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使是一个古老的职业,而在信息流通技术发达的今天,各国间的大部分机密信件和物品仍然是通过外交信使传送的。本文将揭开这个特殊的邮递职业的秘密。
外交信使的品质
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外国领导人频繁通信:感谢英国王室对他的热情款待,建议美国总统加强双边经济合作……这些高层信件是怎样送到对方手中的呢?是通过外交信使。
试想一下,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信息时代,人们应该如何传递绝密的官方通信和情报。通过电子邮件?这个渠道绝对不可靠;或是拿一张软盘拷贝文件,然后把软盘带走?如果是这样,除软盘之外,还必须将经过严格检查的计算机一起带走。因此,即使在通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也绝对不能没有专门的信使。
在俄罗斯,从事外交信使这一职业的人数比宇航员还少:俄罗斯有100多名宇航员,而外交信使队伍只有区区百人左右。在外交信使部门工作,仅拥有结实的肌肉和运动员般的体格还不够。外交信使应该具备“政治坚定、意志顽强”的品质,能够熟练掌握多门外语,接受过高等教育,最好有家室。要想成为合格的外交信使,就必须有能力应付各种情况:从突发事件到有组织的武装袭击和交通事故等。外交信使必须能够识破圈套、抵制挑衅、永远保持警惕并看管好携带的邮件。他们配有武器,而且枪法很准。
外交信使肩负着确保绝密外交邮件万无一失的重担。说这是“重担”绝对不过分:发送的邮件有时甚至重达数吨。然而,信使们不享受任何特殊待遇,他们出行时和常人一样,也是乘普通客机、轮船、火车或汽车,在某些国家可能还得骑骆驼……
外交信使送什么?
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外交邮件只能运送“官方信件和官方使用的物品”。“官方信件”的含义大家都明白,但“官方使用的物品”这一概念却十分广泛。
外交邮政业务的官方使命是传递国家间的信件,保证外交使团与本国政府的联系。根据国际准则,外交邮件中的秘密受到严格保护,甚至在战时也不受侵犯。外交信使究竟送什么,只有国家元首、政府要员和驻外大使知道:可能是国家领导人授予外国公民的勋章,可能是某种急需的药品,也可能是装满建大使馆所需材料设备的集装箱。
外交邮件内物品被公开的事件很少,且纯属例外。其原因一般是邮件不符合外交邮务的寄件规定,试举几例:在俄国画家勒里希的要求下,外交信使曾经把几座佛教寺庙里的水作为邮件运来供他饮用;一名英国外交官曾把自己的衬衣作为外交邮件从莫斯科送到伦敦浆洗;有人以这种方式向天主教国家爱尔兰寄送避孕药;通过外交信使向禁酒的中东国家运酒早已不是秘密,东道国心知肚明,但对这种轻度“犯规”并不予追究,因为他们不想与对方闹僵,最终殃及本国外交邮件的安全。
外交邮政途径被非法滥用的例子也非鲜见。1917年,挪威警察在德国外交信使的邮包中发现了炸弹,德国人想用这些炸弹炸沉离开挪威港口的船只。1964年,意大利罗马机场的海关人员打开了发往埃及首都开罗的外交邮件(实际上是一个集装箱),理由是有人听见里面传出微弱的呻吟声。结果,在密闭的集装箱中发现了一名奄奄一息的以色列人。此人原效力于埃及情报部门,后因涉嫌叛变而被秘密遣返。1984年6月,英国伦敦机场的官员坚持要打开一批可疑的外交邮件,他们果然有所收获:邮件中藏匿着尼日利亚前政府首脑,他是在以色列情报部门的协助下出逃的。
现在,世界各国的外交信使都喜欢用大口袋来运送邮件(俄罗斯的邮件袋为醒目的红色)。过去,人们也使用木盒子和皮箱。1918年,苏俄向德国柏林运送了一批装有外交文件的木箱。德国国家安全部门的特工化装成搬运工人,“不小心”将箱子摔碎了。结果,箱内装载的带有反政府性质的布尔什维克传单散落了一地,这种宣传是前不久签署的布列斯特和约所禁止的。这起事件引起轩然大波,德国召回了驻苏俄的外交使节。此后,各国吸取了教训,改用不易碎的大口袋装运外交邮件。
