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背景下的“数据智能”投资

来源 :风流一代·TOP青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r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来,作为生产要素的数据在法律的界定下,资产价值将逐渐显现。数据智能是接下来5~10年的一个主要创业方向。
  相对于以“铁公基”为代表的传统基础设施而言,新基建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涉及5G网络、数据中心等领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新基建背景下,科技投资有哪些新的特点,投资者应把握哪些投资机遇?
  新基建缘何重要
  IDC FutureScapes预测,到2022年,全球数字经济占比将达到60%,中国的这一比例将达到65%。
  经济增长和发展主要依靠投资、出口和消费“三驾马车”。在出口方面,由于中美贸易战和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加税、断航和封闭等措施,我国的出口受到限制而面临非常大的压力。由于经济增长放缓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企业主动或被动地压缩产能,采取裁员和降薪等应对措施,同时由于疫情期间流动性压力(人员流动性和资金流动性),个人和企业的购买和消费能力明显下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难以为继。在投资方面,由于企业在风险管理和资金不足双重压力下,缺乏资金和投资动力,同时市场容量和支撑又不够,投融资情况不容乐观。
  今年以来,国家在两个月时间里5次密集部署新基建。1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出台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政策,推进智能、绿色制造;2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提出,要以整体优化、协同融合为导向,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2月2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大试剂、药品、疫苗研发支持力度,推动生物医药、医疗设备、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加快发展;2月23日,中央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提出,一些传统行业受冲击较大,而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提出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为什么国家如此重视新基建?那是因为新基建在补短板的同时为中国经济提供新动能,这可以说是新时代新基建的内在要求,也是与传统基建的最大不同。如果说20年前中国经济重在‘铁公基’等方面,那么未来20年,支撑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将是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
  短期来说,启动新一轮基建有助于稳增长、稳就业。长远来看,科技智能助力中国产业升级是中国经济未来至少长达十年的主线索。投资新基建,就是投资创新,有助于中国经济长远发展。
  新基建与要素市场
  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经济增长拉动边际效应已经不明显,并且上一轮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中,相当部分进入了房地产相关行业,导致产能进一步过剩,构成了巨大的经济和金融不稳定因素,因而传统的基础建设投资已不是必要选项。新基建具有双重特点:既是基础设施建设,又是新兴经济。在数字经济时代,新基建可以在投资的基础上刺激全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支撑不断增长的、潜力巨大的数字消费市场。
  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了要素市场制度建设的方向和重点改革任务。在国际格局和市场秩序多变、复工复产处于关键时刻的当下,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既可补齐体制性短板,又可产生大量市场需求。
  具体来看,土地要素市场化的亮点是探索建立全国性的建设用地、补充耕地指标的跨区域交易机制。交易机制的建立既引进了土地定价的市场化机制,同时也为城市群发展摆脱土地供应不足、推进跨区域治理寻找到了新支点。
  劳动力要素市场化的亮点是助力人才合理畅通有序流动,提高劳动力要素使用效率;加速“城市化”与“逆城市化”。
  资本要素市场化的亮点是着力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制度,完善股票市场基础制度;加快发展债券市场;丰富优化银行机构体系;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进一步强化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
  技术要素市场化的亮点,是强化产权保护,激发创新动力;着力解决科技成果产权保护、转化困难等问题,借力资本市场帮助技术要素市场发展,加强国际技术合作等,激发技术创新供给活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探索通过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知识产权证券化、科技保险等方式推动科技成果资本化。
  数据要素市场化强调三大发展方向:一是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二是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三是强调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
  存量要素进入市场化交易产生货币化需求,增量要素贴现产生对未来融资的资本化需求。货币化和资本化意味着要素流动性进一步改善,流动性改善而估值提升,交易增加而GDP增长,要素估值提升和交易增加均形成货币需求,影响短期经济增长,同时提升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影响长期经济发展。
  数据智能投资
  从前我们的商业决策主要通过简单的因果关系来判断,但是随着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相互关联的数据成为商业决策的关键。而数据智能则是关键中的关键。
  中小企业可以基于数据智能设计出拥有以下特征的商业模式:一是可持续运营的业务场景;二是有持续产生的多维丰富的数据,并且對该数据有一定的自主控制权;三是有AI处理反馈的商业智能决策;四是有区块链传递的可交易数据价值。这一商业模式不光用于超大型的互联网巨头,对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未来,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在法律的界定下,资产价值将逐渐显现。谁掌握了数据源,谁就掌握住了价值,因此数据智能是接下来5~10年的一个主要创业方向。以工业互联网为例,工业互联网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以及云平台应用等方面。工业互联网的投资机会非常多,比如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大数据,还有这些具体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再有就是工业互联网相关的设备领域,比如控制器、传感器,这些高端的产品其实目前都来自国外,可以投资替代进口的传感器公司。
