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生物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育和发展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个人品格与关键能力。生物学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生物课堂教学应立足于生物科学素养,着眼于学生长远发展,这样促使教学在深度和广度上加深和拓展。
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如果说学习是基于意义的知识建构过程,那么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不断地深入思考和研究过程。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应是一种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是相对表层学习而言的,是注重理解、触及学科本质的全身心投入的有意义学习活动,注重延伸、拓展,教师要做到为迁移而教,学生为迁移而学。学生作业布置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巩固课堂学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 在做中学,建构模型,驱动深度学习
比如在学人的呼吸运动之前,设计一个作业:做一个呼吸运动模型。给学生讲清楚所需的材料,让学生做七下教材25页的模型。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进行分工,让有些学生做肋间肌舒缩模型,让有的学生做膈肌的舒缩与呼吸运动的关系模型。再如在学习心脏之前,让学生在课下先自己测一测自己的心脏一分钟跳多少次,感受生命的律动。进而让那些喜欢画图的同学画一画心脏的形态和结构示意图,并要求注明各部分结构名称。画图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和学习。
建构模型能使微观的世界以宏观的形式呈现出来,并且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现初步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在教学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第一节《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这一课题时,有一个难点—肾单位的结构。我发现学生在学过之后,学生对肾单位的结构仍然没有弄清楚,尤其是肾脏内的血液流向流动问题,更是模糊。在课后的巩固提高中,设计了这样一个作业:尝试用橡皮泥、红色和蓝色毛线、纸板等材料制作一个肾单位模型,并在班内进行展示说明。
学生将做好的肾单位模型作品拿到课堂上展示,讲解制作過程,然后学生进行互评。学生对作品的讲解,既锻炼了良好的表达能力,又加深了对肾单位结构的认识与理解。学生在互相评价作品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现问题,互相提出改进的意见。这样,通过模型制作,展示肾单位的结构的真实情况。尤其重要的是,制作模型,是学生特别喜欢做的事情。
二、 在复习阶段,创建思维导图,驱动深度学习
思维导图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学习工具。在创建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调动多种思维方式。在创建时,要使用彩笔,运用多种色彩,是自己的思维导图更独特,更鲜明,并启发学生创建与关键词有关的图标。
联想效应显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我们更容易记住相互关联或联系的事物,特别是与自身或者周围环境相关的事物。教师鼓励学生在创建思维导图时,展开联想和想象,把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进行迁移。学生通过知识的拓展与凝练,就能够发展深刻的理解。
例如在学完某一节后,让学生尝试创建一思维导图。如在《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学后,学生自己确立关键词,创建本节的思维导图。
三、 模拟未来场景,激发学生,驱动深度学习
在自己的生物课堂教学中,适当的加一些小项目,能够增强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笔者与学生商量,准备在班内成立生命科学院。当时,学生们非常的兴奋。我说,在生物学习方面最出色的,可以做生命科学院的院长。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及对生物学是否有浓厚的兴趣,确定院士名单。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各班的生命科学院的院长和院士名单确立了。在生命科学院成立典礼上,我邀请了我们学校的校长,为院长及各位院士举行了庄严的授牌仪式。各位院士非常自豪,现在自己已经是院士了,因此他们更有使命感了,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更高了。教师不失时机的对院士们的家庭生活进行了解,发现有的学生家里种植葡萄,有的学生家里养鸡,有的种蘑菇等等。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及规律的科学。我们农村学校的学生有更多的面对活的生物的机会。生物学核心素养中的生命观念是指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征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人们经过实证后观点,是能理解或解释生物学相关事件和现象的意识,观念和思想方法。
教师鼓励这些学生围绕葡萄种植或者是真菌养殖等,确定一个小小的研究项目。项目定下来后,学生围绕项目进行学习,促使学生去研究教材,去查阅资料。尤为重要的是,学生进行真实的观察与研究,他会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有利于学生确立生物学核心素养中的生命观念。教师对学生的小研究进行跟踪,适时的指导激励和评价,能极大地鼓舞学生的研究热情。
四、 提供体验机会,丰富感性认识,驱动深度学习
增加一些体验性的作业。再如在学习心脏之前,让学生在课下先自己测一测自己的心脏一分钟跳多少次,感受生命的律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躬行悟得始知深。体验是最好的教育,学生只有通过亲自体验,亲身感悟,才能真正理解,并使之最终沉淀到心灵深处,成为一种能力,一种素质,伴其一生。如在学习人体的各大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协调,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一概念时,老师布置了一个体验性作业:连续跳50个绳,体验你的呼吸和心跳有何变化,想一想人体的哪些系统参与了这项活动?