外交邮件在经过打包、盖戳(盖上国家或外交邮件管理部门的印信)、附上信使证并由外交部长签名盖章之后,方可成为外交邮件。这些程序中的任何一环都不能少,否则邮件就会丧失不受侵犯的特权。当然,外交邮件被他国公然开封的例子屈指可数。
1961年签署的《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是世界上缔约国最多的国际公约,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没有参加。但这些国家通常也同样尊重外交邮件,不敢贸然破坏外交邮件不受侵犯的国际公约,因为那样就会引发国际丑闻。况且如果拆他国的外交邮件,对方也会以牙还牙。1984年,英国人怀疑寄回利比亚的外交邮包中藏有杀害英国警察所使用的步枪。尽管在英国议会里闹得沸沸扬扬,但英国政府最终还是没敢作出搜查的决定。
窃密与反窃密
虽说外交邮件神圣不可侵犯,但它对外国情报机关始终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外交信使很少遭人抢劫,但这种事毕竟发生过。20世纪90年代末,盗贼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市内抢走了美国信使的11个邮件袋。多数情况下,窥探者尝试在不开包的情况下了解邮件袋内的情况。在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驻墨西哥的特工为此专门求助于有特异功能的人士。在尼泊尔曾发生过有人通过用手触摸来窥探外交邮包内物品的事件,但随即被信使制止。
偷偷开包的情况也有,为此需要为邮件袋上的绳结及外交公文包上的锁栓仔细拍照,复制印封,以便查看后使邮包恢复原状。原克格勃特工奥列格·戈尔季耶夫斯基说,苏联的反间谍特工拥有自己的实验室,研究打开铅封和外交邮件袋、伪造信件等间谍技术。实验室还研究用以确定秘密邮件是否被拆封过的反窃密技巧,如文件中纸张的特殊折叠方式,邮件袋上巧妙编扎的绳结,集装箱中摆放物品的特定次序等等。
情报机构要想了解某国外交邮件袋内的物品情况,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暂时得到它。一种手段是给外交信使下催眠药或毒药;另一种常用的手段是窃取邮件袋(和普通窃贼作案一样)。美国的政府信使到哪里都特别不走运,在俄罗斯也不例外。20世纪70年代,两名美国外交信使住进了莫斯科“大都会”酒店。在其中一人走开的时候,服务员找到另一名信使,谎称他的同伴被困在电梯里,让他去帮忙(电梯的确被停在了两层楼之间)。后者赶忙前去救助同伴。但当他悻悻而归的时候,外交公文包已经不翼而飞了。
过去还有一个很出名的窃取外交公文包的例子。一名西方信使在战争时期乘飞机经过北冰洋。飞行员告诉大家,飞机出了故障,可能随时坠海,所有行李必须扔出机舱。当时飞机的确已经飞得很低,这名信使不得不最后一个将自己的公文包扔出飞机。飞机随后立刻爬升了起来。后来据说,一艘快艇已在海上等候多时了。
前苏联特工基姆·菲尔比在书中描述了另一种对付外交信使的惯用伎俩:信使一到机场,就让人通知他航班晚点(可以借口天气原因或者飞机技术故障)。然后有人“好心地”建议他把外交邮件寄存在保险箱中,钥匙由他自己保管。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不少西方信使竟然上当。而苏联的信使从没有碰到过这种把戏。
俄罗斯的外交邮件从未因为信使的失职而丢失过,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该国外交信使一直坚持两人结伴执行任务的做法(日本人也是这样做的)。美国和英国一般只派一名信使,只有当目的地为社会主义国家时才派两人。如今也只在特殊情况下才派两人出行。俄罗斯两名外交信使曾因对工作尽职而受到俄联邦外交部信使队的嘉奖。有一次,他们乘飞机执行运送任务,突然机组通知说,飞机上有炸弹,全体乘客必须离机以便进行检查。但这两名信使坚持留下来,确保了外交邮件的安全。顺便说一句,最后飞机上根本没有找到炸弹。
