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之外

来源 :中国广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i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亚广联奖获奖节目赏析(之二)
  【摘 要】广播剧《功夫》获得2014年亚广联奖广播剧类推荐奖。本文通过对《功夫》立意的阐释和剧本创作、演员演播、后期制作的具体分析,探讨了什么是广播剧的魅力,如何把广播剧做得好听、好看,让听众爱听、听了以后还能思考。
  【关键词】广播剧 魅力 好听 好看 思考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下围棋有一句俗语:长棋需境界,功夫在棋外。高手相争,技艺必不可少。但是技艺到了一定程度,若想再提高,便需要棋盘之外的功夫了。下棋如此,广播剧的创作也不例外。以前作为录音师,我对制作环节关注较多。现在做了编导,相应地对创作理念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我一直在问自己一个问题:广播剧应该是什么?以前我的回答是:它应该好听。现在我的回答是:它还应该“好看”。
  广播剧的魅力
  广播剧的魅力到底在哪里?
  广播剧是有局限的:相对电影,它没有画面。也正是这个局限,凸显了广播的魅力所在。如何理解这句话呢?我的理解是:声音在传达个体心灵体验上,有其独一无二的优势。如果把电影比作一艘大游轮,那么广播剧就是一个小帆板。两者体量不同,其适用的题材也应该有所区别。唯其如此,才各具风景,别有洞天。
  前不久,应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微剧分会的邀请,我为第二期编导制作培训班做了一堂题为“广播剧制作理念”的专题讲座。在交流过程中,我发现大家在微剧制作上,总是纠结于一个问题: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作业?我没有做正面回答,只提了一个问题:五分钟可以承载多少?很多人认为,用五分钟的时间讲一个横跨50年的故事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我的第二个问题是:这个故事,你讲好了吗?创作不是填鸭式的灌输。你讲得越辛苦,听众听得越累。原因很简单:没有给听众留下思考空间。你的作品充其量只是一堂小学生教学课。在创作中,我们总是太想为听众带来什么,却忽视了他们真正需要什么。
  一部艺术作品,需要与听众产生共鸣。众所周知,人们对生活的体验是有差异的,但是对生活的本质看法,很多是一致的。这个一致性,就是我们彼此产生共鸣的链接点。一部电影的首要任务,是要把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人都吸引到影院里来。勤于说教,谁会买票?电影如此,广播剧可以例外吗?
  有的作者似乎把题材是否厚重当作了第一要择。其实这也是一个误区,尤其表现在微剧的创作上。广播剧的题材可以是多样的,体量的大小并不是关键点。借助声音,表达思想,才是创作正途。让声音传递心声,让故事关注情怀,往往是以小博大,更能展现广播所特有的魅力。
  广播剧的好听与“好看”
  广播剧如何做到好听呢?
  从创作的角度看,我们的个体体验需要与听众的个人体验保持高度的一致。换一句话讲,我们的广播剧之所以感动听众,是因为我们讲的故事与大多数听众产生了共鸣。他们的共鸣源于他们的生活体验,你的故事恰恰是一把开启他们心灵的钥匙。给听众一把钥匙,让他们自己去开启一扇未知的门,难道不好吗?
  广播剧又如何做到“好看”呢?
  广播剧可以像电影一样走入院线,前提是你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我是一个电影迷,在广播剧的创作上面,电影艺术给予我的启迪也最多。我最喜欢的导演是李安,他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给我的触动也最大。李安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他在影片中讲了两个故事:一个是派和老虎同处一船的真实,一个是派在被救之后的虚构。从观众的接受层面上看,这两个故事都是开放的。每个观众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归纳自己的感受。李安的巧妙之处在于,前者极尽铺陈长达两小时,后者只有短短的两分钟。但正是后面的这两分钟,成了一把解读前面两小时的钥匙。整部影片,3D画面很唯美,也很壮观。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他对人类本身的一种思考。
  思考本身,也是一种思想。
  关于《功夫》的创意
  广播剧《功夫》的创作,说起来有点意外。在改编现实题材的剧本《老师》和纯文艺题材的剧本《萨茹拉的家》之后,我一直想突破自己,换一种风格。本来准备写一部关于打擂的广播剧。当时,构思了一古一今两个故事:一个是古代的传统打擂,将打倒对方作为唯一目的;一个是电台之争,把比收听率当作不二法则。通过古今理念的对比,诠释一种人生体验: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所谓输和所谓赢,它的区分意义何在?这个念头在脑海里萦绕了很久,但是触发点始终感觉不够,于是就搁笔了。有一天晚上无意看了一部以前看过很多遍的电影《功夫》,突然一个念头闪过:可不可以用声音向中国功夫表达敬意呢?一个声音告诉我:可以。
  关于功夫的电影有很多,但是让我真正佩服的只有两部:一是周星驰的这部《功夫》,另一部就是李安的《卧虎藏龙》。这两部电影虽然风格迥然不同,但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挖掘“不择手段”。
