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郑飞科盯上的是“最后一公里配送”的市场机遇,尽管他可以做到一天仅睡五六个小时,但说起这一年的感受时,他直言“不容易”。
一年前,85后的郑飞科曾经预想过一年后的自己,“公司能有上千名员工,那该是一件挺不错的事情了。”当时,他所创办的同城急速配送公司“风先生”仅有百名员工,虽然已经与不少商家开展合作,但消费者真要在街头看见那带着logo的黑色小车,并不容易。
一年后,近万名配送员的加盟,让“风先生”一下子成长为一家庞大的公司,并且还在扩张中,仅在杭城,专职配送员已超千人。
郑飞科盯上的是“最后一公里配送”的市场机遇,尽管他可以做到一天仅睡五六个小时,但说起这一年的感受时,他直言“不容易”。
和其他立志于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的从业者一样,郑飞科也需面对“人的管理”,而显然,他要面对的规模,比一般企业大得多。
如何管理好近万名配送员?
早在一年前,郑飞科管理的团队中,也有一些兼职人员存在,当这一切面临管理上的困难之时,他选择将其全部转换成全职人员。
“你能想象,一到下雨天,本应该是商家的订单高峰,结果却没人配送吗?”郑飞科坦言,当团队大多为兼职人员时,这一状况很难避免。
让他无法接受这一结果的原因,不仅仅从公司经营出发,也在于郑飞科自身是个军事爱好者,在他的眼中,纪律很重要。
这恰恰也成为如今他管理近万名配送员这一支大队伍的“绝招”。
在“风先生”,自上往下共有12个级别。一般人很难想象,即使是在一个开会现场,当会议未宣布开始时,所有人都是站着的,一直到会议主持人喊“坐下”的时候,所有人才能统一坐下,万一不齐还得重来。
“这是不是和互联网崇尚的自由有些违背?”郑飞科笑着反问。所以当很多新进员工观摩集训的时候,一看便怕了。
他印象很深,有一次新人培训观摩,现场约有60位配送员正在集训喊口号,气势很强大,当场就有新人提出“受不了这样的压力,我不干了”。
“因为吓怕了而走的员工,大约有20%。”郑飞科说,自己并不质疑这样的做法,“在配送的过程中,商家与配送员、消费者与配送员之间都需要建立信任,要让商家、消费者放心,就必须有严格的规矩”。
在“风先生”的团队里,中坚力量是80后,90后也不在少数。郑飞科透露,公司也有专门的心理研究人员。“这么大一支队伍,不掌握员工的心理怎么行?”
配送员干的是什么活?
在很多人眼中,配送是一个体力活,但郑飞科却不这样认为,“每一个配送员都等同于侦察兵,干的是脑力活”。
最后一公里讲求的是“快”,在他看来,怎样把一件商品最快地从商家手中转移到消费者手中,是一门大学问。
“首先,你得对当地的路线非常熟悉,包括位于什么道路什么小区,更甚者细化到,位于小区的哪一栋楼、从哪一个门进去更方便等。”郑飞科说,这种路线的优化还真需要琢磨。
在“风先生”,一位配送员人均一天能配送40-50个订单。而这些配送员即使没有订单时,也会将别人的单子拿过来,考考自己“我能不能找到订单上的地址”,然后主动跑一个来回,以作“实战训练”。而一些配送员,也会主动把走过的路线画成图,争取铭记于心。
“这就是为何我们全部都招全职员工,只有给员工们包括物质在内的所有保障,他们才愿意做这些。”郑飞科说。
这支队伍还在不断扩大,就拿杭州市场来说,目前“风先生”共有上千名配送人员,而要想把市场做到全覆盖,预计得有5000名员工。
怎样提效率、降成本?
团队管理的问题寻到了解决对策,而郑飞科下一步要考虑的又是“最后一公里”的另一当头难题——如何提高配送效率、降低成本,在配送员能赚到钱的同时,商家能获得便利、公司还能获取微利?
在提升效率上,郑飞科想到的一件关键武器,就是运用“智能手表”,将配送员的双手解放。在手表上,配送员可以看到任务、经过的路线等,公司后台也方便对这些员工进行管理。目前,这一手表已经研发完毕,等待下一步的量产。
“我真正想要谋划的是一盘‘线上+线下+智能硬件’的棋。”郑飞科说,一些人也许觉得线下的配送微不足道、不够起眼,但它“够接地气”;也许配送是一门很传统的活,但传统市场很大,而互联网只是一种工具。
郑飞科还建议,“最后一公里”的市场很大,做大而全的配送或许并非上上策,但不少垂直单品的配送平台活得不错,值得探个究竟。
更广阔的市场
餐饮的“最后1公里配送”同样不是个新鲜事物,踏足其中的除了像“风先生”这样针对商家提供配送服务的,还有针对消费者开放的平台公司。当然,也有一部分商家愿意自行承担这一任务,只是随着订单数量的增加,商家逐步青睐于让第三方公司介入配送。
这是一块比超市最后1公里更为广阔的市场,因为人们对其的消费频度挺高,但这同样也意味着更艰巨的任务——它对时间的苛求程度更高,再加上不少食品非标准化,对从业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你在一家面馆下单定了一碗面,两小时后才送到家,想必从此以后,你都会对它说不了!
