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个人的灾后心理重建
“他,一名部队大校,也是在2008年第一批到达汶川的部队救援人员,我们在震区相遇,我带着50多人的团队见到他,告诉他我是从广东过来专门做心理治疗和危机干预的医生,他趴在我的肩头整整哭了半个小时,一名60岁的军人,就这么哭了半个小时。在灾区亲历太多,他需要一个情绪的发泄。后来他和妻子的关系很糟糕,经常吵架,这和目睹灾区的状况有关,毕竟冲击非常大。之后他也做了很多次心理干预,才慢慢修复起来。”
“她,一个中学的女孩子,在汶川地震中,失去了父母和奶奶,全家人只剩下她和弟弟。我见到她时,她只能抓住另外一个女孩子的手,一句话不说,我想去握她的手,她立刻弹开,极其惊恐。我花了很长时间,坐在她旁边,在灾区前后见了她三次,慢慢地,她愿意表达,开始讲话,最终嚎一般地哭出来,我才放心。我给她留了电话号码,让她可以随时找我,之后没多久,她短信我说想喝番茄蛋汤,我特别激动,赶紧让成都的志愿者朋友做了一大锅送来,毕竟那时物资还是很缺乏的,她喝到蛋汤,说道:生命还有希望。现在我们还有一些断断续续的联系,前几天还收到她的微信。她已经大学毕业,找到了工作,她的男朋友也是经历过地震的,相对来说她的修复还算不错。”
“我,经历过系统危机干预训练的心理学家。2008年在汶川,我待了40多天,还带了50多人的团队,要让大家安全地去还要安全地回来,压力很大。那一年,团队中真正系统受过危机干预训练的只有23个人,而我们面对的却是那么大的灾难。其实,心理学家,并不是心理强大到不为外界任何事物所动,我们自己也需要治疗。到汶川的第二天,我就几乎崩溃,看到听到那么多灾难细节,心理会被扰动,情感的代入是潜移默化的。有时看到摄像机的镜头就想砸,暴躁,经常莫名哭泣,这就是‘创伤体验’。好在我们有团队可以互相支持。50多人,每天晚上都会进行分享,这样才能感觉到支持和被人理解,救援者被救援,这是灾难后经常发生的事情。从汶川回来后,看到灾区的后续新闻都会哽咽,不敢看,有些采访也拒绝了,喜欢一个人呆着,见到人变得啰嗦絮叨,但是却不说在汶川的经历,想忽略掉它们,其实是需要一种挡控感。我可以自我修复,也会从身边的支持系统获取能量,即使这样,回来后,我也至少修复了两个多月。”
胡慎之讲述着自己在2008年汶川地震时的所见所感,同时也思虑着现在云南灾区那些需要帮助的同胞。当然不止是云南鲁甸,空难,爆炸、地震,一个一个在心理上想被我们屏蔽的事件,近期却陆续爆发。说起生死,总是很沉。
绝对不要说:“人都要面对死亡”
BQ:近期灾难频发,很多人难过之后想到灾区援助,也有不少人想要屏蔽掉这些灾难信息,为什么有这种心态?
H:都非常正常。当我们遇到意外,以及各种危机事件,有四种自然反应,战斗本能、逃跑本能、木僵、还有装死。那些想到冲到灾区的人就是战斗本能的体现,因为恐惧、无助,想用掌控的力量去应对这个危险,有些未知的事情令人害怕,把未知的事情就放在眼前,那种害怕就会消失,要做的就是“做就是了”,所以很多人愿意用做的方式,来应对心理的无力,恐慌和害怕。 有的人是逃避本能,比如看到这些灾难的新闻就想哭,睡不着觉,那么他们其实就是继发性创伤,呼吁电视机前的人应该适当回避过多的灾难新闻。
BQ:看来面对重大灾难和危机,并不只是现场的人才是受伤和需要心理干预的人群?
H:危机事件直接创伤的是现场的人员,其次还有一些看到的人,听到的人,关联的人,这四个都是我们需要干预的群体。比如马航事件中,很多家属情绪崩溃,其实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每天应对这个情绪,也有心理创伤,还有整个航空领域的人,他们从事同样的事情,物伤其类的感觉会蔓延。
BQ:很多人想把爱和关心带给受灾的群众,谁去灾区合适?
