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流动性风险是关乎整个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对公司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流动性风险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综合性风险,与其他风险相比,它具有更加复杂的形成原因,企业要加强管理来防范流动性风险。目前,由于大多数国内企业对流动性风险对企业的危害性和危害程度认识不够,大部分企业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再加上,企业获得流动性的渠道比较单一,致使企业的流动性风险防范能力较差。
关键词:流动性风险;风险管理;措施
一、流动性和流动性风险的概念
流动性是指获取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能力。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面对预期的和意外的债务,所以必须要保持合理的流动性,这样才能保障企业的经营活动正常开展。如果企业的现金流不足,企业就会缺乏活力和生命力,从而使企业陷入更加严重财务困境的可能性大大增强了。对企业来说,为了防范财务风险和应对意外的现金需求,需要保持合理的流动性。
流动性风险则是由于不能及时获取充足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以应对流动性需求而遭受损失的风险。更确切地说,是因为不能以较为合理的成本地进行筹资,或者不能按照账面价格来变卖或抵押资产,以便偿还预期的或意外的债务,由此而造成损失的风险。从根本上讲,流动性风险是因为企业获得现金资产而可能导致经济损失的风险。
二、流动性风险的来源
资产负债表是分析企業流动性的主要来源,另外,利润表、现金流量和财务报表附注,以及表外的其他信息也是分析企业流动性的依据。企业核心业务产生的收入是经营现金流的第一来源,筹资是获得现金以应对偿债的“第一道防线”。
(一)筹资流动性风险
筹资流动性风险是由于企业在短期内不能以合理的成本进行筹资以应对债务,因此而遭受损失的风险。筹资流动性风险强调的是企业在筹资活动中受外部筹资环境(主要是宏观经济环境、资金供求市场等)的影响,企业在面临流动性的情况下,不能选择合适的筹资时间和筹资方式来获取充足的资金来应对流动性资金需求。
(二)资产流动性风险
资产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不能以较为合理的成本将资产转换为现金,因此而遭受损失的风险。资产流动性风险强调的是资产的变现能力。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保持合理的流动性水平不仅能够保障其偿债能力,还有助于扩大生产和增加对外投资。如果企业现金流不足,则有可能会损坏企业的信誉和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甚至遭遇财务困境而导致企业破产。筹资流动性和资产流动性是企业流动性的基础,企业的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是反方向变动的,而企业的经营目标又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因此需要在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实现均衡。
(三)资产与筹资联合流动性风险
资产和筹资联合风险是指既没有筹资渠道,也无法将资产以合理的成本及时转换成现金而造成损失的风险。当企业的筹资和资产的流动性问题汇合在一起时,不但能使企业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如企业的筹资成本更高,低于账面价值的价格出售资产造成更大的损失);也能造成间接的经济损失(如投资者对企业缺乏信任,使财务弹性减少、信用等级降低和违约等)。
三、企业降低流动性风险的措施
(一)加强筹资管理
1. 拓宽筹资渠道,保持合理的负债来源结构
企业负债来源一般有银行借款、商业信用和企业债券。不同的资金来源渠道,企业获得资金的难易程度不同,筹资的成本也会有比较大的差别,由此而引发的流动性风险类别也不同。与在资本市场上发行债券相比,银行借款的限制条件则较少,贷款资金到位时间也较短,但是往往会要求企业提供资产作抵押,相对直接融资,贷款资金还是比较容易筹集的。各种筹资渠道各有优缺点,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发展实际和财务状况,尝试采用更多的债务筹资渠道,以避免负债资金来源集中于一两种筹资方式而带来风险。
2.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相结合,保持负债期限结构的合理性
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对企业来说意味着不同的风险和收益。负债期限结构的合理性是指长期、短期负债要合理,且要保持适当比例。借款期限要根据投资项目的期限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借款期限应比投资项目投资回收期稍长一些,原因在于,借款期限太短的话,可能会使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无力偿还到期债务;借款期限过长的话,可能会使财务成本增加。长、短期负债比例应当与企业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构成结构相适应,以保持企业资金结构的稳定性。
(二)优化资产结构
1.管理好经营性现金流量,匹配现金流入流出时间
