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召开后,“低碳”一词便风靡全球。中国政府更是在2010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将“倡导低碳生活,建设低碳社会”作为重要的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在此背景下,本文决定以下沙高教园区的大学生作为据研究对象,借助链环回路模型,将低碳理念在大学生生活园区中的应用革新。并通过调查会分析大学生日常消费和出行行为特征,使用生态足迹法,大致计算出大学生的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之间的差值,给出低碳理念要求下大学生日常消费和出行的行为标准。
【关键词】链环回路模型;生态足迹法;低碳理念
自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召开后,“低碳”一词便风靡全球。为了响应国家号召的“倡导低碳生活,建设低碳社会”,杭州目前正在打造“宜居城市”及“生活品质之城”,在此背景下,在大学生中推行低碳理念,提出低碳理念下大学生具体的行为标准,推进低碳型大学生生活园区的建设,显得十分具有现实意义。低碳理念被提出至今,已衍生出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等理论,但是,对于低碳理念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尤其是低碳理念下的大学生的具体行为标准这一研究领域,并没有较为可行的理论成果可供参考。故本文拟通过研究大学生日常消费和出行行为特征,针对大学生提出具体的低碳行为准则,并运用链环回路模型这一技术创新模型,指导建设低碳型大学生生活园区。这不仅能够丰富低碳理念的实践实例,而且对于完善低碳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研究思路
图1 研究思路图
本文拟采用链环回路模型指导低碳型大学生生活园区的建设与发展。由于大学生生活园区内,大学生是毫无疑问的主体,而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又大致可以分为消费和出行行为,故本文决定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大学生日常消费和出行行为特征的信息,并利用生态足迹法大致计算出大学生的人均生态足迹,将其与低碳理念下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对比,提出低碳理念下大学生具体的行为标准,推进低碳型大学生生活园区建设。具体研究思路如上图所示。
二、链环回路模型概述
链环—回路模型也有人将之称为技术创新过程的集成模型。这一技术创新模型是由克莱因(S.Kline)和罗森伯格(N.Roserberg)在1986年率先提出的。他们否定了科学和创新之间的简单线性关系。技术创新过程不再是一个从技术开始,经工业研究开发、工程建设和制造到市场的循序渐近过程,而是一个战略集成的并行过程。在此模型中,研究开发(R&D)、原型研制、生产制造、产品销售只是一个逻辑上的技术创新系列,在实际上则要求这些要素并行发展,综合集成。由于将链环回路模型直接应用于低碳理念推广的示例并不多見,故本文决定先分析链环回路模型在低碳理念推广中应用的可能性,再依据链环回路模型进行模型创新,指导低碳型大学生生活园区的建设。如上所述,链环回路模型仅是应用于企业发展管理中的一种技术创新的集成模型,在此模型中,研究开发(R&D)、原型研制、生产制造、产品销售只是一个逻辑上的技术创新系列,在实际上则要求这些要素并行发展,综合集成。与此相似,低碳理念在大学生生活园区建设中的应用,由于大学生这一群里生活行为的特殊性,使得本身就属于低碳理念的创新应用。此外,这一应用过程也是一种将研究对象的潜在意愿研究、问卷设计及调查、研究对象行为特征分析、具体行为标准的提出及推广综合集成的复杂过程。而且,大学生的行为选择具有主观能动性,会随着社会环境及个人状态的变化而变化,故在将低碳理念推广到大学生生活中的过程中,必然会少不了根据模型中的每一环节的反馈情况,更新低碳理念的应用推广模式,以使低碳理念在大学生生活园区中得到全面推广。下面本文将阐述以链环回路模型为基础,依据低碳理念在大学生中推广的特点而进行的模型创新。如图2所示,该模型共包括六个部分,在实践的前期过程中,研究对象低碳生活的意愿研究、问卷设计、研究对象消费及出行行为调查、消费及出行行为特征分析、低碳理念下的行为标准五个环节之间,可以根据实时情况,及时地进行反馈调节。而在实践过程的后期,如图所示的5条反馈路径(1)为通过调查低碳行为标准的实施情况,对低碳行为标准进行修改;(2)为低碳行为标准推行后,研究大学生消费和出行行为的新特征,从中找出低碳行为标准没有涉及的方面;(3)为根据现行的低碳行为标准,重新设计调查问卷,并将问卷中新的日常行为补充到低碳行为标准中;(4)为通过正向反馈研究行为激
