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原则与策略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junfeng_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教育是完整的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健康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事物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
  在物理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把情感因素引入教学当中。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具有初步的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为今后的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情感教育的原则和策略
  1.1 首先明确,情感是教学活动认识主体结构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非智力因素。新课程目标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了什么,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支持什么,确立什么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我们可以说,情感是教学活动认识主体结构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非智力因素。
  1.2 在物理教学中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情感空间让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
  1.2.1 物理教学中引课的情感。在物理教学中,教师既要时刻注意给学生注入情感因素,又要充分挖掘各种潜力,去启发学生的思维,点燃学生的心灵之火。例如在讲授“功”的概念时,我首先给学生讲述了宋辽征战的故事:辽兵在金沙滩城中设伏,三郎双手托住城门千斤闸,让宋将突围脱险,自己以身殉国。他的“功劳”是很大的,但在物理学中“他的双手托闸”却没做功,并希望每个学生在这节课结束时都能正确地解答这个问题。这样抓住了初中学生喜欢英雄传奇故事的心理,把“功劳”与物理“做功”产生的矛盾造成了悬念,激发了学生解开迷团的求知欲望,成为牵动学生认真学习,以求得正确解答的兴趣线索。
  1.2.2 物理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里蕴含着情感在教学过程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教学中,要选择知识传授与情感教育的最佳结合点,这是成功地实施情感教育的关键。例如讲“欧姆定律”时,我在指导学生通过选器材、连实物、设计表格与实验,并推导出“欧姆定律”的结论,这样做使学生既能掌握控制变量法,又能感受到探知的艰辛与乐趣,进而明确地向学生指出:“‘欧姆定律’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通过大量的实验得到的。欧姆探索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过程,耗费了欧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体现了欧姆尊重事实、用事实说话、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这一精神是人类可贵的财富,也正是我们学校所需要的。”
  2 教学中要实现情感的转移
  在教学过程中,如要能使教师的兴趣,喜爱和理解导致学生的兴趣、喜爱和理解,这就是说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发生情感的转移。如何在教学中实现这种情感转移呢?
  2.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情绪的感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学生体验到愉快、振奋的情感。如有关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教学可这样进行:教师首先列举正常的一些物理现象让学生思考,如:桌子不推就不动,足球不踢也不动,从而推出在二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下来。这时教师应向学生发问:这个结论是否正确。此时,学生的思想情绪很可能处于矛盾状态。有的学生很可能会提出另一些事实:百米赛跑到了终点,不能立刻停止,足球被踢后要继续运动。因此对前一观点不予认同。此时教师若用手推黑板擦在水平桌面上运动,当手一松,黑板擦就停下来的实验。于是原来认为亚里士多德观点错误的学生也产生了怀疑。教师的设疑,似乎是“山穷水尽疑无路”了,创设的情境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就在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演示小车从同样高度的斜面滑下,分别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和光滑木板表面上运动的实验,通过讨论,学生得到一致认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到这时学生就恍然大悟,茅塞顿开。接着教师叙述了伽利略当时也就是用类似的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结论的事实,以后牛顿进一步把它总结,归纳出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即: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时教师赞扬学生说:“同学们,你们通过分析、讨论和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结论,真了不起。”此时,学生的愉快和振奋的情感,这是通过实验提出问题来实现情感转移是由物理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
