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学习总结

来源 :吉林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an258268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吉林省乡村振兴发展,4月24~30日,省委组织部在浙江省杭州市、嘉兴海宁市等地,举办了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专题培训班。各市(州)、县(市、区)、长白山开发区分管领导、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省直有关部门分管领导、相关处(室)主要负责人参加了学习。
  一、培训主要特点
  本次培训依托浙江省委党委优质教学资源和丰富培训经验,深入学习考察了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通过专题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研讨交流等方式,切实提高了学员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一)重视程度高,准备工作细。一是省委组织部将这次培训列入全年重点工作,省委组织部领导亲自审定培训方案,并对课程设计、教学组织、学员管理等提出具体要求,并选派同志全程跟班学习并管理;二是省农业农村厅在全省乡村建设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协助配合省委组织部,做好大量教学设计等方面工作;三是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响应,组织学员抽出时间参加培训。学员们表示,在全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际,省委组织部与省农业农村厅联合举办这次培训班,十分及时、很有必要,一定要珍惜机会,争取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二)教学设计实,有效性强。一是在教学内容上,围绕“千万工程+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生态宜居”“千万工程+绿色产业发展”举办专题教学,主题聚焦、体系完整,切合吉林省实际,具有很强的实效性;二是在师资搭配上,邀请浙江大学等知名专家学者进行授课。学员们表示,这次培训的授课老师,有理论高度、有实践深度,既从理论层面讲解了知识,又从操作层面教授了方法,指导作用明显;三是在教学方式上,这次培训在专题教学的基础上,安排多场现场教学、研讨交流活动,学员们表示,通过对杭州市、嘉兴海宁市实地考察,大家对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有了更加直观清晰的认识。
  (三)问题导向准,针对性实。一是针对当前吉林省乡村振兴工作存在的基础投入不足、建设管理无序、缺少长效机制等突出问题,统筹设计课程,坚持把解决问题贯穿始终;二是掊训前下发调查问卷,深入了解学员学习需求,征集意见建议,要求浙江省委党校将共性需求融入教学内容,切实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三是培训结束后,学员们结合学习思考和吉林省实际,形成小组课题报告和班级总结,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与建议,实现了带着问题去学习、带着办法回岗位的目的。
  (四)学习氛围浓,参训热情高。培训中,全体学员专注投入,出勤率始终保持在100%。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课间主动向专家学者和相关领导请教。考察活动准时集合出发,在考察地点井然有序、遵守纪律。小组讨论环节,学员们深入交流体会和今后工作思路,大家讨论热烈,超出了预定时间,体现了求知若渴的精神。班委会组织工作到位,学员自我管理作用充分发挥,未出现违规违纪情况。大家普遍反映,这次培训组织严密、服务周到,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浙江经验启示作用巨大
  通过7天的学习培训,学员们对美丽乡村建设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体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浙江经验,必须坚持高位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每年都出席全省“千万工程”工作现场会,明确要求凡是“千万工程”中的重大问题,地方党政“一把手”都要亲自过问。浙江省历届党委和政府坚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把手”责任制,每年召开一次全省高规格现场推进会,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到会部署。各市县成立领导小组,真正把“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作为一把手工程。全省上下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
  (二)学习浙江经验,必须坚持规划先行。浙江省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从自身实际和优势出发,分类明确村庄整治建设的定位,注重打造个性特色,不搞一刀切,不搞千村一面,不照搬城市建设模式,不提超越发展阶段的目标,做到不规划不设计、不设计不施工,打造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的美丽乡村。按照“培育中心村、保护文化村、搬迁高山村、改造城中村”的要求,确定了200个省级中心镇、4000个中心村、1.6万个保留村和971个历史文化村落的村庄布局,实现了村庄整治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村村编制规划,省财政每村给予5万元的规划经费补助,目前90%以上的村庄编制了规划。村庄规划必须由农办、建设局、环保局、卫生局等部门联合审核把关后才能实施,解决了无序建设问题。