(本文责任编辑:季仰舒)
外交信使的品质
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外国领导人频繁通信:感谢英国王室对他的热情款待,建议美国总统加强双边经济合作……这些高层信件是怎样送到对方手中的呢?是通过外交信使。
试想一下,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信息时代,人们应该如何传递绝密的官方通信和情报。通过电子邮件?这个渠道绝对不可靠;或是拿一张软盘拷贝文件,然后把软盘带走?如果是这样,除软盘之外,还必须将经过严格检查的计算机一起带走。因此,即使在通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也绝对不能没有专门的信使。
在俄罗斯,从事外交信使这一职业的人数比宇航员还少:俄罗斯有100多名宇航员,而外交信使队伍只有区区百人左右。在外交信使部门工作,仅拥有结实的肌肉和运动员般的体格还不够。外交信使应该具备“政治坚定、意志顽强”的品质,能够熟练掌握多门外语,接受过高等教育,最好有家室。要想成为合格的外交信使,就必须有能力应付各种情况:从突发事件到有组织的武装袭击和交通事故等。外交信使必须能够识破圈套、抵制挑衅、永远保持警惕并看管好携带的邮件。他们配有武器,而且枪法很准。
外交信使肩负着确保绝密外交邮件万无一失的重担。说这是“重担”绝对不过分:发送的邮件有时甚至重达数吨。然而,信使们不享受任何特殊待遇,他们出行时和常人一样,也是乘普通客机、轮船、火车或汽车,在某些国家可能还得骑骆驼……
外交信使送什么?
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外交邮件只能运送“官方信件和官方使用的物品”。“官方信件”的含义大家都明白,但“官方使用的物品”这一概念却十分广泛。
外交邮政业务的官方使命是传递国家间的信件,保证外交使团与本国政府的联系。根据国际准则,外交邮件中的秘密受到严格保护,甚至在战时也不受侵犯。外交信使究竟送什么,只有国家元首、政府要员和驻外大使知道:可能是国家领导人授予外国公民的勋章,可能是某种急需的药品,也可能是装满建大使馆所需材料设备的集装箱。
外交邮件内物品被公开的事件很少,且纯属例外。其原因一般是邮件不符合外交邮务的寄件规定,试举几例:在俄国画家勒里希的要求下,外交信使曾经把几座佛教寺庙里的水作为邮件运来供他饮用;一名英国外交官曾把自己的衬衣作为外交邮件从莫斯科送到伦敦浆洗;有人以这种方式向天主教国家爱尔兰寄送避孕药;通过外交信使向禁酒的中东国家运酒早已不是秘密,东道国心知肚明,但对这种轻度“犯规”并不予追究,因为他们不想与对方闹僵,最终殃及本国外交邮件的安全。
外交邮政途径被非法滥用的例子也非鲜见。1917年,挪威警察在德国外交信使的邮包中发现了炸弹,德国人想用这些炸弹炸沉离开挪威港口的船只。1964年,意大利罗马机场的海关人员打开了发往埃及首都开罗的外交邮件(实际上是一个集装箱),理由是有人听见里面传出微弱的呻吟声。结果,在密闭的集装箱中发现了一名奄奄一息的以色列人。此人原效力于埃及情报部门,后因涉嫌叛变而被秘密遣返。1984年6月,英国伦敦机场的官员坚持要打开一批可疑的外交邮件,他们果然有所收获:邮件中藏匿着尼日利亚前政府首脑,他是在以色列情报部门的协助下出逃的。
现在,世界各国的外交信使都喜欢用大口袋来运送邮件(俄罗斯的邮件袋为醒目的红色)。过去,人们也使用木盒子和皮箱。1918年,苏俄向德国柏林运送了一批装有外交文件的木箱。德国国家安全部门的特工化装成搬运工人,“不小心”将箱子摔碎了。结果,箱内装载的带有反政府性质的布尔什维克传单散落了一地,这种宣传是前不久签署的布列斯特和约所禁止的。这起事件引起轩然大波,德国召回了驻苏俄的外交使节。此后,各国吸取了教训,改用不易碎的大口袋装运外交邮件。
外交邮件在经过打包、盖戳(盖上国家或外交邮件管理部门的印信)、附上信使证并由外交部长签名盖章之后,方可成为外交邮件。这些程序中的任何一环都不能少,否则邮件就会丧失不受侵犯的特权。当然,外交邮件被他国公然开封的例子屈指可数。