励机制对大学生日常行为的影响,再根据大学生日常实践低碳理念的表现,更新行为激励机制;(5)为依据提出的低碳行为标准,构建行为激励机制,再应用行为激励机制,推进低碳行为标准的实施)的信息调节作用,则没有那么及时,因为每条路径的反馈效果的实现,需要上述五个环节中的部分之间进行信息反馈配合。
图2 低碳生活园区建设的链环回路模型
三、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对比分析
所谓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也称“生态占用”,就是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biologically productive areas),其计算公式为:EF=N*ef=NΣ(α*ai)=NΣ(α*ci/pi),式中:EF为总的生态足迹;N为人口数;ef为人均生态足迹(hm2*cap-1);α为均衡(等价)因子;i为消费商品和投入的类型;ai为生产第i种消费品需要占用的人均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ci为i种消费品的人均年消费量(kg*cap-1);pi为相应的生态生产性土地生产第i项消费品的年平均生产力(kg*hm-2)。所谓生态承载力,是指某一地区拥有的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均衡生物生产土地的面积,或表述为在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组合),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其计算公式为:ec=■α■×r■×y■,式中ec表示人均生态承载力;α■为实际人均占有的第j类生物生产土地面积;ri为均衡因子;yi为产量因子。本文将大学生消费和出行产生的各类生态足迹进行相加,得到大学生总的人均生态足迹为5.846hm2。进一步分析,本文将大学生人均生态足迹与计算得到的人均生态承载力进行对比,可计算出下沙高教园区的生态盈余或生态赤字(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一中可以看出,下沙大学生的生活总的来说是不低碳的,生态赤字达到了-6.1077hm2。除建筑用地方面的生态足迹小于生态承载力外,其余各类生态足迹均超过了下沙高教园区的生态承载力,尤其是草地方面,生态足迹超出了生态承载力4.9388hm2,在生态赤字中的比重较高。这些表明下沙高教园区的大学生急需开展低碳生活,尤其是在动物产品的消费方面,大学生应当在营养膳食的标准范围内,按照低碳理念的要求,尽可能地减少对动物产品得到消费。此外,大学生还应当适当控制对水产品、水果产品、电能及汽油等的消费。 表1 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对比表
四、大学生低碳消费与出行行为标准
1.餐饮消费行为标准。从问卷分析中可以看出,大學生在餐饮方面的消费,在农产品、动物产品水产品、水果产品方面的消费都是不低碳的。根据中国营养协会给出的营养膳食标准,可对大学生在餐饮方面的消费提出以下标准:(1)每位大学生
每天摄入的农产品的量应控制在750~1050g。其中谷类食物的摄入量应控制在300~500g,蔬菜和豆制品的摄入量应控制在450~550g。(2)大学生每日的饮食中,应将动物类产品的摄入量控制在175~250g。其中,畜、禽肉的摄入量应控制在50~100g(尤其应控制牛肉的摄入量,据联合国统计数据显示,如果消费者每年不摄入任何牛肉,那么其每年的二氧化碳排量将减少约1.5)吨,蛋类的摄入量应控制在25~50g,奶类及奶制品的摄入量应控制在100g以内。(3)大学生每日摄入的水产品(包括鱼虾等)的量应控制在50g以内。(4)大学生每天摄入的水果产品的量应当控制在400~500g。若大学生的餐饮消费完全按照此标准进行,则对应的生态足迹为:耕地0.28hm2,草地2.13hm2,水域0.13hm2,林地0.02hm2,共计2.56hm2。虽然这一数值仍然高于下沙高教园区的生态承载力,但与现在的但学生的生态足迹相比,这一数值已经下降了许多,实际上已在满足大学生营养标准的基础上,极大地减少了大学生的碳排放。
2.居住消费行为标准。从问卷分析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居住的宿舍一般的面积在28~40m2,人均面积也十分小,因而大学生在建筑用地方面的生态足迹并没有超出下沙高教园区在建筑用地方面的生态承载力。因此,要使大学生在居住消费方面的行为达到低碳的标准,只需要在大学生的能源消费上下功夫。而且由于这些方面的行为难以进行量化,故本文仅提出描述性的行为标准(下同),具体如下:(1)在无人使用时,及时关闭空调、电脑、台灯、日光灯等。大学生在宿舍内的耗电主要使用在电脑、空调(夏天、冬天)、日光灯、台灯等电器上,平均每盏台灯的功率为25W,日光灯的功率为36W,电脑的功率一般为120W,空调的功率一般在2500W以上,假若大学生只在黑暗的情况下开启照明工具,其余时间关闭照明工具,每天有5~6小时的时间在使用电脑,其余时间电脑均处于关闭状态,每年只在夏天和冬天开启空调,且每天空调的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则大学生的电能消耗将大大减少。由于我国主要依靠煤炭发电,故大学生减少对电能的消费,将大大降低自身的碳排放。(2)在夏天将空调的制冷温度控制在26℃以上;在冬天将空调的制热温度控制在20℃以下。如此,既能满足大学生对温度调控的需求,又能减少大学生的碳排放。当然,如果没必要使用的话,大学生应尽量不要使用空调。
