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清香:为智障小姑当终身“免费保姆”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r1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是亲情,但没有血缘的亲情通常是不牢固的。然而江西省永新县才丰乡州湖村老居组的周清香却在丈夫去世后,在艰难抚养4个孩子的同时,十几年如一日精心照顾又聋又哑、生活不能自理的小姑——智障残疾人张美英,谱写了一曲人间大爱之歌!
  一
  周清香20岁嫁到才丰乡州湖村老居组张家,丈夫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一个妹妹后来嫁到了外地,另一个妹妹张美英是天生又聋又哑、智力低下、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的智障残疾人。公公早年去世,周清香和婆婆一起照顾智障小姑。天有不测风云,周清香43岁时,丈夫患癌症去世,留下4个孩子需要抚养,最小的孩子只有11岁。屋漏偏逢连夜雨,第二年婆婆去世,留下了智障小姑,谁来照料这个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周清香没了“顶梁柱”的丈夫,还要抚养4个孩子,生活极为艰难。从亲情上来说,智障小姑上有一个亲哥哥,下有一个亲妹妹,周清香没有义务和责任照料她。然而,周清香却出人意料地担起了照料小姑的责任。
  一个寡妇要撑起一家6口人的生活,谈何容易?周清香每天在田里辛勤劳作,回家后还要忙着喂猪养鸡,日子过得十分艰辛。牵牛犁地等重体力农活一般是男人干的,周清香没人帮忙,犁地插秧样样要干,她简直成了一个地道的“莊稼汉”!每天忙完了地里的活,疲惫不堪的她回家还要照料孩子和小姑。生活的打击让原本性格温顺的周清香性情大变,加上艰辛劳作的苦楚,遇上不顺心的事,她就会对着已故的丈夫及公婆的遗像,号啕大哭一顿,尽情发泄后,又自己开导自己说:“她是个智障残疾人,十分可怜,我怎能不管她呢?”
  周清香向笔者诉说着辛酸往事:“我每天凌晨就要起床煮好稀饭,自己喝点米汤,稀饭留给小姑和4个孩子吃;然后就赶到田里干农活;忙活了一上午,回家时还要拔些猪草;中午回家,猪、鸡都围着我吵闹吃喝,我只好先舀瓢水充饥,接着赶紧喂鸡喂猪;然后再煮上稀饭拌些野菜,就是全家的中餐。吃完中饭,我在田里一直要干到天黑才回家。回到家里,尽管自己汗水泥巴一身,却先要为在外弄得一身泥巴、大吵大闹的小姑洗澡换衣服;晚饭后,我剁猪草,弄好第二天猪鸡的食,洗完全家人的衣服等,忙完家务活常常已到深夜……”
  二
  张美英有个“怪癖”,她在家中是待不住的,天天要向外走,喜欢四处流浪看热闹,谁也拦不住她。她走路腰不能伸直,容易摔跟头。由于常年在外流落,她全身晒得黑不溜秋的。因为张美英没有生活自理能力,又无法与别人沟通交流,好几次外走都差点送命,由于及时送医院抢救才挽回性命。
  张美英离家出走的范围有时很大,除了邻村的院溪、清塘之外,甚至还走到邻近烟阁、曲白乡去了。她走累了,随时在马路边、江边、树下躺下就睡,经常不知道回家的路。每次张美英在外流浪没回家,周清香就会带着4个孩子分五路寻找,见路人就问:“你看到一个智障妇女吗?”有人经过的地方还好找,好心路人见到过都会告知。但是荒无人烟的山里却很难找。有一次张美英走失了,周清香找遍附近的乡村一无所获后,向南华山的深山里找去,找了两天,依然没见踪影。后来她听一个砍柴的农夫讲,在南华山里砍柴看过一个智障妇女向深山里走了。周清香马上返回村里,请10多个邻居到深山里四处寻找,终于在深山的溪水边找到了张美英,此时张美英已经饿晕了,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如果不是抢救及时,张美英就活活饿死了!
  “那年春天的一天傍晚,又打雷又下雨还刮大风,大家都赶回了家,小姑出去却没回家,全家人都慌了!带着雨具,冒着大风大雨四处寻找,结果在江边的天桥下找到了她。她独自一人在天桥下躲雨时睡着了,睡着睡着被雷声惊醒,便惊恐地爬起来就跑,脑袋磕在天桥下的桥墩石上,鲜血直流。我赶到时,她满身都是鲜血,晕倒在地上。我火速请村里的三轮车将她送到乡卫生院抢救,又是打吊针又是缝针。经过医生一番抢救,才见她缓过气来。医生说,病人情况严重,生命危在旦夕。我流着眼泪哭着叫她的名字,十分不甘心她就这样死去!我连夜送她到县人民医院抢救。在县人民医院打了半个月吊针,终于把她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周清香讲着她和小姑的故事,眼里流出激动的泪水。
  三
  如今,周清香已经66岁,张美英也有65岁。周清香的4个孩子都已长大成人了,3个儿子结婚成家,常年在外打工;女儿也嫁在本村,会常回家来看看母亲。周清香已不再为生计艰辛劳作,4个子女争着要母亲到家来住,让老人享清福。村里有人看周清香依然整天为张美英忙碌着,就好心劝她将张美英送到敬老院,但周清香就是不愿意。她说,别人不熟悉小姑的生活习性,难免会照顾不周,自己不能让小姑受委屈。就这样,周清香老人没有到任何一个儿女家住,一直住在老房子里,全身心照顾小姑的吃喝拉撒,她已决定要成为智障小姑终身的“免费保姆”!