H:从危机心理干预这一块来说,经过系统训练的人去是原则。2008年的汶川就有很多人想帮忙,但是有可能自己的创伤被激发了,去了灾区,反而添乱。
BQ:创伤被激发,恐怕是很多觉得坚强的人不会想到的?
H:也是一种物伤其类的感觉,就像有的人看到小狗被虐待,觉得自己也被虐待,可能源于他的童年有被忽略的感觉,所以代入感很强。某个情结被激发,某些情绪要表达,借助援助来修复自己,这样不能说不好,但是有可能引起其他方面的事故。一腔热血值得肯定,但是做的时候怎么做才是重要的,能不能做也是要问的问题。
BQ:面对灾难,做危机干预,心理重建有哪些关键的时点,需要几个阶段?
H:危机干预一般分四个阶段:灾难发生当时,帮助别人维护生命系统,比如提供食物被褥,人是恐慌的,如果能陪伴受灾的人,是很好的安慰。
灾难后2-3天,情绪转向面对现实,危机带来的创伤严重就会体现。比如亲人离世,要告诉他可能面对的心理反应,接下来可能失眠,吃不下饭,暴躁,敏感等,两个多月后症状会慢慢减弱,那么当他出现这些症状时就不会那么害怕了,他知道这是创伤后遗症。
灾难后一周,有些人会出现急性创伤障碍,一星期不吃不喝,面对亲人去世没有哀伤,必须把这些人筛选出来,单独辅导。关键是让亲历者把故事讲出来,有的人脑中只剩下碎片,比如只记得房子在摇晃,其他不记得了,以后再牢固的房子他都不敢进去,把碎片化的画面整合成完整的故事,并为接受这个故事做准备,让时间、内容、碎片联系起来,再接受,可能会很痛苦,但却很必要。
灾难后一个月。对于一些有严重创伤的人员(亲人意外去世,本人因为灾难造成伤残,经历了极大的恐惧后的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是需要长期的心理帮助的。关键仍然是接受和表达,发现过程中积极的因素,知道天灾后,要更加珍惜生命,还要告诉他身体会慢慢修复,心理上的伤口通过比较好的处理,也会逐渐修复。
BQ:四步都做到应该很难,那么一个理想的完整的治疗需要持续多久?
H:的确很难,第二、三步可以完成,但是第4步未必能完成,毕竟受灾人群太多。而第四阶段的心理干预时间可能相当漫长。我们有的汶川的受助人,现在还在治疗中。当然,即使只能完成两步,比完全没有干预是要好很多的。
BQ:有没有一些方法进行自我疏导?
H:恢复整体社交系统,同伴之间的支持很重要,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你可以啰嗦,不断讲故事,多讲一次可能就能修复一次,如果两个月以后还是没有办法消除的话,就需要专业辅导。
BQ:专业辅导的核心是什么?
H:尽情表达情绪,对接下来的情绪反应有预知。要让他们对自己好一些,尽量建立小团队,你会发现有些人快速地建立家庭,这就是一种社会支持,相互取暖比一个人接受恐惧要好很多。抑郁在悲伤中,不哭不表达,反而很可怕。
BQ:你们会告诉他们接受现实,别太难过,人都要面对死亡吗?
H:这种话绝对不可以说,那样说的人,是避免自己陷入其中,其实是最糟糕的方式。我会说,你现在非常非常难过,想哭就哭出来,我会陪着你,我懂得你。我想起电影《唐山大地震》,女主角怀孕后,坚决不肯打胎,她对自己的男朋友说:你不会懂,我是唐山人,我是从死人堆里活过来的。她经历过被母亲放弃的残忍,所以她不能放弃肚子里的孩子,因为那象征着她自己,她不会让自己的生命再一次被抛弃。
BQ:你很少说爱、淡然等等心灵鸡汤的话?
H:鸡汤有时喝多了会拉肚子。不过相互关心,不想物伤其类是本能,存在感是要在群居中寻找的。
BQ:每一次灾难,都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同时也正视死亡,你怎么看?
