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史文汇》本年第五期刊登了窦应泰《江上青小湾子村殉国前后》一文。文中有两处严重失实之处。一处是:“江上青劝盛子谨:‘最好以避开柏圩村(归许志远的磕头弟兄柏玉孙管辖,林密路险,便于埋伏)为宜’”。另一处是:“事后获悉,埋伏在泗县小湾子村对盛子谨进行伏击偷袭的正是当地惯匪、许志远的磕头弟兄柏玉孙和王铸九的反动武装。”两处都提到了杀害江上青烈士的人有“柏玉孙”,那么,柏圩的柏玉孙是谁?根据我的了解,应该是大柏圩的柏逸荪。因为大柏圩再没有任何名字与之同音相似的人,而柏圩就是大柏圩,也没有另外一个村庄有此村名。同时,文中提到的王铸九,当是高铸九之误。
柏逸荪到底是什么人呢?他是我的同学,是章太炎先生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七名研究生之一。当时正和我开办着汉国学讲习班,为沦陷区的三四十名失学青年授课。柏在这一带是有声望的,20世纪初,皖东土匪猖獗,柏在当时泗县县长的号召下组织民兵配合剿匪,很有成效。这是他声望来源之一。由于柏在当地的声望颇高,1939年7月,八路军新四军皖东北办事处成立不久,张爱萍同志就派刘玉柱同志来看望他,带着印有八路军高级参谋、新四军参谋处长、皖东北办事处主任职衔的名片。而刘玉柱同志是办事处的秘书。他到这里了解到我们的教学情况,很是赞赏,我们也请他为讲习班作报告。他讲了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和广泛发动群众进行全民抗战的意义,也说到政府不给新四军供饷等困难,非常感人。此后,柏逸荪即积极为这一支抗日的部队筹粮、筹款。而对盛子谨,柏逸荪虽未认识,但在盛作了六区专员后,从青阳(专署就在这一带)方面的朋友传来的消息中了解到盛没有官气,特别对繁琐的公务手续很反感,有事找他写信写条子都可以不拘形式。对此,柏颇有好感,柏、盛二人之间没有丝毫矛盾,柏逸荪并没有理由去刺杀盛子谨。小湾事件正发生在这时,柏逸荪怎么会成了“惯匪”和刺杀江上青烈士的偷袭者呢?此后,柏继续为抗日部队筹集钱粮,刘玉柱也多次来联系。张爱萍同志在一次群众大会上还曾对柏作了表扬,并请柏参加大会,柏因路远未能前往。
至于“武装”,有没有?有,那就是盛子谨领导的第五纵队第一支队。原来,1937年底,南京失守后,国难日亟,柏逸荪、高铸九、马含章和共产党员王亚箴、顾景新共同聚集各地民间枪支,组成游击队抗日,被编为第五战区第五游击司令部第一支队。高、马都是“南北战争”后被编遣下来的旧军官,因而马被任命为支队长,而柏被任命为副支队长。高所组织的部队、人枪交他本家带领,他被任命为司令部副官长。1938年2月,部队奉命开赴淮南,袭扰向徐州进犯的日寇。要上前线时,马借故不去,部队由柏率领,到淮南津浦铁路沿线进行游击战。他们破坏铁路、桥梁,袭击压道车,两次进占明光、管店。武汉的中央广播电台广播了这两次消息。司令长官部曾传令嘉奖。在一个多月苦斗后,部队到盱眙县的涧溪休整。这时大家从群众的反映中才知道马支队长不但不上前线,反而带着十多人枪,专在淮河上走私!令人气愤。队伍调回泗县后,又了解到司令部的腐败黑暗:孙伯文司令自己的第二支队,一直驻守在附近,不上前线,纪律很坏。副司令孟某,更是既抽大烟,又包着个妓女服侍!这时我在泗县中学教书,柏逸荪临时住在泗县文庙。我去看他,两人席地长谈,满腔热血被现实摧残殆尽,不禁相与痛哭!而这些内部情况,则是高铸九提供的。于是柏直接痛斥孙伯文后,愤然解甲回家。这段经历,便是他声望的来源之二。1938年冬天,日寇突然进攻泗县,那个五战区第五游击司令兼安徽省第六区专员孙伯文未发一枪,带着他的二支队弃城逃走,逃回他的老家睢宁宿迁去了(这时第一支队正驻在五河)。孙被撤去本兼各职后,盛子谨被任命为司令、专员,盛的基本队伍,就是这个“第一支队”——柏逸荪领导过的队伍,这怎么能和“惯匪”、“反动武装”挂上边呢?
