地始终是人们的坚强后盾和精神救赎,而人们也用自己的满腔热血演绎着一首土地颂歌。一切都在改变,但土地对人们的支持和人们对土地的热爱是一成不变的。土地以自己独有的力量和隐忍,生养百姓,化育人心。而人本尘土,也终将归于尘土。各种事件终会平息,历史终会尘埃落定,平息一切的必然还是土地。土地宽广、包容,会宽恕所有人,会接纳一切,这就是土地的力量。
  三、关仁山对土地的敬畏
  在我国,人们自古就对土地抱有深深的敬畏之心,认为“土生万物由来远,地载群伦自古尊”。在作家关仁山的眼里,农民的生存完全依赖土地,其自然会将土地奉若神明。即便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土地看上去对人们并不像以前那样重要,但人们对土地的热爱依然如故。关仁山一直以来都对土地抱有敬畏之情。在他的故乡唐山,有一条名叫滦河的大河,蜿蜒流淌在大地上,哺育着两岸的儿女。滦河也因为两岸盛产麦子而被人亲切地称为“麦河”。这也就是《麦河》这部小说题目的来源。
  在关仁山的故乡,人们对土地十分崇拜,人们都叫乡间的土地庙为“连安地神”,而地神在民间则被称为土地。关仁山从小便十分熟悉人们对土地的崇拜和祭祀,并将这些内容写进自己的作品中。在小说中,关仁山写道,地神管理很多事情,如庄稼生产、人们日常的婚丧嫁娶以及生儿育女等活动。而且,出于对土地的敬畏,人们抱着美好的愿望,虚构出很多传说,据说,连安(作者家乡对地神的称谓)有着威力非凡的神力,甚至连安手里的“麦穗”都带有非凡的魔力。在小说《麦河》中,土地也和人心合二为一,并显示出无穷的力量。正如小说题记所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关仁山告诉大家,土地不仅仅是一种养育生命的东西,能为大家提供粮食,提供身寸的根本依靠;它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精神指引,所以,人们不能脱离土地。人们活在土地上,才能觉得踏实,才能安心安身。而一旦离开了土地,人们便会立刻失去长久以来的依赖,精神便会空虚,肉体便会麻木,甚至可能走向万劫不复的毁灭,上文提到的韩腰子便是在土地流转后失去土地这个依靠而手足无措的典型例子。
  对于那些不安分的农民,土地也是他们最好的工具和资本,用来和这个世界进行沟通、谈判与交换。如果成功了,土地也会默默地站在那里,不去分享功劳;而一旦人们失败了,土地却及时地站了出来,用自己最厚重的胸怀来拥抱那些失意的人们。所以,土地的力量是无穷的,它生育人,养育人,教育人,并带给人们生的力量、活的力量以及善的力量。土地是人们最后的精神家园,带给人们最终的心灵慰藉。而出于内心深处对土地的崇拜和敬畏,人们也慢慢在其指引下回归正途。在小说的最后一节“铸魂”中,人们对土地与祖先进行祭奠时,那个虔诚的仪式便代表了长期以来人们对土地最深切的依恋和敬畏。
  四、结语
  《麦河》中饱含着作者关仁山对土地的敬畏。在他的笔下,人们迷茫、绝望,但最终全都在土地的支持和救赎下获得新生。所以,关仁山说,这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便是“拥有土地的人”。
  (郑州师范学院)
  作者简介:赵晓菲(1982-),女,河南郑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其他文献
2017年5月3日,阴淡淡的天空飘洒着细雨。这个平淡、安静的日子于我们家族而言却是极为悲伤的一天。这天,亲爱的伯母与世长辞了。  傍晚,刚吃过晚饭,我翻开手机,看到微信家族群里四叔发出的一则讣告:“嫂子因心脏病今天在医院逝世,享年72岁,对此沉痛哀悼!愿嫂子一路走好!”  噩耗忽至,悲从中来,伯母和藹可亲的容颜又浮现在眼前。两年前,我曾和母亲一块去探望她,当看到她的那一刻,我有些吃惊:伯母怎么一下
期刊
应该像诗歌一样生活,可又不能像诗人一样生存。  当我为自己的诗歌创作进行小结,写下这头两句话的时候,窗下白日里浮华喧阗的漓江水,经过深夜冷静的过滤与积淀,已经回归其实一直都并存的沉静。转眼间,和太太共处已经二十年了。太太常说:“如果刚开始知道你是写诗的,就不会和你继续交往了。”大学毕业后,母亲也曾多次暗示过我:不能光沉迷于写诗,更需要经营人生。言下之意是“不能像诗人一样生存”,精神要与物质并驾齐驱
期刊
