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小儿 静脉穿刺 失败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8-0188-02
小儿静脉穿刺技术是儿科护士最基本的技术操作。静脉穿刺的成功不仅为疾病的治疗和抢救提供了有效的保证,还可以减轻患儿的痛苦。但是临床上由于小儿特殊的生理特点如血管细小等其他的一些因素,常会导致穿刺失败。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就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1 原因分析
1.1 患儿因素。
1.1.1 患儿血管特点。患儿血管细小,不显露,不充盈。特别是肥胖患儿皮下脂肪厚,浅静脉包裹于其中致使静脉不明显,穿刺时不好掌握血管的深浅度;脱水、休克以及循环不良的患儿由于血容量不足血管塌陷,弹性差,穿刺时回血慢及无回血等情况导致穿刺难度大;部分患儿长期反复穿刺使大量血管受到破坏,造成皮下出血影响血管的选择;患儿高热可以使血管扩张,血管脆性增加,容易刺破血管;由于寒冷及缺氧时患儿发绀致使皮肤青紫,严重影响血管的观察[1]。
1.1.2 患儿不合作。由于患儿年龄小,静脉穿刺时疼痛使得患儿产生恐惧感,无法理解静脉输液的目的、操作过程等,容易产生抵触的情绪和行为,不配合治疗,使得穿刺难度加大导致穿刺失败。
1.2 护士因素。
1.2.1 护士专业技能水平。护士的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能够取得一次性的成功不仅靠的是高超的技術,更多的需要相当熟练的操作。年轻护士由于经验不足,基本功不熟练,面对不合作的患儿不知所措,或者在穿刺时候对静脉穿刺部位、血管以及穿刺针选择不当,或者是进针太快、潜行太多穿破血管壁,或者是固定方法不正确导致针尖扎破血管壁,导致静脉穿刺失败。
1.2.2 护士心理因素。有报道指出,护理人员不良的心理状态是导致穿刺失败的重要原因,一切增加护士心理压力的刺激都会影响穿刺的成功率[2]。护士的情绪易受到小儿静脉情况和家属的心态等方面压力影响,情绪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护士的注意力,如果不能很好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能及时排除外界因素的干扰,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恐惧、紧张、甚至害怕,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应激反应,从而导致穿刺失败。而且当一次穿刺失败的时候就会出现自责、慌乱,与家属沟通困难,从而产生焦虑、挫败感,从而导致患儿穿刺成功率下降。
1.3 家属因素。刘玉杰[3]指出家属类型可以分为四类:指挥型,激动型,表达过渡型,溺爱型。每种类型家属都各有特点,但总的来说都是由于现在一个家庭中孩子都是唯一的,家属对患儿特别的关爱,以至于他们对护士的“一针见血”的期望值很高,容易情绪急躁,干预护士的工作,增添了护士的穿刺压力,从而容易降低输液成功率。
1.4 环境因素。病房的光线不足,如夜间在昏暗的灯光下进行静脉穿刺,判断易出现偏差,致使静脉穿刺失败。或者室温过低,患儿血管受冷收缩变细,增加了穿刺难度。病房陪护过多,现多为独生子女,父母长辈加倍宠爱,往往一个小儿住院,全家所有大人都来陪护,导致医院环境嘈杂,病人多,护士少,而每位患儿都急于做治疗而不断催促护士,使护士产生急躁情绪而影响穿刺成功率。
2 对策
2.1 加强业务训练,提高护士心理素质[4]。
2.1.1 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水平。一次性静脉穿刺的成功首要条件就是要选择最佳的部位和血管,小儿的头皮浅静脉、手足浅静脉都适合静脉注射。新生儿~2岁的小儿宜选用头皮静脉,2岁以上~12岁宜选用四肢静脉[5]。而头部的额浅静脉及颞浅静脉具有直、细小、不滑动、易固定、暴露明显的特点,是头皮静脉注射的最佳位置。对静脉暴露不明显的患儿应仔细选择血管,可以采用按摩、热敷、拍击等方法。
对于特殊患儿的血管选择具有特殊性[1],如肥胖患儿血管较深,可用拇指或食指沿静脉血管方向探摸,感到弹性或凹陷性后,可沿静脉走向在皮肤上做一标记消毒后再沿标记线穿刺。对脱水,休克及循环不良的患儿,回血很慢甚至没有回血,可采用负压穿刺法[6],即将输液管下部反折法进行穿刺,利于回血;或者在穿刺时沿血管方向缓慢进针,若感觉进入血管腔内而无回血时,可稍等片刻或用注射器进行抽吸,若仍无回血,可试着注入少量等渗液体,如局部不肿胀且注入通畅,即为穿刺成功。对长期输液的患儿,要注意保护血管多使用静脉留置针,以减少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与恐惧。由于寒冷或发绀致皮肤青紫的患儿,可用温热毛巾热敷局部,或将患儿置于保暖施内再行穿刺。
其次选择合适型号的针,患儿血管较粗的应该选择5.5号针头,穿刺的血管细应该选择4.5号针头,使用前仔细检查针头是否通畅,连接是否严密,有无漏水等情况。在进针时一般情况进针角度应为15-20°,针尖斜面向上,通过皮肤将针尖直接刺入静脉。待穿刺结束后要妥善固定,防止患儿及家属不小心将针拔出,而需要重新静脉注射。
