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性负责真教育负责美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co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央视主持人阿忆讲过一件事。唐山大地震的时候,北京也有余震,很多人都从家里搬出来,在大街上搭起了帐篷。阿忆当时12岁,对这一切感到很新鲜,也很兴奋,天天在帐篷之间钻来钻去,跟一帮孩子疯玩。学校也不在教室里上课了,都搬到了大槐树底下,幕天席地,连一向严肃的老师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只知道讲课,而是换上了一副笑脸,天天给学生们讲故事,据说是为了淡化孩子们对地震的阴影。但实际上,孩子们哪有什么阴影,他们巴不得天天这样呢!
  直到阿忆长大之后才知道,那一场地震造成了24万人死亡,受伤者、家破人亡者更是不计其数。他开始对小时候的狂欢感到愧疚,他认为,小孩子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还没有“别人”的概念,只有长大之后,经过了教育的洗礼,才会对别人产生同情,才会在心里装得下别人的痛苦,并感同身受。
  这篇文章体现了阿忆一贯的知性、理性的风格,突出了教育、成长对一个人、一个社会的重要性。当时看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很有同感,小孩子嘛,总是喜欢热闹,喜欢脱离常规,所以很多在大人眼里的灾难,在孩子眼里却成了狂欢。当大人忙着拯救世界的时候,孩子们获得了難得的自由,至于别人的痛苦,跟他们并没有多少关系。当然,这也不能用“自私”来形容,这就是孩子的天性。
  不过,虽然有同感,但也总觉得好像少了点什么,孩子的天性和教育,这两者的关系好像并没有那么简单。这个问题在我脑子里盘桓了好几年,直到看到梁晓声讲的一个故事,才发现了问题所在。
  越战时,一个村庄被炸毁了,跑出来好几个孩子,最前面的一个小女孩身上着了火,正哭喊着往前跑。一位美国记者拍下了这张照片,轰动了世界。梁晓声说,当时这位美国记者有三种可能:第一种,是他顾不上拍照,赶紧过去把小女孩身上的火扑灭;第二种,是他拍下照片后,再赶紧过去灭火;第三种,是他拍完后,转身就走,因为他要急着给报社发回去,至于这场战争,并不是他发起的,不必为此负责,他的工作就是拍照。
  然后,梁晓声拿着这三种可能分别问了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在小学生眼里,毫无疑问都选择了第一种,他们表情夸张地说,被火烧多疼啊!一秒钟都不能耽搁!在中学生眼里,有选第一种的,也有选第二种的,因为拍下这张照片,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这场战争的残酷,如果你不拍,虽然救了一个孩子,但也失去了更多的东西。在大学生眼里,有人开始为第三种情况辩护,认为职业素质是很重要的,既然你选择了记者这个职业,就应该摈弃个人的好恶,全身心地去拍更多更好的东西,并尽快把它发布出去。至于别的一些东西,自然有该对它负责的人去负责,我只负责做好我自己的工作就行了。梁晓声感慨地说:“如果我们培养的知识化了的人,在人性上还不如他们没上学的时候,是不是说明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
  阿忆的故事和梁晓声的故事,从正反两个方面讲了天性和教育的关系,都有让人信服的地方,也都有失之偏颇的地方。很多人都在赞美“天性”,认为它是世上最美好的东西。其实“天性”并不是一个褒义词,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让人不舒服的一面。人们赞美天性,其实只适用于小孩子,因为他们没有侵害性,即使是错的,我们也不会在意。而如果是一个成年人,仍然保持着那些所谓的“宝贵”的天性,就只会让人厌烦了。所以,不要把天性看得那么美好,天性只负责真,并不负责美。
  我们也都在赞美教育,把它看得无比崇高,无比伟大。其实教育也不是那么简单,它不是单一性的教人向善,而是多重的多维的,涵盖了社会的各个方面,有让人舒服的,也有让人不舒服的,或者说有时候让人舒服,但在另一个场合又让人很难受。比如大学生对记者的职业素质的看法,我们是有点不舒服的,但也不能说他们就是完全错的。
  啰唆了这么多,并不是想告诉您天性和教育哪个更好,把这两个故事放在一起看,您自然会有不同的理解。
  (编辑/张金余)
其他文献
一个正值不惑之年的朋友,在一家大企业工作了十七年,收入还不错。但因为人际关系日渐紧张、工作出现审美疲劳,一年前果断辞职了,承包了一个快递点。  朋友的举动,可以说既随心又任性,当时妻子、父母都反对,但朋友非常固执,扬言一定要为自己活一回,享受一下自己当老板的身心自由。我对快递行业有所了解,是吃辛苦的活,不是凭一时冲动就能干的。于是我几番劝说朋友三思而后行,却无济于事。  如果能为自己的选择承担一切
