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他得知身患绝症的恋人以后生小孩会有生命危险时,他仍然跪地向她求婚。18年来,他帮她无数次战胜死神,最后妻子体内的癌细胞竟然全部消失,创造了击溃死神的医疗奇迹。他叫毕红仕。近日,在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双莲寺小学旁的一幢老式楼里,笔者走进了毕红仕的家。
无论今后怎样,你是我永远的新娘
毕红仕今年40岁,但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大10岁。他的家中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和电器,女儿的床是用几块木板拼凑起来的。
毕红仕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共青团安庆市委工作。1988年底,共青团安徽省委举办职业道德演讲比赛。在大赛上,某公司营业员方媛凭着极富感染力的演讲深深打动了台下的毕红仕,他开始注意打听方媛的个人情况。
当时的共青团安庆市委书记有意撮合两人,特地送了他们两张电影票。看完电影回家时,心细的毕红仕坚持让方媛走在自己的右边,说这样安全些。一直身体不好的方媛被这个小细节感动了。渐渐地,毕红仕了解了方媛的苦难历程:一岁半和14岁时,因胆囊肿瘤在武汉做过两次大手术,与死神擦肩而过。虽然参加工作后常常发病,但她忍着剧痛笑迎顾客,每年都被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质服务标兵……毕红仕对方媛更有好感了,而方媛也喜欢上了毕红仕,两个人幸福地相恋了。
不久,毕红仕被派往异地挂职锻炼,但女友的病经常发作,这紧紧地揪着他的心。毕红仕每个月回家探亲一次,每次都是来不及把包放回家便赶到医院陪伴生病的恋人。
1991年盛夏,方媛高烧不止,被连夜送往南京军区总医院。经过3次手术后,她的病情才稳定下来。但医生告诉毕红仕,方媛因为先天性胆管畸形狭窄,病情很难治愈;而且不能生小孩,否则会危及生命。这无异于一个晴天霹雳。但毕红仕很快又清醒过来,他知道只有自己镇定,方媛才有希望。在南京住院的两个多月里,毕红仕悉心照料着方媛,为她擦身、端屎端尿……
方媛感到未来一片黑暗,她向毕红仕提出分手被拒绝后,开始积攒安眠药准备自杀,幸亏被细心的毕红仕及时发现。为了给女友动力和信心,一天,毕红仕跪在方媛病床前,郑重地向她求婚:“方媛,无论今后怎么样,答应我,你都是我永远的新娘!”方媛喜极而泣,这句质朴、炽热的爱情宣言让她安然经历了第4次手术。
爱人,我就是死也要生下孩子
经过一年多的精心调养,方媛的身体有了较好的恢复。1992年国庆,这对恋人终于喜结连理。毕红仕在家是长子,年迈的母亲做梦都想抱孙子以享天伦之乐,但毕红仕从不向妻子提及此事,他不愿妻子去冒生命危险。而方媛却坚持要生孩子,她对毕红仕说:“我就是死也要生下孩子。”怀孕六个多月的时候,方媛到医院检查,医生善意地劝她打掉孩子,但方媛没那样做。
1993年7月,怀孕7个月的方媛早产,生下一名女婴。孩子出生时被脓血感染导致全身水肿,且双眼紧闭,没有啼哭,出生1小时即被送往急救室抢救。母女俩都稳定下来以后,毕红仕一会儿跑到妻子病床前安慰她孩子一切都好,一会儿又跑到儿科照看女儿。毕红仕在医院坚守了7天之后,喜讯终于传来:孩子的眼睛睁开了,小生命发出了一声嘹亮的啼哭,孩子得救了!毕红仕给女儿取名为毕婕妤。
小婕妤多才多艺,不仅是安庆市迎江区的“故事大王”,还获得过该市征文二等奖。女儿给这个不幸的家庭送来了欢笑与活力,夫妻俩嗅到了幸福的芬芳。但遗憾的是,幸福并未在这个家停留多久。
1999年初夏,方媛再次病发住进了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被确诊为胆管癌。为了让妻子配合治疗,毕红仕哀求医生开了一真一假两份病历,向妻子隐瞒了她的病情。为了给妻子补充营养,毕红仕每天买回鸽子、黄鳝炖给她吃。
在丈夫的精心护理下,方媛提前出院回家。由于胆囊和大部分胃被切除,她的腹部插上了引流管。回家后的两个月里,她天天发烧呕吐。毕红仕一方面要照顾妻子,另一方面要工作,从上海回来后的100多个夜晚里,他几乎每天都和衣而睡。看到丈夫如此周到地照顾自己,方媛感到非常幸福,她决心好好地活下去,来回报丈夫的爱。
真爱感动上苍,绝症奇迹般好转