除上述以外,教师还可以布置一部分实践性作业。实践性作业带有综合性,有些作业耗时比较长,可以分散时间连续进行。
在学习种子的萌发时,让学生在课下提前浸泡好一些植物的种子。泡好后种在花盆内,跟踪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可以以观察小日记的形式呈现学生的观察成果。
总之,作业的设计及布置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变换作业布置的形式,改变单一的纸笔习题的作业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护好学生生物学习的兴趣。
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如果说学习是基于意义的知识建构过程,那么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不断地深入思考和研究过程。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应是一种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是相对表层学习而言的,是注重理解、触及学科本质的全身心投入的有意义学习活动,注重延伸、拓展,教师要做到为迁移而教,学生为迁移而学。学生作业布置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巩固课堂学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 在做中学,建构模型,驱动深度学习
比如在学人的呼吸运动之前,设计一个作业:做一个呼吸运动模型。给学生讲清楚所需的材料,让学生做七下教材25页的模型。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进行分工,让有些学生做肋间肌舒缩模型,让有的学生做膈肌的舒缩与呼吸运动的关系模型。再如在学习心脏之前,让学生在课下先自己测一测自己的心脏一分钟跳多少次,感受生命的律动。进而让那些喜欢画图的同学画一画心脏的形态和结构示意图,并要求注明各部分结构名称。画图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和学习。
建构模型能使微观的世界以宏观的形式呈现出来,并且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现初步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在教学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第一节《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这一课题时,有一个难点—肾单位的结构。我发现学生在学过之后,学生对肾单位的结构仍然没有弄清楚,尤其是肾脏内的血液流向流动问题,更是模糊。在课后的巩固提高中,设计了这样一个作业:尝试用橡皮泥、红色和蓝色毛线、纸板等材料制作一个肾单位模型,并在班内进行展示说明。
学生将做好的肾单位模型作品拿到课堂上展示,讲解制作過程,然后学生进行互评。学生对作品的讲解,既锻炼了良好的表达能力,又加深了对肾单位结构的认识与理解。学生在互相评价作品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现问题,互相提出改进的意见。这样,通过模型制作,展示肾单位的结构的真实情况。尤其重要的是,制作模型,是学生特别喜欢做的事情。
二、 在复习阶段,创建思维导图,驱动深度学习
思维导图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学习工具。在创建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调动多种思维方式。在创建时,要使用彩笔,运用多种色彩,是自己的思维导图更独特,更鲜明,并启发学生创建与关键词有关的图标。
联想效应显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我们更容易记住相互关联或联系的事物,特别是与自身或者周围环境相关的事物。教师鼓励学生在创建思维导图时,展开联想和想象,把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进行迁移。学生通过知识的拓展与凝练,就能够发展深刻的理解。
例如在学完某一节后,让学生尝试创建一思维导图。如在《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学后,学生自己确立关键词,创建本节的思维导图。
三、 模拟未来场景,激发学生,驱动深度学习
在自己的生物课堂教学中,适当的加一些小项目,能够增强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笔者与学生商量,准备在班内成立生命科学院。当时,学生们非常的兴奋。我说,在生物学习方面最出色的,可以做生命科学院的院长。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及对生物学是否有浓厚的兴趣,确定院士名单。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各班的生命科学院的院长和院士名单确立了。在生命科学院成立典礼上,我邀请了我们学校的校长,为院长及各位院士举行了庄严的授牌仪式。各位院士非常自豪,现在自己已经是院士了,因此他们更有使命感了,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更高了。教师不失时机的对院士们的家庭生活进行了解,发现有的学生家里种植葡萄,有的学生家里养鸡,有的种蘑菇等等。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及规律的科学。我们农村学校的学生有更多的面对活的生物的机会。生物学核心素养中的生命观念是指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征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人们经过实证后观点,是能理解或解释生物学相关事件和现象的意识,观念和思想方法。
教师鼓励这些学生围绕葡萄种植或者是真菌养殖等,确定一个小小的研究项目。项目定下来后,学生围绕项目进行学习,促使学生去研究教材,去查阅资料。尤为重要的是,学生进行真实的观察与研究,他会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有利于学生确立生物学核心素养中的生命观念。教师对学生的小研究进行跟踪,适时的指导激励和评价,能极大地鼓舞学生的研究热情。
四、 提供体验机会,丰富感性认识,驱动深度学习
增加一些体验性的作业。再如在学习心脏之前,让学生在课下先自己测一测自己的心脏一分钟跳多少次,感受生命的律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躬行悟得始知深。体验是最好的教育,学生只有通过亲自体验,亲身感悟,才能真正理解,并使之最终沉淀到心灵深处,成为一种能力,一种素质,伴其一生。如在学习人体的各大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协调,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一概念时,老师布置了一个体验性作业:连续跳50个绳,体验你的呼吸和心跳有何变化,想一想人体的哪些系统参与了这项活动?
除上述以外,教师还可以布置一部分实践性作业。实践性作业带有综合性,有些作业耗时比较长,可以分散时间连续进行。
在学习种子的萌发时,让学生在课下提前浸泡好一些植物的种子。泡好后种在花盆内,跟踪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可以以观察小日记的形式呈现学生的观察成果。
总之,作业的设计及布置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变换作业布置的形式,改变单一的纸笔习题的作业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护好学生生物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