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也是一种力量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guso1987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开始写《新华影事》专栏时,就想到徐澎。他的名字一直在我脑海中盘旋。
  我给徐澎打电话,向他核实几件往事。他在电话那边说:“算啦,我实在没什么好写的,假如当年没有去西藏,也许……”
  徐澎,1958年12月出生,南京江宁县人,1976年高中毕业后插队当了知青。1978年,他以江宁县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被复旦大学新闻系录取。
  到他1982年毕业时,新华社江苏分社到复旦大学招学生,要摄影记者,学校老师推荐了徐澎。
  当时江苏分社有三位摄影记者,最年轻的也40多岁了。徐澎到摄影组报到,组长丁峻已经50出头,看到摄影组来了年轻人,还是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生,兴奋不已,马上安排他到总社学习、领相机。徐澎开始了摄影记者的生涯。
  到分社的第二年,11月,分社接到一个援藏名额,为期三年。他们推荐了徐澎。
  受命进藏
  那时徐澎正准备结婚。爱人与他青梅竹马,从上小学起就是同班同学,两人的父母又都在一起工作。清秀漂亮的女孩喜欢徐澎的聪明和文采,两人相爱多年。徐澎大学毕业后回到南京,一心想着好好工作,成家立业,根本没想过离开江苏。而且,对一个23岁的年轻人来说,西藏是那么遥远和陌生。
  但是,徐澎有底线,知道即使自己有安排、有计划,也要无条件地服从新华社的调配。于是,从1983年至1987年,他在西藏分社工作了近4年。
  1986年底,藏北草原遭遇50年一遇的大雪,大批牛羊被冻死,大批牧民被困。当时徐澎刚结束青藏线的采访。从青海翻过唐古拉山回到西藏黑河时,他接到西藏分社关于发生雪灾的电话。分社领导询问他的身体状况,问是否先回拉萨休息几天。徐澎表示身体没问题,能完成灾区的报道。第二天傍晚,徐澎在黑河会同拉萨赶来的两位文字记者后,再次踏上翻越唐古拉山的行程。
  那天夜晚天特别黑,只有模糊的点点绿光隐约可见,藏族司机说,那是被大雪逼出来的野兔的眼睛。夜里特别静,几百公里的车程,没有遇到一辆汽车,似乎整条青藏线只有新华社这支小分队向灾区挺进。到了后半夜,气温越来越低,几个人呼出的热气在车窗结了冰,坐在前排的记者,隔几分钟就得用蘸了白酒的毛巾使劲擦前挡风玻璃,保证有块直径20公分的地方不结冰,让司机能够看清路面。
  到达灾区后,徐澎他们把青藏线边的一个兵站作为大本营,那里海拔4900米,气温零下40多℃,热气一哈出口便在胡子上结成一排排冰碴。他们带着高压锅,用一把修汽车用的“喷灯”烧方便面吃,吃一口烂糊糊的面就一小口白酒,就这样吃了一个星期。
  白天采访,大雪漫漫,遭受雪灾的草原上寒冷之极。徐澎说,穿着羊毛里子的军大衣,没有一点温暖的感觉;雪深看不到路,他们每人拄着一根棍子探路,踏着前面的脚印走,以免掉入雪坑。徐澎当时用的是徕卡相机,由于气温太低,他每拍完几张照片,就赶紧把相机揣到怀里包起来,以免快门失灵;最窘的是,大小便都在野外,因为穿得很厚,大便后使劲才能够得着擦屁股,时间稍长便会冻结;一次采访途中路过一个解放军的兵站,一看温度计,才知道已经是零下41℃。
  晚上回到兵站,徐澎趴在小板凳上写说明,向编辑部发出灾情和救灾的照片。
  雪灾报道回来后,徐澎的身体开始出现了病状:早上起来呕吐,吃不下饭,经常感觉胸闷,下意识的动作就是右手不停地在胸前按摩。
  全力以赴
  徐澎说:我至今难忘西藏,怀念那时的集体。那时各分社去援藏的都是年轻人,大都有抱负、有理想。那时的西藏分社,一、二层是办公室,三层是宿舍,大家都单身,工作、吃、住在一起,互相关心人互相照应,人和人之间特别亲。有人出差,分社全体同事就会出来送行,出差回来,大家在办公室听到汽车声,都会跑到大院里迎接,握手,紧紧拥抱。分社职工不分藏族汉族,业余时间,大家共同的乐趣就是喝酒、打牌……
