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照相不只是因为爱美,更多的人希望通过照片留下美好的回忆。如今再翻看家中的老相册,一张张三五寸见方、裁切着整齐花边的老照片,从色彩、布景,到人物的打扮、神情,都记录下一个人,或者说一个时代的风貌。照片右下角的留白处,“大北照相”四个艺术字点缀其上——这就是出自大北照相馆老师傅之手的作品。这些照片历经岁月,可能已经泛黄,但每每拿出来总是感慨万千,因为那里面记录了他们人生中的一个故事,或是一段回忆。
“能到大北照一张相,是一种时尚”
“那时候家住北京南城的老百姓,攒了点钱都要到大北来照张相。他们基本上都是回头客,信赖我们的技术。”大北照相馆董事长汪东儒这样描述着大北名噪一时的景象。
1921年,隆福寺街鸿记照相馆学徒赵雁臣创办的大北照相馆,在北京前门大栅栏的石头胡同开张。石头胡同是当时的繁华之地,周围戏楼、茶馆林立,票友众多,赵雁臣便想出主营戏装照的念头。青衣、花旦、小生、花脸,各种扮相应有尽有。此外,大北还准备了中、西式结婚礼服,学生穿的博士服等,很多服装是其他照相馆没有的。当时,大北有6个化妆间,客人多的时候还是不够用。
与其他一些本土老字号不同,大北把一项从西方传入的技艺完美地融入了东方大众的审美习惯,创造出极具中国特色的影像表达。而这全仰仗于师傅们热情的服务和精湛的技术。
负责大北照相门店业务已40多年的副总经理赵增强介绍说,大北的师傅们始终秉承着这样一种理念——从踏进大北的那一刻,“美”,便散落在每一位顾客的身上。他们善于发现顾客的“美”,为他们量身拍摄具有自身独特气质的照片,不需刻意造作,完全掌控于摄影师的挥洒自如之间。
新中国成立后,大北转变为国营企业,迁址到繁华的前门大街。“文革”期间虽然大北的特色戏装照被禁止,但是人物肖像照、证件照仍让大北在北京“十大照相馆”中一枝独秀。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后,照相从奢侈消费变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内容,彩色儿童摄影、人物艺术照、全家福等成为时尚,并延续至今。四世同堂一大家子,多的甚至达到四五十人,挤在大北的门店里——这是大北的老职工们司空见惯的场景。逢年过节,举家着盛装到大北照一张全家福,是很多家庭的选择,此时大北各门店到了要排队叫号的程度。
为共和国留影
从1954年开始,中央机关、国家各大部委的团体照,一直由大北照相馆负责拍摄。大北也见证了国家很多重要的历史时刻。比如,毛泽东主席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全体演职人员,周恩来总理接见亚非拉乒乓球友好邀请赛参赛选手等。大北有一个专门的机关服务部,从20世纪50年代保持至今。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的十几年,机关服务部的业务比重比较大,一度达到70%至80%。到现在,团体摄影仍然是大北照相馆非常重要的一块业务。
虽然没有详细统计过数字,但大北过去拍的那些大合影,黑白底片就存了满满4个立柜,约有3000张。
大型团体照需要一种特殊的摄影器材,即转机设备。早在赵雁臣创办大北之初,他就不惜重金购买了柯达公司生产的转机摄影设备,这部转机一直使用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新中国成立后许多重要活动的大型黑白合影照都是由它拍摄而成。
大北機关服务部现在仍肩负着全国党代会、全国两会时为中央领导与代表、委员拍摄合影的职责“。万无一失”对一般行业来说也许苛刻,但对大北来说是必须做到的职责。他们每次都是提前一天到达人民大会堂拍摄现场试拍,量焦距、测试曝光时间,并将最终数值确定下来。为了做到万无一失,大北每次要准备三台机器,在不同半径距离错位同时拍摄,并且要拍两遍。汪东儒说:“拍摄两千多人,一个都不眨眼是不可能的。转轴转动的时候,三台相机先后差一定的启动时间拍摄。这台相机拍的眨眼了,那台不会眨。事后我们再在底片上做修补。”
汪东儒对前不久完成的党的十九大代表合影拍摄任务印象深刻。她说,2017年9月初大北就专门成立了老中青三代结合的14人工作小组,撰写了20多页的拍摄方案,动用了4台10亿像素的瑞士产赛兹转机,还和人民大会堂管理局基电处共同研制配有27组灯头、高5米多的特制照明灯具。这套灯具实现了“模块化、易组装、散热少”,让代表们在现场不会有灯光过热造成的不适感。他们还在现场进行了两次预演,在拍摄当天实现了一次成功。汪东儒回忆说:“虽然有2700多名代表在场,但现场十分安静,让人觉得特别紧张,只能听见转机工作的声音。”
