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教育软实力,可以理解为一所学校为学生提供高质量教育的能力。它是学校确保所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发展,达成高质量学业的能力。它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学校干部、教师队伍素质、学校文化(如,学校精神文化中的办学理念、共同愿景)、学校管理、办学特色、学校在区域教育的影响力、学校的声誉及美誉度等方面内容。
校园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长期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一个逐步汇聚的过程,只有在不断超越别人和自己的同时,才能完成量的积累而走向质的变化。校长作为一校之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导领作用。
一、校长带头读书
校长读书,教师才会读书;校园读书,整个社会才会读书。
首先,校长要善于学习。校长应该是一个爱好读书的人,校长要博览群书,要有广博的知识,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有一颗充实而又空灵的心,识得书中真味,不被红尘万丈的世俗欲望所充塞。
其次,校长要善于思考。大凡优秀的校长,都是思想型的,都是能够将理念浓缩成概念的人。校长如果没有思想,如果不能适时地提炼出能承载教育理念的概念,就形不成独特的文化,学校就没有灵魂,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就失去了方向,整个学校的工作与师生员工的行为就缺乏导向和基本准则。可以说,正确的办学思想是形成学校优秀文化的根基。
最后,校长要善于研究。无论从“科研兴校”的角度,还是从学校办出特色、办出质量、办出声誉的角度看,校长都应成为学校教育科研的领头人。
校长对教育著作和学校管理类书籍的阅读学习,应该是一种长期进行的自觉的教育学习活动。如果一个校长整天不读书、不知道教育名著、不做学问,终日周旋于行政事务、上下级关系,靠教育政策、文件指导教育,校长的教育水平必然低下。只有坚持深入学习,才能在一个广阔的思想背景中反思、认识、总结我国近20年的教育改革实践,大步步入国际化教育潮流,才能实现校长不断向专业化和职业化方向发展。
二、彰显元素魅力
1.学校的历史文化是最令人自豪的元素
一个学校的历史文化是长期积淀下来的,与学校的年轮俱增。一所老牌的名校,一定会赢得所在社区民众的好评,也能不断造就学校师生“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的荣誉感,从而获取更多的荣誉。而诸多荣誉的获得,既是学校精神不断形成发展的体现,又更加凸显这种学校精神在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师生,这其实就是集体荣耀感在激励着一代代人。这种荣耀感不仅是因为学校的魅力与成就为每一位师生所带来的,同时更需要每一位师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奉献使这种荣耀感更加发扬光大。
2.学校教学名师的锻造和辐射是关键元素
历史文化传承下来的又一结果便是校园的教学名师,教学名师对一所学校的作用是极大的。在校外,他们能争取着更多的研究成果和荣誉;在校内,他们一方面激励着其他教师刻苦钻研、提高业务素质,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感染、熏陶着学生努力迈进。
3.办学理念是学校精神的决定性元素
学校有了科学、明确、稳定的办学理念,犹如海上航行时有了指航灯。以科学、明确、稳定的办学理念贯穿于学校管理和教书育人的工作之中,自然会对学校的发展起着思想上的指导作用,同时也将内化为学校领导、教师的思想意识,从而成为全校师生的行动指南。办学理念应该突出人文精神、人文关怀和以人为本。应围绕着夯实基础、突出重点、追求特色、讲求实效为目标,为学生的一生奠基,对民族的未来负责。
4.教风和学风是学校精神文化中最有生命力的元素
学校的教风、学风是一所学校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精神力量。它会对校园中每一位师生员工都起着激励效果和指导作用。教风、学风虽说是无形的,但其作用正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任何一所学校的发展都是得益于优良的教风和学风,得益于教风、学风给全校师生带来的巨大影响。
5.教师的教育理念是学校精神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元素
有人说,学生是教师的影子。教师的言谈举止在学生身上总会留下深深的烙印,甚至一生也不曾因岁月的流逝改变过。这其实就是校园精神文化的一种影响力。教师的教育理念直接关系到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学校的发展。
6.师生的精神风貌是学校精神文化中最靓丽灿烂的元素
精神风貌是在校园学习和生活中师生之间相互感染而形成的,其中教师的人格魅力、高尚品德、治学态度等都将会反映到教师的精神风貌上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状态,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影响着学生人格品质的形成。同样,学生的尊师重教、文明礼貌的态度也影响着教师的心理状态。校园中师生的精神风貌就是这样相互影响、相互体现、相互作用,共同促进着教学水平的提升以及学业成绩的提高。
7.校内的人际关系是学校精神文化中最具发展潜力的元素