  上世纪80年代,西藏工作、生活的条件还是很艰苦的,但只要有采访任务,分社的记者都积极报名。徐澎说,有时自己没有任务,看到出发的车上有位置,就会挤上去。只要没有去过的地方,大家都争着要去,那时分社还没有丰田越野车,外出采访只有北京吉普车,没有暖气,一路走走停停。
  作为一名新华社记者,徐澎知道自己在西藏的报道,应该反映西藏进步、藏汉团结、藏族人民当家作主。他拍摄了一批有特色的新闻照片,如被港报整版刊用的《西藏小山村》、被海外几十家报纸采用《拉萨青年新追求》、生动反映藏族人民新生活的《拉萨农民学外语》、新华社摄影部好稿《西藏幼儿园购买大客车接送孩子》等。而徐澎最难忘的是43项重点工程报道和1986年雪灾报道。
  1985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为了表示隆重庆祝,更好地体现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中央抽调内地9个省、市的建设者,在西藏开工43项重点工程。工程分布在拉萨、日喀则等6个地区,从设计到施工完成历时约一年时间,是西藏历史上最集中、规模最大的建设举动。徐澎自始至终参加并完成了43项工程的摄影报道任务。
  从各路建设大军抵达西藏开始,徐澎就全力投入了采访。他跑遍了拉萨、日喀则、那曲、泽当等地的施工现场,其中拉萨市展开了20个项目,徐澎几乎整天泡在工地。
  关于43项工程,徐澎至今说起来还兴奋不已。他说有几件事一生难忘。一是由于整天跑工地,摄影包不是背着就是捆在自行车上,百般摩擦,一年他用坏了两个摄影包;二是他拍摄的西藏体育馆的照片被《工人日报》头版头条刊登,这是他的作品第一次在中央级报纸头版头条刊出;三是他用120相机采用连接法拍摄的西藏饭店落成的照片,被《西藏日报》通栏刊登;四是由于报道43项工程,他被西藏区委宣传部评为“20周年大庆报道先进个人”。
  最后一件是,爱人到拉萨探亲,在拉萨住了两个月,徐澎只抽出一天时间陪她参观了罗布林卡和八角街,连布达拉宫都没有去。说起这件事,他至今还颇感遗憾。   1987年,徐澎被特邀参加新华社摄影部年度工作会议。当时的摄影部副主任钟巨治在会上说,徐澎同志告别新婚7天的妻子,从风景如画的苏南水乡奔赴风雪弥漫的青藏高原,并且做出了很好的成绩。“文革”十年,新华社人才断档,那时的领导认为徐澎文化素养好,业务能力强,经过西藏艰苦环境的磨练,将来一定会成为新华社的优秀记者。
  但是,四年援藏带给徐澎的不仅仅是收获,还有难以尽说的病痛。
  不能承受之重
  徐澎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大学毕业生,走出复旦大学校门时,可谓天之骄子,人中俊杰。而进藏工作后,他的头发掉得厉害,逐渐成了秃顶,人也明显憔悴了。回来后,医院查出他心脏肥大,还有严重的胃溃疡,常常感觉胸闷气短。
  当年徐澎家住四楼,每次回家,每上一层就要休息片刻,到了家门口还要喘口气才能开家门。说到这些徐澎有些伤感。他说,爱人以前小鸟依人,把他当作靠山;而当他从西藏回来后,他就被爱人当作弱者了,家里的体力活儿是爱人抢着干。1985年,徐澎从西藏回南京探亲,分社一位同事的孩子喊他“爷爷”,当时他还哈哈大笑,那年他27岁;1987年徐澎从西藏回到南京,路遇一位母亲带着儿子,她也让孩子叫徐澎“爷爷”。这一次,徐澎心里一股酸楚。
  从西藏回到江苏分社后,身体状况使徐澎承受了巨大压力和沮丧。想当“名记者”的事业追求一下子成了泡影,他仿佛从云端一下跌入谷底。大家都在风风火火干事业,似乎没有人注意到他的变化。
  分社的同事打趣徐澎,说他是“聪明绝顶”,也有人说他缺少情趣,不爱运动,不爱热闹。其实他中学时二胡拉得好,也擅长唱歌,也算是个文艺青年,只是身体状况使他不得不小心照顾自己。所以,遇到大家要推杯换盏、大快朵颐时,他总是找借口离开。
