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迫切要求学校教育既要培养学生具有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又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学习和敏于创新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学习能力是学生适应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获得学习效果的能力。它是一种综合能力,既包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技能,又包含把知识转化为才智的能力。
学习能力的内容非常丰富,就中学生而言,它主要包括组织学习活动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伴随学习过程中的观察、记忆、思维等智力技能。
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它贯彻于学生的整个中学学习阶段。中学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认识中学生学习能力的结构和发展规律,掌握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主动权,从而事半功倍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1培养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原则
这主要有五条:①实践性原则。②主体性原则。③理论指导原则。④层次性原则。⑤渗透性原则。由于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掌握,离不开实践经验的丰富,所以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方法上要注意渗透性,要在各科的教学中,在班级、团队的活动中,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中,从各学科,各活动的特点和学习实际出发,进行学习能力的渗透教育,寓隐形的学习能力发展于有形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2培养中学生学习能力的措施
主要有三条:①加强“中学生学习能力”的理论研究,各年级教育科研机构和教育理论研究人员可从理论上对中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地位、内涵、外延、结构、发展规律、培养策略等方面,多学科地进行综合、系统的研究,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中小学生学习能力的教育体系。②制定学习能力大纲。对中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任务、原则、内容、方法和考核等作出明确的规定,以便各中学贯彻实施。③组织实验研究。教育行政部门或教育科研单位可以选择适当类型的、条件具备的学校进行学生学习能力的教育实验,探索规律,总结经验,以便逐步向广大中小学推广。
3培养中学生学习能力的途径
3.1各科教学。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和中介。学生学习能力是在掌握各科知识技能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各科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基本途径和主要渠道。各科教学必须把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作为一项使学生终生受益的任务来完成。其具体方法有:①树立目标,即根据学科的特点和要求,制定本学科学习能力培养目标,使每个年级、每学期以至每节课的教学都有机地渗透培养学习能力和内容;②激发动机,即在教学中调动学生求知、求思、求解和讲究学法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有意识探索学法、培养学习能力的强烈愿望;③典型示范,教师在教学中,或者自己对学习能力的有关方面进行示范,或者向学生介绍培养学习能力的典型材料,或者由学习能力发展较好的学生向本班介绍经验,使学生得以借鉴、学习;④创设情境,使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创设组织学习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发展智力技能的情境,使学生得到更多的有效锻炼的机会;⑤引导点化,即教师对学生在知识掌握或能力发展上出现困难时,即使地排除障碍,点明关键,指引思路,使学生在学习和发展的关键时刻迈过难关,步入坦途。
3.2开设专课或讲座,专门传授有关知识,进行专项能力训练很有必要。一般在起始年级开设专课或讲座较好,若能各年级都开,则效果更佳。
3.3班集体建设。班级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学生成长最直接、最重要的环境之一。良好的班风,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起积极的熏陶、促进作用。在班集体建设中,首先要培养勤奋好学、求思上进、你追我赶的良好学风,其次经常开展有利于学习能力发展的集体活动,如进行学习方法经验交流等;再次建立有利于养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优秀学习品质的班级管理制度。
3.4第二课堂活动。这是学生发展能力、特长的广阔天地,应有计划地灵活地开发利用。例如组织读书会、报告会、演讲会、信息交流会等对提高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都大有好处;组织学生竞赛、制作、操作、文艺等活动,对发展学生特长,提高学生的智力和实践能力都有裨益。同时,组织第二课堂活动本身,就是对学生组织学习活动能力的实际锻炼。
除以上四条外,家庭学习、社会实践活动等也是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可缺少的途径。
我们相信,只要今天的学生在掌握知识同时,真正具备了学习能力,学会了学习,他们在未来世界的高科技挑战中,将会娴熟地运用“学习”的武器,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成为生活的强者、时代的强者!
收稿日期:2007-04-17
学习能力是学生适应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获得学习效果的能力。它是一种综合能力,既包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技能,又包含把知识转化为才智的能力。
学习能力的内容非常丰富,就中学生而言,它主要包括组织学习活动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伴随学习过程中的观察、记忆、思维等智力技能。
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它贯彻于学生的整个中学学习阶段。中学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认识中学生学习能力的结构和发展规律,掌握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主动权,从而事半功倍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1培养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原则
这主要有五条:①实践性原则。②主体性原则。③理论指导原则。④层次性原则。⑤渗透性原则。由于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掌握,离不开实践经验的丰富,所以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方法上要注意渗透性,要在各科的教学中,在班级、团队的活动中,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中,从各学科,各活动的特点和学习实际出发,进行学习能力的渗透教育,寓隐形的学习能力发展于有形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2培养中学生学习能力的措施
主要有三条:①加强“中学生学习能力”的理论研究,各年级教育科研机构和教育理论研究人员可从理论上对中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地位、内涵、外延、结构、发展规律、培养策略等方面,多学科地进行综合、系统的研究,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中小学生学习能力的教育体系。②制定学习能力大纲。对中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任务、原则、内容、方法和考核等作出明确的规定,以便各中学贯彻实施。③组织实验研究。教育行政部门或教育科研单位可以选择适当类型的、条件具备的学校进行学生学习能力的教育实验,探索规律,总结经验,以便逐步向广大中小学推广。
3培养中学生学习能力的途径
3.1各科教学。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和中介。学生学习能力是在掌握各科知识技能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各科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基本途径和主要渠道。各科教学必须把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作为一项使学生终生受益的任务来完成。其具体方法有:①树立目标,即根据学科的特点和要求,制定本学科学习能力培养目标,使每个年级、每学期以至每节课的教学都有机地渗透培养学习能力和内容;②激发动机,即在教学中调动学生求知、求思、求解和讲究学法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有意识探索学法、培养学习能力的强烈愿望;③典型示范,教师在教学中,或者自己对学习能力的有关方面进行示范,或者向学生介绍培养学习能力的典型材料,或者由学习能力发展较好的学生向本班介绍经验,使学生得以借鉴、学习;④创设情境,使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创设组织学习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发展智力技能的情境,使学生得到更多的有效锻炼的机会;⑤引导点化,即教师对学生在知识掌握或能力发展上出现困难时,即使地排除障碍,点明关键,指引思路,使学生在学习和发展的关键时刻迈过难关,步入坦途。
3.2开设专课或讲座,专门传授有关知识,进行专项能力训练很有必要。一般在起始年级开设专课或讲座较好,若能各年级都开,则效果更佳。
3.3班集体建设。班级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学生成长最直接、最重要的环境之一。良好的班风,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起积极的熏陶、促进作用。在班集体建设中,首先要培养勤奋好学、求思上进、你追我赶的良好学风,其次经常开展有利于学习能力发展的集体活动,如进行学习方法经验交流等;再次建立有利于养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优秀学习品质的班级管理制度。
3.4第二课堂活动。这是学生发展能力、特长的广阔天地,应有计划地灵活地开发利用。例如组织读书会、报告会、演讲会、信息交流会等对提高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都大有好处;组织学生竞赛、制作、操作、文艺等活动,对发展学生特长,提高学生的智力和实践能力都有裨益。同时,组织第二课堂活动本身,就是对学生组织学习活动能力的实际锻炼。
除以上四条外,家庭学习、社会实践活动等也是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可缺少的途径。
我们相信,只要今天的学生在掌握知识同时,真正具备了学习能力,学会了学习,他们在未来世界的高科技挑战中,将会娴熟地运用“学习”的武器,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成为生活的强者、时代的强者!
收稿日期:2007-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