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以降大都市书肆的变迁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w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儒林外史》中有位文章选家马纯上先生,又称马二先生。他的工作是编选时文辑印,作为科举文章应试指南,南京、杭州、嘉兴等地的书肆里,到处都有他辑选的文册售卖。
  书肆,是古今典籍的聚散地,是雅俗文化的传播体,以此为桥梁,联系着难以计数的文人学者、藏书家、书生及其书贾等形形色色的人物,承载着文明资源与学术薪火的积聚与传送。书肆的繁荣或凋零,折射着社会经济与时代文化的盛衰变幻,而书肆的分布迁移,则又与该地区的经济条件、文化水准及其印刷技术等诸多因素息息相关。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四“经籍会通四”便记载了当时聚书最多的四大都市:“今海内书凡聚之地有四,燕市也,金陵也,阊阖也,临安也。”说的虽然是明代的事情,但亦基本上概括出了明清以降我国书肆分布的大致情形:
  北方有北京坐镇,在南方,江南成了书肆聚集之地。
  北京为六朝古都,一直是政治、文化的中心。书籍是文化的主要载体,因而北京的图书经营也历史悠久。北京的书肆至少可以追溯至明代。胡应麟所著《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记述,“凡燕中书肆,多在大明门之右及礼部门之外及拱宸门之西。每会试举子,则书肆列于场前。每花朝后三日,则移于灯市。每朔、望并下浣五日,则徙于城隍庙中。”可见明代北京的书肆已很发达,而且也颇经营有道,如现在一样,将考试用书作为重点,各省来京参加会试的举子是重要的目标客户。到了清代,虽然科举考试制度一如明制,但北京城实行“旗民分治”,北京内城只允许旗人居住,不在旗的汉族官民只能居于外城,而且内城禁止商业和娱乐场所存在,书肆也只好“另择吉地”。汉族官员士大夫以及外省来京的文人墨客大多居于北京外城,而且各地在京都设有试馆,主要用于方便参加每三年一次科举会试的各省举子食宿。这样,书肆也就随着这些客源起居变动开始在南城发展。清初,书肆大多集中在广宁门内的慈仁寺,即今天报国寺旧址。清初著名文臣、学者王士祯对慈仁寺书肆多有记述,宋荦、孔尚任、翁方纲等当时的著名文人也曾在诗文中提及赴慈仁寺书肆买书。清康熙十八年,北京发生强烈地震,内外城建筑均破坏严重,慈仁寺也因此衰落。琉璃厂地区原为明代琉璃窑址,地势空旷,又居于南城的中心位置,书肆便逐渐集中于此。同时,书画、古玩等相关的文化产业也在此应运而生。北京书肆的空前繁荣得益于清乾隆时期官方编纂鸿篇巨制的《四库全书》,这次修书可谓“旷世之典”,有数百官员、学者参加。因他们多居于南城,令琉璃厂的图书业异常兴盛,书肆鳞次栉比,书画、文化用品、古玩等行业也麇集此地。此后,北京琉璃厂成为文人、学者的必游之地,也成为北京乃至全国闻名的文化区。据不完全统计,清末到民国年间,琉璃厂一带的书肆先后达二百余家,成为当时的图书交易中心。由于当时出版业尚不发达,琉璃厂的书肆以经营古旧图书为主,著名的有来薰阁、邃雅斋、通学斋、文奎堂、松筠阁等。民国以后,一些新式书局、出版社,如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局等也在琉璃厂开设门市,经营新版书籍和中文译本及外文书。
  另一个六朝古都南京,也是明代最为重要的刻书中心之一,据张秀民《明代南京的印书》一文统计,仅民间书坊就有富春堂、世德堂、文林阁等57家,若再加上官刻机构和刻书私家,其数量便非常可观。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四“经籍会通四”载,“吴会、金陵,擅名文献,刻本至多,巨帙类书,咸会萃焉”,又云“凡金陵书肆,多在三山街及太学前”。三山街是明代南京最为繁华的地段,明人彩绘《南都繁会图卷》绘有109个店铺招牌,其中有不少即标明“书铺”“画寓”“刻字镌碑”字样。清孔尚任《桃花扇·逮杜》载明末南京书商、二酉堂主人蔡益所语亦云:“天下书籍之富,无过俺金陵;这金陵书铺之多,无过俺三山街;这三山街书客之大,无过俺蔡益所。”因此,当时不少书坊径贯以“三山”两字,如“金陵三山街绣谷对溪书坊唐富春”、“金陵三山书坊”等。金陵书坊刻印、售卖的书籍以戏曲、小说、医书、时文等类为主,特别是配有插图的戏曲、小说书籍,更是名闻遐迩。