  (三)学习浙江经验,必须坚持资金投入。浙江省建立政府投入引导、农村集体和农民投入相结合、社会力量积极支持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省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市级财政配套补助、县级财政纳入年度预算,真金白银投入。据统计,15年来,浙江省各级财政累计投入村庄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资金超过1800亿元。积极整合农村水利、农村危房改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各类资金,下放项目审批、立项权,调动基层政府积极性主动性。海宁作为县级市,从2003年起累计投入村庄整治专项资金近20亿元,为美丽乡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学习浙江经验,必须坚持循序渐进。浙江省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坚持人口集聚和促进公共服务相衔接,坚持以人为本,从解决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人手,提升农村生产生活的便利性,到实施绿化亮化、村庄综合治理,提升农村形象,到实施产业培育、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美丽乡村创建,提升农村生活品质,先易后难,逐步延伸。从创建示范村、建设整治村,以点串线,连线成片,再以星火燎原之势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路子,实现了从“千万工程”到美丽乡村、再到美丽乡村升级版的跃迁。
  (五)学习浙江经验,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浙江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环境脏乱差做起,在治理行路难、如厕难、环境脏、村容村貌差等方面持续发力,持续提升农村生活品质,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2007年至2017年,共添置垃圾箱112万个,改建公厕2,3万个,治理生活污水311萬户,创建35个美丽乡村先进县、80条景观带和300多个特色精品村落。金华市依据垃圾的特点采用源头二次四分法、终端堆肥发酵法、运维一体化管理法,成功摸索出一套长期可持续的农村垃圾分类的“金华经验”。海宁市创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第三方运维机制,树立了“海宁样板”。   (六)学习浙江经验,必须贯彻“两山”理念。15年来,浙江省始终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始终坚持把“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作为一项“生态工程”,既保护了“绿水青山”,又带来了“金山银山”,使越来越多的村庄成了绿色生态富民家园,美丽经济风生水起,形成了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良性循环。海宁市丁桥镇新仓村梁家墩依托钱塘江自然美景,定位“钱塘江畔诗画乡村”,引进专业团队强化了环境综合整治,保留了村庄的原生态面貌,着力打造以“民俗+农事体验+休闲娱乐”为依托的平原精品乡村,开创了“村总支全面引领,公司运营管理,村民自主经营”的乡村旅游新模式,当地农户把自家农房改造成为餐厅、民宿、咖啡厅等,年接待游客近20万人。
  (七)学习浙江经验,必须强化政府引导作用。浙江省坚持调动政府、农民和市场三方面积极性,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配合、社会资助、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建设机制。政府发挥引导作用,做好规划编制、政策支持、试点示范等,解决单靠一家一户、一村一镇难以解决的问题。注重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从“清洁庭院”鼓励农户开展房前屋后庭院卫生清理、堆放整洁,到“美丽庭院”绿化因地制宜,鼓励农户种植花草果木、提升庭院景观。完善农民参与引导机制,通过“门前三包”、垃圾分类积分制等,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贴近农村、贴近农民优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市场主体参与。同时,通过宣传、表彰等方式,调动引导社会各界和农村先富起来的群体关心支持农村人居环境,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推动的大格局。
  (八)学习浙江经验,必须坚持文化为魂。海宁市在美丽乡村助推乡村振兴过程中,深挖人文和历史文化资源,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结合,推出柴草公园、彩色稻田、农耕文化博物馆、蚕桑记忆馆等一批实体项目和文化活动,建成云龙村、尖山村、桃园村、路仲村4个省历史文化村落。在推进星级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因地制宜探索新路,以“一选树、一传播、一协议、一队、一榜、一桌、一训”的“七个一”为具体抓手,即推行村级“最美”选树、公益广告传播、“门前三包”协议、乡风文明评议队、乡风文明“红黑榜”、文明餐桌、家风家训,让文明新风遍吹乡野,让村民自觉成为深化移风易俗、倡导文明乡风的主体,让富起来的广大农村焕发由内而外的形神皆美。
  三、与浙江比较吉林省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一是建设规划比较。浙江从2003年实施“千万工程”以来,坚持注重规划先行,如今已全面形成以县域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为龙头,村庄布局规划、中心村建设规划、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规划四项专业规划为基础的“1+4”县域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体系。而吉林省美丽乡村建设起步晚、时间紧、任务重。以白山市为例,有的村没有编制完整的建设规划,施工中随意性较大。有的村规划编制简单,没有与当地生态、文化、产业很好地结合,有同质化倾向。有的村规划思路不清晰、不定型,存在边建设边规划,边规划边改进,造成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
  二是发展模式比较。浙江省坚持调动政府、农民、市场三方面积极性,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配合、社会资助、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建设机制,吸引市场主体参与,充分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吉林省各示范村的建设是以各级政府主导推动、政府部门组织实施为主。以白城市为例,各示范村的建设都存在着“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农民群众参与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发展模式有待创新和拓展。
