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历史典籍中的审美因素及其翻译——以《史记》英译为例

来源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t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史学著作,《史记》以记录历史为主要目的,鲜有翻译审美角度的研究,但历史典籍也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本文以杨宪益、戴乃迭翻译的《史记选》为文本,结合翻译审美理论,采用描述性方法,从表象要素和非表象要素两方面探讨杨译本《史记选》对原文审美因素的翻译,概述译者为再现原文的审美价值所采用的策略。研究发现,杨译本《史记选》在音、词、句等表象要素上和模糊性、情感移植等非表象要素上实现了审美因素在翻译中的传递。
其他文献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以来,给地市报带来一股清新务实之风,也产生了一批来自基层、反映鲜活的社会生活、关注民生的新闻精品。“走、转、改”的过程是一个认识和
党领导下的新闻媒体,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所以,无论是党报还是生活服务类报纸的新闻从业人员,都是党的新闻工作者,都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把握正确
回顾:赣桂媒体的两次合作说到地市报之间的联动,笔者对两件亲历的事情记忆犹新,感触深刻,那就是赣南日报社和桂林晚报社的两次成功的寻亲行动。第一次寻亲行动发生在1999年。国庆
随着形势的发展,社区新闻的重要性愈发显现。但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做好了肯定会使报纸的内容更加贴近读者,做不好往往又难成气候。本文从总结六个方面的实践着手,探索社区新闻
广播电视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喉舌”,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要手段和途径,是最便捷、最直接的信息传播渠道,也是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渠
坚持正确导向,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巩固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努力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任务。党报要自觉担负起宣传思想责任,强化媒体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
“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诗大多采用以“象”寓“意”的借物抒情写作手法,故而在中国历史典籍和文艺作品的英译中对“意象”的处理不可随意。本文以《诗经
阿蓬江发源于湖北省利川市毛坝乡,流经湖北省咸丰县黄金洞、清坪、尖山、朝阳寺等乡镇和重庆黔江区舟白、正阳、蓬东、冯家、濯水、阿蓬江等街道镇乡,
纸媒在互联网时代要想抓住机遇适应新旧媒介转换期的生存环境,占领新兴媒体舆论场,就必须坚定一个信念:“只有消失的媒介,没有消失的媒体”。围绕这个信念,纸媒应主动利用互联网时
经济新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道窗口,展现着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所显示出的必要性。但是,"就传统的新闻价值如反常性、时效性、趣味性等而言,经济新闻却无法和灾难新闻、时政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