校园人际关系的本质就是教与学的关系,这种人际关系的调和营造也就离不开教与学了。教师之间的关系更多地应体现在团队合作精神上,这种团队合作精神在对新教师的培养方面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对新教师的成长有着极大的帮助。同样,受到关心爱护的学生,对教师以真诚的态度回报,信赖、听从教师的教导,并以“尊重师长”的方式回报老师的教导。而在学生之间则体现出文明友爱、团结互助的同学关系,在竞争中有帮助,在竞争中展示彼此的友好关系。这些将对学校维持宁静、有序、积极、向上的校园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侧重赏识激励
1.创设一个民主宽松、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
在校园一个知识层次、文化素养较高的群体里,硬性的、呆板的制度管理,只会让人按部就班、墨守成规,决不会有积极性、创造性的勃发。鉴于此,校长对教师的管理,更多地应采用暗示、认同、探讨的方式,应致力于营造让教师能够最大限度地去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的氛围的形成,创造出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校管理的模式真正与新课程要求我们创建的学校环境相吻合。
2_、满足教师合理需求,激发教师工作和学习的动力
校长应及时满足教师在提升、晋级、评优、深造和个人生活等方面的正当需求,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激发他们的工作动力。学校要不断为教师树立新的奋斗目标,用目标激励、精神激励、物质激励等办法来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同时,通过制度管理等多种有效措施,实行奖优罚劣。让教师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尽可能得到合理满足,并引导其需求的满足不断向前发展,以保持其工作的活力与干劲。
3.强化服务意识,努力为教师的新课改之路保驾护航
管理的最大价值,不在于做了什么事,而在于发现了多少人和培养了多少人。因此,作为校长,应着眼于教师的发 展,根据教师的需要为教师提供服务。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服务,帮助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校长要为教师松绑,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为教师提供一个创造性发挥教育智慧的空间;校长要尽可能地为教师创造学习、提高的机会,搭建锻炼成才的舞台;在平时,校长还需注意在教师身体不适时、情绪低落时、家长不理解时、家庭有矛盾时多给予他们必要的关心和指点。
四、体现人文关怀
学校管理必须注重以人为本,用人文精神管理学校。作为学校管理者,要善于把建章立制的“硬”管理同人文精神的“软”管理相结合,重“管”更重“理”,实现学校管理的人文化。
1.校长应发挥导领作用
校长应把握教育理念、教育实践和教育政策三大层面的脉络和前沿动态,用自己的睿智帮助和促进教师逐渐走向专业化道路。
2.校长应发挥服务作用
在一所学校中,校长要以学校为本,学校要以人为本,学校管理要体现人文关怀。人是有感情的,而感情在人的工作和生活中有着特殊的作用。有了感情才有同情、有理解、有爱心、有热情,而这一切又能在学校这样的集体中起到一种亲和与凝聚作用。
3.校长应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师生
在学校的生活实践中,校长应该用强大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师生,既对领导负责,又对教师和学生负责。要把自己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学校的工作中去,深深地热爱学校,热爱全校教师和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命运和学校的荣辱紧紧地联系到一起,和学校一起成长。
4.校长应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人文管理只有发现了问题,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尽可能地在管理中走“中庸”之道,做出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决策,让教师心情舒畅的工作,让学生快乐的成长。
校长要经常深入课堂、操场、办公室,通过参与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活动,和教师交谈,了解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把握学校跳动的脉络,并切合实际地对学校的发展进行思考。
要常通过网络、报刊等多种途径向先进学校学习,在比较中发现问题,学习别人解决问题的方法。
要不断地学习政策法规,增强政治敏锐性,通过对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和比照,从中发现学校存在的问题,然后不断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明确在管理中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先做,哪些事情可以缓做,由此来制定学校发展目标和寻求新的发展空间。
