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自己的“古老的表达”

来源 :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iao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毕飞宇:作家,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
  杜骏飞: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诗人
  杜骏飞:代表《青春》,谢谢你接受这个访问。第一个问题,以你的体验,互联网时代以来,新一代小说读者与以往有什么区别?与此同时,主流小说家有什么进化或异化吗?
  毕飞宇:互联网时代与前互联网时代的变化是显著的,就说最表层的东西吧,社交语言,它的变化就非常巨大。你知道语言本身是个焦虑的东西,每个人都渴望自己的语言“管用”这就是焦虑。在前互联网时代,语言的焦虑主要体现在大嗓门和越来越快的语速上,但是,在互联网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嗓门的语速统统失效了,怎么办呢?只能靠修辞。我把互联网时代的修辞命名为极限化修辞,你应该注意到,网络的语言走的是极限路线,与此同时,搞笑,因为搞笑可以缓解语言的焦虑。
  举一个例子吧,我有一个媒体的朋友,突然给我发来了短信,说:我要死了。我吓了一大跳,以为发生了多大事情,立即打电话过去,原来是加班,累了。我想说的是,前网络时代,也就是我们这一代人所使用的的语言有它的规范,“要死了”是天大的事,但是,在网络时代,网络语言也有它的规范,只有极限修辞才可以构成日常的表达。语言的代沟会带来思维的代沟,思维的代沟最终变成了人的代沟。这就是区别。
  我这个年纪的作家大概就是年轻人所说的主流小说家吧,我有两条路可以走:一,跟上去,同化;二,坚持自己的“古老的表达”。我的答案是清晰的,我会使用我的表达方式,我不会考虑别的。过分的妥协是危险的,有失尊严的,《后浪》就是一个反面的例子。
  杜骏飞:很同意。以我对互联网的经验,最大的问题还是阅读的焦虑,说得简单一点,是文学过程中的竞争性噪音。专心致志的文学,已经难得了。自我尊重的写作,则更少见。第二个问题,你的《小说课》里,谈了《聊斋志异》《水浒传》《红楼梦》、哈代、海明威、奈保尔、魯迅乃至霍金,如果将来写续集,你认为还有哪些作家可以作为您续集里的候选?
  毕飞宇:这个名单当然是有考虑的,但是,它也不是一份死心眼的名单,有它的随意性的。我记得我讲海明威的时候就是同学们提出来的,讲鲁迅也是这样。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小说课》不涉及文学史,甚至也不涉及我个人的文学史,虽然我个人是有一个文学史的。与此同时,《小说课》也不涉及固化的小说主张,比方说,我钟情于意识流或者十八世纪文学、十九世纪文学什么的,情况不是这样。我的重点还是小说的基本常识,后者是构成小说的基本元素。
  文学很开放,做这样的事我是任性的,好作家和好小说我都可以拿来聊一聊,你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说到这里答案就很清晰了,我没有候选人名单,唯一确定的是,那些活着的朋友我不会讲,太近了,我自己确实也没有把握。
  杜骏飞:还是不愿意说。或许,大家更想读到你写几个大家不同意的好作家。这样吧,第三个问题,如果活着的中国作家里必须要有几位进《小说课》续篇,但不是你来写,你推荐写哪几位?理由是什么?
  毕飞宇:这个推荐名单我真没法给你,我不认为有人愿意干这个事情。我不愿意干的事情为什么要推给别人呢?但是,我们可以换一个说法,从我熟悉的作家朋友当中选择几个作者,专门来谈论那些经典,这个我可以试试。
  格非——格非和我们都不一样,他是正经八百读过本科、研究生、博士生的人,后来做到教授。他这个教授和我这个教授可不一样,我这个教授是“荣誉称号”,人家可是按照学术道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他拥有极好的素养,眼光一流,我们私底下也有关于小说的闲聊。当然,他类似的文章我也读过不少,格非真是厉害、佩服。
  余华——说起余华我们很容易误解,这个误解是他自己造成的,他一天到晚说自己是“中学生”,许多人都知道了,哦,余华原来是一个没怎么读过书的人。既然余华能写小说,那我也能。你们千万不能相信余华,要相信我。这是一个骄傲的家伙,极度自信。余华很会读书,余华的阅读才华不亚于他写小说的才华。余华大部分随笔我都读过,写音乐的就不说了,就说那些关于阅读的随笔,写得真是好。他有洞见,火眼金睛。他记忆力也好,那些记忆是不是十分精确?老实说,我不知道,我也不可能去查,但是,每一次他都搞得极为流畅,反正我选择了相信。