  现在周清香有的是时间满足小姑喜欢外出流浪的“怪癖”,在村里热闹的地方,在圩场集市里,在田间小道……人们常常看到周清香牵着小姑四处悠闲漫步,同时还不停地和她述说着……
其他文献
前不久,在南昌大学北京校友会几位校友的陪同下,笔者到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采访了中科院院士陈晔光教授。一见面,他便说自己没有什么值得宣传的,取得的一点成绩都是大家帮助的结果。从他简短的介绍和陪同人员事后提供的材料中,我对他的为人谦虚谨慎、认真做好科研工作和热情培养学生等情况有了一定了解。  农家出身成绩优异  1964年8月,陈晔光出生在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偏远的谷岗乡汤山村,父母都是普通农民。一字不
期刊
打开最新版本人民日报客户端,会发现界面底部多了“人民号”选项。在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之际,这一移动新媒体聚合平台正式上线,超过2000家主流媒体、党政机关、优质自媒体等率先入驻。同步上线的,还有面向海外受众的英文客户端2.0版、面向媒体工作者的创作大脑、面向基层党组织的智慧党建平台。新平台、新面貌、新功能,人民日报以青春的面庞和蓬勃的活力,迎来了创刊70周年纪念日。  70年砥砺奋进,70年春华秋
期刊
扇子,最早称为“霎”,与羽毛有关。据西晋崔豹的《古今注》记载,最早的扇子出现于商代,是用五光十色的雄雉尾羽制成的,故称之为“翟扇”。东晋王嘉的《拾遗记》则称扇子是周昭王时发明的,据说当时有个叫孟夏的人取鹊翅羽做成了扇子。但那时的扇子并不是用来拂凉驱暑的,而是用来遮阳挡风的,插在车上也是一种仪仗。  考古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扇子是战国时期的。湖北江陵马山砖厂楚墓出土过一把竹编的扇子,扇柄在扇子的一侧,就
期刊
在江西省峡江县巴邱小学读书的许多学生,每天下午放学后,不是立即回家,而是来到一个叫“金丰阳光家园”的地方,因为这里有一位慈祥的奶奶在等他们,她就是被许多留守儿童称为“最好奶奶”的胡國莲老师。  现年74岁的胡国莲是峡江县巴邱小学一名普通的退休女教师。2006年的一天,胡国莲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一个老奶奶牵着哭泣的孙子从学校走出来,老奶奶说:“你不会做作业,我又教不了你。你爸爸妈妈又不在身边,我也没有办
期刊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通知》,决定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自2018年7月1日起实施。  这是我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一步,由此奠定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的重要基础。  20世纪90年代转型改革的进程中,我国养老保险体制改革是在制度统一设计基础上以省为单位来具体实施。这个有明显时代烙印的改革,在助力经济转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
期刊
“我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家乡可持续发展做点事情。鼓励青少年健康成长,这是我最愿意做的事情。”擁有58年党龄的离休干部游稳定,在87岁高龄时,仍然不忘初心,坚持用自己的离休费为江西省上高县敖山镇贯埠村的留守儿童设立奖学金。从2012年以来,已经有近20位同学领到了助学金。江西省委组织部为他颁发了“光荣五老”奖杯。上高县委县政府授予他“优秀五老”荣誉称号。游稳定被当地群众尊称为“精神银行”行长。  
期刊
幼儿园组织小朋友们开展一周的“护蛋”活动,怎么设计、怎么开展全由小朋友自己决定,这可难坏了上幼儿园小班的3岁孙女。孙女回家和我商量,我想都没想就拍着胸脯保证:“宝贝的事就是爷爷的事,放心吧,全包在爷爷身上,一定让你顺利完成任务,还会得到老师的表扬。”于是,我开始忙活起来,又是设计方案,又是考虑细节。  儿子、儿媳下班回来,问孙女幼儿园有什么新闻,孙女高兴地说:“老师让我们开展一周的‘护蛋’活动,我
期刊
现在的人对手机那是再熟悉不过了,谁没有手机呢?中国最普及的是什么?是电话,什么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什么全球通、动感地带的。至于电话的更新换代就更不用说了,简单说吧,从“摇把子”到程控电话,从固定电话到“大哥大”,从普通手机到智能手机,四十几年里,发展异常迅速。  為了方便,我也拥有一部手机,并在十几年里多次更换机型。拥有手机之前的那段历史,我一直刻骨铭心。  记得第一次打电话是在1976年的秋天,
期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退休教师肖芳麒,最喜爱的便是民间故事。  肖芳麒出生在广西桂林,从小听着刘三姐的故事和壮乡山歌长大。上学后,他又受到兩位壮乡山歌手和民间故事高手的熏陶指点,于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民间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62年,肖芳麒回到家乡江西省吉安县梅塘镇从事教育工作。空闲时间,他开始搜集和整理民间故事。2000年,肖芳麒从教师岗位上退休后,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搜集和整理民
期刊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到重庆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说“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讲话,深有感触,回想起了我被诬陷,共产党人讲政德,为我纠正冤假错案的一桩往事……  我在新中国成立前参加革命,1949年7月13日考入中共江西省委创办的江西省立新闻学校学习,同年12月毕业被分配至中共丰城县委宣传部任新闻通讯干事;1951年5月调任江西日报社记者、编辑。在党的“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