1961年签署的《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是世界上缔约国最多的国际公约,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没有参加。但这些国家通常也同样尊重外交邮件,不敢贸然破坏外交邮件不受侵犯的国际公约,因为那样就会引发国际丑闻。况且如果拆他国的外交邮件,对方也会以牙还牙。1984年,英国人怀疑寄回利比亚的外交邮包中藏有杀害英国警察所使用的步枪。尽管在英国议会里闹得沸沸扬扬,但英国政府最终还是没敢作出搜查的决定。
窃密与反窃密
虽说外交邮件神圣不可侵犯,但它对外国情报机关始终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外交信使很少遭人抢劫,但这种事毕竟发生过。20世纪90年代末,盗贼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市内抢走了美国信使的11个邮件袋。多数情况下,窥探者尝试在不开包的情况下了解邮件袋内的情况。在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驻墨西哥的特工为此专门求助于有特异功能的人士。在尼泊尔曾发生过有人通过用手触摸来窥探外交邮包内物品的事件,但随即被信使制止。
偷偷开包的情况也有,为此需要为邮件袋上的绳结及外交公文包上的锁栓仔细拍照,复制印封,以便查看后使邮包恢复原状。原克格勃特工奥列格·戈尔季耶夫斯基说,苏联的反间谍特工拥有自己的实验室,研究打开铅封和外交邮件袋、伪造信件等间谍技术。实验室还研究用以确定秘密邮件是否被拆封过的反窃密技巧,如文件中纸张的特殊折叠方式,邮件袋上巧妙编扎的绳结,集装箱中摆放物品的特定次序等等。
情报机构要想了解某国外交邮件袋内的物品情况,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暂时得到它。一种手段是给外交信使下催眠药或毒药;另一种常用的手段是窃取邮件袋(和普通窃贼作案一样)。美国的政府信使到哪里都特别不走运,在俄罗斯也不例外。20世纪70年代,两名美国外交信使住进了莫斯科“大都会”酒店。在其中一人走开的时候,服务员找到另一名信使,谎称他的同伴被困在电梯里,让他去帮忙(电梯的确被停在了两层楼之间)。后者赶忙前去救助同伴。但当他悻悻而归的时候,外交公文包已经不翼而飞了。
过去还有一个很出名的窃取外交公文包的例子。一名西方信使在战争时期乘飞机经过北冰洋。飞行员告诉大家,飞机出了故障,可能随时坠海,所有行李必须扔出机舱。当时飞机的确已经飞得很低,这名信使不得不最后一个将自己的公文包扔出飞机。飞机随后立刻爬升了起来。后来据说,一艘快艇已在海上等候多时了。
前苏联特工基姆·菲尔比在书中描述了另一种对付外交信使的惯用伎俩:信使一到机场,就让人通知他航班晚点(可以借口天气原因或者飞机技术故障)。然后有人“好心地”建议他把外交邮件寄存在保险箱中,钥匙由他自己保管。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不少西方信使竟然上当。而苏联的信使从没有碰到过这种把戏。
俄罗斯的外交邮件从未因为信使的失职而丢失过,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该国外交信使一直坚持两人结伴执行任务的做法(日本人也是这样做的)。美国和英国一般只派一名信使,只有当目的地为社会主义国家时才派两人。如今也只在特殊情况下才派两人出行。俄罗斯两名外交信使曾因对工作尽职而受到俄联邦外交部信使队的嘉奖。有一次,他们乘飞机执行运送任务,突然机组通知说,飞机上有炸弹,全体乘客必须离机以便进行检查。但这两名信使坚持留下来,确保了外交邮件的安全。顺便说一句,最后飞机上根本没有找到炸弹。
(本文责任编辑:季仰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