  我以前老说徐澎心思太重,把病看得太重,后来我自己大病一场后,才体会到身体的患痛可以导致心理的抑郁。或许他的身体承受多大的折磨只有自己最清楚,别人很难体会到。
  由此我很感慨,一个人,一个男人,带病工作三十年如一日,那要有多大的耐力和担当啊!今天的新华社仍然会派记者编辑去援藏,所幸的是,一般来说会更加尊重个人意愿,并将每一任的任期缩短为10个月。
  九十年代是新闻摄影大发展的时期。新华社摄影部开始有传真照片,每个分社指定一个效率高的记者负责发送传真。摄影部分管业务的副主任林川说,江苏分社就让徐澎干吧!可是,徐澎却不敢接受这样的任务。他想的是,万一遇到突发事件,自己的身体跟不上,将会影响报道……
  按照分社摄影组的分工,徐澎接替了体育报道,先后参加过沈阳青少年运动会、上海东亚运动会、南京大学生运动会等报道。说起当时的情景,徐澎很无奈,他说,“遇到大报道,特别是运动会,记者之间都是‘抢活儿’,只有我‘让活儿’——体育报道要来回穿梭不同场地,我经常感觉胸闷,喘不过气,很多人不理解。和徐澎搭档过的记者张晓军说,大家都调侃徐澎“装”,其实体育报道对他来说确实已经比较吃力了。
  坚守的力量
  有时候,你会觉得命运对你不公,毫不留情把原来属于你的东西拿走。后来,你才发现这是个玩笑。只要你坚守,哪怕是在无奈中坚守,你终会发现,拿走的只是蒙在你眼前的一层面纱,你内心深处,属于你的东西,谁也拿不走。
  无奈只是表面,坚守才是做人的底线。
  徐澎又上路了。他成了专职对外摄影记者。“当年的对外报道节奏相对慢,时间跨度大,拍摄方法、叙事方式很适合我的兴趣。”徐澎回忆说。
  上世纪90年代,在东南亚、港澳地区,报纸经常可见署名“新华”的图片报道,是由新华社摄影部对外发布的;对外的英文报道,很大一部分是图片专题,都是一些欧美用户采用,特别是法国的伽马、西霸图片社,还定期向摄影部约稿。所以,那时候国内分社有十几个相对固定的对外摄影记者,总在琢磨“外国人想知道中国的什么?”徐澎也常常想这些。
  十几年来,从风情到人物,再到经济,每一个专题,徐澎都探索、实践,拍摄了一批优秀的专题图片。
  徐澎自己说他从风情专题摄影开始起步,使它成为自己的强项。他拍摄的《水乡古镇甪直》被香港报纸整版刊登,《瞭望》杂志插页刊登。画面中,苏州市的千年古镇甪直,河水清清,鹅卵石铺成的街巷两旁的民居古建筑,黛瓦白墙、木门木窗、宽梁翘脊,依然不减明清时代的风采。
  徐澎说:“我发现一个线索,总会先采访。” 《一个人的教堂》就是在甪直镇拍摄期间“采访”出来的。有一天逢周日,徐澎在甪直路过一个小教堂,向里望去,信徒们正在做礼拜。徐澎怦然心动,宗教在中国人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这是一个值得拍摄的题材。他从教堂外面看进去,正在做礼拜的多是当地中老年妇女。于是,他用长焦镜头虚化牧师和十字架,拍摄了一名中年女信徒的盘头。
  “后来我和教堂的牧师聊了很久。他当时40多岁,他说自己是在上学时听到上帝的声音被打动了,就信奉了天主。这位牧师日常生活和老百姓一样,他自己种菜,在河边洗衣,还给人看一些小病,做一些慈善。”徐澎拍摄的组照中,有一张是牧师推着自行车,行走在油菜花田里。当年摄影部请法国伽马图片社资深编辑到北京开研讨会时,一位编辑说,这张照片是当天看到的最好的一张可以跨页使用的照片。
  采访结束回到南京,分社采编主任华惠毅问徐澎:“你去拍教堂了?”徐澎说:“是啊。”原来,当地有关部门刚刚询问过江苏分社:“你们是否有记者在甪直采访教堂?”华惠毅的回答是:“宗教也是新华社报道的内容之一,我们会按新闻规律办事。”
  徐澎喜欢拍摄人物故事。他觉得,摄影记者也要深入采访,深入挖掘,才能在照片里再现人的精神实质。