就在毕家最困难时,他们的故事通过街坊流传到安庆各个角落,安庆市妇联、团市委等单位和个人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同时,毕红仕和女儿继续节衣缩食,让方媛吃最好的药,看最好的医生。
从2000年春节开始,方媛感到腹部不痛了,并连续数周没有发病,面色也渐渐红润。毕红仕带着妻子来到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复查,医生惊喜地告诉她:癌细胞全部消失,各项指标趋向正常!毕红仕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紧紧拥住妻子,平生第一次流下了眼泪。
走出病魔阴影的毕家从此焕发出生机和活力,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拥有挚爱的方媛开始把无限的热忱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2001年,方媛在安徽省委宣传部和团省委举办的“党在我心中”演讲比赛中获一等奖。2002年10月,安徽省妇联在合肥组织的家庭美德专场报告会上,方媛所作的《与病魔顽强抗争》的精彩演讲,打动了每一个观众的心……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她会打短工补贴家用;在拥挤的车厢里,她扶老携幼;在绝症病人床头,她用自己的故事点燃绝望者生命的火花;在下岗职工们彷徨的日子里,她用亲身经历鼓励他们接受培训,争取再就业……
2004年,毕红仕一家被中央宣传部、全国妇联等单位联合授予“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殊荣,毕红仕也荣获“安庆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谈及现在的生活,毕红仕微笑着说:“尽管还要偿还几万元债务,但大喜大悲都过来了,我有能力让家人过上好日子。”更令人高兴的是,方媛克服困难刻苦自学,2005年11月,经过层层角逐,她从三百多名竞争对手中以总分第二名的成绩脱颖而出,被安庆市迎江区钱牌社区居委会录用为公务员。
笔者问毕红仕,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他顽强抗争走向曙光的,他说:“奇迹是人创造的,人若没有信念就会被疾病吓倒。爱一个人就要给她全部,对她负责到底。”
(喻浩华摘自《家庭生活报》)
无论今后怎样,你是我永远的新娘
毕红仕今年40岁,但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大10岁。他的家中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和电器,女儿的床是用几块木板拼凑起来的。
毕红仕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共青团安庆市委工作。1988年底,共青团安徽省委举办职业道德演讲比赛。在大赛上,某公司营业员方媛凭着极富感染力的演讲深深打动了台下的毕红仕,他开始注意打听方媛的个人情况。
当时的共青团安庆市委书记有意撮合两人,特地送了他们两张电影票。看完电影回家时,心细的毕红仕坚持让方媛走在自己的右边,说这样安全些。一直身体不好的方媛被这个小细节感动了。渐渐地,毕红仕了解了方媛的苦难历程:一岁半和14岁时,因胆囊肿瘤在武汉做过两次大手术,与死神擦肩而过。虽然参加工作后常常发病,但她忍着剧痛笑迎顾客,每年都被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质服务标兵……毕红仕对方媛更有好感了,而方媛也喜欢上了毕红仕,两个人幸福地相恋了。
不久,毕红仕被派往异地挂职锻炼,但女友的病经常发作,这紧紧地揪着他的心。毕红仕每个月回家探亲一次,每次都是来不及把包放回家便赶到医院陪伴生病的恋人。
1991年盛夏,方媛高烧不止,被连夜送往南京军区总医院。经过3次手术后,她的病情才稳定下来。但医生告诉毕红仕,方媛因为先天性胆管畸形狭窄,病情很难治愈;而且不能生小孩,否则会危及生命。这无异于一个晴天霹雳。但毕红仕很快又清醒过来,他知道只有自己镇定,方媛才有希望。在南京住院的两个多月里,毕红仕悉心照料着方媛,为她擦身、端屎端尿……
方媛感到未来一片黑暗,她向毕红仕提出分手被拒绝后,开始积攒安眠药准备自杀,幸亏被细心的毕红仕及时发现。为了给女友动力和信心,一天,毕红仕跪在方媛病床前,郑重地向她求婚:“方媛,无论今后怎么样,答应我,你都是我永远的新娘!”方媛喜极而泣,这句质朴、炽热的爱情宣言让她安然经历了第4次手术。