  在我的词典里,功夫首先是一种文化。我对功夫片中的飞亚,并不排斥。但是对脱离地球引力的毫无节制的炫耀,则是深恶痛绝。展现功夫,可以没有画面,这是我的最初想法。于是,我的脑海里又有了一个念头:诠释中国功夫,何不用我们的传统文化——禅。
  有了想法,写出广播剧《功夫》初稿只用了不到一天时间。起初我的想法也很简单:就是在一个简单的故事当中,传递一种不简单的东西。
  广播剧《功夫》的初始创意是一个“冷幽默”:故事开始是两位武功高人擂台比武,一叫花拳,一叫秀腿。花拳死于擂台,其子花儿为报父仇,二十年后学艺归来,准备与秀腿一决高下。此时秀腿年事已高,其女秀儿替父请命,相约20年后再比高低。岁月轮回,代代相传,仇恨终遗忘,功夫却流传。
  后来,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给了我两点建议:一是将原来的花拳、秀腿,改名为南拳和北腿;二是在开头加了一个引子,以父亲给儿子讲故事作为整部戏的切入点。事实证明,这个改动还是有意义的。   “冷幽默”如果“冷”得不够彻底,听众在理解上就容易产生歧义。两处改动虽然不大,但是把“冷幽默”转为“善意的幽默”。一是更正面一些,二是听众在听完之后,除了思考,还有一点点的温情在心中。
  广播剧的创作,既是自由的,也是充满想象力的。
  我写广播剧《功夫》,目的不是要告诉听众功夫是什么。首先我没这个能力,更没这个必要。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对功夫的理解。我的作品仅仅是个人体验的一个表达,听众的体验也许与我不同,但是感触是一致的:功夫可以很有趣,广播剧也可以很有趣。
  有个听众的剧评是这样的:如果把《功夫》比作一篇有趣的文章,那么它的题目就是《论拖延症的第二个春天》。后面跟帖,笑赞一片。
  关于《功夫》制作
  广播剧《功夫》的制作,有不少独到之处。
  首先,是音效的制作。剧中音效不多,难度不小。第一个亮点是徒手捉蚊和蚊子垂死飞行的桥段。这次担任后期制作的是年轻录音师初熙,为了将蚊子特技做得惟妙惟肖,他着实花了一番心思。第二个亮点是心观世界的桥段。从洞穴水滴到心跳加重,从混沌初开到宇宙万物,动态起伏、节奏把握都恰到好处。
  其次,是音乐的选择。用音乐诠释中国的古典禅文化,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好在我以前做过很多类似的节目,心中有数,也积攒了不少相关资料,因此整体音乐定位准确,增色颇多。
  最后,是节奏的把握。这部戏大的戏剧冲突不多,故事也比较简单,因此在整体节奏的把握上下了一番功夫。对每一个场景的过渡,我在写剧本的时候,其实已经有了一组组的分镜头考量。在这个方面,广播剧和电影是非常相似的。视觉转场和听觉转场,对层次感和节奏感的要求是一致的。这不仅表现在转场,而且在剧中的每一个细节上,都必须精益求精。只有这样,整部戏给听众的感受,才能自然流畅,不着痕迹。这一点,也是这部戏比较成功的地方。
  关于《功夫》演播
  广播剧《功夫》的演播,亦有不少故事。
  道士的演播者是著名的配音演员郭政建老师。他的音色独特,配过很多影视作品。演道士,对他却是第一次。道士这个角色不瘟不火,有点另类,台词不多,难度不小。作为导演,把自己的诠释转化为演员对角色的理解,其实是一个很艰苦的过程。
  没有画面,只有声音。对角色的准确定位,这个挑战不在于对音色的把握,而是在于对角色内涵的深度理解。让我感动的是,郭老师不厌其烦,一次次地试音,又一次次地调整。有时甚至我喊:“过了。”他还主动要求:“再来一遍。”因为越是挑战,他感觉越是乐趣无穷。
  南儿的演播者是青年才俊赵岭。他为这个角色准备了整整一个星期。因为在戏中,南儿的年龄跨度最大:从青年一直要演到老年。同一部戏音色的转换,对所有配音演员都是一个挑战。但是他准备充分,驾轻就熟。不过,让他意外的是,我对年龄音色的要求,远在对角色情感的把握之下。他问:为什么?我回答:这部戏,首先要的是感觉,其次才是年龄。有一个例子。李安导演在电影《卧虎藏龙》中,有几处飞亚的镜头,初看好像很笨拙,细细琢磨,却有他的道理:该写意之处,不必写实。
  一部广播剧,最重要的是编导要传达什么,这个思考清楚了,举重若轻也好,有的放矢也罢,演播的关键,还是心灵的传达。
  广播剧《功夫》从开始创意,到最后完成,时间很短。表面看,是一个比较轻松的过程,其实其中下的功夫不小。
  艺术创作因为自由,所以轻松;艺术应该回归它的文化本质,所以又不轻松。广播有声音,有声音就有想象力,但是如何把想象力转化为一个好的声音作品,靠的不仅仅是对生活的沉淀,还有对文化的思考。
  所谓功夫在功夫之外。
  (作者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技术制作中心)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进程加深,互联网正在“重塑”世界,媒体融合乃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多年来锐意创新体制机制,推进资源整合,多方借力,乘势而上,倾力打造央广新媒体,让传统广播与新媒体紧密融合,显著提升了作为权威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  2015年1月22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科学院在京签署协议,开展全面长期战略合作,为实现媒体融合再出发。借此机会,记者专访了中央人民广
期刊