现金是企业的生命活力所在,如果企业的现金流动出现问题,那么企业能够支配的经济资源就会日益枯竭,直至企业破产倒闭清算。但是,如果企业长期持有大量的现金,则企业利用现金资源获取利益的机会成本会增加,从而不能让股东实现投资的价值最大化。因此,企业要管理好经营性现金流量,匹配现金流入流出,防范现金风险。
(1)编制好资金运营计划
企业要采用科学的方法任职编制资金运营计划,要事先掌握现金收支和应收账款、存货和流动负债的变动趋势,以预先提防或者消除一些可能影响资金运营状况的消极因素,并拟定可选择的应对流动性风险方案。
(2)加强资金的集中管理
企业应加强对资金的集中管理,从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和流出量两个方面抓好对经营活动中现金流量的动态管理与控制,具体地讲,就是要做到开源节流。开源,就是企业要不断开拓销售渠道、提高销售收入,并尽快收回应收账款,抓好经营活动中现金流入量。节流,就是要想办法不断降低成本费用支出,抓好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量。企业可以通过提高现金的使用效益、在证券一级市场上进行资金运作、投资流动性较强的金融工具、委托一些专业的机构进行理财等措施来加强经营活动中的现金流管理。
2.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应收账款周转率较低,平均收款时间较长,面临着坏账损失的风险。因此,公司应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来防范坏账损失风险。 (1)做好信用风险防范,抓好事前控制。很多企业都是由销售部门来对应收账款进行处理,这种管理方式给企业带来了较大风险。销售部门的目标与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体目标存在差异,销售部门主要是想办法提高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而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则是使股东投资保值、增值,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是在降低风险的同时实现利润最大化。
(2)做好应收账款的会计核算和监控,加强事中控制。公司应收账款周转较慢,回款时间较长,不仅要在事前进行控制,财务部门还应该对应收账款建立核算应收账款明细,进行实时监控,加强事中控制。当应收账款金额、期限等发生变动时,及时向管理层反馈,为评估客户信用情况、调整赊销客户提供依据。此外,公司还需要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提取坏账准备金,对无法收回的坏账进行核销。
(3)加强应收账款催收,做好事后控制。企业在形成应收账款后,就应该积极与客户沟通,采取有效措施收回到期货款。对于那些逾期未收回的应收账款,应该加强催收工作,根据客户逾期不付款的原因进行分析,分别对待处理。
3. 强化存货管理,提高存货周转率
存货数量大,种类多,易发生损失,从而使企业遭受流动性风险。存货是一种闲置资源,其占用了资金而会增加成本,但是在实際工作中,为满足生产经营和销售的需要,保持合适的存货是有必要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企业的存货周转率都比较低,而且还在逐年下降,存货周转时间越来越长。
一方面,企业应优化库存结构,加强存货管理。库存结构优化的核心是在满足市企业场销售需求的情况下,减少、消除不必要的库存,防止存货积压,保持合理的库存水平,提高存货周转率。
另一方面,公司可以开拓销售市场,减少存货积压。对于企业来说,可以通过开发个多区域的市场,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商品销售额,以提高存货的周转率。
4.提高流动资产周转率
为了降低流动资产风险,企业可以通过提高流动资产周转率,提高自己使用效率。由于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要受营业收入和流动资产影响,因此,要提高流动资产周转率,一方面可以提高销售收入,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对流动资产的管理,适当减少流动资产,合理配置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5.建立流动性风险预警机制
流动性风险预警是企业为了防止在正常的经营活动中缺乏流动性以免遭受流动性风险而建立的报警和实时管理流动性风险的控制手段。流动性风险预警一般包括以下四个内容:一是必须要对企业经营运行中最可能出现的经营行为失误和经营管理波动,或对经营活动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环节与领域等进行监测。二是要通过对监测信息的分析,选择合适的分析指标来识别、确定企业经营活动中哪个环节或将要发生的劣性状态。三是根据跟踪、监测的信息来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诊断,分析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四是要对已被确认的主要劣性状态进行损失评价。
6.完善流动性风险的内部控制评审制度
为了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内部约束机制,企业可以建立内控评审制度,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检查,对经营活动进行评价,综合评价企业的内控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如果企业在内部没有建立独立的评审制度,企业财务制度就会缺乏有力的监督,必将面临较高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 夏奕奕,陈永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分析研究[J].经贸实践,2018,(6):165