3.购物消费行为标准。从问卷分析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动物产品进行消费产生的生态足迹要高出对农产品、水果产品等消费产生的生态足迹很多。故对大学生的购物行为提出以下标准:(1)大学生应当减少对零食的消费,转而合理地安排每日的进食时间。(2)若大学生一定要购买零食,应当减少对动物性产品的消费。(3)大学生在购买物品时较多,最好自备购物袋。据统计,每年全球要消耗超过5000亿个塑料袋,其中只有不到3%可回收,这些塑料袋大都由聚乙烯制成,其构成中碳元素的含量较高,即便其能被及时分解掉,也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量。(4)大学生在一定情况下,可以选择刷卡付款或网上账单支付。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现实社会对货币的需求量(尤其是纸币),从而减少碳排放。
4.出行行为标准。从问卷分析中可以看到,步行与骑自行车出行是不产生碳排放的,而骑电瓶车、乘公交车或汽车出行,均会产生碳排放,为了降低大学生的碳排放,可提出以下行为标准:(1)日常往来于校园和宿舍之间,大学生应选择步行或骑自行车出行。(2)在周末出行,出行距离在5km以内时,大学生应尽量选择自行车或电瓶车。(3)在周末出行,当出行距离在5km以外时,大学生应尽量选择电瓶车或公交车。
参 考 文 献
[1]任志芬.论低碳生活的现实境遇及其本质要求[J].理论导刊.2011(4)
[2]李卫华,孙鹏飞,杨春,曲保忠.“低碳”理念教育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3]刘兴先.生态文明:人类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J].实事求是.2000(5)
[4]谢婕.让低碳生活走进大学生中间[J].大陆桥视野.2010(10)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财经大学2012年校级课题,项目名称:链环回路模型下的低碳型大学生生活园区研究——以下沙高教园区为例,项目组成员:郭松灿,执笔人:郭松灿,指导老师:祁黄雄,所在学院:工商管理学院09规划。
【关键词】链环回路模型;生态足迹法;低碳理念
自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召开后,“低碳”一词便风靡全球。为了响应国家号召的“倡导低碳生活,建设低碳社会”,杭州目前正在打造“宜居城市”及“生活品质之城”,在此背景下,在大学生中推行低碳理念,提出低碳理念下大学生具体的行为标准,推进低碳型大学生生活园区的建设,显得十分具有现实意义。低碳理念被提出至今,已衍生出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等理论,但是,对于低碳理念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尤其是低碳理念下的大学生的具体行为标准这一研究领域,并没有较为可行的理论成果可供参考。故本文拟通过研究大学生日常消费和出行行为特征,针对大学生提出具体的低碳行为准则,并运用链环回路模型这一技术创新模型,指导建设低碳型大学生生活园区。这不仅能够丰富低碳理念的实践实例,而且对于完善低碳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研究思路
图1 研究思路图
本文拟采用链环回路模型指导低碳型大学生生活园区的建设与发展。由于大学生生活园区内,大学生是毫无疑问的主体,而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又大致可以分为消费和出行行为,故本文决定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大学生日常消费和出行行为特征的信息,并利用生态足迹法大致计算出大学生的人均生态足迹,将其与低碳理念下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对比,提出低碳理念下大学生具体的行为标准,推进低碳型大学生生活园区建设。具体研究思路如上图所示。
二、链环回路模型概述