  苏童——苏童的阅读量绝对值得信赖,他敏感、细腻、趣味纯正、文字一流。我可以很负责地说,如果有一个年轻人去选择写作的师父,选择苏童一定是正确的。有关读书,苏童写过数量可观的作品,这些作品给我一个印象,苏童是水银,无孔不入,同时又绝不纠缠,那是美不胜收的。我还想披露一个小小的秘密,苏童是美国文学专家,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到中国的任何一所大学靠教授美国文学吃饭。我讲这个话可能有点得罪人了,那些专门从事美国文学的专家可以和苏童面对面玩玩的。
  叶兆言——兆言的情况和格非有点类似,和兆言聊读书可能是最美妙的一件事情了。这家伙特别有意思,他十分成功地给自己搞了一个“人设”:一,口拙,不善言谈;二,温和,特别好说话。假的。兆言很强势的,和兆言聊起阅读来你很难插得上话,一般都是他包场。我不得不提他的文学史,非常硬气。但是兆言很少说硬话,在许多会场上,每当有人信口开河的时候,但凡我吃不准,我一定看看兆言。他的表情我太熟悉了,什么是yes,什么是no。
  邱华栋——我不知道邱华栋读过多少书,不能胡说,怕说大了。我也不知道邱华栋读过多少小说,这也不能胡说,怕说小了。这么说吧,关于小说,华栋是一本活字典。我突然想起我和华栋在伦敦的一次经历了,因为无聊,我们聊起了小说,聊到最后我差不多都缺氧了。华栋太可怕了。我有一个疑问,这个人睡觉不睡觉?这个人吃不吃饭?他那么多小说是怎么读的?他的脑袋后面究竟有没有一个有关小说阅读的芯片?我只能说,华栋是个奇人。附带说一句,这不是什么私下秘闻哈,整个文坛都知道。缺氧的人不可能只有我一个。
  我还想补充两个年轻人,之所以说起他们,是因为我疫情期间读了他们的东西,都是有关作家和作品的。一个是河北的李浩,一个是江苏的育邦。我必须用一个老人的口吻说:“读了他们两个人的东西,深受启发,很受教益。”   杜骏飞:关于这些作家,我信任你的眼光。不过,以谈话而论,是批評一个人会更刺激一点。设计这个提纲的时候,我应该多考虑怎么从负面来问的。第四个是老问题,你如何看待当代汉语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现实处境?这一代中国作家,与自己所敬仰的世界文学导师之间,有什么重要的差距或区别?
  毕飞宇:有些东西年轻的时候可能会比较敏感,到了一定的年纪,你可能就没那么敏感了。举例说吧,一个小伙子遇上一个姑娘的时候,他会确认对方是“女的”,这个念头非常强烈,有可能会变成执念。可是,我现在每天都会遇到我的邻居,他是男的或是女的我就没那么在意,就是一个熟人,我的谈话内容也差不多。世界已经变了,我们没有必要过分强调自己是一个“中国作家”。实际上,别人也不会过分在意你的民族身份,我们面对的是人类的生活,我们都是表达者,这是最重要的。
  杜骏飞:特别自信的作家才会有你这么成熟的看法。也许,问题是中国读者们还年轻,还像从前那样,看见一个文学的邻居,难免要确认男女,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最后一个问题,你如何看待文学意义上的南京?关于南京的“文学之都”建设,作为此项目的运筹者之一,你有什么特别的展望?
  毕飞宇:南京和文学是互文的。哪一个城市没有文学呢?但是,可以构成互文关系的并不多。事实上,这种互文关系也不是现在才有的,它承传有序,最终变成了历史共识。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南京去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文学之都。作为南京的市民,我很荣幸。但是,我个人可没有为申办做过什么事,也就是微笑了几次,附带着鼓了几次掌。大量的、琐碎的工作都是促进中心做的。那是一个强有力的团队,他们功不可没。
  我个人没有什么特殊的展望,可是我要说,对我们南京的年轻作家来说,这是机遇。你知道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本身就是一个交流平台,世界上有许多文学之都,在文学之都和文学之都之间,作家们会频繁地走动,尤其是年轻的作家。我想对南京的年轻作家说,好好学外语,你们要用的。对我们这一代作家来说,外部世界还比较宽容,不会外语可以配翻译。以后就难了。你想想,你接受了那么好的教育,不会用外语演讲,不会用外语接受采访,参加一个酒会你都要翻译陪着,那就不好办了。我们这一代作家是这样的,先成长,再国际化,新的一代会有不同的轨迹,先国际化,再慢慢成长。我很羡慕南京的年轻作家,他们的机遇实在太好了。不过,千好万好,写作终归是头等大事,交流到最后,你成了一个国际小混混,那就没意思了。
  杜骏飞:再次感谢!尤其是刚才这一段,是特别重要的文艺批评。
  毕飞宇:谢谢!