一年前,85后的郑飞科曾经预想过一年后的自己,“公司能有上千名员工,那该是一件挺不错的事情了。”当时,他所创办的同城急速配送公司“风先生”仅有百名员工,虽然已经与不少商家开展合作,但消费者真要在街头看见那带着logo的黑色小车,并不容易。
一年后,近万名配送员的加盟,让“风先生”一下子成长为一家庞大的公司,并且还在扩张中,仅在杭城,专职配送员已超千人。
郑飞科盯上的是“最后一公里配送”的市场机遇,尽管他可以做到一天仅睡五六个小时,但说起这一年的感受时,他直言“不容易”。
和其他立志于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的从业者一样,郑飞科也需面对“人的管理”,而显然,他要面对的规模,比一般企业大得多。
如何管理好近万名配送员?
早在一年前,郑飞科管理的团队中,也有一些兼职人员存在,当这一切面临管理上的困难之时,他选择将其全部转换成全职人员。
“你能想象,一到下雨天,本应该是商家的订单高峰,结果却没人配送吗?”郑飞科坦言,当团队大多为兼职人员时,这一状况很难避免。
让他无法接受这一结果的原因,不仅仅从公司经营出发,也在于郑飞科自身是个军事爱好者,在他的眼中,纪律很重要。
这恰恰也成为如今他管理近万名配送员这一支大队伍的“绝招”。
在“风先生”,自上往下共有12个级别。一般人很难想象,即使是在一个开会现场,当会议未宣布开始时,所有人都是站着的,一直到会议主持人喊“坐下”的时候,所有人才能统一坐下,万一不齐还得重来。
“这是不是和互联网崇尚的自由有些违背?”郑飞科笑着反问。所以当很多新进员工观摩集训的时候,一看便怕了。
他印象很深,有一次新人培训观摩,现场约有60位配送员正在集训喊口号,气势很强大,当场就有新人提出“受不了这样的压力,我不干了”。
“因为吓怕了而走的员工,大约有20%。”郑飞科说,自己并不质疑这样的做法,“在配送的过程中,商家与配送员、消费者与配送员之间都需要建立信任,要让商家、消费者放心,就必须有严格的规矩”。
在“风先生”的团队里,中坚力量是80后,90后也不在少数。郑飞科透露,公司也有专门的心理研究人员。“这么大一支队伍,不掌握员工的心理怎么行?”
配送员干的是什么活?
在很多人眼中,配送是一个体力活,但郑飞科却不这样认为,“每一个配送员都等同于侦察兵,干的是脑力活”。
最后一公里讲求的是“快”,在他看来,怎样把一件商品最快地从商家手中转移到消费者手中,是一门大学问。
“首先,你得对当地的路线非常熟悉,包括位于什么道路什么小区,更甚者细化到,位于小区的哪一栋楼、从哪一个门进去更方便等。”郑飞科说,这种路线的优化还真需要琢磨。
在“风先生”,一位配送员人均一天能配送40-50个订单。而这些配送员即使没有订单时,也会将别人的单子拿过来,考考自己“我能不能找到订单上的地址”,然后主动跑一个来回,以作“实战训练”。而一些配送员,也会主动把走过的路线画成图,争取铭记于心。
“这就是为何我们全部都招全职员工,只有给员工们包括物质在内的所有保障,他们才愿意做这些。”郑飞科说。
这支队伍还在不断扩大,就拿杭州市场来说,目前“风先生”共有上千名配送人员,而要想把市场做到全覆盖,预计得有5000名员工。
怎样提效率、降成本?
团队管理的问题寻到了解决对策,而郑飞科下一步要考虑的又是“最后一公里”的另一当头难题——如何提高配送效率、降低成本,在配送员能赚到钱的同时,商家能获得便利、公司还能获取微利?
在提升效率上,郑飞科想到的一件关键武器,就是运用“智能手表”,将配送员的双手解放。在手表上,配送员可以看到任务、经过的路线等,公司后台也方便对这些员工进行管理。目前,这一手表已经研发完毕,等待下一步的量产。
“我真正想要谋划的是一盘‘线上+线下+智能硬件’的棋。”郑飞科说,一些人也许觉得线下的配送微不足道、不够起眼,但它“够接地气”;也许配送是一门很传统的活,但传统市场很大,而互联网只是一种工具。
郑飞科还建议,“最后一公里”的市场很大,做大而全的配送或许并非上上策,但不少垂直单品的配送平台活得不错,值得探个究竟。
更广阔的市场
餐饮的“最后1公里配送”同样不是个新鲜事物,踏足其中的除了像“风先生”这样针对商家提供配送服务的,还有针对消费者开放的平台公司。当然,也有一部分商家愿意自行承担这一任务,只是随着订单数量的增加,商家逐步青睐于让第三方公司介入配送。
这是一块比超市最后1公里更为广阔的市场,因为人们对其的消费频度挺高,但这同样也意味着更艰巨的任务——它对时间的苛求程度更高,再加上不少食品非标准化,对从业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你在一家面馆下单定了一碗面,两小时后才送到家,想必从此以后,你都会对它说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