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2年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至今已近10年,全国大多数省、市、自治区都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实验,各实验区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活动基地建设、课时设置与安排、师资配置与培训等方面的探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课程“常态实施”层面却举步维艰。究其原因,主要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运作的成本“居高不下”。“高成本”主要体现在自主开发课程内容、建设和维护活动基地、弹性课时制度、师资配备与校本培训、档案袋评价等方面,这些因素阻碍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脚步。
常态实施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基本目标,要实现常态实施的目标必须先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低成本”运作。我们可以从课程内容、活动基地、教师配备、课时设置、课程管理等方面实现课程运作“低成本”或“零成本”。
一、 开发以“学生成长系列活动”为中心的课程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三级管理课程,没有现成的、固定的和统一的教材,必须依靠学校自主开发,因此许多学校一开始就致力于编写资源包或校本教材。如有的学校依托周边丰富的地方资源和明显的办学特色,组织大量的人力开发校本教材或资源包;有的学校既缺乏地方资源,又没有办学特色,则投入大量资金购买、翻印、改编外校的校本教材或资源包,打造“综合实践活动”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高成本”运作,直接导致众多的学校,特别是办学规模较小的农村学校望“综合实践活动”而却步。
学生、教师、课程和校园是学校常规资源,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直接利用的资源。学校教学为学生成长服务,“学生成长系列活动”理应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中心内容,可以包括安全教育、礼仪教育、常规教育、公民教育、传统文化教育、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班团队活动、理财教育、家政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等等。
我校成立了以业务校长为核心,有教导处、教科室、团队负责人、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参加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小组,负责“学生成长系列活动”课程内容的开发、活动主题的规划、活动方案的撰写和学校各部门的协调。在活动主题规划时,尽量整合学校、团队、年级段和班级的活动,避免因活动重复、时间冲突而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浪费。在每学期的活动结束后,广泛征集指导教师的建议,及时调整主题内容、修改活动方案,形成典型活动,并固定在某个年段的某个时期。比如传统文化教育这一块,我们为五年级确定的主题是“中国传统节日”,活动时间一般在中秋节前后,活动内容为:(1)查找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资料;(2)课题研究:调查当地的传统节日风俗;调查“洋节日”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冲击;调查小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3)活动:过一个传统的××节。
二、 建设以“校外基地”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
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的推进和发展,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实验区、各校出现,有地方政府或企业投资建设和运行的校外基地,也有学校负责建设和维护的校园基地。
十多年的活动课程建设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活动基地,包括校园基地和校外基地。校园基地有气象基地、种植基地、饲养基地等,校外基地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劳动实践基地、职业体验基地、社区活动基地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已建成的校园基地,实现基地建设与维护的“低成本”,尽可能地联系校外单位成为校外基地,实现基地建设与维护“零成本”。我们学校充分利用原有的校园基地(校园种植基地、饲养基地、气象基地)开发了一系列活动主题,如《影响黄豆萌芽因素的研究》《蚕》《凤仙花》《鸽子的饲养与管理》《梅雨季节天气情况的研究》。另外还利用学校附近的超市、菜市场、商业街、银行和机关单位等设立校外基地,开发了《我是超市营业员》《特价食品探秘》《限塑令实行情况的调查》《街头“牛皮癣”的研究》《盗版软件畅销原因的探究》《10万现金,该何如理财?》《肯德基食品为何如此火爆?》等活动主题。
三、 组建以“专兼职相结合”为核心的指导教师队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倡教师全员参与指导。”在此理念的指导下,各实验学校“创造”出多种指导教师配备方式:(1)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2)各班班主任出任本班的指导教师;(3)多名教师共同出任一个班的指导教师;等等。以一所有36个教学班、每个年级有6个平行班的小学为例,3~6年级共24个教学班,每班每周设置3个综合实践活动基本课时,共计每周72课时。如果设置专职教师,至少需要4个编制,绝大多数学校肯定无法满足;如果各班班主任出任指导教师,或者多名教师共同出任一个班的指导教师,至少需要24名教师,指导教师队伍过于庞大,在给教师的管理和培训带来一定的困难的同时,也提高了管理和培训的成本。
在不改变学校现有教师配置的情况下,我们倡导组建“专兼职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队伍,由课程指导教师、班级指导教师和课题指导教师三部分组成。
课程指导教师:由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规划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并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自己发展方向的“专职教师”担任,主要负责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划、管理、协调、科研和校本培训等工作。