爱人,我就是死也要生下孩子
经过一年多的精心调养,方媛的身体有了较好的恢复。1992年国庆,这对恋人终于喜结连理。毕红仕在家是长子,年迈的母亲做梦都想抱孙子以享天伦之乐,但毕红仕从不向妻子提及此事,他不愿妻子去冒生命危险。而方媛却坚持要生孩子,她对毕红仕说:“我就是死也要生下孩子。”怀孕六个多月的时候,方媛到医院检查,医生善意地劝她打掉孩子,但方媛没那样做。
1993年7月,怀孕7个月的方媛早产,生下一名女婴。孩子出生时被脓血感染导致全身水肿,且双眼紧闭,没有啼哭,出生1小时即被送往急救室抢救。母女俩都稳定下来以后,毕红仕一会儿跑到妻子病床前安慰她孩子一切都好,一会儿又跑到儿科照看女儿。毕红仕在医院坚守了7天之后,喜讯终于传来:孩子的眼睛睁开了,小生命发出了一声嘹亮的啼哭,孩子得救了!毕红仕给女儿取名为毕婕妤。
小婕妤多才多艺,不仅是安庆市迎江区的“故事大王”,还获得过该市征文二等奖。女儿给这个不幸的家庭送来了欢笑与活力,夫妻俩嗅到了幸福的芬芳。但遗憾的是,幸福并未在这个家停留多久。
1999年初夏,方媛再次病发住进了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被确诊为胆管癌。为了让妻子配合治疗,毕红仕哀求医生开了一真一假两份病历,向妻子隐瞒了她的病情。为了给妻子补充营养,毕红仕每天买回鸽子、黄鳝炖给她吃。
在丈夫的精心护理下,方媛提前出院回家。由于胆囊和大部分胃被切除,她的腹部插上了引流管。回家后的两个月里,她天天发烧呕吐。毕红仕一方面要照顾妻子,另一方面要工作,从上海回来后的100多个夜晚里,他几乎每天都和衣而睡。看到丈夫如此周到地照顾自己,方媛感到非常幸福,她决心好好地活下去,来回报丈夫的爱。
真爱感动上苍,绝症奇迹般好转
就在毕家最困难时,他们的故事通过街坊流传到安庆各个角落,安庆市妇联、团市委等单位和个人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同时,毕红仕和女儿继续节衣缩食,让方媛吃最好的药,看最好的医生。
从2000年春节开始,方媛感到腹部不痛了,并连续数周没有发病,面色也渐渐红润。毕红仕带着妻子来到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复查,医生惊喜地告诉她:癌细胞全部消失,各项指标趋向正常!毕红仕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紧紧拥住妻子,平生第一次流下了眼泪。
走出病魔阴影的毕家从此焕发出生机和活力,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拥有挚爱的方媛开始把无限的热忱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2001年,方媛在安徽省委宣传部和团省委举办的“党在我心中”演讲比赛中获一等奖。2002年10月,安徽省妇联在合肥组织的家庭美德专场报告会上,方媛所作的《与病魔顽强抗争》的精彩演讲,打动了每一个观众的心……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她会打短工补贴家用;在拥挤的车厢里,她扶老携幼;在绝症病人床头,她用自己的故事点燃绝望者生命的火花;在下岗职工们彷徨的日子里,她用亲身经历鼓励他们接受培训,争取再就业……
2004年,毕红仕一家被中央宣传部、全国妇联等单位联合授予“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殊荣,毕红仕也荣获“安庆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谈及现在的生活,毕红仕微笑着说:“尽管还要偿还几万元债务,但大喜大悲都过来了,我有能力让家人过上好日子。”更令人高兴的是,方媛克服困难刻苦自学,2005年11月,经过层层角逐,她从三百多名竞争对手中以总分第二名的成绩脱颖而出,被安庆市迎江区钱牌社区居委会录用为公务员。
笔者问毕红仕,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他顽强抗争走向曙光的,他说:“奇迹是人创造的,人若没有信念就会被疾病吓倒。爱一个人就要给她全部,对她负责到底。”
(喻浩华摘自《家庭生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