世上的事大致分四种:有意义又有意思的事,没意义又没意思的事,有意义却没意思的事,有意思却没意义的事。前两种容易取舍明判,比较难办的是后两种。  许多单位都有每周固定的半天业务学习,很有意义,非常必要,对于提高技能、增强素质大有裨益。却因为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结果在一些单位成了很没意思的事,人们或想办法逃会,或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效果大打折扣。  青少年特别喜欢打电子游戏,因为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画面
黄药眠是中国政治活动家、文艺理论家。建国后,他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  1957年,因为民盟中央起草了《我对高校领导体制的意见》,黄药眠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受到不公正待遇达20年之久。改革开放后,黄药眠被彻底平反,重返教坛,可这时的他已垂垂老矣。1983年春,80岁高龄的他坚持要给学生上最后一次课。那天,他走进教室,在讲台旁坐下,然后把手伸进书包。学生以为他是要拿讲稿。出
明初,白英自幼好学,十分了解汶上的地理水势,做过运河上10余名运河民夫的領班,治水、行船经验非常丰富。洪武年间,当地官府治理京杭大运河的漕运,打算从民间选拔优秀的治河人才,白英也被推选出来。  在选拔的最后环节,官府给几名候选人布置了一项任务:用5天时间挖出一条用于疏通的河渠。白英拿到任务后,迅速规划出了一个便捷、合理的方案,接下来就是带领官府分配的民工开挖了。挖了一天之后,白英的手下发现,照目前
寒来暑往,多少医生来了又走,只有她如高原上的格桑花,傲然地盛开在青藏高原上,她被高原上的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女娃博士”。每当听到这个亲昵的名字时,她都忍不住红了眼眶,因为那是她付出的汗水凝结而成的爱的名字。  她就是85后的于彬,出生在北京,由于父亲是一名医生,她从小就听说过很多关于“白衣天使”的故事,高考时,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医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后,于彬顺理成章地进入了中国中医科学院,生活似乎安
清华大学开创初期作为留美预备学校,学生主要学习欧美文化知识,谈吐着装都仿照西式,学校充满着浓浓的西方文化氛围。这天,大教室里坐满了学生,听说国学院新近聘请了一名海归导师,知识渊博,连梁启超都极力推崇。学生们不禁对这位导师神往不已。铃声一响,数百双眼睛齐刷刷地看着门口,只见进来一位身着棉布马褂,脚踩布履,脖间缠一条五尺围巾的“土秀才”。学生们张大了嘴巴。“土秀才”站在讲台上,放下书本,开始自我介绍:
青春最美丽的并不是相爱,而是相遇,人生若只如初见。老旧的电风扇不停地转动,“吱呀呀”的声音在宁静中显得突兀。这是夏夜里的一间女生寝室,七张床上躺着截然不同的七个女生。  阿肥咯吱吱  1号床的阿肥是寝室长。叫她阿肥,并非是她胖的缘故,她只是有些婴儿肥,属于可爱的萝莉型女子,也并非很白,属于健康的小麦色。她是学霸,同室中一个深深迷恋她的粉丝曾说:“她明眸皓齿笑起来的样子让人着迷,有着招牌微笑的她使人
1916年的北京城,蔡锷将军与小凤仙绝对是当仁不让的主角。蔡锷戎马一生,在辛亥革命、护国战争中作出重大贡献,且积劳成疾,为此献上宝贵的年轻生命,死时只有34岁。而小凤仙是个沦落风尘的女子,因缘际会,却开启了一段人间绝唱。  小凤仙原名朱筱凤,父亲经商颇有所成,后因被不良友人拖累而倾家荡产。小凤仙被卖为奴,不久又被卖到妓院,辗转到了北京,最终沦落风尘。小凤仙谈不上是美人坯子,姿色中等,肌肤不算白皙,
已有400年历史的马黛茶,是由南美洲独有的马黛树叶精制而成,含有一百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自然在阿根廷人眼里有着其他饮品无法替代的至高地位。上至总统,下至幼童,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人人喜欢喝茶。  阿根廷人独自饮用马黛茶,是习惯和爱好,也是一种养生之道。阿根廷传统的喝马黛茶方式为:一群人围在一起,在茶壶里插上一根大吸管,在座者就着这根吸管,一人抿上一口,一个不落地轮流着来,眼看着壶里的水所剩无几
你视力不好看不到我的眼泪,却听到我在笑  “在父亲的愿望中,他渴望回到讲台教书育人,可惜残酷的现实,粉碎了他的梦想,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在湖南吉首大学孝心大学生颁奖典礼上,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三年级获奖学生石静咏诗拿着话筒,胸有成竹地讲述,“今生我要做老师,延续父亲的梦想。”  湖南女孩石静咏诗的家位于偏远的小镇,父亲曾是教师,写得一手好字。在即将转调教育局任职之际,父亲突然遭遇车祸,导致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