  尖晶资本以数据智能投资为核心,围绕高质量数据资产的获取、符合业务场景需求的差异化数据处理能力和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为投资方向,通过多行业数据智能投资矩阵的合理动态布局及赋能式项目孵化,涉足金融科技、智能制造、医疗健康、文创内容等相关赛道,在AI、区块链等先进信息技术与多行业多场景的结合方面探索了多种切实可行且颇具效益的落地方式,同时结合长三角地区产学研资源优势,以资本之力助力更多科技企业满足数据驱动决策、数据驱动业务的社会经济发展新需求,并逐步实现以社会金融资本助推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换代和新经济数据智能商业模式孵化布局,朝着助力产业智能时代的到来和地区产业有效升级换代的高层次目标发展前进。
  (王明辉系上海尖晶投资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
其他文献
这段时间以来,新基建备受热捧,成为重要关键词。  事实上,新基建不是新概念,国家早已布局。早在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已被首次提出。但在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当下,新基建被提到新高度,自上而下大力推动,举国共振。一般认为,新基建主要包括七大领域,分别是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5G基站建设、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  新基建
期刊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下文简称“新基建”)的话题引起前所未有的关注。全国各地掀起了投资新基建的热潮,与之相关的概念股也受到资本市场追捧。  究竟什么是新基建?4月下旬,国家发改委给出了清晰的界定:新基建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三方面内容。之前,研究者和业内人士认为,新基建包括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5G基站建设、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城际高速
期刊
借助新基建带来的机遇,充电桩市场建设速度会比以前快许多。这个领域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资本、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投入其中。  新基建势头正旺,充电桩也跟着风生水起。  借助新基建带来的机遇,充电桩市场建设速度会比以前快许多。这个领域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资本、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投入其中。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新基建将推动充電桩建设达到一个新的高峰,让新能源汽车更快进入家庭,让交通能源革命提前到来。  市场缺口巨大 
期刊
软体机器人技术会开拓一个全新领域,继而带动多个行业发展。  软体机器人科技(简称SRT)是一家创新末端执行器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它凭借柔性夹爪、内撑夹具、范德华力吸盘等创新末端执行器与产品获得大量客户。在客户基础上,SRT会在细分行业根据客户需求提供设备级解决方案以及更高层次的工业互联网服务。  创始人高少龙透露,2019年,SRT年营收数千万元,已上线设备复购率近100%。在两年时间内,S
期刊
16条有利于推进金融领域改革创新在示范区集中落实、率先突破,探索跨地区资金要素流动、降低金融交易成本和加强部门合作监管的新模式。  4月2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等12个部门牵头起草的《关于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深化落实金融支持政策推进先行先试的若干举措》(以下简称16条)正式发布,围绕推进同城化金融服务、试点跨区域联合授信、支持设立一体化金融机构等方面提出16条具体举措。业内人士指出,这有
期刊
新基建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基础设施建设的内涵与外延,与产业化应用进行配套性推进,既有传统基建增长拉动经济发展的引擎属性,又具有助力社会创新、提升投资边际效率的功能。  近期,中央对于新基建的部署逐步深入,对新基建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形成了中央号召、地方政府跟进的格局。短短4个月,“新基建”已超十次被会议或相关政策提及——  2020年1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指出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出台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
期刊
新基建浪潮已至,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多领域将迎来加速崛起的重要机遇。  3月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的会议上,决策层强调,要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其中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这短短的一句话,让“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成为热词。新基建将点亮中国经济的未来,提振各方信心,是应对疫情、经济下行和推动改革创新最有效的办法。  新
期刊
在创业这条不归路上,陈鹏程与孤独斗争,一路披荆斩棘。他说,创业的过程虽艰辛,但自己仍心怀梦想,依旧是那个少年。  “好的理念,巨大的市场。”对于陈鹏程而言,他的创业显得水到渠成。十多年的阿里巴巴工作经验,经历了从一线业务人员到管理者的完整过程。此后的两次创业经验,又让他的创业图景逐渐清晰。  在创业这条不归路上,陈鹏程与孤独斗争,一路披荆斩棘。他说,创业的过程虽艰辛,但自己仍心怀梦想,依旧是那个少
期刊
新基建如火如荼,如何更好地认识、理解新基建,不同领域的专家从各自立场发表了不一样的看法,专家们的解读有助于创业者更加客观、理性地认识新基建,更加深入、详尽地把握其中的机遇——  走出新基建的两个认知误区  文│闫德利(腾讯研究院)  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自此之后一年多时间内,中央先后有8次重要会议对新型基础
期刊
崔静波进入农业领域已经有11个年头,将整个农业的产前产后全干过一遍。他从社区生鲜配送、农产品物流一路顺着供应链向上走,到最后把目光锁在马铃薯产业。  不久之前,有人问简耘科技创始人崔静波,2020年的愿望是什么?他回答了两个字:“活着。”在他看来,创业九死一生,现在公司正处于“九死期”。  他和团队推出的马铃薯生长健康监护系统“耕简单”,以田间微观数据采集与应用让经销商、植保商、种植户三方降本增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