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次侧不合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来源 :淮海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i2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MGT)交叉配血次侧不合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2015年1-7月1 221例输注红细胞成分患者MGT交叉配血情况,分析MGT交叉配血次侧不合的原因并探讨临床输血策略。结果:1 221例输注红细胞成分的患者中,MGT交叉配血次侧不合69例。其中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DAT)阳性57例,假凝集5例,献血者不规则抗体阳性2例,加样错误3例,微柱凝胶干涸2例。结论:由DAT阳性导致的次侧配血不合,在排除自身免疫性溶贫情况后,可以考虑给患者输注悬浮红细胞。假凝集、凝胶孔干涸、加样错误等原因导致的次侧配血不合,可在加强配血各环节的质量控制中减少或杜绝发生。
其他文献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如密在《教育测量与评价》第9期上撰文认为,深度差异化评价是课堂教学评价发展的新趋势,评价者在实施深度差异化评价时要注意三个问题。第一,学科差异。每一门学科都有独特的内容、特点、呈现形式,如语文课有文化因素、情感因素、审美因素等,对于形成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数学课有思维因素、逻辑因素、探究过程等,对于形成学生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精神等有重要价值。评价者在实施评价时要注意学科
以"武汉市江岸区排水管线三维信息系统"项目为例,利用三维建模技术,建立了排水管网数据库,开发了排水管线三维信息系统,实现了排水管网信息化管理,为排水管网数据更新、规划与
目的分析2010—2012年中国老年居民食盐摄入状况。方法利用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数据,对60岁及以上老年人采用家庭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和调味品称重法进
通过构建非晶合金的团簇模型,利用离散变分法从电子层次研究了Al元素对Zr Ni,Zr Cu非晶合金中团簇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l原子的引入提高了团簇中原子间的亲和力,并且随着A
笔者利用三期模型框架,考虑噪音交易和有限套利两个约束条件,构建噪音交易者、基金投资者和长短期套利基金的投资行为模型,分析长、短期套利基金的投资业绩及其差异。研究发
5月6~7日,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会议在南宁市召开。水利部对此次会议高度重视,陈雷部长专门作出批示,矫勇副部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张秀隆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