H:死亡是过程,回头看生活,要珍惜自己和身边的人,尽量不做让自己后悔的事情。有些事情是无法避免的,如何去面对,怎么面对,是对每一个生命的考题。
“他,一名部队大校,也是在2008年第一批到达汶川的部队救援人员,我们在震区相遇,我带着50多人的团队见到他,告诉他我是从广东过来专门做心理治疗和危机干预的医生,他趴在我的肩头整整哭了半个小时,一名60岁的军人,就这么哭了半个小时。在灾区亲历太多,他需要一个情绪的发泄。后来他和妻子的关系很糟糕,经常吵架,这和目睹灾区的状况有关,毕竟冲击非常大。之后他也做了很多次心理干预,才慢慢修复起来。”
“她,一个中学的女孩子,在汶川地震中,失去了父母和奶奶,全家人只剩下她和弟弟。我见到她时,她只能抓住另外一个女孩子的手,一句话不说,我想去握她的手,她立刻弹开,极其惊恐。我花了很长时间,坐在她旁边,在灾区前后见了她三次,慢慢地,她愿意表达,开始讲话,最终嚎一般地哭出来,我才放心。我给她留了电话号码,让她可以随时找我,之后没多久,她短信我说想喝番茄蛋汤,我特别激动,赶紧让成都的志愿者朋友做了一大锅送来,毕竟那时物资还是很缺乏的,她喝到蛋汤,说道:生命还有希望。现在我们还有一些断断续续的联系,前几天还收到她的微信。她已经大学毕业,找到了工作,她的男朋友也是经历过地震的,相对来说她的修复还算不错。”
“我,经历过系统危机干预训练的心理学家。2008年在汶川,我待了40多天,还带了50多人的团队,要让大家安全地去还要安全地回来,压力很大。那一年,团队中真正系统受过危机干预训练的只有23个人,而我们面对的却是那么大的灾难。其实,心理学家,并不是心理强大到不为外界任何事物所动,我们自己也需要治疗。到汶川的第二天,我就几乎崩溃,看到听到那么多灾难细节,心理会被扰动,情感的代入是潜移默化的。有时看到摄像机的镜头就想砸,暴躁,经常莫名哭泣,这就是‘创伤体验’。好在我们有团队可以互相支持。50多人,每天晚上都会进行分享,这样才能感觉到支持和被人理解,救援者被救援,这是灾难后经常发生的事情。从汶川回来后,看到灾区的后续新闻都会哽咽,不敢看,有些采访也拒绝了,喜欢一个人呆着,见到人变得啰嗦絮叨,但是却不说在汶川的经历,想忽略掉它们,其实是需要一种挡控感。我可以自我修复,也会从身边的支持系统获取能量,即使这样,回来后,我也至少修复了两个多月。”
胡慎之讲述着自己在2008年汶川地震时的所见所感,同时也思虑着现在云南灾区那些需要帮助的同胞。当然不止是云南鲁甸,空难,爆炸、地震,一个一个在心理上想被我们屏蔽的事件,近期却陆续爆发。说起生死,总是很沉。
绝对不要说:“人都要面对死亡”
BQ:近期灾难频发,很多人难过之后想到灾区援助,也有不少人想要屏蔽掉这些灾难信息,为什么有这种心态?
H:都非常正常。当我们遇到意外,以及各种危机事件,有四种自然反应,战斗本能、逃跑本能、木僵、还有装死。那些想到冲到灾区的人就是战斗本能的体现,因为恐惧、无助,想用掌控的力量去应对这个危险,有些未知的事情令人害怕,把未知的事情就放在眼前,那种害怕就会消失,要做的就是“做就是了”,所以很多人愿意用做的方式,来应对心理的无力,恐慌和害怕。 有的人是逃避本能,比如看到这些灾难的新闻就想哭,睡不着觉,那么他们其实就是继发性创伤,呼吁电视机前的人应该适当回避过多的灾难新闻。
BQ:看来面对重大灾难和危机,并不只是现场的人才是受伤和需要心理干预的人群?
H:危机事件直接创伤的是现场的人员,其次还有一些看到的人,听到的人,关联的人,这四个都是我们需要干预的群体。比如马航事件中,很多家属情绪崩溃,其实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每天应对这个情绪,也有心理创伤,还有整个航空领域的人,他们从事同样的事情,物伤其类的感觉会蔓延。
BQ:很多人想把爱和关心带给受灾的群众,谁去灾区合适?
