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确定小说的主人公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csw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小说是必不可少的文体之一。学习小说时,学生很自然地想到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在阅读中,学生能较容易地梳理出小说的情节,也能较全面地分析出环境描写的作用;学生也能根据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语段,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但是,小说中的主人公学生却难以确定。
  最近,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学生对小说主人公的判断意见有了分歧。有的认为于勒是主人公;有人认为菲利普夫妇是主人公,为此争论不休。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把握好确定主人公最根本的方法。怎样确定小说的主人公?
  一、文中的“我”未必是主人公
  鲁迅的《孔乙己》一文记叙了孔乙己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当时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和世态的炎凉。全文虽然以“我”的口吻记叙了整篇文章,以“我”的见闻为线索,贯穿文章始终,但是小说的主题是从孔乙己身上体现出来的,“我”是孔乙己悲惨遭遇的见证者。很显然,孔乙己是小说的主人公。
  二、文中明显的人物未必是主人公
  《七根火柴》一文中,卢进勇在文中所占篇幅较多,全文以卢进勇的见闻和感受,叙述故事,刻画无名战士:通过卢进勇所处的环境说明无名战士的处境恶劣,用卢进勇对火的渴望,引出无名战士用自己的生命保存火的重大意义,全文主题也是表现了无名战士无比崇高的共产主义品质,全文明在写卢进勇,实质是在赞扬暗处的无名战士,所以无名战士是主人公。
  三、文中的焦点人物未必是主人公
  《我的叔叔于勒》中于勒是人们关注的人物,他的变化牵扯着每位读者的心情,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变化,也是由于勒身世的变化引起的,故事情节也是紧紧围绕他展开的。但是,文章的主题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一主题的体现是通过菲利普夫妇前后变化的强烈对比表现出的。因此,菲利普夫妇是小说的主人公。
  四、主人公未必是一人
  《最后一课》中从韩麦尔先生的语言、举止、表情等中都能体现出他深深的爱国之情。另一个人物小弗郎士,他在整篇文章中思想变化很大,在韩麦尔先生的影响下,由一个贪玩幼稚的学生发展成一个具有深深爱国精神的学生。本文的主题就是反映了人们的爱国之情。这一主题在韩麦尔和小弗郎士两人身上都能体现出来,所以这俩人都是小说的主人公。
  所以,在确定小说主人公时不要盲目地认为主人公是文中的“我”,也不要认为“明显”“焦点”人物就一定是主人公,关键要看文章主题是通过谁反映出的,那么谁就是文章的主人公,可别忘了主人公并不一定是一人。
  (作者单位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胜坨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结合实践,分析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贯彻情感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道德教育  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师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不仅要对学业进行指导,更要对“道”进行宣扬,让学生具有更高的道德情操,将好的道德品质、优秀的文化传统等软实力传承下去。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处于对学生道德教育的起点,因此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将这方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思考、体会,然后运用一定的阅读技巧,赋予文字以生机和活力,无论是读者还是听者都感受到文中所表述的事物仿佛跃然再现,它就是"语感"。
<正> 麝鼠是草食性珍贵动物,经济价值很高。采取以下综合技术措施能达到高产(?)殖,创造较好的饲养效益: (1)选购优良种鼠作繁殖鼠群,避免用近亲交配产出的后代作种。这样可改
期刊
随着互联网络应用的日益普及,网络电子信息如火如荼。如何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一对一的服务是网上预览向深层次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根据用户浏览记录计算用户兴趣强度
针对Delta机器人运动过程中因弹性变形导致的误差问题,基于有限元理论对其弹性动力学问题建立了数学模型并进行了研究。根据机构特点,将机器人的各构件分别划分为刚性体与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