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朗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在教学中必不可少,不管是散文、诗歌,还是文言文的教学都离不开朗读,下面就以《马说》为例来谈谈文言文教学中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朗读教学法来教学。
一、由浅入深,步骤明确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马说》一文虽然文章简短,只有三小节,不到两百字,但是有些字词的读音还是要注意,如“骈”“槽枥”等词,这些生字词,学生没有学过,还不太熟悉它们的读音,第一遍的朗读主要就是解决字词的读音问题,通过文下注释或者查字典的方法来解决。另外除了生字词之外有些字是多音字,学生不易区别,这时候教师就要适当提醒,如这一课中的“食”字,在“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中就读成“shí”,而在“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中两个“食”字都读成“sì”,这些读音要求学生在读第一遍时就要读准。
2.再读课文,读出意思
在初读课文、正确朗读字音的基础上,第二遍朗读时就要求学生结合书本上的注释理解文章的意思,在疏通文意这一环节,我通常要求学生先自己翻译课文,读一句原文,自己说一遍翻译。《马说》这篇课文的意思理解不是特别困难,大多同学能结合书本注释理解课文大意,如果有少数同学对有的地方还不太理解,同学可以现场提问,由其他同学讨论解决。这样一篇课文的翻译我们就在读读译译中解决了。
当然《马说》这篇课文的翻译比较简单,如果碰到复杂的文章同学不能帮助解决时就需要教师适当提醒,一般情况下文言文的翻译我都是采用边读边译的方法来解决。
3.三读课文,读出情感
在分析完课文之后,我们对文章的内容已经有了较好的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再安排学生朗读课文,这时候的朗读就和开头时朗读的目的不一样了,学生在这一轮的朗读中会加深对文章情感的把握,能更好地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这时候的朗读要求学生主要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从而去分析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比如《马说》一文,作者写该文到底是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呢?文章的主旨到底是什么?难道课文说的仅仅是养马吗?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我们需要重点研析文章的结尾部分。如何启发学生思考呢?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反复朗读文章的最后几句话“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在朗读这几句时要提醒學生注意句式,两个感叹句和一个反问句,我们知道感叹句是表达强烈感情的,反问句也有加强语气的作用,明白了这些标点符号的作用,再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我们不难读出这篇文章的中心就是表达作者怀才不遇,壮志未酬之情以及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而这一中心的获得正是在指导学生如何朗读文章,怎样读出感情的基础上获得的,由此可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再次朗读文章,读着读着就会明白文章的中心到底是什么了。
二、方法多样,增加趣味
以上我们分析了朗读的作用,其实朗读的作用远远不止这些,它除了帮助我们掌握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的主题之外,还能培养我们的语感,使我们受到思想熏陶,获得情感体验,能丰富我们的情感。既然这样,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进行朗读呢?我觉得为了提高学生对朗读的兴趣,我们可以尝试各种各样的方法:
1.教师范读,恰当引领
语文课离不开朗读,在指导学生朗读的时候,教师的范读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一般说来教师对文本的内容理解和情感的把握要比学生好,在朗读的时候该采用怎样的语气语调自然会掌握得好一些,这时候教师的范读对学生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所以当学生不知怎样才能读好的时候教师可给学生做个示范,尤其是诗歌和文言文教学。在教学《马说》一文时我就先把课文朗读一遍,这样学生在听老师朗读的过程中对课文生字词及多音字等就掌握了,并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来读课文学生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能见到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学生们也正是在教师的朗读中不知不觉进入情境,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提高了自己的朗读技巧。
2.指名朗读,提高兴趣
