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意识在普通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体现分析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d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普通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渗透意识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将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意识分为文学教育渗透、生命教育渗透、人文精神渗透、创新教育渗透四个组成部分,对渗透意识在普通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体现进行分析和实践。
  【关键词】渗透意识;普通高中语文教学;体现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一、在普通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
  由于普通高中学习任务繁重与升学压力大,文学教育往往会在普通高中语文教学中被教师忽略,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只运用文本对考试类型题目进行分析讲解,偶尔进行文学教育也仅仅是作为课下阅读参考或者辅助教学的内容,这就造成了现如今许多年轻人看不懂文学作品的社会现象。文学作品对人物的塑造与优秀人物性格的刻画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通过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对文学教育的渗透可以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提升,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榜样,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基于我国考试制度的限制,很多高中语文教师都将自己的课下时间利用到了备课、批改作业等教学任务上,很难抽出时间放在文学作品的阅读上,导致教师自身文学素养不高;第二,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与其他学科相比较提高分数较慢,学生对学习文学阅读积极性不高,因此很多教师也只围绕高考考查点进行题海训练,而对于文学教育的重视力度不够;第三,网络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学生对于网络越来越依赖,文学作品很难对学生产生吸引力,进而使得文学作品一直处于学习生活的边缘。
  (二)如何在普通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
  第一,语文教师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提高自己文学作品的阅读量,在教学过程中将文学知识以故事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讲授;第二,改变对语文学科的传统看法,利用课堂开展文学作品阅读赏析活动,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喜爱,提高对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第三,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针对文学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第四,鼓励学生写读后感、写评论,多练笔,创作的过程也是对作者创作的体验过程,在创作中对文学作品产生思考。
  让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将阅读活动从课堂带到日常生活中,使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变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与文学素养,这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力有着很大的帮助。
  二、在普通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一)在普通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要求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教授的同时,也要利用语文学习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学生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充分对生命成长的过程进行感悟。语文教材中选取的都是较为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所表达出的人文内涵足以对学生产生精神领域的深刻影响,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
  (二)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第一,教师要在课程开始之前做好备课准备,对教材中体现人文方面的资源进行捕捉,进而更好的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讲解,与学生进行与生命有关话题的讨论,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对生命的尊重;第二,利用阅读的方式,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对话交流,与作者塑造的具有优秀品质的人物进行心灵上的沟通,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帮助,让学生自主的去体会生命的美好与可贵;第三,加强写作训练,要求学生以日记的方式对生命中的每一天进行记录,感受生命成长的过程的同时对生命本身进行思考,感悟人生所表达出来的道理。
  促使人类发展进步是教育事业的本质,给予学生心理上的关怀,让学生学会理性的对待生命过程中无法预知的一切,是教师应该为学生负起的责任。
  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含义
  第一,从感性的角度看待人文精神,其则是指的对人性的了解、对人难免犯错的宽容、对人各有别的尊重;第二、从理性的角度看待人文精神,其则是指的人类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一代一代对真理不停的探索与追寻,是科学不断延续发展的动力,是人类本身对真实性的渴望,是对科学的坚持。
  (二)如何在高中语文渗透人文精神
  第一,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将人文精神作为语文教育的基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不要急着为他提供找寻正确答案的途径,要使学生在问题面前学会自主的思考,解放学生思维,保持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想法的多样性;第二,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因此教师想要加强对人文精神的教学就要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人文环境,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文章中的人文精神对学生进行灌输,使学生产生更深刻的体会。
  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意识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传统课堂模式对其产生的阻碍作用,在对创新教育的渗透最重要的是在创新课堂的环境下才能更好的进行,传统课堂中的创新教育是无法使学生产生兴趣的;第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搞不清楚教学的主体,即使在课下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又会将教学目标的地位加以突出,使得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创造性能力无法得到充分的培养。
  (二)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创新意识
  第一,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科技手段对课堂进行丰富,寻找学生的兴趣所在,并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对其进行思维启发,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在自由的课堂氛围中进行思维的创新,并对其产生的新奇的想法给予肯定;第二,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学过程的安排符合为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服务的要求,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从而更好的对语文学科进行学习。
  五、结语
  于此可见,渗透意识体现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里,无论是对学生哪方面的培养都离不开渗透式的教学方式,渗透意识在文学教育渗透、生命教育渗透、人文精神渗透、创新教育渗透四个方面表现出来的作用也充分的说明了渗透式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雷永平.高中语文人文价值的实践策略探析[J].现代阅读
  (教育版),2012(19).
  [2]张春生.对“高中语文教学渗透创新教育”目标体系的探索[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04).
  [3]贺新华,胡凯.中国传统文化中生命教育思想探析[J].科技信息.
  (编辑:董娇)
其他文献
当今社会,广告创意者为了制作出新颖独特的广告语言,体现广告语言的独特性和奇异性,他们普遍采用"旧瓶装新酒"的方式将我们熟悉的成语结构进行变异,给予它们以新的意义。论文
教学提问艺术是指教师以提问为手段进行教书育人的实践活动。教师教学提问艺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效率。本文对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艺术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及策略进
肉苁蓉是中医补益药物中的常用品种,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其有效成分及作用机理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肉苁蓉及其所含的一些化学成分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该文就近十年此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初中语文教育改革事业也开始步入正轨。初中语文教育改革采用新的教育理念,并且改革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运用
辽宁省古遗址分布研究,是对那些即将消失的历史信息全方位地保存、记录,是对辽宁地区不可移动文物分布的规模、区域、构成、保护管理现状、基础地理资料等进行的文化整理,为
在现行的一些版本的线性代数教材中,行列式与矩阵的定义存在错误或不足,并由此又派生出一些次生错误.比如把一阶阵看成了一个数等等.本文指出并纠正了这些错误,给出了经得起
【摘要】礼仪教育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内容,更是学校教育的目标之一。小学语文学科,承载着广博的人文色彩,蕴含着丰富的礼仪教育的素材。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结合“八礼四仪”活动的开展,真正实现让学生的幸福成长。  【关键词】语文;礼仪;幸福成长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诵读经典就是让孩子们读“
为探讨耕作方式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内源激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设3种耕作方式(耕翻+镇压,旋耕+镇压和旋耕),在小麦各生育时期定期取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