至于许志远,本不属于第五游击司令部,由于第二支队被孙伯文带走后,他便被调进来,划归盛子谨的五纵队作为第二支队。听柏逸荪说,此人是上海流氓头子杜月笙的徒弟,可能还是干儿子,行刺是拿手好戏。在蒋介石与汪精卫矛盾中,刺杀汪精卫一事,许是执行者之一,曾被通缉。但因有蒋介石的背景,自然不了了之。柏对许志远是极端鄙视的,他们完全是两种毫不相同的人,怎么会成了“磕头弟兄”呢?小湾事件很快传到大柏圩,柏逸荪听说后认为盛子谨太轻率了,根本不了解许志远是什么东西,竟到贼窝里去开会!被袭击毫不奇怪,虽幸免于难,而代他牺牲的那人却真冤枉(当时尚不知那人姓名)!至于原为第5游击司令部副官长的高铸九,则是在司令孙伯文逃离泗县时,离开了该司令部,后来只身来到大柏圩,就住在我的学校里(他是柏的好友,他的儿子又是我的学生),他连一支手枪也没有,哪里还谈什么“武装”!
还有,小湾是睢河边的小地名,而睢河离大柏圩最近处也有20里,而盛子谨他们走了不远就遇袭。几十里外的大柏圩怎么能知道他们何时走何路线而预先埋伏呢?这个谣言显然是为许志远开脱,因为许的嫌疑最大,窦先生文中对许、盛的矛盾谈得很清楚。而柏为什么要刺杀盛,除过捏造的“磕头弟兄”外却没有任何理由。造谣的人连起码的当地地理情况都不清楚,连柏逸荪、高铸九的名字也弄不清。该文的作者说“事后获悉”,究竟从哪里获悉?真是太欠调查了。
更重要的是,此事之后,刘玉柱和柏的联系并没有变,这年冬天(这个时间很重要,此时小湾事件已过去了四五个月)刘玉柱来时,穿着灰布棉军装,扎小皮带,小湾事件正发生在刘玉柱和柏频繁交往时期,我的印象很深。
柏逸荪后来与刘玉柱产生意见分歧,则是在这年年底。事情经过是这样的:柏逸荪为部队筹粮筹款,而柏家后圩(离前圩只有200米)柏老六是最大的地主,却非常吝啬。刘玉柱建议:“他不肯‘出血’,我们把队伍开进他家,看他出不出?”这时柏犹豫了,终于表示不同意。刘走后,我问柏为什么不让军队惩戒一下柏老六。柏逸荪说,那我就成了柏家的罪人!我担不起这个骂名!原来,柏逸荪在外虽有名望,但却无实力,实力也不在柏老六,而在西头的柏子亮。柏子亮是多年做保长、联保主任的人,家业很大,不伤害他的根本利益,他可听柏逸荪的,否则他就要自作主张了。
刘玉柱走后过了一段时间,新四军的队伍开来了,到了前圩不远,柏子亮下令关圩门,抵抗新四军继续前进,柏圩打出第一枪,正面冲突开始,队伍退走了。刘玉柱曾派人送信给柏逸荪,柏逸荪表示无能为力。他非常苦恼,认为和共产党对立,不会有好结果。想走,到哪里去?何况还有一家人要靠他!这时盛子谨被安徽省免职,改派马馨亭为专员兼第十二、十五游击纵队司令,带兵过了铁路向泗县开来。到灵壁,就和共产党的军队打了一小仗,于是一下子把队伍开到大柏圩来,想以此地人力物力为依靠,恢复专区统治。到后,请柏逸荪为中校参事,但不到三天便被八路军新四军所包围。第四天,后圩被攻破,马实际只有一个团,团长和一个营长战死。马于第五夜突围撤走,而柏这时正患腿疮,不能行动,由长工们抬着逃了出去,这时是1940年的正月初四。由于我的“学校”(国学讲习班)就占的是柏家祠堂,而柏逸荪和各方面的来往接待都在学校,他的情况,都是我亲见亲闻。
柏逸荪在睢宁的大李集一个商人家治腿疮。伤愈后,他差人打听到我暂住在睢宁找狗集一个姓钟的学生家里,便邀我一起去安徽省政府所在地大别山内立煌。我去了,高铸九这时也到了大李集,便一起出发,半路上,高铸九却回老家去了,此后再没有他的消息。后来,我和柏同到立煌师范教书,暑假后我转到安徽第一临时中学去,离立煌90里,而马馨亭因失败免职后,接任六区专员司令的人,驻在蒙城,根本不敢过铁路,于是马又被复职,而柏逸荪作了他专署的秘书,驻在蒙城。马则带着新调给他的人马打回路东,前后约一年,失败后再次被免职。柏后来担任过颖上师范教员。江苏省主席韩德勤到了阜阳一带,柏被聘为上校参事。抗战胜利,徐州收复,柏曾被派管理战俘。时间不长,又转到汤山炮兵学校任上校历史教官兼边疆系主任。淮海战役后,蒋介石政权垮了,炮兵学校迁至湖南衡阳解散。柏逸荪一家六人流落到广西、贵州,柏作了贵阳师范学院副教授,次年转任山西大学副教授。1955年肃反,他被隔离审查了几个月,经详尽调查,历史明白,有了结论,没有受任何处分,继续工作。1957年反右开始,他突然被安徽来人抓走,只听校方说安徽有人告他,内容不详,从此再没有听到他的消息。
