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变“作业布置”为“作业设计”,是数学新课程教学目标的需要,是数学本体特征的需要,是培养非智力因素的需要。通过选择、合作、实践等类型的作业设计,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帮助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学会学习,从而赋予数学作业生命的色彩。
关键词:数学新课程;作业设计;类型;方式
数学作业设计的手段多样,形式不一。设计作业时要尽可能地体现出“大众数学”的主旨:“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掌握“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数学作业设计一般有以下几种常见类型。
一、数学作业设计的几种类型
数学作业设计的手段多样,形式不一。设计作业时要尽可能地体现出“大众数学”的主旨:“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掌握。“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数学作业设计一般有以下几种常见类型。
1.选择型作业
现代教育是以发展学生素质为主的教育,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当学生的个体差异受到重视时,他们才能学得最好。因此,在作业设计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设计多梯级、多层次的作业,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各取所需,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与难度。比如在作业布置时,利用“作业超市”的形式设置三类题目。A类为基本题,紧扣当天所学的内容,主要目的是用来巩固新知;B类是基础题,这是针对一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布置的,浅显易懂,有利于他们获得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C类是发展题,这种题目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针对基础好的学生设计的,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在“作业超市”里,学生可自主选择类型,也可以各种类型自由搭配,做到因人而导,各取所需。
2.合作型作业
传统的数学作业,教师过于片面地强调独立思考,没有将合作作为重要的素质来培养。对于自主型的作业,我们应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完成作业的方式,鼓励他们与人交流,进行有效合作。笔者曾尝试让学生以四人一小组合作的形式编制一份单元检测卷。在编制的过程中,学生在学习小组长的带领下复习本单元内容,找重点,列提纲,选择题型,忙得不亦乐乎。编制试卷的过程,是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的过程,也是同伴合作交流的过程。一份试卷的编制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主动学习的意识得到了激发和增强。
3.实践型作业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数学地思考”。不再强调是否向学生提供了系统的数学知识,而是更为关注是否向学生提供了具有现实背景的数学,包括学生生活中的数学。所以作业设计时要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引导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使一些枯燥乏味的数字趣味化、生活化,通过实践,可以使学生把书本上的数学知识转变为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让学生查找资料,了解数学史、走近数学家,激发爱数学,学数学兴趣。在《数列》学习中,围绕“数列的应用”,要求学生调查生产和现实生活中可用数列描述的具体事例,写调查报告如《如何选择银行个人住房贷款的还款方式》等,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学习兴趣。又如,在概率统计教学中,设计实践作业,要求学生从实际生活中选题,进行调查、进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用统计的思想方法分析、解决问题,设计图表、撰写调查报告、数学小论文、学习感受等。这样开放的作业内容,既与教材内容相联系,又与学生生活相结合,还“接轨”了社会活动,学生只有有了“自由驰骋”的学习机会,自由探索的空间,在实践中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
二、作业设计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数学思想是人们对数学科学研究的本质及规律的理性认识,是数学的精髓,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的工具。在数学作业中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函数与方程、转化与化归、类比、极限等数学思想,是提高学生数学思维品质、提高数学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例如:在学习函数一章时,因函数的研究大量用到了函数的图像,因此我们在具体作业的设计过程中,就可以选用学生熟悉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形或利用实际问题的发展趋势图来帮助学生体会函数的性质,使学生在经历问题情境后,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获取一些研究问题的经验与方法。
三、数学作业落实方式的设计
1.由“课外作业”转向“当堂作业”
为了更好地获得真实的信息反馈,我们可以把过去那种作业留在课外,老师批阅一勾到底的做法进行改革,变课外作业为当堂作业。这样,能够真实暴露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准确及时地矫正,避免无效重复学生已会的知识。同时,也可以有效地纠正教师教学中出现的偏差和失误,真正做到课课清、节节清、章章清。使师生双方能够始终保持信息畅通,达到教与学同步。
2.达标检测
为了更好地掌握学生目标达成的情况,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10分钟左右的练习题,对学生进行当堂检测,或集体批改或课后批阅,并记下典型错题,课后及时进行反馈矫正,力求使绝大多数学生能真正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作业设计的配套环节就是批作,对学生的作业必须精批细改,对解题思路是否清晰,步骤是否完整,运算是否正确,书写格式、作图的规范与否做出判断,并予以简单的激励性评语,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以提高学习效率。引导学生通过尝试回忆复习,归纳、整理知识点,做习题应先审题,分析题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理清思路,再开始做作业,完成以后,自我检查,提高准确率。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而积极探索并实施多样化的数学作业形式是一个重要切入口。让我们逐步将“作业布置”转向“作业设计”,在作业内容与形式上改革和创新,进而逐步实现数学作业方式的多样化,让更多现实的、有趣的、探索性的数学学习活动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要形式。“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在新课程的引领下学生正用他们的智慧营造出一道道绚丽多彩的作业风景线。作为教师,应大力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自主选择、实践运用中张开智慧的翅膀,使数学作业成为他们放飞潜能的天空,从而赋予数学作业生命的色彩。
参考文献
[1]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办公室.中小學数学课程标准.
[2]贺怀春.浅谈数学新课程的教学设计[J].数学通讯,2015,3.