和谐的校园不光有着美丽的景色,还有丰富的人文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是学校灵魂之所在,无形于教育、教学之中,潜移默化地对教师的教育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思维以及师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校园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长期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一个逐步汇聚的过程,只有在不断超越别人和自己的同时,才能完成量的积累而走向质的变化。校长作为一校之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导领作用。
一、校长带头读书
校长读书,教师才会读书;校园读书,整个社会才会读书。
首先,校长要善于学习。校长应该是一个爱好读书的人,校长要博览群书,要有广博的知识,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有一颗充实而又空灵的心,识得书中真味,不被红尘万丈的世俗欲望所充塞。
其次,校长要善于思考。大凡优秀的校长,都是思想型的,都是能够将理念浓缩成概念的人。校长如果没有思想,如果不能适时地提炼出能承载教育理念的概念,就形不成独特的文化,学校就没有灵魂,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就失去了方向,整个学校的工作与师生员工的行为就缺乏导向和基本准则。可以说,正确的办学思想是形成学校优秀文化的根基。
最后,校长要善于研究。无论从“科研兴校”的角度,还是从学校办出特色、办出质量、办出声誉的角度看,校长都应成为学校教育科研的领头人。
校长对教育著作和学校管理类书籍的阅读学习,应该是一种长期进行的自觉的教育学习活动。如果一个校长整天不读书、不知道教育名著、不做学问,终日周旋于行政事务、上下级关系,靠教育政策、文件指导教育,校长的教育水平必然低下。只有坚持深入学习,才能在一个广阔的思想背景中反思、认识、总结我国近20年的教育改革实践,大步步入国际化教育潮流,才能实现校长不断向专业化和职业化方向发展。
二、彰显元素魅力
1.学校的历史文化是最令人自豪的元素
一个学校的历史文化是长期积淀下来的,与学校的年轮俱增。一所老牌的名校,一定会赢得所在社区民众的好评,也能不断造就学校师生“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的荣誉感,从而获取更多的荣誉。而诸多荣誉的获得,既是学校精神不断形成发展的体现,又更加凸显这种学校精神在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师生,这其实就是集体荣耀感在激励着一代代人。这种荣耀感不仅是因为学校的魅力与成就为每一位师生所带来的,同时更需要每一位师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奉献使这种荣耀感更加发扬光大。
2.学校教学名师的锻造和辐射是关键元素
历史文化传承下来的又一结果便是校园的教学名师,教学名师对一所学校的作用是极大的。在校外,他们能争取着更多的研究成果和荣誉;在校内,他们一方面激励着其他教师刻苦钻研、提高业务素质,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感染、熏陶着学生努力迈进。
3.办学理念是学校精神的决定性元素
学校有了科学、明确、稳定的办学理念,犹如海上航行时有了指航灯。以科学、明确、稳定的办学理念贯穿于学校管理和教书育人的工作之中,自然会对学校的发展起着思想上的指导作用,同时也将内化为学校领导、教师的思想意识,从而成为全校师生的行动指南。办学理念应该突出人文精神、人文关怀和以人为本。应围绕着夯实基础、突出重点、追求特色、讲求实效为目标,为学生的一生奠基,对民族的未来负责。
4.教风和学风是学校精神文化中最有生命力的元素
学校的教风、学风是一所学校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精神力量。它会对校园中每一位师生员工都起着激励效果和指导作用。教风、学风虽说是无形的,但其作用正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任何一所学校的发展都是得益于优良的教风和学风,得益于教风、学风给全校师生带来的巨大影响。
5.教师的教育理念是学校精神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元素
有人说,学生是教师的影子。教师的言谈举止在学生身上总会留下深深的烙印,甚至一生也不曾因岁月的流逝改变过。这其实就是校园精神文化的一种影响力。教师的教育理念直接关系到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学校的发展。
6.师生的精神风貌是学校精神文化中最靓丽灿烂的元素
精神风貌是在校园学习和生活中师生之间相互感染而形成的,其中教师的人格魅力、高尚品德、治学态度等都将会反映到教师的精神风貌上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状态,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影响着学生人格品质的形成。同样,学生的尊师重教、文明礼貌的态度也影响着教师的心理状态。校园中师生的精神风貌就是这样相互影响、相互体现、相互作用,共同促进着教学水平的提升以及学业成绩的提高。
7.校内的人际关系是学校精神文化中最具发展潜力的元素
校园人际关系的本质就是教与学的关系,这种人际关系的调和营造也就离不开教与学了。教师之间的关系更多地应体现在团队合作精神上,这种团队合作精神在对新教师的培养方面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对新教师的成长有着极大的帮助。同样,受到关心爱护的学生,对教师以真诚的态度回报,信赖、听从教师的教导,并以“尊重师长”的方式回报老师的教导。而在学生之间则体现出文明友爱、团结互助的同学关系,在竞争中有帮助,在竞争中展示彼此的友好关系。这些将对学校维持宁静、有序、积极、向上的校园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侧重赏识激励