对柏逸荪,我是比较了解的,这里只就所知略述如上。
柏逸荪到底是什么人呢?他是我的同学,是章太炎先生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七名研究生之一。当时正和我开办着汉国学讲习班,为沦陷区的三四十名失学青年授课。柏在这一带是有声望的,20世纪初,皖东土匪猖獗,柏在当时泗县县长的号召下组织民兵配合剿匪,很有成效。这是他声望来源之一。由于柏在当地的声望颇高,1939年7月,八路军新四军皖东北办事处成立不久,张爱萍同志就派刘玉柱同志来看望他,带着印有八路军高级参谋、新四军参谋处长、皖东北办事处主任职衔的名片。而刘玉柱同志是办事处的秘书。他到这里了解到我们的教学情况,很是赞赏,我们也请他为讲习班作报告。他讲了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和广泛发动群众进行全民抗战的意义,也说到政府不给新四军供饷等困难,非常感人。此后,柏逸荪即积极为这一支抗日的部队筹粮、筹款。而对盛子谨,柏逸荪虽未认识,但在盛作了六区专员后,从青阳(专署就在这一带)方面的朋友传来的消息中了解到盛没有官气,特别对繁琐的公务手续很反感,有事找他写信写条子都可以不拘形式。对此,柏颇有好感,柏、盛二人之间没有丝毫矛盾,柏逸荪并没有理由去刺杀盛子谨。小湾事件正发生在这时,柏逸荪怎么会成了“惯匪”和刺杀江上青烈士的偷袭者呢?此后,柏继续为抗日部队筹集钱粮,刘玉柱也多次来联系。张爱萍同志在一次群众大会上还曾对柏作了表扬,并请柏参加大会,柏因路远未能前往。
至于“武装”,有没有?有,那就是盛子谨领导的第五纵队第一支队。原来,1937年底,南京失守后,国难日亟,柏逸荪、高铸九、马含章和共产党员王亚箴、顾景新共同聚集各地民间枪支,组成游击队抗日,被编为第五战区第五游击司令部第一支队。高、马都是“南北战争”后被编遣下来的旧军官,因而马被任命为支队长,而柏被任命为副支队长。高所组织的部队、人枪交他本家带领,他被任命为司令部副官长。1938年2月,部队奉命开赴淮南,袭扰向徐州进犯的日寇。要上前线时,马借故不去,部队由柏率领,到淮南津浦铁路沿线进行游击战。他们破坏铁路、桥梁,袭击压道车,两次进占明光、管店。武汉的中央广播电台广播了这两次消息。司令长官部曾传令嘉奖。在一个多月苦斗后,部队到盱眙县的涧溪休整。这时大家从群众的反映中才知道马支队长不但不上前线,反而带着十多人枪,专在淮河上走私!令人气愤。队伍调回泗县后,又了解到司令部的腐败黑暗:孙伯文司令自己的第二支队,一直驻守在附近,不上前线,纪律很坏。副司令孟某,更是既抽大烟,又包着个妓女服侍!这时我在泗县中学教书,柏逸荪临时住在泗县文庙。我去看他,两人席地长谈,满腔热血被现实摧残殆尽,不禁相与痛哭!而这些内部情况,则是高铸九提供的。于是柏直接痛斥孙伯文后,愤然解甲回家。这段经历,便是他声望的来源之二。1938年冬天,日寇突然进攻泗县,那个五战区第五游击司令兼安徽省第六区专员孙伯文未发一枪,带着他的二支队弃城逃走,逃回他的老家睢宁宿迁去了(这时第一支队正驻在五河)。孙被撤去本兼各职后,盛子谨被任命为司令、专员,盛的基本队伍,就是这个“第一支队”——柏逸荪领导过的队伍,这怎么能和“惯匪”、“反动武装”挂上边呢?
至于许志远,本不属于第五游击司令部,由于第二支队被孙伯文带走后,他便被调进来,划归盛子谨的五纵队作为第二支队。听柏逸荪说,此人是上海流氓头子杜月笙的徒弟,可能还是干儿子,行刺是拿手好戏。在蒋介石与汪精卫矛盾中,刺杀汪精卫一事,许是执行者之一,曾被通缉。但因有蒋介石的背景,自然不了了之。柏对许志远是极端鄙视的,他们完全是两种毫不相同的人,怎么会成了“磕头弟兄”呢?小湾事件很快传到大柏圩,柏逸荪听说后认为盛子谨太轻率了,根本不了解许志远是什么东西,竟到贼窝里去开会!被袭击毫不奇怪,虽幸免于难,而代他牺牲的那人却真冤枉(当时尚不知那人姓名)!至于原为第5游击司令部副官长的高铸九,则是在司令孙伯文逃离泗县时,离开了该司令部,后来只身来到大柏圩,就住在我的学校里(他是柏的好友,他的儿子又是我的学生),他连一支手枪也没有,哪里还谈什么“武装”!