语文教学中的朗读其实主要还是指导学生朗读,通过朗读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内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需要朗读的话我们主要还是指名学生来朗读,当然为了达到较好的效果还是找朗读得比较好的学生来读,这样也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有些文章如果涉及到的角色比较多,我们还可以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对朗读得好的同学给予适当的表扬,这样学生的兴趣就提高了,通过多位学生的朗读,大家也能发现自己朗读中的缺陷,这样不知不觉对朗读的兴趣就增加了。
3.齐声朗读,增加气势
在语文教学中除了教师范读,指名朗读之外,有时候也需要齐声朗读。当然齐声朗读我们也可以是小组齐读或者全班齐读,齐读时声音高,气势大,这是单独朗读所没有的,尤其是一些短小的文言文,教师在正音之后或者分析完文章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齐读课文,这样齐读目的明确,学生在齐读之中加深了对课文的印象,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三、目标明确,科学指导
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朗读能力其实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尤其是到了初中,有些学生已经养成了自己的朗读习惯,一时间很难改过来,这时候教师就需要明确朗读要求。
首先,要放开声音读。比如早读课和语文课都要求学生放开声音读,因为只有放开声音,我们才能发现哪些学生的朗读还有问题,存在哪些问题,比如教学《马说》时,虽然对文章中的字词都已经明确了读音,教师也进行了范读,但是在让学生自己朗读时,还是会发现有的同学读错了字,有的同学读破了句,这些问题都是学生放开声音读我们才能发现的。
其次,要读准字音和停顿。在朗读中除了声音洪亮外,发音准确是很重要的。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普通话都比较准,所以只要明确了字词的读音,大多数同学都能够读准确,但是对于有些偏远地区的学生来说由于地区差异,发音缺陷等问题,还存在发音不准的问题,这时候教师就要给他们讲清发音方法,使他们能够准确地读出字音。另外,文言文的朗读停顿也非常重要,只有朗读的节奏正确了,文章的意思才会更明确,当然如果文章意思明确了,朗读的停顿也就更清晰,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在朗读文言文时一定要读准句子的节奏。
最后,要有感情地朗读。我们知道朗读得好都是带着丰富的感情朗读,所以朗读时情感的把握非常重要,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再次朗读文章时我们就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文章该有的语气语调,读出相应的感情,必要时还要增加表情和体态语,这样的朗读才会让大家投入到情境中,才会具有丰富的感染力。
以上是我在文言文教学中对朗读教学的一些粗浅的看法,希望大家在语文教学中多使用朗读法教学,并且能把这种方法用得越来越好。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四安中学(226352)
一、由浅入深,步骤明确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马说》一文虽然文章简短,只有三小节,不到两百字,但是有些字词的读音还是要注意,如“骈”“槽枥”等词,这些生字词,学生没有学过,还不太熟悉它们的读音,第一遍的朗读主要就是解决字词的读音问题,通过文下注释或者查字典的方法来解决。另外除了生字词之外有些字是多音字,学生不易区别,这时候教师就要适当提醒,如这一课中的“食”字,在“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中就读成“shí”,而在“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中两个“食”字都读成“sì”,这些读音要求学生在读第一遍时就要读准。
2.再读课文,读出意思
在初读课文、正确朗读字音的基础上,第二遍朗读时就要求学生结合书本上的注释理解文章的意思,在疏通文意这一环节,我通常要求学生先自己翻译课文,读一句原文,自己说一遍翻译。《马说》这篇课文的意思理解不是特别困难,大多同学能结合书本注释理解课文大意,如果有少数同学对有的地方还不太理解,同学可以现场提问,由其他同学讨论解决。这样一篇课文的翻译我们就在读读译译中解决了。
当然《马说》这篇课文的翻译比较简单,如果碰到复杂的文章同学不能帮助解决时就需要教师适当提醒,一般情况下文言文的翻译我都是采用边读边译的方法来解决。
3.三读课文,读出情感
在分析完课文之后,我们对文章的内容已经有了较好的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再安排学生朗读课文,这时候的朗读就和开头时朗读的目的不一样了,学生在这一轮的朗读中会加深对文章情感的把握,能更好地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这时候的朗读要求学生主要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从而去分析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比如《马说》一文,作者写该文到底是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呢?文章的主旨到底是什么?难道课文说的仅仅是养马吗?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我们需要重点研析文章的结尾部分。如何启发学生思考呢?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反复朗读文章的最后几句话“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在朗读这几句时要提醒學生注意句式,两个感叹句和一个反问句,我们知道感叹句是表达强烈感情的,反问句也有加强语气的作用,明白了这些标点符号的作用,再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我们不难读出这篇文章的中心就是表达作者怀才不遇,壮志未酬之情以及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而这一中心的获得正是在指导学生如何朗读文章,怎样读出感情的基础上获得的,由此可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再次朗读文章,读着读着就会明白文章的中心到底是什么了。