工作这么多年,汪东儒坦言,她现在带队去拍团体照仍会紧张,“35米的半径内只有大北的5名工作人员在忙碌,两千多双眼睛盯着我们,哪能不紧张?”但这种紧张已不同于当年。老师傅都知道,工作时间越长反而越小心,这里面包含的是多年累积的谨慎与谦恭。“这几十年能和大北一起见证国家每一次重要历史时刻,是大北的荣耀,也是我的荣耀。”
“大北照相馆强就强在技术”
有人可能会认为,老字号是中老年人的青睐,和年轻人的生活离得太远,不够时尚“,又土又贵”。大北也曾面临同样的误解。但老字号所具有的魅力,如同深巷里的美酒,是众多同行小字辈不能望及的。近百年来,大北不断通过技术创新,为百姓提供着多元优质的服务。2006年,大北照相馆被商务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 汪东儒说,大北最大的特色就是它出的片子细、鼓、润,讲究质感“。细”就是人像的皮肤质感细腻;“鼓”指人像面部轮廓丰满、层次分明;“润”要求照片上的人看起来滋润健康“。根据顾客的不同年龄,不同的皮肤结构,通过姿势、造型让他们能够扬长避短,让质感得到最好的表现。这些细节必须通过长期实践经验来总结,一般的摄影师是做不到的,这就是为什么一样去照相馆拍照,到大北拍的就是不一样,恰恰因为大北这些技艺都还在。”
再拿底片修版来说,原来的胶片冲洗采用的是药水冲印技术,大北的老技师们对药膜的掌控,令人惊叹。他们可以把底片上不需要的药膜完整取下,再粘贴上取而代之的药膜,也就是我们现在用电脑修片时所使用的剪切、套索工具,但其对操作者技术水平的要求可比电脑修片要复杂得多。取药膜就像显微镜下的外科手术,在外行看来是不可想象的。
传统的胶片摄影,还有一种老技艺就是为照片“上色”。现在掌握这项技术的老师傅已经不多了,加之如今面对时尚影楼特别是数码相机对传统摄影行业的冲击,大北的老技师们一起想办法,通过传统的着色技术对如今的人物肖像照做一些新的尝试。
“传统的着色工艺用的都是油画原料。现在的彩色相纸比以前的黑白相纸吃色效果差,因此全靠师傅们对色彩浓淡的掌控。整个上色过程比起原来更加费时费力,就像真的在创作一幅油画。”说到这儿,大北的老师傅们拿出了几幅新近完成的用传统上色工艺着色的人物艺术照,比起20世纪70年代的上色照片,画面显得更加细腻,增添了更多的艺术美感,比油画作品又多了几分写实与逼真。
汪东儒说:“虽然这种着色照片的人工成本很高,但是我相信它会有很广阔的市场前景。从前的老话儿讲‘酒香不怕巷子深’,如今的老字号更需要主动引起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消费群体的关注。只有把我们与众不同的优势展现给大家,大家才会明白老字号的新魅力所在。”
焕发老字号的新青春
如何“一以贯之”地传承老字号百年来的技艺和特色?那就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才来继承和发扬。说到大北的人才培养,担任副总经理的赵鑫深有体会。作为“85后”的年轻人,他是大北领导班子里最年轻的一位。他说:“记得2005年刚来大北的时候,年轻人只有几位,年龄断档的情况很明显。经过这十几年的人才培养,我们目前140多名员工里有80%是25岁至35岁的年轻人。”前门店店长孟庆谊说,前门店30多名员工绝大部分是年轻人,他们都觉得在大北工作是一件很自豪的事。店里每年会招收20多名实习生,经过一年半的筛选,最终只会留下7、8个人。这些人再经过2至3年的业务培训,才能成为摄影师,正式上岗工作。从新人到高级摄影师,通常情况下得经过7到8年的系统培养。
进入数码时代,如何把传统艺术的精华通过数码手段表现出来,这个转型对大北很关键。墨守成规无法生存发展;转走样了就不再是老字号了。在这个过程中大北注重人才的新老结合,老技师技术好,而年轻人则更富时尚意识。设备更新了,时代变换了,但大北的风格和精髓却传承了下去。
汪東儒很欣慰地说,如今大北的青年职工逐渐成为了企业的中坚力量,他们通过各自党支部或团支部组织技术练兵,从老师傅身上学技术、学服务意识,这也培养了他们的“工匠”精神和对大北老字号的忠诚感。大北多位职工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2017年,前门店还荣获北京市“工人先锋号”称号。
汪东儒表示,根据业务需要,今年下半年大北将从全国各大美术专业高校招收一批高水平的美术人才,以期传承发扬大北手工修复老照片的技艺。汪东儒说:“老字号的魅力,其实是一种历经岁月沉淀下来的传统与特色,是一种不可替代的精湛技艺和感情寄托。走进新时代,我们要更有时代感和使命感。今后的工作会更加艰巨,培养一批有理想,有信念,愿意致力于服务大众的人才队伍是我们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经过这些年的实践和摸索,我觉得现在这批年轻人真是可爱。”