还有,小湾是睢河边的小地名,而睢河离大柏圩最近处也有20里,而盛子谨他们走了不远就遇袭。几十里外的大柏圩怎么能知道他们何时走何路线而预先埋伏呢?这个谣言显然是为许志远开脱,因为许的嫌疑最大,窦先生文中对许、盛的矛盾谈得很清楚。而柏为什么要刺杀盛,除过捏造的“磕头弟兄”外却没有任何理由。造谣的人连起码的当地地理情况都不清楚,连柏逸荪、高铸九的名字也弄不清。该文的作者说“事后获悉”,究竟从哪里获悉?真是太欠调查了。
更重要的是,此事之后,刘玉柱和柏的联系并没有变,这年冬天(这个时间很重要,此时小湾事件已过去了四五个月)刘玉柱来时,穿着灰布棉军装,扎小皮带,小湾事件正发生在刘玉柱和柏频繁交往时期,我的印象很深。
柏逸荪后来与刘玉柱产生意见分歧,则是在这年年底。事情经过是这样的:柏逸荪为部队筹粮筹款,而柏家后圩(离前圩只有200米)柏老六是最大的地主,却非常吝啬。刘玉柱建议:“他不肯‘出血’,我们把队伍开进他家,看他出不出?”这时柏犹豫了,终于表示不同意。刘走后,我问柏为什么不让军队惩戒一下柏老六。柏逸荪说,那我就成了柏家的罪人!我担不起这个骂名!原来,柏逸荪在外虽有名望,但却无实力,实力也不在柏老六,而在西头的柏子亮。柏子亮是多年做保长、联保主任的人,家业很大,不伤害他的根本利益,他可听柏逸荪的,否则他就要自作主张了。
刘玉柱走后过了一段时间,新四军的队伍开来了,到了前圩不远,柏子亮下令关圩门,抵抗新四军继续前进,柏圩打出第一枪,正面冲突开始,队伍退走了。刘玉柱曾派人送信给柏逸荪,柏逸荪表示无能为力。他非常苦恼,认为和共产党对立,不会有好结果。想走,到哪里去?何况还有一家人要靠他!这时盛子谨被安徽省免职,改派马馨亭为专员兼第十二、十五游击纵队司令,带兵过了铁路向泗县开来。到灵壁,就和共产党的军队打了一小仗,于是一下子把队伍开到大柏圩来,想以此地人力物力为依靠,恢复专区统治。到后,请柏逸荪为中校参事,但不到三天便被八路军新四军所包围。第四天,后圩被攻破,马实际只有一个团,团长和一个营长战死。马于第五夜突围撤走,而柏这时正患腿疮,不能行动,由长工们抬着逃了出去,这时是1940年的正月初四。由于我的“学校”(国学讲习班)就占的是柏家祠堂,而柏逸荪和各方面的来往接待都在学校,他的情况,都是我亲见亲闻。
柏逸荪在睢宁的大李集一个商人家治腿疮。伤愈后,他差人打听到我暂住在睢宁找狗集一个姓钟的学生家里,便邀我一起去安徽省政府所在地大别山内立煌。我去了,高铸九这时也到了大李集,便一起出发,半路上,高铸九却回老家去了,此后再没有他的消息。后来,我和柏同到立煌师范教书,暑假后我转到安徽第一临时中学去,离立煌90里,而马馨亭因失败免职后,接任六区专员司令的人,驻在蒙城,根本不敢过铁路,于是马又被复职,而柏逸荪作了他专署的秘书,驻在蒙城。马则带着新调给他的人马打回路东,前后约一年,失败后再次被免职。柏后来担任过颖上师范教员。江苏省主席韩德勤到了阜阳一带,柏被聘为上校参事。抗战胜利,徐州收复,柏曾被派管理战俘。时间不长,又转到汤山炮兵学校任上校历史教官兼边疆系主任。淮海战役后,蒋介石政权垮了,炮兵学校迁至湖南衡阳解散。柏逸荪一家六人流落到广西、贵州,柏作了贵阳师范学院副教授,次年转任山西大学副教授。1955年肃反,他被隔离审查了几个月,经详尽调查,历史明白,有了结论,没有受任何处分,继续工作。1957年反右开始,他突然被安徽来人抓走,只听校方说安徽有人告他,内容不详,从此再没有听到他的消息。
对柏逸荪,我是比较了解的,这里只就所知略述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