  为报道改革开放后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徐澎几次到南京大学调研采访,最终找到一位颇具代表性的人物——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物理教授王业宁。她长期从事固体中相变与缺陷的内耗与超声研究,80年代以来她领导的研究室,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研究中心之一。徐澎在与王业宁的接触和交往中发现,在常人眼中很神秘的科学家王院士,其实平日里就是一个普通的、和蔼可亲的老太太,她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衣着朴素,而且非常安静,不喜欢人多吵闹,没有前呼后拥的助手,甚至也不愿让人看到有记者采访她。这一切都给徐澎很强烈的印象,他也用镜头再现了这位中科院院士低调安静、生活化的一面。   向徐澎们致敬
  2005年,徐澎离开摄影记者岗位到《江苏内参》编辑部工作。这是件无奈的事,主要原因还是作为摄影记者,他身体顶不住了。徐澎说:“还有个小原因,我长期干对外摄影,当时摄影部撤销了对外组,我在工作中有些茫然。”(2010年摄影部重建了对外组,以加强对外新闻摄影报道。——编者注)
  徐澎作为最早的一批对外摄影记者,他怀念那时的工作,怀念那时的同事氛围。他说,那时总社摄影部的对外组是间大办公室,分社记者去了,和每一个编辑聊,很随便,大家可以歪着斜着靠着挤在一张大沙发上,一个人说照片,大家都发言,无拘无束。新华社的优势就是有一批做专题的记者,当时地方媒体没有这个优势,撤销了对外编辑室,很可惜。
  他又说,专题照片要采访,要下很大功夫,不经过深入采访,不可能拍出好照片;照片之间还要有结构、逻辑关系,还要组织,哪张打头,哪张结尾,都是有说道的,非常重要。而这些都需要大把时间和心力的投入。
  在新华社的诸多工作岗位中,摄影记者其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位置。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发挥个人的才能,拍摄的内容、时间、节奏基本由自己掌握;想调整一下,抽出时间读书、思考,也比较容易办到。然而这个岗位也有一个短处——国内分社只有摄影记者岗位,没有摄影编辑编制,一般一旦做了摄影记者,就得一直干到退休,半路转岗并不容易。所以不少摄影记者到了50多岁也还要扛着机器到新闻现场去完成工作定额,这就是现实。
  说到离开摄影记者岗位,徐澎有些伤感,他说,“我最早不喜欢摄影,进分社起初千方百计想做文字记者;后来干了摄影,也曾有过当名记者的目标,也曾想过拿荷赛奖;去西藏后,身体出了问题,照片拍得少了,心中常有些不安。30年来,看到重大报道有别人参加了,比如香港回归,心里也会有失落感,时常会有些冲动,但更多的是无奈。”
  说实话,徐澎虽然在新华社工作了三十年,但他不算名家,亦无惊世作品在册、入展。这样的记者在新华社有一大批,他们是带着病痛,甚至拖着伤残的肢体,在星光下赶路,在风雪中坚守,在洪水中屹立,在地震时冲向震中……他们中的多数人,这辈子也成不了名家、成不了英雄,但是,他们义无反顾地站在自己的岗位上,始终坚持着。
  我觉得,他们的经历,他们的工作,记录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和变化,留下深刻的历史痕迹。这种痕迹不仅出现在镜头里,还印在摄影记者身上。他们代表了一批“新华人”,代表了新华社的一个时代。
  在书写新华社的历史时,我们应该向他们,向徐澎们致敬。
  徐澎现在是新华网江苏频道总监兼图片总监,既当文字编辑也当摄影编辑,他并没有离开摄影。
  南京郊区的高淳,有一位名叫姜训红的盲人邮差,他天天拄着拐杖,给村民送信和报纸。在徐澎拍摄的《盲人邮差》这个专题里,有一张的画面是姜训红在蜿蜒崎岖的小路上走向远方。照片的文字说明是:
  姜训红又上路了,乡亲们都同他打招呼。
  有人问他:“这信到底要送多久呢?”