H:从危机心理干预这一块来说,经过系统训练的人去是原则。2008年的汶川就有很多人想帮忙,但是有可能自己的创伤被激发了,去了灾区,反而添乱。
BQ:创伤被激发,恐怕是很多觉得坚强的人不会想到的?
H:也是一种物伤其类的感觉,就像有的人看到小狗被虐待,觉得自己也被虐待,可能源于他的童年有被忽略的感觉,所以代入感很强。某个情结被激发,某些情绪要表达,借助援助来修复自己,这样不能说不好,但是有可能引起其他方面的事故。一腔热血值得肯定,但是做的时候怎么做才是重要的,能不能做也是要问的问题。
BQ:面对灾难,做危机干预,心理重建有哪些关键的时点,需要几个阶段?
H:危机干预一般分四个阶段:灾难发生当时,帮助别人维护生命系统,比如提供食物被褥,人是恐慌的,如果能陪伴受灾的人,是很好的安慰。
灾难后2-3天,情绪转向面对现实,危机带来的创伤严重就会体现。比如亲人离世,要告诉他可能面对的心理反应,接下来可能失眠,吃不下饭,暴躁,敏感等,两个多月后症状会慢慢减弱,那么当他出现这些症状时就不会那么害怕了,他知道这是创伤后遗症。
灾难后一周,有些人会出现急性创伤障碍,一星期不吃不喝,面对亲人去世没有哀伤,必须把这些人筛选出来,单独辅导。关键是让亲历者把故事讲出来,有的人脑中只剩下碎片,比如只记得房子在摇晃,其他不记得了,以后再牢固的房子他都不敢进去,把碎片化的画面整合成完整的故事,并为接受这个故事做准备,让时间、内容、碎片联系起来,再接受,可能会很痛苦,但却很必要。
灾难后一个月。对于一些有严重创伤的人员(亲人意外去世,本人因为灾难造成伤残,经历了极大的恐惧后的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是需要长期的心理帮助的。关键仍然是接受和表达,发现过程中积极的因素,知道天灾后,要更加珍惜生命,还要告诉他身体会慢慢修复,心理上的伤口通过比较好的处理,也会逐渐修复。
BQ:四步都做到应该很难,那么一个理想的完整的治疗需要持续多久?
H:的确很难,第二、三步可以完成,但是第4步未必能完成,毕竟受灾人群太多。而第四阶段的心理干预时间可能相当漫长。我们有的汶川的受助人,现在还在治疗中。当然,即使只能完成两步,比完全没有干预是要好很多的。
BQ:有没有一些方法进行自我疏导?
H:恢复整体社交系统,同伴之间的支持很重要,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你可以啰嗦,不断讲故事,多讲一次可能就能修复一次,如果两个月以后还是没有办法消除的话,就需要专业辅导。
BQ:专业辅导的核心是什么?
H:尽情表达情绪,对接下来的情绪反应有预知。要让他们对自己好一些,尽量建立小团队,你会发现有些人快速地建立家庭,这就是一种社会支持,相互取暖比一个人接受恐惧要好很多。抑郁在悲伤中,不哭不表达,反而很可怕。
BQ:你们会告诉他们接受现实,别太难过,人都要面对死亡吗?
H:这种话绝对不可以说,那样说的人,是避免自己陷入其中,其实是最糟糕的方式。我会说,你现在非常非常难过,想哭就哭出来,我会陪着你,我懂得你。我想起电影《唐山大地震》,女主角怀孕后,坚决不肯打胎,她对自己的男朋友说:你不会懂,我是唐山人,我是从死人堆里活过来的。她经历过被母亲放弃的残忍,所以她不能放弃肚子里的孩子,因为那象征着她自己,她不会让自己的生命再一次被抛弃。
BQ:你很少说爱、淡然等等心灵鸡汤的话?
H:鸡汤有时喝多了会拉肚子。不过相互关心,不想物伤其类是本能,存在感是要在群居中寻找的。
BQ:每一次灾难,都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同时也正视死亡,你怎么看?
H:死亡是过程,回头看生活,要珍惜自己和身边的人,尽量不做让自己后悔的事情。有些事情是无法避免的,如何去面对,怎么面对,是对每一个生命的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