  再看看苏州书肆。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四“经籍会通四”载,明代苏州书肆,“多在阊门内外及吴县前”,但具体情形,史籍阙载。目前关于苏州书肆的较早记载,见于清乾嘉时期吴县藏书家黄丕烈的《士礼居藏书题跋记》,晚清藏书家叶德辉《吴门书坊之盛衰》曾据此书考得乾嘉时期吴门书肆24家。此外,《士礼居藏书题跋记》还记录下了不少流动于苏州地区的书贾,譬如吕邦惟、郁某、郑益偕、胡益谦;书船友曹锦荣、吴步云、郑辅义、邵宝墉,估人吴东白,华阳桥顾听玉、常熟苏姓书估、平湖人王征麟、无锡浦姓书估,湖人施錦堂、陶士秀等等,他们与固定的书肆一起,构成了吴门繁盛的书业。道光十七年(1837),江南按察使司按察使苏松太道周氏,应吴县廪生陈龙甲等人之禀,颁令禁毁淫词小说。苏州的书坊代表集中在城隍庙“公议规条”,订立《公禁淫书议单条约》,决定采取统一行动,响应官府的禁令,条约末尾曰:书业堂、扫叶山房、酉山堂、兴贤堂、文渊堂、桐石山房、文林堂、三味堂、步月楼(书坊甚多,不及备载)。计共书坊六十五号,各当面齐集城隍庙拈香立誓,各书花押,一焚神前,一呈臬宪,各执一纸存照。一个不大的城市,竟然拥有坊肆65家,作为明清时期全国的经济文化枢纽、刻书藏书中心,苏州的确是名副其实。
  浙东浙西是明清藏书家、藏书楼尤为集中的地区,吴晗《两浙藏书家史略》收录明清浙江籍藏书家399位,其中相当部分都属于浙东浙西地区,如杭州105人、海宁38人、嘉兴21人、平湖13人、桐乡9人、湖州24人、宁波27人、绍兴27人,合计264人,已占去总数的66%强。较为著名者有祁承然澹生堂、曹溶静惕堂、袁枚小仓山房、朱彝尊曝书亭、吴骞拜经楼、范钦天一阁、朱学勤结一庐、陆心源醑宋楼、丁丙八千卷楼、刘承干嘉业堂等等。清末四大藏书楼:山东聊城杨氏海源阁、杭州丁氏八千卷楼、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湖州陆氏萌宋楼,其中浙东浙西地区占了一半。此外,该地区的造纸业、刻书业也十分发达,已形成了不少专业的刻书、印书乡镇,譬如湖州的晟舍、汇沮等地;乌程凌、闵两家的朱墨套色印刷,更是名扬四海,在中国古代印刷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如此丰厚的典籍文化背景下,浙东浙西书肆的繁荣自亦是不言而喻的。   若与上述四个地区相比,上海书业的历史并不久远,但它却后来居上,并迅速崛起为中国近代书业的中心与支柱,这主要得益于如下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晚清以还,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空前开放的人文政策,上海成为远东地区的金融与商业中心,繁荣的经济又催开了文化事业、特别是出版事业的发展之花。据朱联保《近现代上海出版业印象记》一书统计,上海大小不一的公私出版机构,竟然多达500余家,当时一些名闻全国的大出版机构,如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申报馆、开明书店、世界书局等,大多集中在上海。这些机构出版的书刊总量是极其惊人的,其精确的数字现在虽难统计,但可以举另外一个数字作为参照:《民国时期总书目》“语言文字”分册凡收书3861种,其中有2500余种均在上海出版,约占总数的65%。其二,特殊的政治背景,尤其是外国租界的存在,使上海成为各类知识分子的聚居地与避风港,从前清的遗老遗少到激进的革命人士,从知名学者到无名作家,从藏书故家到现代出版家,一时风云际会,聚集一隅,造就了一个极其庞大的图书需求市场。其三,上海北面之苏州,西南之浙东,均为书业发达地区,民国时期,两地有许多旧家的藏书散向上海,譬如扬州吴氏测海楼藏书、苏州刘氏玉海堂藏书、邓氏群璧楼藏书、常熟赵氏旧山楼藏书、杭州崔氏之遗书、南浔刘氏嘉业堂藏书、张氏适园藏书、宁波范氏天一阁藏书、卢氏抱经楼藏书、冯氏醉经阁藏书等等。