链环—回路模型也有人将之称为技术创新过程的集成模型。这一技术创新模型是由克莱因(S.Kline)和罗森伯格(N.Roserberg)在1986年率先提出的。他们否定了科学和创新之间的简单线性关系。技术创新过程不再是一个从技术开始,经工业研究开发、工程建设和制造到市场的循序渐近过程,而是一个战略集成的并行过程。在此模型中,研究开发(R&D)、原型研制、生产制造、产品销售只是一个逻辑上的技术创新系列,在实际上则要求这些要素并行发展,综合集成。由于将链环回路模型直接应用于低碳理念推广的示例并不多見,故本文决定先分析链环回路模型在低碳理念推广中应用的可能性,再依据链环回路模型进行模型创新,指导低碳型大学生生活园区的建设。如上所述,链环回路模型仅是应用于企业发展管理中的一种技术创新的集成模型,在此模型中,研究开发(R&D)、原型研制、生产制造、产品销售只是一个逻辑上的技术创新系列,在实际上则要求这些要素并行发展,综合集成。与此相似,低碳理念在大学生生活园区建设中的应用,由于大学生这一群里生活行为的特殊性,使得本身就属于低碳理念的创新应用。此外,这一应用过程也是一种将研究对象的潜在意愿研究、问卷设计及调查、研究对象行为特征分析、具体行为标准的提出及推广综合集成的复杂过程。而且,大学生的行为选择具有主观能动性,会随着社会环境及个人状态的变化而变化,故在将低碳理念推广到大学生生活中的过程中,必然会少不了根据模型中的每一环节的反馈情况,更新低碳理念的应用推广模式,以使低碳理念在大学生生活园区中得到全面推广。下面本文将阐述以链环回路模型为基础,依据低碳理念在大学生中推广的特点而进行的模型创新。如图2所示,该模型共包括六个部分,在实践的前期过程中,研究对象低碳生活的意愿研究、问卷设计、研究对象消费及出行行为调查、消费及出行行为特征分析、低碳理念下的行为标准五个环节之间,可以根据实时情况,及时地进行反馈调节。而在实践过程的后期,如图所示的5条反馈路径(1)为通过调查低碳行为标准的实施情况,对低碳行为标准进行修改;(2)为低碳行为标准推行后,研究大学生消费和出行行为的新特征,从中找出低碳行为标准没有涉及的方面;(3)为根据现行的低碳行为标准,重新设计调查问卷,并将问卷中新的日常行为补充到低碳行为标准中;(4)为通过正向反馈研究行为激
励机制对大学生日常行为的影响,再根据大学生日常实践低碳理念的表现,更新行为激励机制;(5)为依据提出的低碳行为标准,构建行为激励机制,再应用行为激励机制,推进低碳行为标准的实施)的信息调节作用,则没有那么及时,因为每条路径的反馈效果的实现,需要上述五个环节中的部分之间进行信息反馈配合。
图2 低碳生活园区建设的链环回路模型
三、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对比分析
所谓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也称“生态占用”,就是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biologically productive areas),其计算公式为:EF=N*ef=NΣ(α*ai)=NΣ(α*ci/pi),式中:EF为总的生态足迹;N为人口数;ef为人均生态足迹(hm2*cap-1);α为均衡(等价)因子;i为消费商品和投入的类型;ai为生产第i种消费品需要占用的人均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ci为i种消费品的人均年消费量(kg*cap-1);pi为相应的生态生产性土地生产第i项消费品的年平均生产力(kg*hm-2)。所谓生态承载力,是指某一地区拥有的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均衡生物生产土地的面积,或表述为在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组合),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其计算公式为:ec=■α■×r■×y■,式中ec表示人均生态承载力;α■为实际人均占有的第j类生物生产土地面积;ri为均衡因子;yi为产量因子。本文将大学生消费和出行产生的各类生态足迹进行相加,得到大学生总的人均生态足迹为5.846hm2。进一步分析,本文将大学生人均生态足迹与计算得到的人均生态承载力进行对比,可计算出下沙高教园区的生态盈余或生态赤字(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一中可以看出,下沙大学生的生活总的来说是不低碳的,生态赤字达到了-6.1077hm2。除建筑用地方面的生态足迹小于生态承载力外,其余各类生态足迹均超过了下沙高教园区的生态承载力,尤其是草地方面,生态足迹超出了生态承载力4.9388hm2,在生态赤字中的比重较高。这些表明下沙高教园区的大学生急需开展低碳生活,尤其是在动物产品的消费方面,大学生应当在营养膳食的标准范围内,按照低碳理念的要求,尽可能地减少对动物产品得到消费。此外,大学生还应当适当控制对水产品、水果产品、电能及汽油等的消费。 表1 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对比表
四、大学生低碳消费与出行行为标准