“能到大北照一张相,是一种时尚”
“那时候家住北京南城的老百姓,攒了点钱都要到大北来照张相。他们基本上都是回头客,信赖我们的技术。”大北照相馆董事长汪东儒这样描述着大北名噪一时的景象。
1921年,隆福寺街鸿记照相馆学徒赵雁臣创办的大北照相馆,在北京前门大栅栏的石头胡同开张。石头胡同是当时的繁华之地,周围戏楼、茶馆林立,票友众多,赵雁臣便想出主营戏装照的念头。青衣、花旦、小生、花脸,各种扮相应有尽有。此外,大北还准备了中、西式结婚礼服,学生穿的博士服等,很多服装是其他照相馆没有的。当时,大北有6个化妆间,客人多的时候还是不够用。
与其他一些本土老字号不同,大北把一项从西方传入的技艺完美地融入了东方大众的审美习惯,创造出极具中国特色的影像表达。而这全仰仗于师傅们热情的服务和精湛的技术。
负责大北照相门店业务已40多年的副总经理赵增强介绍说,大北的师傅们始终秉承着这样一种理念——从踏进大北的那一刻,“美”,便散落在每一位顾客的身上。他们善于发现顾客的“美”,为他们量身拍摄具有自身独特气质的照片,不需刻意造作,完全掌控于摄影师的挥洒自如之间。
新中国成立后,大北转变为国营企业,迁址到繁华的前门大街。“文革”期间虽然大北的特色戏装照被禁止,但是人物肖像照、证件照仍让大北在北京“十大照相馆”中一枝独秀。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后,照相从奢侈消费变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内容,彩色儿童摄影、人物艺术照、全家福等成为时尚,并延续至今。四世同堂一大家子,多的甚至达到四五十人,挤在大北的门店里——这是大北的老职工们司空见惯的场景。逢年过节,举家着盛装到大北照一张全家福,是很多家庭的选择,此时大北各门店到了要排队叫号的程度。
为共和国留影
从1954年开始,中央机关、国家各大部委的团体照,一直由大北照相馆负责拍摄。大北也见证了国家很多重要的历史时刻。比如,毛泽东主席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全体演职人员,周恩来总理接见亚非拉乒乓球友好邀请赛参赛选手等。大北有一个专门的机关服务部,从20世纪50年代保持至今。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的十几年,机关服务部的业务比重比较大,一度达到70%至80%。到现在,团体摄影仍然是大北照相馆非常重要的一块业务。
虽然没有详细统计过数字,但大北过去拍的那些大合影,黑白底片就存了满满4个立柜,约有3000张。
大型团体照需要一种特殊的摄影器材,即转机设备。早在赵雁臣创办大北之初,他就不惜重金购买了柯达公司生产的转机摄影设备,这部转机一直使用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新中国成立后许多重要活动的大型黑白合影照都是由它拍摄而成。
大北機关服务部现在仍肩负着全国党代会、全国两会时为中央领导与代表、委员拍摄合影的职责“。万无一失”对一般行业来说也许苛刻,但对大北来说是必须做到的职责。他们每次都是提前一天到达人民大会堂拍摄现场试拍,量焦距、测试曝光时间,并将最终数值确定下来。为了做到万无一失,大北每次要准备三台机器,在不同半径距离错位同时拍摄,并且要拍两遍。汪东儒说:“拍摄两千多人,一个都不眨眼是不可能的。转轴转动的时候,三台相机先后差一定的启动时间拍摄。这台相机拍的眨眼了,那台不会眨。事后我们再在底片上做修补。”
汪东儒对前不久完成的党的十九大代表合影拍摄任务印象深刻。她说,2017年9月初大北就专门成立了老中青三代结合的14人工作小组,撰写了20多页的拍摄方案,动用了4台10亿像素的瑞士产赛兹转机,还和人民大会堂管理局基电处共同研制配有27组灯头、高5米多的特制照明灯具。这套灯具实现了“模块化、易组装、散热少”,让代表们在现场不会有灯光过热造成的不适感。他们还在现场进行了两次预演,在拍摄当天实现了一次成功。汪东儒回忆说:“虽然有2700多名代表在场,但现场十分安静,让人觉得特别紧张,只能听见转机工作的声音。”
工作这么多年,汪东儒坦言,她现在带队去拍团体照仍会紧张,“35米的半径内只有大北的5名工作人员在忙碌,两千多双眼睛盯着我们,哪能不紧张?”但这种紧张已不同于当年。老师傅都知道,工作时间越长反而越小心,这里面包含的是多年累积的谨慎与谦恭。“这几十年能和大北一起见证国家每一次重要历史时刻,是大北的荣耀,也是我的荣耀。”