这些各具特色的藏书,不仅为上海的书市平添了无穷魅力,也为上海书肆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后力。总之,正如扫叶山房书肆的启文所云:“良由海通以来,上海一隅几为全国之中心点,淹通之儒,博雅之士,与夫豪贾巨商,凡欲购贩书籍者,无不以沪渎为挹注之资。故本坊每年销行各书,北至奉吉,南迄闽广,西则滇黔边,东则鲁、皖、浙各省,远而至于东西洋诸名国,邮筒往来,日必数十起,轮轨交驰,寄运灵捷。”上海书业呈現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值得注意的是,早从明清开始,南北书肆就出现了相互交流的趋势。翁方纲《复初斋诗注》载:乾隆时,当四库馆臣拟定“校阅某书应考某典”后,随即“详列书目,至琉璃厂书肆访之”,“是时,浙江书贾,奔辏辇下,书坊以五柳居、文粹堂为最”。五柳居主人陶氏,乃湖州人,文粹堂主人韦氏,乃苏州人,为了广搜旧书,两家每年“购书于苏州,载船而来”,出现了所谓南书北运的现象。而垄断琉璃厂书业的则是江西金溪人,他们修建会馆,排斥北人,控制着绝大部分的北京书肆,直到光绪中叶以后,北方人始在琉璃厂占据主导地位,而南方人则退居从属。至二、三十年代,上海书市火爆,北方书肆纷纷南下,据陈乃乾《上海书林梦忆录》载,北京富晋书社自从购下扬州吴氏测海楼藏书后,“即设分店于上海,为北方势力南渐之先声”。此后,琉璃厂的来薰阁、隆福寺的修文堂等书肆亦接踵而来,南北两派呈并峙之势。“北方人秉性勤俭,开支较省,每得一书,不急于求售,既估定售价若干,虽累年不能销,亦不轻于减削;对待主顾,殷勤恭顺,奔走伺候,不以为劳。南方人则较为高傲,视主顾之去来,任其自然,不甘奔走伺候;购进之书,志在急售,不愿搁置。故北方之多年老店,常有善本书存储,南方则绝无仅有而已”。至三、四十年代,北方书肆“浸浸日上”,渐渐凌驾于南派之上,“来薰陈氏、富晋王氏、修绠孙氏,均长住沪店。以前南书北运多获厚利,今则北书南运,有增无已,既极必反,理固然也”。
  事实上,“南书北运”、“北书南运”仅是南北书肆大交流的一个方面,民国时期的上海书市,还曾通过互设连锁分店的形式,与华东、华中等地区的书业融为一体,共创繁荣景象。譬如杭州著名的抱经堂书肆曾在上海汉口路。704号开设分部;苏州老字号书肆扫叶山房,曾在上海南市彩衣街、棋盘街530号及松江西门外里仁街分别开设了“南号”、“北号”、“松号”三家分店;南京书贾朱长圻宣统二年(1910)在南京开设萃文书局,1911年之后则将书肆迁至上海。而上海较为大型的书店亦在全国各地设立分店,如总店设于上海福州路棋盘街口的中华书局,分别在北京、天津、保定、直隶(石家庄)、张家口、奉天、吉林、长春、绥化、济南、东昌、烟台、太原、开封、郑州、西安、南京、徐州、杭州、温州、兰州、南昌、安庆、长沙、衡州、常德、沙市、汉口、武昌、成都、重庆、福州、厦门、广州、潮州、汕头、桂林、梧州、云南、贵阳、邢台、新加坡等42处设立分局。总馆设于上海棋盘街中市的商务印书馆,分别在北京、天津、奉天、龙江、太原、济南、西安、开封、成都、重庆、泸州、汉口、长沙、常德、南昌、杭州、福州、广州、潮州、芜湖等20处设立分馆。
  除此以外,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著名书肆还先后推出了“函售”服务,每到一批新书,就将其编目刊印,发往全国各地,供学校、图书馆、研究机构、学者及藏书者选购(详见下文)。总之,通过上述种种方式,大江南北的书市仿佛联成了一条长河,各种书刊就在其中自由流动,典籍文化的传播达到了空前广泛、迅速的境地。
  编辑/徐展
其他文献
书店是爱书人的精神庇护所,也是传奇发生的地方。在很多城市,书店曾经是地标性建筑,逛书店也是读书人的一种享受,是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须,不少人甚至还因而改变了命运。但阅读能否成为全社会的共同需要,成为每个人的生命需求,却关乎一个民族的精神发育和文明的传承,闲暇时,看名人与书店的故事,在为人们增添了情趣的同时,更让人思考现在书店的命运。  内山书店:中日友谊的见证  1927年鲁迅来到书店,见到内山完造,
期刊