  姜训红笑着回答:“送到我不能动为止。
其他文献
图片编辑作为照片在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总是在做着相似的选择题:哪位摄影师?这张还是那张?放前还是放后?一系列的圈选之后,最终决定照片将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  看似是一些简单的问题。在和一些刚入行的应聘者沟通时,也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挑好看的图我还是会挑的。”可实际上并非如此。图片编辑需要更早就介入拍摄工作中,甚至在摄影师出发之前。  今天说的这个故事——倒霉的法新社摄影师——也许
期刊
“我怎么就看不出立体派的画儿是‘立体’的呢?”“里面哪有立方体啊?”上中学时,站在毕加索立体派时期的作品前,我也曾不只一次地提出过类似的问题。时间是好奇心最耐心的老师。通过不断学习,我头脑中笼罩在立体派上空的薄雾被渐渐吹散,我因而可以更深入地欣赏立体主义的画作,并且在视觉世界中探险时,把立体派当作我的又一个启发性的坐标。  立体派的光芒照亮的是观察世界的方法,它的突出贡献是在二维的平面上创造出四维
期刊
2012年12月14日,北京798艺术园区DPARK北京会所前人头攒动,正在举行的第五届佳能“感动典藏”摄影大赛颁奖典礼为寒冬带来几许暖意。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渡边昇、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影像文化推进部总经理王川,以及中国日报总编助理、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王文澜、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周梅生、中国国家话剧院导演孟京辉等嘉宾共同出席了本次活动。  第五届佳能“感动典藏”摄影大赛从5月1日开赛至8月
期刊
意大利以时尚设计闻名世界,从服装、汽车到其他工业产品甚至照相机。1988年的尼康F4就是由意大利人Giugiaro(乔治亚罗)做的造型设计,推出后在当时令人耳目一新。事实上,在1950年代,意大利的相机就如同它的汽车一样早已令世界刮目相看,有限的产量使其价格不菲,时至今日依旧高居驼峰。2012年我们在Ebay上以2000多美元拍到一架1950年产的使用135胶卷的GAMMA-Ⅱ相机(图1),并对其
期刊
很多好照片是出自远近闻名的风景名胜,但也正因如此,大家都一窝蜂地涌到这些地方,拍出大量雷同的照片。这么一“撞车”,好照片的“好”也就大打折扣。那么我们应该到哪里去发现拍摄机会,如何拍摄、挑选、编辑出好照片?从本期开始,我刊邀摄影家李少白与摄影师、出版社编辑何星,结合摄影作品,以对话形式,从不同角度探讨和阐释“好照片在哪里”,希望对影友提高摄影水平有所帮助。  何星:通过学习,我对什么是好照片已经有
期刊
在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现代学科与传统学科的结合往往创造出边缘学科,而后可能发展成主流学科。如数码技术和影像技术的结合,创造出数码相机,并发展成摄影领域的主流产品。由于数码相机的存储容量有限,就发展了可以扩充容量的存储卡技术和在电脑的内置或外置硬盘存储技术。数码相机拍摄的初始数据往往不能令人满意,故需要后期处理,于是又发明了各种图像后期处理软件技术。为了让进行图像处理的电脑工作稳定、高效和最
期刊
在读者朋友的支持和关爱下,《摄影世界》已公开发行30周年。作为新华社报刊集群中唯一的摄影杂志,《摄影世界》30年来始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30年的历程中有辛劳、汗水、欢笑,同时也有对读者的感恩。在新年到来之际,2012年1月15日,《摄影世界》公开发行30周年庆祝晚会暨金秋影友迎春联谊会在北京西单美爵酒店举行,摄影界人士和读者朋友等220人参加了晚会。  一曲激昂振奋的莫扎特弦乐小夜
期刊
在今年的“异域撷英”专栏中,我将向大家介绍一系列澳大利亚的摄影师和他们的作品。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是专注于“澳大利亚摄影的艺术性”,或称为“艺术摄影”。  在我看来,所有的摄影师都是视觉语言的传播者,并且在本质上,是视觉艺术家。为了向读者呈上更精彩的影像和文字,我将目标锁定在创意摄影上,因为在其中,摄影师更多的是积极的参与者,而不是“隐形”的旁观者。  除去占总人口比例较小的原住民群体,澳大利亚其实
期刊
眼看着北京一天天冷起来的时候,意外收到了奥神传媒南下黄石的邀约,着实是一件令人开心的幸事。“沿着铁路去旅行”是奥神的朋友们一直所倡导的一种生活方式,于我而言,共鸣有加。在我看来,去陌生的地方就是旅行,其最大的奥秘无非是给眼睛一点陌生感。  至于交通工具,飞机高来高去,直奔目的地,节奏快得让你觉得旅行成了一件必须完成的任务;汽车颠簸劳顿,安全性又差,实在是劳神费心,也让轻松愉悦的旅行失色不少——还是
期刊
1月19日,柯达公司根据美国破产法案第11条的规定,向法院提出因丧失偿付能力而改组的要求。柯达公司创立于1880年,曾经是世界最大的影像产品及相关服务生产和供应商,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市。柯达称,公司此举将实现其专利技术资产价值最大化,并预计于2013年完成重组。柯达股票近期将从纽约证券交易所摘牌。尽管企业界早已经看到这项申请迟早会来临,但对这家有132年歷史,甚至可以说具有摄影界元首地位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