  三是配套设施比较。浙江省目前已实现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建制村全覆盖。卫生厕所覆盖率达98.6%,规划保留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理率也达到97%。而吉林省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配套设施还存在很多不足。以四平市为例,各村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已基本到位,村容村貌也得到较大改观,但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等配套建设还没有完全到位,生态环境的长期管护还难以落实。特别是软件建设仍是短板,例如餐饮住宿的环境卫生、服务管理、农民素质转型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四是产业发展比较。浙江始终把“千万工程”作为一项“生态工程”来打造,从“卖山林”到“卖生态”,变“种种砍砍”为“走走看看”,乡村旅游、养生养老、运动健康、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各类产业在乡村不断涌现。2017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956元,连续33年居全国各省区之首,农家乐接待游客3.4亿人次,营业总收入353.8亿元。农产品网络零售额506.2亿元,建成农村电商服務点1.64万个,建制村覆盖率60%。而吉林省在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拓宽增收渠道方面办法还不多。以通化市为例,各示范村普遍重视生态环境治理、村容村貌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但在产业的培育和提升上,项目不够明晰,推进力度不够,效果不明显,农民持续增收缺乏坚实基础。
  五是乡土文化比较。浙江省把弘扬乡土文化作为彰显村庄特色的核心,通过开展特色文化村培育、历史文化村保护和文化礼堂建设,增强农村发展的吸引力、凝聚力和软实力。而吉林省在弘扬乡土文化方面做的还不够。以辽源市为例,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挖掘不够,有些村在房屋新建、外墙立面改造时,较多使用现代材质,舍土求洋,乡风乡貌留存不足,田园风光和自然生态表现不够。有的村庄没有充分挖掘利用当地民俗风情、人文内涵和地域特色,缺乏固有的特色和风韵。
  四、关于对吉林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意见建议
  建设美丽乡村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是履行使命担当必须破解的时代命题。推进吉林省美丽乡村建设,要吸收借鉴浙江省“千万工程”经验,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开创吉林省美丽乡村建设新局面,走出一条具有吉林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   一是坚持高位操作,在强化组织领导上实现新突破。浙江推进“千万工程”,始终坚持系统治理,久久为功,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取得了显著成效。学习浙江经验,就是要强化组织领导,坚持高位操作、压实责任、完善机制,全面建设起农村人居环境建设长效机制。一是压实主体责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第一场硬仗,要坚持“五级书记”抓农村人居环境,省负总责,市级协调,县级落实,乡村要结合实际把任务落实落细,“一把手”要亲自部署重要改革、亲自把关重大方案、亲自协调关键环节、亲自督察落实情况。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务求短期任务与长期目标相适应,真抓实干、绵绵用力,既不搞短期政绩、虚假工程,也不搞刮风运动、重复建设,始终确保镜头不变、焦点不换。二是建立工作机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注重发挥各级农口部门统筹协调作用,明确责任分工,防止打乱仗,确保发改、财政、国土、环保、住建等部门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共建的工作机制。三是建立奖惩机制。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为群众办实事内容,納入党政干部绩效考核和末位约谈制度,强化监督考核和奖惩激励。要建立健全一套科学有效的考核体系,结合实际、确保可行,既不能好高骛远,目标过高,也不能要求过低、失之于松;要有方向性、原则性和长远性目标,也要有具体化、可行性指标;要考虑各地不同的实际情况,必须有几道“硬杠杠”,有一个“基本分”。四是完善建设机制。要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配合、社会资助、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多元投入建设机制,吸引市场主体广泛参与。要充分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农民做好庭院卫生、“门前三包”、垃圾分类等,鼓励农民投资投劳参与公共设施维护、村屯保洁,提高农民自我约束意识,把农民群众建设幸福美好家园的期盼化为驱动力。五是加大政府投入。目前,要解决农村基础设施薄弱问题,必须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发挥财政投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通过奖补等措施吸引各地配套资金、村屯投工投劳,积极整合农村水利、农村危房改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各类资金,下放项目审批、立项权,调动基层政府积极性主动性。
