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赫·劳伦斯《菊馨》三个版本对比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19791013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菊馨》是D.H.劳伦斯最负盛名的短篇小说之一,该小说共有1910年原版、1911年发表版和1914年最终版三个不同版本,反映的主题及表达手段不尽相同。本文从词汇、语篇、修辞、象征寓意等方面探求分析差异,并初步分析造成该差异的背景因素,概括劳伦斯小说的主题特征,从而加深对于该小说的理解。
  关键词: 《菊馨》 三个版本 对比分析
  引言
  《菊馨》作为劳伦斯最负盛名的短篇小说之一,描写的是一位矿工的妻子伊丽莎白在焦急等待着矿工丈夫回家,最后等来的却是丈夫在矿难中死去的消息及一具冰冷的尸体。三个版本表述内容基本相同, 但其反映的主题及表达手段却有所不同。
  1.创作背景
  劳伦斯生活的时代,英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加快,传统的农业园地和现代工业化社会对立。现代机械工业破坏了自然环境,也压制甚至泯灭了人的自然本性,打破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2.三个不同版本对比分析
  《菊馨》包括1910年、1911年和1914年三个不同版本,根据英国诺丁汉大学对《菊馨》的分析和研究(http://odour.nottingham.ac.uk/critical-cushman.asp),文章可大致分为Opening,Father,Children,Visits to Riglegs,Arrival of mother,Return of the body,Washing of the body,Ending八个部分。本文从词汇、语篇、修辞及象征寓意等层面对其三个版本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其创作背景及主题特征,解读其差异原因,对小说的主题有更深刻的了解。
  2.1词汇层面
  词汇层面的变化主要通过动词、名词、形容词及副词的删减、增加及替换等体现出来,从而达到一定的文学效果,但其最终目的都是突出小说的主题。
  2.1.1动词
  该小说中,动词大部分是动态动词,表示动作或运动。
  在1910年版本中,伊丽莎白将打碎的花瓶收拾完之后,矿友们“ lifted the body and put it on the cloths, and stood up with a sigh, keeping their eyes on the man.”,矿友们对于贝茨的死亡还是持有怜惜与同情的感情的。然而在1911及1914年版本中,作者将这一动作删去,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始终是存在的,机器的冰冷造成了人们之间的陌生与疏远。
  2.1.2名词
  在Visits to Riglegs部分,当伊丽莎白去Riglegs家询问丈夫去处时,1910年版本中,有如下对话:“‘Asna ’e come?whom?yit?”asked the man, without any form of greeting, but with a fine rough?sympathy, and some concern?“I dunna think there’s owt amiss —— ‘e’s non ower theer, though!”—— he jerked his head to signify the “Prince of Wales.”Riglegs的回答带着些许的sympathy(同情)和concern(关心),说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不至于如此疏远、冷漠。但是,在1911年及1914年版本中,将some concern删减掉,少了相互之间的关心、担忧。这就正好呼应了主题:工业化社会下,人与人之间变得疏远、冷漠。
  总结上述变化,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工业社会对人性的摧残,人们变得忙碌而麻木,为了各自利益而活,彼此之间漠不关心,拥有工业社会下的人物共有的麻木、冷漠的特征。
  2.2语篇层面
  由于劳伦斯在词汇层面的删减,并且使用了更多的简单句,因此,故事在语篇层面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段落的删减尤为明显。
  1910年版本的Opening部分,作者运用了大量篇幅对煤矿工人进行了细致的描写:“Already among the waggons the men were moving: those who were going up to Underwood stood aside to let the train jolt past, lifting their blackened faces to call something to the driver. Then they passed on, loudly talking, their shapeless grey-black figures seeming of a piece with the raw November afternoon, the tea-bottles rolling in their pockets, while the stumbling of their great boots across the sleepers resounded from afar.”然而,在1911及1914年版本中,作者大幅删减内容,一句话带过“Miners, single, trailing and in groups, passed like shadows diverging home.” ,删减后的描写对于突出主题有更好的效果:工人们是受工业社会支配和压榨的对象,人与人之间缺乏交流,变得疏远、冷漠,他们都已经麻木,强烈地突出了劳伦斯对产业机械化的厌恶。
  2.3修辞层面
  2.3.1明喻
  小说全文中,作者对明喻的使用更显著。在开始部分,“flames like red sores licking its ashy sides, in the afternoon’s stagnant light.” 将太阳的光芒比喻为红疮,让人自然想到其狰狞面目,使得被机械破坏的自然面貌更加具体,揭露资本主义工业化社会的罪行。同时,为故事的叙述奠定了一种灰色的基调。   2.4象征寓意
  2.4.1菊花
  菊花是贯穿全篇的主要象征物,菊花及其幽香贯穿于故事的开始、发展和高潮整个过程。
  菊花象征着伊丽莎白的婚姻生活,正如伊丽莎白所说:“It was chrysanthemums when I married him, and chrysanthemums when you were born, and the first time they ever brought him home drunk, he’d got brown chrysanthemums in his button-hole.”但是,就是这样美好的菊花,最终却被儿子扯下,“把这些花瓣一把把地扔在路上”,对花的践踏,实际上象征着丈夫对婚姻的不忠诚。伊丽莎白则“she, suddenly pitiful, broke off a twig with three or four wan flowers and held them against her face.”,对花的喜爱之情,象征着她对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向往。“There was a cold, deathly smell of chrysanthemums in the room.”,她站在那儿瞧着这些花,这象征着他们的婚姻早在丈夫死亡之前就已经“死亡”了,只是伊丽莎白还没有意识到而已。当丈夫尸体被抬回来时,“One of the men had knocked off a vase of chrysanthemums.”,但是,“Elizabeth did not look at her husband. As soon as she could get in the room, she went and picked up the broken vase and the flowers.”。这一事情表现了伊丽莎白对丈夫的漠不关心,也表明他们之间婚姻的彻底破碎。
  2.4.2火车
