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中的语文课堂教学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xi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学习方式的变革成为必然趋势。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尽最大努力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交给学生,保证他们有足够的自主活动时间,给他们充分展示自己、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空间,使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的淋漓尽致。
  我们不妨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入手来探讨一下这一难题。语文教学是一种情感交流,一种生活体验,更是一门艺术。故而语文阅读教学要全面有序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感,更要结合各种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首先,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充满激情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也许这是古代的老师职能作用,现在的教师应该迅速的转变观念。专家认为,在新课程中,教师头脑中要有儿童意识,一切为了儿童的发展,一切为了儿童的学习。不能光考虑教师怎么教,还要考虑儿童怎么学?要用体现儿童特点的教学方式,关注儿童的生活,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通过与儿童交往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一变化是课堂环境改变的基础和推动力。 老师不能再是高高在上的“圣人”,抱着“师道尊严”不放的老师,学生一见就怕的老师,永远走不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在课堂上,老师完全是“学长式”的,走下三尺讲台,走到学生中去,和他们一起探讨学习,共同研究问题,交流彼此思想。老师更多是指引者,学生像车,老师往车上加的是油,而不是上货,学生意犹未尽,课堂给予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热望。相比之下,我们才真正明白在课堂上摆正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们老师要蹲下去看学生,只有把自己放到与学生对等的位置上,才能赢得学生。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深入到学生中间去,了解他们的生活圈内的事,我们应知道学生喜欢看什么书,喜欢听什么音乐,他们都谈论些什么话题等等,并力求走进他们的心里,去切实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与变化规律。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觉得我们的教育、教学是与孩子的自身成长与发展相协调一致的。
  其次,要强化互动教学,让学生活起来,并制定三位一体教学目标
  所谓三位一体的新课程教学目标就是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时心中始终要想着学生,人的发展是设置一切目标的依据。教学只有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体验,才是可持续的的有远见的。
  教师上课讲什么?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所讲述的只是学生想要领悟而领悟不到的,曾经研究而研究不出来的部分。”这也就是说,教师应讲在“点子”上,要重在导引上,更多的时间应该还给学生,要巧妙地设计,让学生有机会体验,有东西探究,从中萌发创新意识。
  我们设计每一堂课的时候,都要做到教学形式生动活泼,妙趣横生。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体验课堂内容,观察学生的探究动向,善于捕捉学生的思想火花,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们在大胆放手让学生体验的同时,强化互动教学,注意引导学生多读多练,多讨论。学生的创新意识往往都是在这种亲身体验中产生的,让学生有一个自己展示的平台。
  我们必须让学生放开手来,大胆地“动”起来,真正地“活”起来,“乱”起来,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和老师“抬杠”,因为我们都不愿意看到自己所培养出来的莘莘学子只会看人眼色行事,唯唯诺诺,这样,怎么爆发创新的火花呢?我们还要允许学生“胡思乱想”,“胡说八道”,可以“朝令夕改”。这需要我们有一双明亮的慧眼,把我们的学生看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为他们导引正确的方向。
  再次,灵动鲜活的课堂教学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教材当成学生学习的惟一对象,譬如语文,除了一本课本外,就是一大堆练习,其它什么也没有了。现在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展、重组,并注重教材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和融合,同时鼓励学生对教材的质疑和超越。就语文而言,它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老师更多地引导学生进入“大语文”的天地。
  教无定法,学亦无定法,课程的“教学过程”变得灵动活泼,它不再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而是强调预设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分,教学目标必须潜在和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体验。不能让活人围绕死的教案转,而是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
  新课程的“教学时空”变得延展开放,它突破了传统教学封闭、狭小,眼界限于书本的籓篱。新课程突破了“课堂教学就是教室里上课”的传统观念,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不再只局限于教室,而是拓宽到生活和社会的各个领域,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实践中去学习;学生学习活动的对象也不再只限于有字的教科书,而是延伸至整个自然界和社会这部“活”的无字书。例如一学生研究了一个“马路工人”的课题,他每天清晨去观察马路工人的劳动场景,时间长了他深爱感动,主动帮助他一起干,还给那位工人带水喝,并拍了很多照片。对于这位学生而言,社会就是他的课堂,他在学习、实践、研究的过程中,知识、情感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尽最大努力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交给学生,保证他们有足够的自主活动时间,给他们充分展示自己、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空间,使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的淋漓尽致。