  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在发展路径上实现新突破。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依托吉林省农村生态环境优势,突出地域特色、文化特色、个性特色,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一是强化规划引领。科学编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加快完善县域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体系,实现村屯建设、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历史文化保护等多规合一,结合农村人口变化、区位条件和发展趋势,合理设定建设强度,明确村庄建设方向,重点扶持集聚提升村、城郊效融合村、特色保护村,破解无序建设、前建后废等低效建设问题。二是强化梯次推进。浙江“千万工程”起步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也是从一个个“盆景”开始,当“盆景”连成片,就成了“风景”。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更应该量体裁衣、科学建设。要突出重点、梯次推进,以“百村、千村”建设为重点,聚焦资源、整合要素、汇聚力量,先点后面、以点串线、连线成片,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路子。三是强化循序渐进。要把握农村建设规律,处理好“难与易”“快与慢”“点与面”的关系,不搞脱离农村实际、违背农民意愿的形象工程,从改善环境脏乱差做起,到改水改厕、修路架桥,再到发展产业、完善公共设施,一步步让农民看见改变,一步步获得农民的支持,再一步步提升整治水平。四是强化特色发展。村庄建设要充分挖掘利用当地民俗风情、人文内涵和地域特色,保留乡风乡貌和自然生态,坚持文化铸魂、关东风韵,营造田园风光和一村一景,打造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的美丽乡村,不搞一刀切,不搞千村一面。
  三是必须坚持系统治理,在环境整治上实现新突破。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把改善民生福祉作为根本出发点,聚焦农民关心的人居环境痛点难点问题持续发力,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真正成为让农民满意的“民心工程”。一是突出改善村容村貌。加快推进村道硬化,高标准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推进村庄绿化,结合实际建设供村民休闲、游憩的公园绿地以及小果园、小菜园等,打造优美宜居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三是突出推进厕所革命。按照因地制宜、群众接受、经济适用、维护方便的要求,合理选择改厕模式,探索出一条符合东北地区的农村改厕之路。三要提升生活污染处理水平。进一步加大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工作力度,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集中规划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建设,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四要严格控制工业污染。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影响基地生态环境的工业污染源实行限期整改,对治理无望的企业坚决关停。五要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要有效整合现有项目资源、用好国家重大病虫防治补助经费、强化本地财政投入等方式,切实加大对“农药化肥施用量双减半行动”的支持力度,积极探索和逐步形成病虫绿色防控技术补贴机制、新型植保机械购置追加补贴机制、农药减量控害技术补贴机制等,确保农民利益。
  四是必须坚持产业引领,在惠民工程上实现新突破。“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是单纯搞好乡村环境就可以了,而是要在乡村经济发展基础上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地方和农民改善人居环境的积极性,做到稳扎稳打、持续推进。要着力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切实转变发展方式,让村庄美起来,让生态有效益,实现村容村貌改善与经济发展携手并进。推进绿色标准化种植。依托吉林良好的生态资源底色,鼓励标准化、集约化种植,制定符合吉林省农业生产特点的种植技术规程,加快研究制定如长白山人参、中药材、黑木耳、小浆果等特色农产品品质认定地方标准,建立绿色有机标准化生产体系,加快建立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推动“农业+”采摘,拓宽棚膜经济休闲业态,在沿城沿线建设一批采摘园区,打造一批以玫瑰花、油菜花、野生蓝莓等为重点的经济型与观赏型相结合的农业观光园区,实现棚膜经济转型发展。推动“农业+”旅游,打造乡村旅游精品带,重点建设一批以民俗度假、休闲养生、体验观光为一体的休闲旅游度假区,形成串珠成链、串线成面的全域游发展态势,提高农业与旅游的综合承载能力。推动“农业+”康养,重点围绕生态环境较好区域,发展健康养生游,建设老年公寓,打造清凉小镇、温泉度假、渔猎休闲等品牌;推进绿色农业规模化经营。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是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有助于资源要素集聚。应建立扶持机制,重点支持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项目支持、鼓励发展订单农业等多种渠道培育,壮大绿色农产品深加工规模,延伸产品产业精深加工链条,增强市场竞争力,推进绿色农产品由产业化向精品化发展;突出绿色农业品牌化效应。把品牌培育作为发展绿色农产品的核心和关键,全力进行突破。实施品牌提升攻坚行动,以“吉字号”和“长白山”公用背书品牌为引领,加强名优产品评选、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商标注册和著名商标保护等工作,着力做大做强一批区域公共农产品品牌,提升品牌产品附加值;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平台。依托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市(州)自行投资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把“三品一标”农产品、优质农产品纳入到追溯监管体系,实现“带证上网、带码上线、带标上市”,确保农产品做到“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产品可召回,责任可追究”,提高吉林省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其他文献