  2.2 要耐心帮助学生,经常予以鼓励,以使他们在学习中始终保持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如在学过了内能后,可以出下列思考题:“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这句话对吗?为什么?”在讨论过程中,有一些学生往往没有对题目的要求和物理过程进行认真分析,一见到温度不变,马上就得出了肯定这句话的错误答案。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不应简单地去批评学生或马上说出正确答案,而是积极地启发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共同进入到寻找错误症结的情境中,终于发现温度不变时物体的状态发生改变,内能要改变。此时教师进一步鼓励学生对内能、温度和热量的三者关系作进一步思考,这时学生得到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最后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正确的回答,这样不仅解决了问题,而且师生情感得到了交流,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以一个学生因师源性心理伤害而产生的问题为例,反思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教育方法对学生个体身心健康成长的作用。  【关键词】 师源性心理影响 学生个体成长 身心健康 教育观念     师源性心理影响是指教师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品质的影响作用。师源性心理影响在方式上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在性质上分为积极的师源性心理影响——“师源性心理得益”和消极的师源
期刊
回顾近几年的改革探索和实践,我们一线教师在初中数学课程改革中有如下问题值得讨论:  问题一:新知识的重新组合,违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新教材”将完整的知识体系割裂后,重新组合,使知识结构变得凌乱松散,违反学生的认知规律,造成了学生学习上的障碍。更使人难以接受的是,有些“专家”美其名曰“教材循环往复式”、“培养学生跳跃性思维”,岂不知学生在这样教材的指导下,每学期都学习不到完整的知识
期刊
新课程语文教学标准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则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于是,教师在课堂中恰到好处的运用点拨教学,优化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怎样去点拨学生的学习?我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一张一弛,点拨适度  教学中,教师要紧扣教学目标筛选有价值的,又容易被忽视的词句、重点语段进行点拨。因为这些词句“不仅有显隐题旨之功,更有聚光、凝神之能,而且能起
期刊
【摘 要】 正义是面向每个人的,它要求每个人都必须自觉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能够分辨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养成积极健康的社会正义感;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规则和程序为荣,努力做有正义感的公民。  【关键词】 义 利 诚信 市场经济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2012年,3.15晚会对全国各地所出现的假冒伪劣商品的曝光,令人触目惊心,让人深恶痛绝,国人为之愤
期刊
【摘 要】 文章从当代大学生心理危机导致的自杀现象出发,分析了大学生自杀的原因,探讨了大学生自杀给个体、家庭、学校、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在高校危机预防与干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策略。  【关键词】 高校学生 心理危机 预防与干预     当前很多大学生面临竞争的压力、生存的焦虑、发展的期许、情感的困惑以及择业的艰难等问题诱发的危机事件,缺乏较好地觉知,加之抗挫折能
期刊
【摘 要】 在现今信息化的时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日新月异,促使市场经济的竞争日益加剧,已经进入到了白炽化阶段。在这种情形之下,企业形象设计就成为了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能否取得优势地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准。标志造型的开发和设计是社会活动中最具有创造力的思维和行为。在企业产品多元化、国际化的今天,设计师应该突破疆域、文化的差异、语言的障碍,设计出更适合企业信息传达的发展空间,创造出更多的突破
期刊
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全面推行后,生物课堂已经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笔者通过近一段时期对当前高中生物教学的听课和调研,分析了课堂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或建议,以飨同行。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师生交流流于形式,缺乏思维深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把教学的本质定位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可谓切中时弊。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
期刊
近年来,我校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在开设校本课程的基础上,又开设了学校选修课程,设置了人文类、科学技术类、体育艺术类等三大门类共计15个科目,即中国历史人物评说、双语地理、心理与健康、趣味数学、生活物理、趣味化学、生物探秘、计算机系统维护、篮球基础、剪纸、小提琴、中国画、合唱、版画、田径等,初步形成了必修和选修结合的学校课程体系。不仅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和喜爱,而且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提升,使学校的办学
期刊
迁移,是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已有知识结构的概括水平决定了问题的最初映象,也就是说,概括的知识结构为新的问题的嵌入提供了一个框架。所以,对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不同,其迁移程度也不同。概括水平高者,其迁移过程较压缩,迁移速度就快;相反,概括水平低者,其迁移较迂回,迁移速度也就较慢。概括能力的培养是进行迁移的重要前提。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两个方面入手:  1 抽象概括  事物
期刊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高中学生普遍存在压力现象,几乎每位学生都会觉得学习有压力。而美术课可以使天性轻松、活泼的学生得到愉悦和放松。然而很多学生错误地认为这门课是副科,学与不学没什么影响,搞好文化成绩是关键,这给美术课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让美术教学质量长期在低谷徘徊,苦不堪言。而要扭转这种现象,笔者认为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是关键,让他们从不喜欢上美术课转变为想上美术课。可要达到这一目的,怎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