班级指导教师:由学科教师兼任,主要负责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各阶段活动的规划和指导、活动小组行为的监督、活动安全的管理以及活动过程和成果的评价和管理。
课题指导教师:由具有特长的本校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人员、企事业单位员工、机关干部、有关专家和学者担任,主要负责活动主题背景知识的介绍、研究方法的指导、小组或个人活动的具体指导以及活动过程的管理和评价。
“专职教师”并不是传统意义上集中任课的专任教师,是“专业”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兼职教师是相对固定、比较集中兼课的,可根据年级平行班的数量配置一到两位教师;特长教师和外聘教师可以由课题研究小组根据研究课题的内容领域自行聘请。
四、 设置以“长短课相结合”为常态的活动课时
学校以学科教学为主,教学内容、教学时间、辅导教师、活动地点相对固定,一般由学校教导处排定,没有特殊情况不再变动,任课教师根据班级日课程表进行授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倡弹性课时制,必须根据活动内容和活动阶段随时调整活动的日期和活动时间的长短,有时集中、有时分散,有时间隔长、有时间隔短。两种课时制度形成冲突,必定造成学校教导处频繁地调整课务安排的局面,将大大加重教导处的工作量,若处理不当还会造成学校课务安排的混乱。
两种课时制度能否找到结合点是综合实践活动课时落实的关键。我们设置了以“长短课相结合”为常态,适当利用课余时间、双休日和节假日作为补充的课时安排方式,解决了两种课时制度的冲突。“长短课相结合”是指将每周的3个基本课时一分为二,一天安排一课时,另一天连续安排两课时,中间的间隔至少一天。指导教师在安排活动内容时应适当考虑课时的安排;在利用课余时间、双休日和节假日时应事先以“告家长书”的形式告知家长活动内容、活动时间,及需要家长配合和监督的事项。
五、 建立以“博客群组”为基础的课程管理系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是一个过程管理,通常采用档案袋管理,可分为学校实施过程档案袋、教师指导过程档案袋和学生活动过程档案袋,有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两种形式。纸质档案袋操作方法简单,但数量大、占用空间大、易损坏,不仅需要专人管理,还不方便交流和展示。电子档案袋方便交流和展示,但操作方法复杂,需要专业的软件、设备和专业的技术人员管理。
Blog是“Web log”的缩写,音译“博客”,意译“网志”,是基于个人信息的发布平台,现已成为时下最流行的媒体发布形式及最时尚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一些大型的综合网站、教育网站都有博客系统,如新浪网(http://www.sina.com.cn)、搜狐网(http://www.sohu.com)、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网(http://www.chinazhsj.com)等,具有上传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强大的功能,可以达到信息储存、发布、交流的目的。博客系统具有免费使用、操作简单、个性明显、信息发布快捷等特点,符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档案袋管理的要求。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档案袋一般是电子、纸质相结合,以电子为主,纸质为辅,由课程指导教师、班级指导教师、课题组长、学生共同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成本要因校制宜、因地制宜,既不能盲目地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也不能一味地降低“保证课程常态实施”的成本,包括课程资源、活动基地、课时安排、师资安排、课程管理等,需要根据学校实际投入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运作成本。
常态实施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基本目标,要实现常态实施的目标必须先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低成本”运作。我们可以从课程内容、活动基地、教师配备、课时设置、课程管理等方面实现课程运作“低成本”或“零成本”。
一、 开发以“学生成长系列活动”为中心的课程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三级管理课程,没有现成的、固定的和统一的教材,必须依靠学校自主开发,因此许多学校一开始就致力于编写资源包或校本教材。如有的学校依托周边丰富的地方资源和明显的办学特色,组织大量的人力开发校本教材或资源包;有的学校既缺乏地方资源,又没有办学特色,则投入大量资金购买、翻印、改编外校的校本教材或资源包,打造“综合实践活动”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高成本”运作,直接导致众多的学校,特别是办学规模较小的农村学校望“综合实践活动”而却步。
学生、教师、课程和校园是学校常规资源,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直接利用的资源。学校教学为学生成长服务,“学生成长系列活动”理应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中心内容,可以包括安全教育、礼仪教育、常规教育、公民教育、传统文化教育、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班团队活动、理财教育、家政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等等。
我校成立了以业务校长为核心,有教导处、教科室、团队负责人、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参加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小组,负责“学生成长系列活动”课程内容的开发、活动主题的规划、活动方案的撰写和学校各部门的协调。在活动主题规划时,尽量整合学校、团队、年级段和班级的活动,避免因活动重复、时间冲突而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浪费。在每学期的活动结束后,广泛征集指导教师的建议,及时调整主题内容、修改活动方案,形成典型活动,并固定在某个年段的某个时期。比如传统文化教育这一块,我们为五年级确定的主题是“中国传统节日”,活动时间一般在中秋节前后,活动内容为:(1)查找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资料;(2)课题研究:调查当地的传统节日风俗;调查“洋节日”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冲击;调查小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3)活动:过一个传统的××节。
二、 建设以“校外基地”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