平时要注意观察特殊患儿的血管特点,熟练掌握血管走向,反复体会进针手法,留心观察技术好、有经验同事的操作过程,多请教,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操作水平。
2.1.2 提高心理素质及心理承受能力。在工作中,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状态,规范自己的护理行为及时排除外界干扰,做到无论血管穿刺难易,周围压力多大都必须保持冷静,力求稳、准、细,同时注意与患儿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消除患儿的恐惧感及家属的紧张感,有利于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2.2 营造良好的穿刺环境。进行小儿静脉穿刺时室内光线很重要,一般以明亮的、自然光线最佳,光线太强、太弱都会影响静脉穿刺的成功。有文献[7]指出光线太强可以使瞳孔缩小,减少入眼光量,太弱使瞳孔开大,增加入眼光量。在光线不太好的房间、阴雨天以及夜晚,就只能借助灯光。
2.3 做好患儿心理护理[8]。患儿看见穿白大褂的医护人员就会产生恐惧感,护士应以热情的态度,主动接触患儿,以取得患儿的信任。对于不同年龄的患儿要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如对于婴幼儿要多抚触、搂抱,善于用玩具转移其注意力;对于比较懂事的患儿可通过讲故事、聊天、玩游戏等方式增进与患儿之间的关系,使其尽快消除陌生感和恐惧感,便于静脉穿刺进行。 2.4 加强与患儿家属的沟通。目前,我国大多数临床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把对患儿的护理作为工作的中心,而往往忽略患儿家属的态度,而家属的身心健康是为患儿提供支持的前提[3]。面对各种类型的家属,一针见血的成功率是最具有说服力的,娴熟的技术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可以消除各年龄段家属由于心疼孩子而产生的紧张、焦虑情绪,并且针对小儿家属不同的文化程度、年龄段、性格脾气采取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主动与家属交流,根据患儿病情展开健康教育,增强家属对护士的依赖和信任感。
3 讨论
由于患儿具有年龄小、不能主动配合、血管条件差等生理和心理特点,加之患儿家长言语不当、环境嘈杂、光线不足等外界不良因素给静脉穿刺护士带来心理压力, 都可能导致静脉穿刺的失败,降低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从而增加患儿的痛苦,甚至延误抢救。因此, 在头皮静脉穿刺过程中,除了不断加强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的培训, 掌握扎实的穿刺技术, 提高其心理素质,保持自信沉稳的良好心态, 学会运用积极的应对策略, 正确对待各种压力, 排除影响工作的心理因素和外界如环境等因素的干擾, 同时加强与患儿及家属沟通,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做到任何情况都能保持冷静,让患儿及家属对护士产生信任感。
4 小结
作为一名儿科护理工作者,熟练掌握小儿静脉穿刺的方法与技巧是十分重要的,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不仅可以减轻患儿痛苦,利于患儿抢救,还可以提高患儿与家属的满意度,减少投诉,同时也增强了护理人员本身的自信心。故平时要培养好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工作中善于总结经验,提高操作技能。
参考文献
[1] 李健美.小儿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J].社区医学杂志,2012,10(1):66-67
[2] 宋雪梅.不良因素影响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的原因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1,32(5):186-187
[3] 刘玉杰.家属因素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1,5:40-41
[4] 傅金秀.影响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1):100-101
[5] 吴巧妹,杨琼珍,洪英.降低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复针率的几点体会[J].中国临床杂志,2011,3(21):114
[6] 杨君健.浅析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J].大家健康,2011,5(8):34-35
[7] 杨艳霞.小儿静脉穿刺失败原因的分析[J].中外医疗,2010,14:161