二、方法多样,增加趣味
以上我们分析了朗读的作用,其实朗读的作用远远不止这些,它除了帮助我们掌握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的主题之外,还能培养我们的语感,使我们受到思想熏陶,获得情感体验,能丰富我们的情感。既然这样,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进行朗读呢?我觉得为了提高学生对朗读的兴趣,我们可以尝试各种各样的方法:
1.教师范读,恰当引领
语文课离不开朗读,在指导学生朗读的时候,教师的范读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一般说来教师对文本的内容理解和情感的把握要比学生好,在朗读的时候该采用怎样的语气语调自然会掌握得好一些,这时候教师的范读对学生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所以当学生不知怎样才能读好的时候教师可给学生做个示范,尤其是诗歌和文言文教学。在教学《马说》一文时我就先把课文朗读一遍,这样学生在听老师朗读的过程中对课文生字词及多音字等就掌握了,并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来读课文学生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能见到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学生们也正是在教师的朗读中不知不觉进入情境,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提高了自己的朗读技巧。
2.指名朗读,提高兴趣
语文教学中的朗读其实主要还是指导学生朗读,通过朗读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内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需要朗读的话我们主要还是指名学生来朗读,当然为了达到较好的效果还是找朗读得比较好的学生来读,这样也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有些文章如果涉及到的角色比较多,我们还可以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对朗读得好的同学给予适当的表扬,这样学生的兴趣就提高了,通过多位学生的朗读,大家也能发现自己朗读中的缺陷,这样不知不觉对朗读的兴趣就增加了。
3.齐声朗读,增加气势
在语文教学中除了教师范读,指名朗读之外,有时候也需要齐声朗读。当然齐声朗读我们也可以是小组齐读或者全班齐读,齐读时声音高,气势大,这是单独朗读所没有的,尤其是一些短小的文言文,教师在正音之后或者分析完文章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齐读课文,这样齐读目的明确,学生在齐读之中加深了对课文的印象,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三、目标明确,科学指导
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朗读能力其实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尤其是到了初中,有些学生已经养成了自己的朗读习惯,一时间很难改过来,这时候教师就需要明确朗读要求。
首先,要放开声音读。比如早读课和语文课都要求学生放开声音读,因为只有放开声音,我们才能发现哪些学生的朗读还有问题,存在哪些问题,比如教学《马说》时,虽然对文章中的字词都已经明确了读音,教师也进行了范读,但是在让学生自己朗读时,还是会发现有的同学读错了字,有的同学读破了句,这些问题都是学生放开声音读我们才能发现的。
其次,要读准字音和停顿。在朗读中除了声音洪亮外,发音准确是很重要的。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普通话都比较准,所以只要明确了字词的读音,大多数同学都能够读准确,但是对于有些偏远地区的学生来说由于地区差异,发音缺陷等问题,还存在发音不准的问题,这时候教师就要给他们讲清发音方法,使他们能够准确地读出字音。另外,文言文的朗读停顿也非常重要,只有朗读的节奏正确了,文章的意思才会更明确,当然如果文章意思明确了,朗读的停顿也就更清晰,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在朗读文言文时一定要读准句子的节奏。
最后,要有感情地朗读。我们知道朗读得好都是带着丰富的感情朗读,所以朗读时情感的把握非常重要,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再次朗读文章时我们就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文章该有的语气语调,读出相应的感情,必要时还要增加表情和体态语,这样的朗读才会让大家投入到情境中,才会具有丰富的感染力。
以上是我在文言文教学中对朗读教学的一些粗浅的看法,希望大家在语文教学中多使用朗读法教学,并且能把这种方法用得越来越好。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四安中学(226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