其他文献
我们与文学的粘连,很多时候或许不仅仅因为我们喜欢某一作家或一本书,而在于我们推测这一作家作出这一叙事选择的过程中无限接近于他的写作之夜,无限接近于灵魂的陪伴。也就是说,还原某一部作品的历史现场同时还原了作品背后作家的精神现场。  钱理群在《赵树理身份的三重性与暧昧性——赵树理建国后的处境、心境与命运》中分析赵树理党员、农民、知识分子这三种身份带来的暧昧与矛盾。实际上,党员、农民、知识分子的暧昧与矛
期刊
一  我不确定我是否真的犯罪了。那个买我家那台漏电的旧洗衣机的老刘,会不会被电死,我不确定。我怕把事情传扬出去,我会被某一条法律惩罚,从此余生在监牢里度过。我不敢去阳台上看那台新买的洗衣机。那洗衣机像仙人球一般刺眼,提醒着罪的产生,也迷乱着罪的源头。  然而,这旧家电又是必须卖掉的。因为它已经使用了十多年,并且即使不买新洗衣机,它也没有任何利用价值了。从去年冬天开始,我们就已经发现它的漏电。我妹妹
期刊
1  多年以前,我曾给新闻专业的学生讲当代小说。课间休息时碰到一个女生背着书包往外走。我说,你可以离开,但我想问一下为什么,是不喜欢文学吗?她很直接地说,喜欢文学,但觉得老师讲的这些没意思,不感兴趣。我又问,“你都对什么感兴趣呢?”她回答说喜欢郭敬明。我说那这样好不好,你推荐一部郭敬明的小说给我,我请你读北岛的《波动》,下次上课时我们各用十分钟跟大家分享读后感。女生答应了,推荐我读郭敬明的《小世界
期刊
主持人点评:  2021年开始,“韩东读诗”栏目扩版,每期可刊载两位诗人的作品。第一期尤为重要,我推荐心目中仰慕不已的两位大诗人,吕德安和杨键。吕德安是“第三代诗歌”一路写法的先行者,一出手即呈现出大师之相。后来的写作日趋成熟圆满,但由于去国多年也由于其性情的木讷反倒在诗坛隐逸了。这是一位经典式的诗人,诗艺精纯、自成方圆,对当代汉语写作做出了令人瞩目的巨大贡献。杨键的追求则是在诗歌技艺之外,有更重
期刊
家庭,或者更为准确地说,晦暗而又令人浮想联翩的家庭结构关系,似乎是涉及朱婧近期小说创作的某种显而易见的“读法”。我们可以在相关文本留意到能形成勾连的痕迹:未道明任何因由便悄然离家的母亲(《那般良夜》,《青春》2019年第5期);隐约有所指向的幼童坠楼事件(《影》,《雨花》2019年第9期);看似妥帖却潜流其下的夫妻关系(《危险的妻子》,《雨花》2019年第9期);父亲、母亲、儿子与其恋人之间的微妙
期刊
1  那年的早春二月,我告别学习生活了两年半的电力学校,背起行囊跨出校门,没去预分配的电力研究所报到,而是奔向了火车站。毕业前的一次离校体检,我被查出急性黄疸型肝炎,而且还是“大三阳”。辅导员说我“出师未捷身先病”,又安慰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在她的一番鼓励下,我回到家乡的一所传染病院报到。  想想有些滑稽:电力学校的学制是两年半,我不知道为什么不是三年。后来进了电校才得知,电校培养
期刊
出门时,他被耽搁了一会儿。一个客户为施工图上的两个细节来磨他。冲到站台,地铁正在关门。从楼里跑到地铁站台短短五分钟时间,手机上又多出几条新信息。着急地候车。不过,他还是把信息都回了。还有一分钟,他顺手刷了一下朋友圈,满是“小寒初渡梅花岭”“霜风落叶小寒天”这样的诗句。糟了!匆忙中忘了拿外套。一年中最冷的一天。这个念头挥之不去。站在暖气很足的地铁车厢里的他,下意识把夹克衫拉链拉到顶。突然间,他隐约觉
期刊
有好几年的时间,我在南京苏州两地奔波,家庭和工作分置沪宁线两端。初到一个地方,会有新鲜感。本地人习以为常的风景,在我看来,别有一番滋味。一座灯塔、一条巷子、一家书店、一条河流,甚至一场雪、一阵风、一碗面,都让我无端生出许多幻想。如今,我也成为南京人,每天在鼓楼大街小巷中穿行,那种陌生、疏离和好奇的感觉却渐渐淡了,生活终究变成流水账。南阴阳营魅影  北京西路上有太多的机关,连路边梧桐树也拥有不凡气质
期刊
一、白话新诗的崛起  南京虽然没能如北平、上海那样汇集大量的新文学作家,但在新文学创作上形式多样,尤其在白话诗歌创作上继承了古典诗歌韵律和形式上的美感,极大地保存了诗歌应具有的诗性。南京教育的发展,使大量新文学阵营中的作家曾在南京执教或工作,以南京自然风光或社会面貌为主题进行诗歌创作。在新教育的推行过程中,南京也培育出大量的新诗作家,他们的诗歌理念中正平和,试图在诗作中将传统诗歌的韵律节奏与现代诗
期刊
月亮与梅酒  我的第一场全程马拉松,选择了日本冲绳嘉手纳国际全程马拉松。  那是我第一次独自出发,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没有同伴、语言不通。感谢网络,我第一次自己订旅店、订机票。在这之前的好多次出行,都是由别人替我安排好行程,我只要跟着走就行。再后来,慢慢会被抱怨是什么都不会的巨婴——就算抱怨的不是我,也会心虚地自己对号。不论友人还是家人,总有比较能干的人,“虚心求教”是不存在的,TA会说,网上咨询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