那么,对庄子来说,谁是至人呢?他的生活方式是如何的呢?至人所做的,不过是静观宇宙。他不采取任何绝对的立场。“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对外在的事物他顺其自然。没有一样物质的东西能够损伤他;没有一样精神的东西能够使他感到痛苦。他的心智的平衡使他获得了世界的帝国。他从来不是客观存在的奴隶。他知道,“至言无言,至为无为。”他是被动的,并接受生命的规律。他在无为中休息,静观这世界自然地为善。他不“刻
期刊
随着电商和电子书的发展,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实体书店,到今天可以说有些日薄西山了。那么,书店是如何产生的?最早的书店又是啥样?里面可以买到什么书?书又是什么样子的?别急,大家随我穿越到汉朝,去看看当时的书店。  等等,为什么只是去汉朝,不是去更早的时代?因为在夏商周三代“学在官府”,贵族子弟们在官府学习,或者氏族内部进行传承,总之学习环境是封闭的,读书书单是指定的。春秋末年血缘氏族解体,孔子兴起私学
期刊
古人与书店之间,趣事何其多也!  陈寅恪在其著作《柳如是别传》提到,他年少时住在江宁,和他的伯舅两家衡宇相望,他的伯舅俞先生藏书虽然不多,但是也有不少精本。如四十年前有正书局石印戚蓼生钞八十回石头记,这是俞先生官至翰林之日,以三十金在京师海王村书肆购得。这里提到的书肆,类似于今天的书店,关于书肆的历史,最早可以追寻到西汉时期。  杨雄在其所著《法言·吾子》中说:“好书,而不要诸仲尼,书肆也”,这里
期刊
近几年,随着商业地产和书店的联合,在全国各地新开的书店数量倒是不少,就连新华书店也参予到这场书店变革的运动中,那么是否对全民阅读的促进有非常实际的效果,却还是一件值得探讨的事情。  新闻媒体和一些自媒体,在网上宣传着大量新型书店,这些书店的比较明显的特征是多元化,依附于商业地产,加上千篇一律的所谓的文化活动,并过度强调设计感,时常宣称是由某某著名设计团队设计,书店自身在宣传进也以设计作为自身优势,
期刊
市肆閑行仰古尘,馀怀待尽未成棼。   千秋魂魄常如在,幻影衣冠又一新。   姓字颇惭时辈觉,行藏愿与蠹鱼伦。   天高地厚宽如许,多难方知患是身。   一一[近现代]佟绍弼《与广权漫步书肆》
期刊
一匹生绢细细织就,截取一段绷在竹制的扇骨上,就成了一把团扇。或刺绣、或画描,拿在手中摇曳昭昭的是执扇女子的女红和才情。  所以,历代画家笔下的仕女纵有百般面目,一旦执一把团扇在手,大抵那幅的名字就是《纨扇仕女图》了,仿佛那女子的千样妩媚,万种风情都不过是为了给纨扇铺垫一个圆满。  入夏时,一把团扇在手,有清风徐来,最是花好月圆的时节,此时、此际,相遇而欢,所以人们也称团扇为合欢扇。  就如春之于花
期刊
台湾是最早将书店做成一种时尚的地方。在仁爱路,在敦南街,二十四小时灯火通明,人们在这里读书、写作,喝茶或咖啡。  思想穿上文字的蝶衣,飞过无数人的心头,少长咸集,相与为友。  是传统,却又不拘束;是时尚,却也不放纵;是商业,有着它的坚守,有情怀,不碍布局清晰。  诚品不是第一家地标性书店,却是一个可敬时代的开启。吴清友先生与他的团队,在当代找到一种存生的可能。追随者众,却鲜能步其风光。究其根本,有
期刊
你有多久没有在实体书店买过书了?笔者掐指一算大概有十年了。正是在2010年左右,在电商的冲击下实体书店经历了倒闭潮。在穷则思变之后,实体书店纷纷转型。2015年苏州诚品书店开业标志着代表了生活方式和美学的新型实体书店的复苏。咖啡、文创、设计成了新实体书店的标配。  钟书阁、方所、西西弗、光的空间……新型书店一家比一家美,它们成了网红打卡地,大家争相去这些新书店拍照,顺便喝一杯咖啡,但买书的人还是少
期刊
因为没有管好自己的老婆,记忆最深刻的当属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被腰斩的人——俞鸿图。这个清朝雍正年间湖北乡试的主考官,本来应该带头遵守科考纪律,严格执行考官不准带家属的规定,但因原妻去世,刚刚娶了老婆林氏的俞鸿图,可能新婚的滋味还没有尝够,竟让这个水性杨花的妻子与自己同行。  同行也就罢了,俞鸿图悔不该酒醉又将科考试题泄露给林氏,以致这个丧门星拿着这些试题与自己的情夫到处高价兜售。知道消息的雍正皇帝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