[3]潘青.浅谈建构观下的课堂例题设计[J].数学通报,2013,3.
关键词:数学新课程;作业设计;类型;方式
数学作业设计的手段多样,形式不一。设计作业时要尽可能地体现出“大众数学”的主旨:“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掌握“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数学作业设计一般有以下几种常见类型。
一、数学作业设计的几种类型
数学作业设计的手段多样,形式不一。设计作业时要尽可能地体现出“大众数学”的主旨:“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掌握。“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数学作业设计一般有以下几种常见类型。
1.选择型作业
现代教育是以发展学生素质为主的教育,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当学生的个体差异受到重视时,他们才能学得最好。因此,在作业设计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设计多梯级、多层次的作业,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各取所需,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与难度。比如在作业布置时,利用“作业超市”的形式设置三类题目。A类为基本题,紧扣当天所学的内容,主要目的是用来巩固新知;B类是基础题,这是针对一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布置的,浅显易懂,有利于他们获得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C类是发展题,这种题目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针对基础好的学生设计的,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在“作业超市”里,学生可自主选择类型,也可以各种类型自由搭配,做到因人而导,各取所需。
2.合作型作业
传统的数学作业,教师过于片面地强调独立思考,没有将合作作为重要的素质来培养。对于自主型的作业,我们应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完成作业的方式,鼓励他们与人交流,进行有效合作。笔者曾尝试让学生以四人一小组合作的形式编制一份单元检测卷。在编制的过程中,学生在学习小组长的带领下复习本单元内容,找重点,列提纲,选择题型,忙得不亦乐乎。编制试卷的过程,是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的过程,也是同伴合作交流的过程。一份试卷的编制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主动学习的意识得到了激发和增强。
3.实践型作业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数学地思考”。不再强调是否向学生提供了系统的数学知识,而是更为关注是否向学生提供了具有现实背景的数学,包括学生生活中的数学。所以作业设计时要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引导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使一些枯燥乏味的数字趣味化、生活化,通过实践,可以使学生把书本上的数学知识转变为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让学生查找资料,了解数学史、走近数学家,激发爱数学,学数学兴趣。在《数列》学习中,围绕“数列的应用”,要求学生调查生产和现实生活中可用数列描述的具体事例,写调查报告如《如何选择银行个人住房贷款的还款方式》等,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学习兴趣。又如,在概率统计教学中,设计实践作业,要求学生从实际生活中选题,进行调查、进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用统计的思想方法分析、解决问题,设计图表、撰写调查报告、数学小论文、学习感受等。这样开放的作业内容,既与教材内容相联系,又与学生生活相结合,还“接轨”了社会活动,学生只有有了“自由驰骋”的学习机会,自由探索的空间,在实践中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
二、作业设计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数学思想是人们对数学科学研究的本质及规律的理性认识,是数学的精髓,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的工具。在数学作业中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函数与方程、转化与化归、类比、极限等数学思想,是提高学生数学思维品质、提高数学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例如:在学习函数一章时,因函数的研究大量用到了函数的图像,因此我们在具体作业的设计过程中,就可以选用学生熟悉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形或利用实际问题的发展趋势图来帮助学生体会函数的性质,使学生在经历问题情境后,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获取一些研究问题的经验与方法。
三、数学作业落实方式的设计
1.由“课外作业”转向“当堂作业”
为了更好地获得真实的信息反馈,我们可以把过去那种作业留在课外,老师批阅一勾到底的做法进行改革,变课外作业为当堂作业。这样,能够真实暴露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准确及时地矫正,避免无效重复学生已会的知识。同时,也可以有效地纠正教师教学中出现的偏差和失误,真正做到课课清、节节清、章章清。使师生双方能够始终保持信息畅通,达到教与学同步。
2.达标检测
为了更好地掌握学生目标达成的情况,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10分钟左右的练习题,对学生进行当堂检测,或集体批改或课后批阅,并记下典型错题,课后及时进行反馈矫正,力求使绝大多数学生能真正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作业设计的配套环节就是批作,对学生的作业必须精批细改,对解题思路是否清晰,步骤是否完整,运算是否正确,书写格式、作图的规范与否做出判断,并予以简单的激励性评语,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以提高学习效率。引导学生通过尝试回忆复习,归纳、整理知识点,做习题应先审题,分析题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理清思路,再开始做作业,完成以后,自我检查,提高准确率。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而积极探索并实施多样化的数学作业形式是一个重要切入口。让我们逐步将“作业布置”转向“作业设计”,在作业内容与形式上改革和创新,进而逐步实现数学作业方式的多样化,让更多现实的、有趣的、探索性的数学学习活动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要形式。“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在新课程的引领下学生正用他们的智慧营造出一道道绚丽多彩的作业风景线。作为教师,应大力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自主选择、实践运用中张开智慧的翅膀,使数学作业成为他们放飞潜能的天空,从而赋予数学作业生命的色彩。
参考文献
[1]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办公室.中小學数学课程标准.
[2]贺怀春.浅谈数学新课程的教学设计[J].数学通讯,2015,3.
[3]潘青.浅谈建构观下的课堂例题设计[J].数学通报,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