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的推进和发展,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实验区、各校出现,有地方政府或企业投资建设和运行的校外基地,也有学校负责建设和维护的校园基地。
十多年的活动课程建设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活动基地,包括校园基地和校外基地。校园基地有气象基地、种植基地、饲养基地等,校外基地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劳动实践基地、职业体验基地、社区活动基地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已建成的校园基地,实现基地建设与维护的“低成本”,尽可能地联系校外单位成为校外基地,实现基地建设与维护“零成本”。我们学校充分利用原有的校园基地(校园种植基地、饲养基地、气象基地)开发了一系列活动主题,如《影响黄豆萌芽因素的研究》《蚕》《凤仙花》《鸽子的饲养与管理》《梅雨季节天气情况的研究》。另外还利用学校附近的超市、菜市场、商业街、银行和机关单位等设立校外基地,开发了《我是超市营业员》《特价食品探秘》《限塑令实行情况的调查》《街头“牛皮癣”的研究》《盗版软件畅销原因的探究》《10万现金,该何如理财?》《肯德基食品为何如此火爆?》等活动主题。
三、 组建以“专兼职相结合”为核心的指导教师队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倡教师全员参与指导。”在此理念的指导下,各实验学校“创造”出多种指导教师配备方式:(1)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2)各班班主任出任本班的指导教师;(3)多名教师共同出任一个班的指导教师;等等。以一所有36个教学班、每个年级有6个平行班的小学为例,3~6年级共24个教学班,每班每周设置3个综合实践活动基本课时,共计每周72课时。如果设置专职教师,至少需要4个编制,绝大多数学校肯定无法满足;如果各班班主任出任指导教师,或者多名教师共同出任一个班的指导教师,至少需要24名教师,指导教师队伍过于庞大,在给教师的管理和培训带来一定的困难的同时,也提高了管理和培训的成本。
在不改变学校现有教师配置的情况下,我们倡导组建“专兼职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队伍,由课程指导教师、班级指导教师和课题指导教师三部分组成。
课程指导教师:由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规划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并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自己发展方向的“专职教师”担任,主要负责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划、管理、协调、科研和校本培训等工作。
班级指导教师:由学科教师兼任,主要负责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各阶段活动的规划和指导、活动小组行为的监督、活动安全的管理以及活动过程和成果的评价和管理。
课题指导教师:由具有特长的本校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人员、企事业单位员工、机关干部、有关专家和学者担任,主要负责活动主题背景知识的介绍、研究方法的指导、小组或个人活动的具体指导以及活动过程的管理和评价。
“专职教师”并不是传统意义上集中任课的专任教师,是“专业”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兼职教师是相对固定、比较集中兼课的,可根据年级平行班的数量配置一到两位教师;特长教师和外聘教师可以由课题研究小组根据研究课题的内容领域自行聘请。
四、 设置以“长短课相结合”为常态的活动课时
学校以学科教学为主,教学内容、教学时间、辅导教师、活动地点相对固定,一般由学校教导处排定,没有特殊情况不再变动,任课教师根据班级日课程表进行授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倡弹性课时制,必须根据活动内容和活动阶段随时调整活动的日期和活动时间的长短,有时集中、有时分散,有时间隔长、有时间隔短。两种课时制度形成冲突,必定造成学校教导处频繁地调整课务安排的局面,将大大加重教导处的工作量,若处理不当还会造成学校课务安排的混乱。
两种课时制度能否找到结合点是综合实践活动课时落实的关键。我们设置了以“长短课相结合”为常态,适当利用课余时间、双休日和节假日作为补充的课时安排方式,解决了两种课时制度的冲突。“长短课相结合”是指将每周的3个基本课时一分为二,一天安排一课时,另一天连续安排两课时,中间的间隔至少一天。指导教师在安排活动内容时应适当考虑课时的安排;在利用课余时间、双休日和节假日时应事先以“告家长书”的形式告知家长活动内容、活动时间,及需要家长配合和监督的事项。
五、 建立以“博客群组”为基础的课程管理系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是一个过程管理,通常采用档案袋管理,可分为学校实施过程档案袋、教师指导过程档案袋和学生活动过程档案袋,有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两种形式。纸质档案袋操作方法简单,但数量大、占用空间大、易损坏,不仅需要专人管理,还不方便交流和展示。电子档案袋方便交流和展示,但操作方法复杂,需要专业的软件、设备和专业的技术人员管理。
Blog是“Web log”的缩写,音译“博客”,意译“网志”,是基于个人信息的发布平台,现已成为时下最流行的媒体发布形式及最时尚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一些大型的综合网站、教育网站都有博客系统,如新浪网(http://www.sina.com.cn)、搜狐网(http://www.sohu.com)、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网(http://www.chinazhsj.com)等,具有上传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强大的功能,可以达到信息储存、发布、交流的目的。博客系统具有免费使用、操作简单、个性明显、信息发布快捷等特点,符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档案袋管理的要求。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档案袋一般是电子、纸质相结合,以电子为主,纸质为辅,由课程指导教师、班级指导教师、课题组长、学生共同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成本要因校制宜、因地制宜,既不能盲目地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也不能一味地降低“保证课程常态实施”的成本,包括课程资源、活动基地、课时安排、师资安排、课程管理等,需要根据学校实际投入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运作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