1.创设一个民主宽松、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
在校园一个知识层次、文化素养较高的群体里,硬性的、呆板的制度管理,只会让人按部就班、墨守成规,决不会有积极性、创造性的勃发。鉴于此,校长对教师的管理,更多地应采用暗示、认同、探讨的方式,应致力于营造让教师能够最大限度地去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的氛围的形成,创造出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校管理的模式真正与新课程要求我们创建的学校环境相吻合。
2_、满足教师合理需求,激发教师工作和学习的动力
校长应及时满足教师在提升、晋级、评优、深造和个人生活等方面的正当需求,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激发他们的工作动力。学校要不断为教师树立新的奋斗目标,用目标激励、精神激励、物质激励等办法来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同时,通过制度管理等多种有效措施,实行奖优罚劣。让教师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尽可能得到合理满足,并引导其需求的满足不断向前发展,以保持其工作的活力与干劲。
3.强化服务意识,努力为教师的新课改之路保驾护航
管理的最大价值,不在于做了什么事,而在于发现了多少人和培养了多少人。因此,作为校长,应着眼于教师的发 展,根据教师的需要为教师提供服务。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服务,帮助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校长要为教师松绑,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为教师提供一个创造性发挥教育智慧的空间;校长要尽可能地为教师创造学习、提高的机会,搭建锻炼成才的舞台;在平时,校长还需注意在教师身体不适时、情绪低落时、家长不理解时、家庭有矛盾时多给予他们必要的关心和指点。
四、体现人文关怀
学校管理必须注重以人为本,用人文精神管理学校。作为学校管理者,要善于把建章立制的“硬”管理同人文精神的“软”管理相结合,重“管”更重“理”,实现学校管理的人文化。
1.校长应发挥导领作用
校长应把握教育理念、教育实践和教育政策三大层面的脉络和前沿动态,用自己的睿智帮助和促进教师逐渐走向专业化道路。
2.校长应发挥服务作用
在一所学校中,校长要以学校为本,学校要以人为本,学校管理要体现人文关怀。人是有感情的,而感情在人的工作和生活中有着特殊的作用。有了感情才有同情、有理解、有爱心、有热情,而这一切又能在学校这样的集体中起到一种亲和与凝聚作用。
3.校长应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师生
在学校的生活实践中,校长应该用强大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师生,既对领导负责,又对教师和学生负责。要把自己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学校的工作中去,深深地热爱学校,热爱全校教师和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命运和学校的荣辱紧紧地联系到一起,和学校一起成长。
4.校长应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人文管理只有发现了问题,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尽可能地在管理中走“中庸”之道,做出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决策,让教师心情舒畅的工作,让学生快乐的成长。
校长要经常深入课堂、操场、办公室,通过参与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活动,和教师交谈,了解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把握学校跳动的脉络,并切合实际地对学校的发展进行思考。
要常通过网络、报刊等多种途径向先进学校学习,在比较中发现问题,学习别人解决问题的方法。
要不断地学习政策法规,增强政治敏锐性,通过对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和比照,从中发现学校存在的问题,然后不断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明确在管理中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先做,哪些事情可以缓做,由此来制定学校发展目标和寻求新的发展空间。
和谐的校园不光有着美丽的景色,还有丰富的人文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是学校灵魂之所在,无形于教育、教学之中,潜移默化地对教师的教育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思维以及师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有着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