[8] 黄敏利.儿童静脉穿刺的心理护理[J].中外医疗,2010,6:146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8-0188-02
小儿静脉穿刺技术是儿科护士最基本的技术操作。静脉穿刺的成功不仅为疾病的治疗和抢救提供了有效的保证,还可以减轻患儿的痛苦。但是临床上由于小儿特殊的生理特点如血管细小等其他的一些因素,常会导致穿刺失败。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就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1 原因分析
1.1 患儿因素。
1.1.1 患儿血管特点。患儿血管细小,不显露,不充盈。特别是肥胖患儿皮下脂肪厚,浅静脉包裹于其中致使静脉不明显,穿刺时不好掌握血管的深浅度;脱水、休克以及循环不良的患儿由于血容量不足血管塌陷,弹性差,穿刺时回血慢及无回血等情况导致穿刺难度大;部分患儿长期反复穿刺使大量血管受到破坏,造成皮下出血影响血管的选择;患儿高热可以使血管扩张,血管脆性增加,容易刺破血管;由于寒冷及缺氧时患儿发绀致使皮肤青紫,严重影响血管的观察[1]。
1.1.2 患儿不合作。由于患儿年龄小,静脉穿刺时疼痛使得患儿产生恐惧感,无法理解静脉输液的目的、操作过程等,容易产生抵触的情绪和行为,不配合治疗,使得穿刺难度加大导致穿刺失败。
1.2 护士因素。
1.2.1 护士专业技能水平。护士的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能够取得一次性的成功不仅靠的是高超的技術,更多的需要相当熟练的操作。年轻护士由于经验不足,基本功不熟练,面对不合作的患儿不知所措,或者在穿刺时候对静脉穿刺部位、血管以及穿刺针选择不当,或者是进针太快、潜行太多穿破血管壁,或者是固定方法不正确导致针尖扎破血管壁,导致静脉穿刺失败。
1.2.2 护士心理因素。有报道指出,护理人员不良的心理状态是导致穿刺失败的重要原因,一切增加护士心理压力的刺激都会影响穿刺的成功率[2]。护士的情绪易受到小儿静脉情况和家属的心态等方面压力影响,情绪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护士的注意力,如果不能很好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能及时排除外界因素的干扰,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恐惧、紧张、甚至害怕,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应激反应,从而导致穿刺失败。而且当一次穿刺失败的时候就会出现自责、慌乱,与家属沟通困难,从而产生焦虑、挫败感,从而导致患儿穿刺成功率下降。
1.3 家属因素。刘玉杰[3]指出家属类型可以分为四类:指挥型,激动型,表达过渡型,溺爱型。每种类型家属都各有特点,但总的来说都是由于现在一个家庭中孩子都是唯一的,家属对患儿特别的关爱,以至于他们对护士的“一针见血”的期望值很高,容易情绪急躁,干预护士的工作,增添了护士的穿刺压力,从而容易降低输液成功率。
1.4 环境因素。病房的光线不足,如夜间在昏暗的灯光下进行静脉穿刺,判断易出现偏差,致使静脉穿刺失败。或者室温过低,患儿血管受冷收缩变细,增加了穿刺难度。病房陪护过多,现多为独生子女,父母长辈加倍宠爱,往往一个小儿住院,全家所有大人都来陪护,导致医院环境嘈杂,病人多,护士少,而每位患儿都急于做治疗而不断催促护士,使护士产生急躁情绪而影响穿刺成功率。
2 对策
2.1 加强业务训练,提高护士心理素质[4]。
2.1.1 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水平。一次性静脉穿刺的成功首要条件就是要选择最佳的部位和血管,小儿的头皮浅静脉、手足浅静脉都适合静脉注射。新生儿~2岁的小儿宜选用头皮静脉,2岁以上~12岁宜选用四肢静脉[5]。而头部的额浅静脉及颞浅静脉具有直、细小、不滑动、易固定、暴露明显的特点,是头皮静脉注射的最佳位置。对静脉暴露不明显的患儿应仔细选择血管,可以采用按摩、热敷、拍击等方法。
对于特殊患儿的血管选择具有特殊性[1],如肥胖患儿血管较深,可用拇指或食指沿静脉血管方向探摸,感到弹性或凹陷性后,可沿静脉走向在皮肤上做一标记消毒后再沿标记线穿刺。对脱水,休克及循环不良的患儿,回血很慢甚至没有回血,可采用负压穿刺法[6],即将输液管下部反折法进行穿刺,利于回血;或者在穿刺时沿血管方向缓慢进针,若感觉进入血管腔内而无回血时,可稍等片刻或用注射器进行抽吸,若仍无回血,可试着注入少量等渗液体,如局部不肿胀且注入通畅,即为穿刺成功。对长期输液的患儿,要注意保护血管多使用静脉留置针,以减少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与恐惧。由于寒冷或发绀致皮肤青紫的患儿,可用温热毛巾热敷局部,或将患儿置于保暖施内再行穿刺。
其次选择合适型号的针,患儿血管较粗的应该选择5.5号针头,穿刺的血管细应该选择4.5号针头,使用前仔细检查针头是否通畅,连接是否严密,有无漏水等情况。在进针时一般情况进针角度应为15-20°,针尖斜面向上,通过皮肤将针尖直接刺入静脉。待穿刺结束后要妥善固定,防止患儿及家属不小心将针拔出,而需要重新静脉注射。