1.餐饮消费行为标准。从问卷分析中可以看出,大學生在餐饮方面的消费,在农产品、动物产品水产品、水果产品方面的消费都是不低碳的。根据中国营养协会给出的营养膳食标准,可对大学生在餐饮方面的消费提出以下标准:(1)每位大学生
每天摄入的农产品的量应控制在750~1050g。其中谷类食物的摄入量应控制在300~500g,蔬菜和豆制品的摄入量应控制在450~550g。(2)大学生每日的饮食中,应将动物类产品的摄入量控制在175~250g。其中,畜、禽肉的摄入量应控制在50~100g(尤其应控制牛肉的摄入量,据联合国统计数据显示,如果消费者每年不摄入任何牛肉,那么其每年的二氧化碳排量将减少约1.5)吨,蛋类的摄入量应控制在25~50g,奶类及奶制品的摄入量应控制在100g以内。(3)大学生每日摄入的水产品(包括鱼虾等)的量应控制在50g以内。(4)大学生每天摄入的水果产品的量应当控制在400~500g。若大学生的餐饮消费完全按照此标准进行,则对应的生态足迹为:耕地0.28hm2,草地2.13hm2,水域0.13hm2,林地0.02hm2,共计2.56hm2。虽然这一数值仍然高于下沙高教园区的生态承载力,但与现在的但学生的生态足迹相比,这一数值已经下降了许多,实际上已在满足大学生营养标准的基础上,极大地减少了大学生的碳排放。
2.居住消费行为标准。从问卷分析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居住的宿舍一般的面积在28~40m2,人均面积也十分小,因而大学生在建筑用地方面的生态足迹并没有超出下沙高教园区在建筑用地方面的生态承载力。因此,要使大学生在居住消费方面的行为达到低碳的标准,只需要在大学生的能源消费上下功夫。而且由于这些方面的行为难以进行量化,故本文仅提出描述性的行为标准(下同),具体如下:(1)在无人使用时,及时关闭空调、电脑、台灯、日光灯等。大学生在宿舍内的耗电主要使用在电脑、空调(夏天、冬天)、日光灯、台灯等电器上,平均每盏台灯的功率为25W,日光灯的功率为36W,电脑的功率一般为120W,空调的功率一般在2500W以上,假若大学生只在黑暗的情况下开启照明工具,其余时间关闭照明工具,每天有5~6小时的时间在使用电脑,其余时间电脑均处于关闭状态,每年只在夏天和冬天开启空调,且每天空调的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则大学生的电能消耗将大大减少。由于我国主要依靠煤炭发电,故大学生减少对电能的消费,将大大降低自身的碳排放。(2)在夏天将空调的制冷温度控制在26℃以上;在冬天将空调的制热温度控制在20℃以下。如此,既能满足大学生对温度调控的需求,又能减少大学生的碳排放。当然,如果没必要使用的话,大学生应尽量不要使用空调。
3.购物消费行为标准。从问卷分析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动物产品进行消费产生的生态足迹要高出对农产品、水果产品等消费产生的生态足迹很多。故对大学生的购物行为提出以下标准:(1)大学生应当减少对零食的消费,转而合理地安排每日的进食时间。(2)若大学生一定要购买零食,应当减少对动物性产品的消费。(3)大学生在购买物品时较多,最好自备购物袋。据统计,每年全球要消耗超过5000亿个塑料袋,其中只有不到3%可回收,这些塑料袋大都由聚乙烯制成,其构成中碳元素的含量较高,即便其能被及时分解掉,也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量。(4)大学生在一定情况下,可以选择刷卡付款或网上账单支付。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现实社会对货币的需求量(尤其是纸币),从而减少碳排放。
4.出行行为标准。从问卷分析中可以看到,步行与骑自行车出行是不产生碳排放的,而骑电瓶车、乘公交车或汽车出行,均会产生碳排放,为了降低大学生的碳排放,可提出以下行为标准:(1)日常往来于校园和宿舍之间,大学生应选择步行或骑自行车出行。(2)在周末出行,出行距离在5km以内时,大学生应尽量选择自行车或电瓶车。(3)在周末出行,当出行距离在5km以外时,大学生应尽量选择电瓶车或公交车。
参 考 文 献
[1]任志芬.论低碳生活的现实境遇及其本质要求[J].理论导刊.2011(4)
[2]李卫华,孙鹏飞,杨春,曲保忠.“低碳”理念教育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3]刘兴先.生态文明:人类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J].实事求是.2000(5)
[4]谢婕.让低碳生活走进大学生中间[J].大陆桥视野.2010(10)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财经大学2012年校级课题,项目名称:链环回路模型下的低碳型大学生生活园区研究——以下沙高教园区为例,项目组成员:郭松灿,执笔人:郭松灿,指导老师:祁黄雄,所在学院:工商管理学院09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