  故事一开始就描述:“The small locomotive engine, Number 4, came clanking, stumbling down from Selston——with seven full waggons.”“The pit-bank loomed up beyond the pond, flames like red sores licking its ashy sides, in the afternoon’s stagnant light.”“but the colt that it startled from among the gorse, ...outdistanced it at a canter.”“while the birds, pulling at the scarlet hips beside the track, made off into the dusk that had already crept into the spinney.”。这辆气势汹汹的蒸气式列车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产物,它象征着英国工业文明。而它却以嚣张的气焰和喧闹的声音破坏了郁郁葱葱的树木和山林,淹没了自然的天籁之声。资本主义工业化所带来的污染和破坏被揭露得淋漓尽致,表明作者对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深恶痛绝。
  3.作品主题
  D·H·劳伦斯的作品主题多样,但都相互关联。
  3.1对资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批判
  劳伦斯在世时英国工业化进程加快,现代文明的机器生产和掠夺性的战争无情地打破了自然的宁静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也被打破。同时,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生活压力,人性逐渐被压榨、泯灭。小说开始部分,作者通过对代表着工业社会的火车的描述,揭露其对自然的破坏。同时,对机械化般的矿工们的描述,则揭露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疏远,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给当时的人民带来了无尽的打扰和痛苦。
  3.2阶级意识
  受生长环境的影响,贯穿于劳伦斯一切作品中的一条线就是阶级意识,具体表现为一个下层阶级的男人和一个上层阶级的女人的结合。劳伦斯的父亲是处于下层阶级的煤矿工人,母亲则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上层阶级女子。在这样的差异下,家庭生活无疑是十分不和谐的。这一特点在《菊馨》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矿工贝茨来自下层社会,妻子伊丽莎白则受过良好的教育,夫妻之间缺乏交流,存有明显隔阂,关系疏远,彼此是两个“孤独的灵魂”,具有很强的讽刺意义。
  结语
  通过对《菊馨》个版本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三个版本在词汇、语篇、修辞等方面有较大变化。并且,通过对创作背景、主题及象征寓意的分析可以发现,在工业化和机器文明逐渐成为主宰一切的社会力量的历史时期,戴·赫·劳伦斯细致刻画了环境和人们精神上的变化,展示了在工业化社会中受到压抑、遭到摧残的人性,表达了他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社会的强烈批判。
  参考文献:
  [1]Geoffrey N.Leech,Michael H.Short. Style in Fiction:A Linguistic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Fictional Prose[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81.
  [2]侯维瑞.范文详析:戴·赫·劳伦斯的《菊馨》[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4,03.
  [3]李彬.《菊馨》象征寓意的探讨[J].文教资料,2008,08.
  [4]彭红霞.戴·赫·劳伦斯对工业化的批判——对《菊馨》的象征型环境解读[J].文学界(理论版),2012,03.
  [5]http://odour.nottingham.ac.uk/critical-cushman.asp
其他文献
摘 要: 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改革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新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能够更全面、客观、科学、准确地评价教与学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形成性评价是评价体系改革的重点。本文基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首先介绍了新型评价体系产生的背景,接着分析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英语 形成性评价 教学评价
摘 要: 逻辑规律要求人们在思维过程中保持思想的前后一致,不允许自我否定。同样,逻辑规律要求人们在使用语言时不允许在同一词句内部包含有互相否定的内容,词与词的搭配应符合语法规律、常规的语言习惯和自然的逻辑。英语同语的本质就是一种违反了逻辑规律中同一律的特殊反复,它的句式均衡,节奏分明,表达有力,能带给人语言美的感受。  关键词: 英语同语 逻辑 审美  引言  同语反复是逻辑学中的专用名词,是在定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数学老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巨大转变,老师不再味如嚼蜡地照本宣科,而是采用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例如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用做游戏、小组讨论等,加强师生、生生互动。这样就把抽象化、数字化的小学数学变得趣味化、具体化、生动化,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融情于课堂,从而打造活力四射、富有成效的课堂,使孩子们把数学课堂当成乐
摘 要: 校园英语文化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校园英语文化活动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而且对高校英语教学的推动作用不容小觑。考虑到学生对英语文化的不同需求,本文探讨了如何从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构建隐性的英语教育体系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校园英语文化建设和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 高校校园英语文化活动 高校英语教育 交际能力  高校校园英语文化活动在高校英语教育中起着举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高效课堂的构建成了各学校的首要教学目标。而数学作为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紧跟教育部门的改革理念,打造高效课堂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兴趣。本文将对如何构建高效课堂进行探究,提出相对有效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 高效课堂 解决策略  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学习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在学习中思考,以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