平时要注意观察特殊患儿的血管特点,熟练掌握血管走向,反复体会进针手法,留心观察技术好、有经验同事的操作过程,多请教,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操作水平。
2.1.2 提高心理素质及心理承受能力。在工作中,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状态,规范自己的护理行为及时排除外界干扰,做到无论血管穿刺难易,周围压力多大都必须保持冷静,力求稳、准、细,同时注意与患儿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消除患儿的恐惧感及家属的紧张感,有利于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2.2 营造良好的穿刺环境。进行小儿静脉穿刺时室内光线很重要,一般以明亮的、自然光线最佳,光线太强、太弱都会影响静脉穿刺的成功。有文献[7]指出光线太强可以使瞳孔缩小,减少入眼光量,太弱使瞳孔开大,增加入眼光量。在光线不太好的房间、阴雨天以及夜晚,就只能借助灯光。
2.3 做好患儿心理护理[8]。患儿看见穿白大褂的医护人员就会产生恐惧感,护士应以热情的态度,主动接触患儿,以取得患儿的信任。对于不同年龄的患儿要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如对于婴幼儿要多抚触、搂抱,善于用玩具转移其注意力;对于比较懂事的患儿可通过讲故事、聊天、玩游戏等方式增进与患儿之间的关系,使其尽快消除陌生感和恐惧感,便于静脉穿刺进行。 2.4 加强与患儿家属的沟通。目前,我国大多数临床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把对患儿的护理作为工作的中心,而往往忽略患儿家属的态度,而家属的身心健康是为患儿提供支持的前提[3]。面对各种类型的家属,一针见血的成功率是最具有说服力的,娴熟的技术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可以消除各年龄段家属由于心疼孩子而产生的紧张、焦虑情绪,并且针对小儿家属不同的文化程度、年龄段、性格脾气采取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主动与家属交流,根据患儿病情展开健康教育,增强家属对护士的依赖和信任感。
3 讨论
由于患儿具有年龄小、不能主动配合、血管条件差等生理和心理特点,加之患儿家长言语不当、环境嘈杂、光线不足等外界不良因素给静脉穿刺护士带来心理压力, 都可能导致静脉穿刺的失败,降低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从而增加患儿的痛苦,甚至延误抢救。因此, 在头皮静脉穿刺过程中,除了不断加强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的培训, 掌握扎实的穿刺技术, 提高其心理素质,保持自信沉稳的良好心态, 学会运用积极的应对策略, 正确对待各种压力, 排除影响工作的心理因素和外界如环境等因素的干擾, 同时加强与患儿及家属沟通,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做到任何情况都能保持冷静,让患儿及家属对护士产生信任感。
4 小结
作为一名儿科护理工作者,熟练掌握小儿静脉穿刺的方法与技巧是十分重要的,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不仅可以减轻患儿痛苦,利于患儿抢救,还可以提高患儿与家属的满意度,减少投诉,同时也增强了护理人员本身的自信心。故平时要培养好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工作中善于总结经验,提高操作技能。
参考文献
[1] 李健美.小儿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J].社区医学杂志,2012,10(1):66-67
[2] 宋雪梅.不良因素影响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的原因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1,32(5):186-187
[3] 刘玉杰.家属因素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1,5:40-41
[4] 傅金秀.影响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1):100-101
[5] 吴巧妹,杨琼珍,洪英.降低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复针率的几点体会[J].中国临床杂志,2011,3(21):114
[6] 杨君健.浅析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J].大家健康,2011,5(8):34-35
[7] 杨艳霞.小儿静脉穿刺失败原因的分析[J].中外医疗,2010,14:161
[8] 黄敏利.儿童静脉穿刺的心理护理[J].中外医疗,2010,6: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