摘要: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部署。四川省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大力推进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坚决打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仗。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生态宜居乡村建设面临着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笔者通过深入调研所在地区“竹乡美丽庭院”实践案例,发现当前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存在如下突出问题: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缺乏持续资金保障;建设生态宜居乡村规划不够完善;部分群众的观
期刊
摘要: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其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现阶段,为了提高农民经济收益,在玉米种植过程中,需要提高技术,不断深入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采取更加高效的种植技术,以提高玉米产量与质量。本文基于工作实践,提出了有效的技术措施与推广对策,希望分析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玉米;种植;推广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发展节水灌溉,减少水资源浪费,充分发挥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效益是新时期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农田;节水灌溉;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 S27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9.22.040  我国农业灌溉水利用率仅达到40%,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仅达到0.52
期刊
按照省农业农村厅扶贫整改措施要求,为着力提高贫困户脱贫质量和致富能力,不断优化农民教育培训质量,大力发展新兴职业农民教育。7月9日,全省扶贫产业带头人培训班在延边州汪清县举办。  开班动员会上,吉林省农业技术培训中心(省阳光办)、延边州农业农村局、汪清县农业农村局等负责同志出席并进行了动员讲话,要求各位学员“凝心聚力,助力脱贫”。  培训班上,正高级农艺师白来富针对保护地蔬菜高产栽培技术通过集中授
期刊
6月24日至7月g日,吉林省村级干部乡村振兴战略省外培训班在浙江嘉兴分三期举办,共有480余名村级干部参加了培训。  为提升培训成效,吉林省新农村建设工作办公室委托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此次培训。培訓班围绕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两个主题进行教学安排,采用专题讲授、现场教学、案例研讨与经验交流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累计开展专题讲授12场,现场教学36场,研讨交流12场,南北书记对话交流1场,案例教学1
期刊
前郭县乌兰敖都乡牢牢抓住“美丽宜居”这一主线,大力开展绿化、硬化、净化、亮化、美化五大工程,乡村环境进一步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高起点打造绿化工程。该乡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着力改善全乡生态环境,加大对乡村街道进行绿化工程建设力度。目前,该乡已完成村屯绿化点建设2个,退化林分修复11公顷,退耕还草面积435公顷。  高质量完成硬化工程。为提升百姓生活幸福指数,让百姓出行
期刊
6月的天,风和日丽,通化市农民科技教育中心组织新型职业农民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培训班第二批学员奔赴山东蓬莱、寿光,开展了为期5天的考察学习活动。  一路上,39℃的高温炙烤丝毫没有降低学员们的学习热情。在带队教师的带领下,先后参观考察了国家级农业生态村——蓬莱马家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君顶酒庄、泰生农业生态小镇、寿光舜农高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山东省著名的农业生产企业和农业开发项目。  
期刊
摘要:本试验对茖葱的花粉形态进行电镜扫描观察,发现花粉形态较为单一,均呈长球形,萌发沟较长,具有一条沟。沟的两端接近达到花粉的两极,外壁纹饰多为脑回状纹饰。同时,根据花粉资料对茖葱的演化和分类学进行分析。  关键词:茖葱;花粉形态;进化;分类  项目基金: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苦瓜种质资源收集创新与新品种选育[C92073109]  中图分类号:$634.5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
期刊
(接上期)  22.中国都有哪些管理法规?  中国对转基因的管理,最早的文件是1993年12月24日,由国家科委发布的《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后废止),其规定从事基因工程实验研究的同时,还应当进行安全性评价。到1996年7月,农业部颁布《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后废止),对农业生物基因工程顶目的审批程序、安全评价系统以及法律责任等做了原则性规定,确定了归口管理的原则,具体实施细则由有
期刊
摘要:蛋白質已经成为水产品饲料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目前获取的优质蛋白质主要是从鱼粉中提取,不仅含量较高,还富含多种氨基酸成分。而近些年来鱼粉的数量不断减少,价格攀升,这就需要开发其他类型的蛋白质以满足市场需求。  关键词:鸡肉粉;猪肉粉;鱼粉;水产饲料  中图分类号:$96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9.15.035  虾的生长情况以及水产饲料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