余华是现代“先锋派”的代表性人物,以其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丰富的语言表现力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荒诞文学”。本文选取了余华早期的《十八岁出门远行》(以下简称《十八岁》)和较晚的《第七天》两部荒诞色彩浓厚的小说进行研究。文本细读后,笔者通过分析两部小说的异同,解读余华先锋写作的语言试验和主旨内涵,探究其荒诞叙事的延续与发展。  一、概述  在川端康成细节感觉和卡夫卡自由书写的影响下,余华结合自身的兴趣经验
期刊
马克思认为,人是对象化的存在,是实践的主体,当人只为维持生存而劳动时,人的本质被颠倒,人就陷入了“异化劳动”的泥沼。笔者认为,首先,小说中卖血成了主人公许三观维持基本生活的手段,是一种极端的“异化劳动”;其次,许三观以卖血的方式解决家庭困难,在沉重的伦理负担中逐渐走向“道德形象”的正面,卻并未发挥主体能动性,看似“英雄式”的卖血行动,实质属于消极的实践,因此陷入了“自我异化”的困境。主人公许三观的
期刊
人类认知的本质是认识世界的学习活动,是获得知识或经验的思维过程,因为只有通过感觉、知觉、表象和记忆等过程,才能进入信息加工的综合阶段。其中,语文考试的阅读理解就是培养人们心理解码、心理审美的“感情义”和“审美义”。为了理解一篇文章,人们要了解其语体风格的建构与结构。在文学作品阅读中,语体意识的自觉程度指引着表达者(作者)对语言材料、表达方式、话语结构的选择与组合;在话语的语义解释中,接受者(读者)
期刊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创作的诗歌,具有极高的艺术及思想境界。通过剖析诗句的深刻含义,人们不仅能体会其中蕴含的哲理,还能体味浓浓的离别之情。虽然题材比较传统,但是诗人有效整合哲理、诗情和画意,表面描写春江花月夜,表达赞赏大自然之情,深层则表达对美好爱情的赞扬,揭露人生哲理和宇宙奥秘,构建美好的意境。本文主要针对《春江花月夜》进行诗句臆解,以期进一步加深对诗词的了解,感悟诗句中蕴含的真谛。  
期刊
一  时光荏苒  前路依旧绵延  跋涉间  旅途已悄然过半  如雾如烟!  期许风暖  扬帆深蓝  写意孤芳流年  落雪春寒  依旧是微笑的脸!  虽见潮声退去  却期待  掌声还能响起!  感謝和岁月同行的日子  有梦  有诗!  老去不是你的错  只是我  选择了执着!  二  碧窗前  一盏竹灯  恋尽清风紫夜!  书案边  落笔耕耘  写意唯美前行!  星空远  月独寒  沐雪扬帆  只为
期刊
后经典叙事学的研究极大地推动叙事学研究的深入与发展,于是国内外的专家与学者纷纷开始重视对叙事学的研究。其中,诗歌叙事学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这也有效地推动了其理论构建和实践发展方面的不断进步。本文就对诗歌叙事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与构建策略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在后经典叙事学研究逐渐深化的背景下,人们在跨文类的研究方面开始更加重视对诗歌叙事学的研究,这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
期刊
高加林、高秀山、杨科分别是路遥《人生》(1982)、戴吉坤《栀子花开》(2009)和阎连科《风雅颂》(2008)中的主人公。他们都来自农村,出身贫寒,却饱腹才华,凭借着自身的努力都曾走出农村、进入城市。在爱情婚姻和事业前途上,他们都经受了伤痛与无奈。三部作品真实生动地表现出主人公们在乡土文化与城市文化、传统道德规范与现代爱情理想、事业前途与爱情婚姻相冲突的背景下的成长困惑与艰难抉择,而这背后又有着
期刊
鲁敏塑造了众多独树一帜的女性形象,女性在其笔下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化人物,而是具有人性深度和社会深度的复杂综合体。本文从“身体觉醒”角度分析鲁敏婚恋小说中三类女性形象的不同特点和意义,在见证女性身体觉醒的同时了解鲁敏对女性实现自我解放所做的有益尝试。  一、女性“身体觉醒”的多样呈现  鲁敏在《我以虚妄为业》中谈道,家中有四个女性都早早亡夫,她见证了诸多女性的生活方式。鲁敏以个人化的独特体验和饱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