“大北照相馆强就强在技术”
有人可能会认为,老字号是中老年人的青睐,和年轻人的生活离得太远,不够时尚“,又土又贵”。大北也曾面临同样的误解。但老字号所具有的魅力,如同深巷里的美酒,是众多同行小字辈不能望及的。近百年来,大北不断通过技术创新,为百姓提供着多元优质的服务。2006年,大北照相馆被商务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 汪东儒说,大北最大的特色就是它出的片子细、鼓、润,讲究质感“。细”就是人像的皮肤质感细腻;“鼓”指人像面部轮廓丰满、层次分明;“润”要求照片上的人看起来滋润健康“。根据顾客的不同年龄,不同的皮肤结构,通过姿势、造型让他们能够扬长避短,让质感得到最好的表现。这些细节必须通过长期实践经验来总结,一般的摄影师是做不到的,这就是为什么一样去照相馆拍照,到大北拍的就是不一样,恰恰因为大北这些技艺都还在。”
再拿底片修版来说,原来的胶片冲洗采用的是药水冲印技术,大北的老技师们对药膜的掌控,令人惊叹。他们可以把底片上不需要的药膜完整取下,再粘贴上取而代之的药膜,也就是我们现在用电脑修片时所使用的剪切、套索工具,但其对操作者技术水平的要求可比电脑修片要复杂得多。取药膜就像显微镜下的外科手术,在外行看来是不可想象的。
传统的胶片摄影,还有一种老技艺就是为照片“上色”。现在掌握这项技术的老师傅已经不多了,加之如今面对时尚影楼特别是数码相机对传统摄影行业的冲击,大北的老技师们一起想办法,通过传统的着色技术对如今的人物肖像照做一些新的尝试。
“传统的着色工艺用的都是油画原料。现在的彩色相纸比以前的黑白相纸吃色效果差,因此全靠师傅们对色彩浓淡的掌控。整个上色过程比起原来更加费时费力,就像真的在创作一幅油画。”说到这儿,大北的老师傅们拿出了几幅新近完成的用传统上色工艺着色的人物艺术照,比起20世纪70年代的上色照片,画面显得更加细腻,增添了更多的艺术美感,比油画作品又多了几分写实与逼真。
汪东儒说:“虽然这种着色照片的人工成本很高,但是我相信它会有很广阔的市场前景。从前的老话儿讲‘酒香不怕巷子深’,如今的老字号更需要主动引起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消费群体的关注。只有把我们与众不同的优势展现给大家,大家才会明白老字号的新魅力所在。”
焕发老字号的新青春
如何“一以贯之”地传承老字号百年来的技艺和特色?那就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才来继承和发扬。说到大北的人才培养,担任副总经理的赵鑫深有体会。作为“85后”的年轻人,他是大北领导班子里最年轻的一位。他说:“记得2005年刚来大北的时候,年轻人只有几位,年龄断档的情况很明显。经过这十几年的人才培养,我们目前140多名员工里有80%是25岁至35岁的年轻人。”前门店店长孟庆谊说,前门店30多名员工绝大部分是年轻人,他们都觉得在大北工作是一件很自豪的事。店里每年会招收20多名实习生,经过一年半的筛选,最终只会留下7、8个人。这些人再经过2至3年的业务培训,才能成为摄影师,正式上岗工作。从新人到高级摄影师,通常情况下得经过7到8年的系统培养。
进入数码时代,如何把传统艺术的精华通过数码手段表现出来,这个转型对大北很关键。墨守成规无法生存发展;转走样了就不再是老字号了。在这个过程中大北注重人才的新老结合,老技师技术好,而年轻人则更富时尚意识。设备更新了,时代变换了,但大北的风格和精髓却传承了下去。
汪東儒很欣慰地说,如今大北的青年职工逐渐成为了企业的中坚力量,他们通过各自党支部或团支部组织技术练兵,从老师傅身上学技术、学服务意识,这也培养了他们的“工匠”精神和对大北老字号的忠诚感。大北多位职工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2017年,前门店还荣获北京市“工人先锋号”称号。
汪东儒表示,根据业务需要,今年下半年大北将从全国各大美术专业高校招收一批高水平的美术人才,以期传承发扬大北手工修复老照片的技艺。汪东儒说:“老字号的魅力,其实是一种历经岁月沉淀下来的传统与特色,是一种不可替代的精湛技艺和感情寄托。走进新时代,我们要更有时代感和使命感。今后的工作会更加艰巨,培养一批有理想,有信念,愿意致力于服务大众的人才队伍是我们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经过这些年的实践和摸索,我觉得现在这批年轻人真是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