【摘 要】新媒体环境下面临严峻生存发展压力的传统媒体通过组织关注民生的公益活动,可以提升自身的媒体形象,丰富节目内容。FM985扬州新闻广播通过组织“暖手行动”“经典诵读进校园”“寻找我的生命通道”等一系列公益活动,打造公益服务内容,并结合新媒体形成了公益品牌的经营新模式,成功塑造了责任广播的形象,促进了广播频率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提升。  【关键词】公益 广播影响力 FM985扬州新闻广播 公
期刊
网络空间属于公共空间,网络秩序是社会公共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现实社会在网络空间的延伸,网络社会也应是法治社会,而非“法外之地”。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空间的法治化,是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法律是要由人来遵守、人来实施的。现在提网络空间的法治化、“依法管网”有两层含义。第一,是要严格依照法律法规、依据法律程序、依托法律授权进行管理。这对于任何网络的参与者,无论是企业、媒体、机构还是网民,都是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北京广播市场的变化趋势,介绍了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北京电台)在媒体环境变革形势下的探索与创新实践:一是改变节目设计传统观念,以提升用户体验为核心;二是从用户端建立长期有效的纠错机制,缩短反馈到改进的流程。  【关键词】广播 改革 移动互联网 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传播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媒体迅速崛起,广播媒体面临的生存压力不断增大。北
期刊
《生命缘》是北京卫视2014年三季度推出的周末黄金档季播节目,它不仅打造了国内全新的医疗真人纪实节目,还多次取得了全国同时段收视前五名的优异成绩,并且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一个电视节目,震撼人心,甚至感动中国,总有它的不同凡响之处。“动人心者,莫先乎情”,与其说《生命缘》胜在模式创新,毋宁说它以情取胜,以真实动人,“用镜头记录最震撼人心的抢救画面,最触动神经的生死一幕,直达人内心最柔软的情感地
期刊
对于真正的新闻人来说,“走基层”原本就不是什么任务,而是一种职业选择。新闻不分“高层”“基层”,有新闻的地方,就应有记者的身影。但不得不承认,过去很多年,比如农村等我们通常认为是基层的地方,新闻出现的几率或所受关注度和城市相比,的确有很多不足。  经过这几年“走基层”的强调和纠偏,有更多新闻工作者,把目光和精力投向基层,展现了可贵的职业品质。当然,新闻工作永远没有鸣金收兵的时刻,“走转改”也是如此
期刊
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建立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应以特殊产业运作规律为准绳,借助“五化”即集团化、产业化、数网化、平台化与特色化,进一步厘清媒体融合的政策面、产业层、市场面的发展瓶颈、路径选择、融合机制探索等问题。  1.“集团化”是媒体融合发展的组织基础。此轮改革不再是新旧媒介功能手段的互相借鉴与融通,而是要打破传媒领域产业与事业的分界,实行三网运行贯通,内部组织重构,建设统一调
期刊
编者按:2002年12月2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诞生,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家类型化音乐频率,由此开始,类型化成为全国音乐广播改革的方向,类型化音乐频率在全国遍地开花,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一些省市音乐频率在借鉴音乐之声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本土乐迷特点与需求,对音乐广播进行本土化的特点打造,加上覆盖等优势,在当地广播频率中的收听率与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近几年,央视-索福瑞(CSM)城市基础研究的调查
期刊
【摘 要】广播电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广东广播电视台广东人民广播电台(下称广东电台)通过开展“大爱有声”大型公益行动,充分发挥广播优势,在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中凸显了主流媒体恪守责任的担当魄力、听觉传播“声”动感人的艺术魅力、明星主持品牌带动的榜样力量和宣传深化善接地气的贴近效应。  【关键词】广东广播 大爱有声 公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宣传  【中图分类号】G222
期刊
新闻“词化”传播,是指借用单词或词化短语概括其被传播的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它系公共表达中简化言语、活跃交流的传播取向,它比新闻导读和标题新闻更简单,具有广阔的新闻符号消费市场。  1.提高信息的社会关注度。在网络海量信息传播中,使用简洁凝练、充满新鲜奇异效果的词语新闻更容易吸引公众眼球,在增强新闻传播速度、广度的同时,也方便和加快了其再传播过程。  2.增强信息的有效到达率。近年社会上逐渐形成一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