其他文献
冰心曾说过:“情在左,爱在右,走在我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这是对教师的工作的真实写照。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也随之产生巨大的变化,他们有着敏锐的洞察力,有着超其实际年龄的心理,他们思想成熟,他们对自己的班主任有着很高的要求。作为教师呢?当然要紧追时代步伐,及时充电,随着更新教育管理理念,顺应时代,确切的说应是顺应学生的发展变化。但我坚守有爱的教育。  第一,用爱去描绘
期刊
人本教育理论倡导的是教育要尊重和发现人的价值,发掘和发挥人的潜能,发展和完善人的个性。柳斌同志提出:“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生动、主动地发展。”几年来我校在此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充分尊重学生,努力实施做人教育  1、制度关怀。尊重聋生,爱护聋生,要有制度保证。如:全员安全管理责任制。在每学年度初,校长与教导处、总务处、政教处、食堂负责人签订安全管
期刊
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的决策与管理、组织与协调、教导与服务的多重角色地位,决定了他(她)必须具备一套符合社会、家庭等需要的角色行为。一个成功的班主任,其行为首先表现出的特点是:有理想,爱学生,能为学生的成长奉献出身心,具有做好自己班级工作的各方面的才能。那么,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应采取怎样的符合自身角色的基本行为模式呢?综合班主任工作的过程、方式及职业性质等特点,笔者以为,班主任应努力做到“五勤”。
期刊
【摘要】 为保证智障儿童的健康和安全,学校采取各种方法,通过有目的、有主题的教育,增强智障儿童的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减少伤亡,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 智障儿童;安全意识;培养    特殊教育学校针对目前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智障儿童安全意识形成的特点,在已经形成的教育模式和教师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更为有效的措施来加强智障儿童安全意识的培养,使教师不但成为智
期刊
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核心,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奠定坚实的基础。信息素养指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伦理道德修养和主动高效获取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主要包括知识、技能、意识三方面。如何在教学中较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呢?  一、积极创设信息氛围,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  信息技术课上可通过学生亲身感触到的大量信息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懂得信息的概念以及从国家对信息课程
期刊
现实主义总能给人一种特殊的感动。  冬日苍白的光线映进简陋的房间,女主人正在把牛奶倒进坛里。前面有个桌子,上面的摆设很简单,一个乌黑的罐子、装着粗糙的面包的面包篮,和一块蓝色的布。  她的双手显得微红,看来是正在做饭,也许这就是一个厨房,画面没显示的地方有灶台,上面的锅正冒着热气。  十七世纪的这个欧洲女子,习惯了待在厨房里。水壶空了,她去装满它。牛奶喝光了,她去挤奶,去市场买。每个早晨都是相似的
期刊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电子商务在我国的经济增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完整的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一般都包括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其中物流是信息流和资金流最终实现的根本保证,如果物流传递速度跟不上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速度,电子商务的优势是体现不出来的。我国物流人才的缺乏明显制约着我国通畅快捷准确物流系统的形成,所以我国各部门必须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本文主要阐述学校教育方面培养高素质综合
期刊
【摘要】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文科课程,新课标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实施情况中,存在着一些重形式轻实效的做法,本文拟从常见课堂有效性缺失出发,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课堂;有效性缺失;对策    《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审视当前一些学校《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实施素质的情况,人们发现其并未发挥出应有的基础
期刊
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活动中,从而调动学生的“情”与“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一、创设情景,形成问题,使学生愿学     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问题可由教师在情境中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但是,提出的问题要击中思维的燃点,这样不但能把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迅
期刊
【摘要】 地震是由于地面的运动,使地面上原来静止的建筑物由于受到动力作用而产生强迫振动,因而在结构中产生内力、变形和位移。经过简化后的模型动力学分析,即一次次的震害分析进行修正、补充,得到一些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机理及破坏形式,提出了一些建筑物抗争的计算方法及设计的基本原则。这些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很不错的效果。  【关键词】 消震;隔震;被动减震;主动减震    一、地震原理  地震是由于地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