[2] 綦相.流动性风险管理新规及其挑战[J].银行家,2017年06期
[3]张守旺.企业流动性短缺的原因[J].企业技术开发,2016年09期
[4] 薛小玉.中国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过剩与结构短缺的形成机理[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5]马闯,中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与其流动性风险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关键词:流动性风险;风险管理;措施
一、流动性和流动性风险的概念
流动性是指获取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能力。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面对预期的和意外的债务,所以必须要保持合理的流动性,这样才能保障企业的经营活动正常开展。如果企业的现金流不足,企业就会缺乏活力和生命力,从而使企业陷入更加严重财务困境的可能性大大增强了。对企业来说,为了防范财务风险和应对意外的现金需求,需要保持合理的流动性。
流动性风险则是由于不能及时获取充足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以应对流动性需求而遭受损失的风险。更确切地说,是因为不能以较为合理的成本地进行筹资,或者不能按照账面价格来变卖或抵押资产,以便偿还预期的或意外的债务,由此而造成损失的风险。从根本上讲,流动性风险是因为企业获得现金资产而可能导致经济损失的风险。
二、流动性风险的来源
资产负债表是分析企業流动性的主要来源,另外,利润表、现金流量和财务报表附注,以及表外的其他信息也是分析企业流动性的依据。企业核心业务产生的收入是经营现金流的第一来源,筹资是获得现金以应对偿债的“第一道防线”。
(一)筹资流动性风险
筹资流动性风险是由于企业在短期内不能以合理的成本进行筹资以应对债务,因此而遭受损失的风险。筹资流动性风险强调的是企业在筹资活动中受外部筹资环境(主要是宏观经济环境、资金供求市场等)的影响,企业在面临流动性的情况下,不能选择合适的筹资时间和筹资方式来获取充足的资金来应对流动性资金需求。
(二)资产流动性风险
资产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不能以较为合理的成本将资产转换为现金,因此而遭受损失的风险。资产流动性风险强调的是资产的变现能力。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保持合理的流动性水平不仅能够保障其偿债能力,还有助于扩大生产和增加对外投资。如果企业现金流不足,则有可能会损坏企业的信誉和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甚至遭遇财务困境而导致企业破产。筹资流动性和资产流动性是企业流动性的基础,企业的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是反方向变动的,而企业的经营目标又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因此需要在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实现均衡。
(三)资产与筹资联合流动性风险
资产和筹资联合风险是指既没有筹资渠道,也无法将资产以合理的成本及时转换成现金而造成损失的风险。当企业的筹资和资产的流动性问题汇合在一起时,不但能使企业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如企业的筹资成本更高,低于账面价值的价格出售资产造成更大的损失);也能造成间接的经济损失(如投资者对企业缺乏信任,使财务弹性减少、信用等级降低和违约等)。
三、企业降低流动性风险的措施
(一)加强筹资管理
1. 拓宽筹资渠道,保持合理的负债来源结构
企业负债来源一般有银行借款、商业信用和企业债券。不同的资金来源渠道,企业获得资金的难易程度不同,筹资的成本也会有比较大的差别,由此而引发的流动性风险类别也不同。与在资本市场上发行债券相比,银行借款的限制条件则较少,贷款资金到位时间也较短,但是往往会要求企业提供资产作抵押,相对直接融资,贷款资金还是比较容易筹集的。各种筹资渠道各有优缺点,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发展实际和财务状况,尝试采用更多的债务筹资渠道,以避免负债资金来源集中于一两种筹资方式而带来风险。
2.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相结合,保持负债期限结构的合理性
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对企业来说意味着不同的风险和收益。负债期限结构的合理性是指长期、短期负债要合理,且要保持适当比例。借款期限要根据投资项目的期限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借款期限应比投资项目投资回收期稍长一些,原因在于,借款期限太短的话,可能会使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无力偿还到期债务;借款期限过长的话,可能会使财务成本增加。长、短期负债比例应当与企业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构成结构相适应,以保持企业资金结构的稳定性。
(二)优化资产结构
1.管理好经营性现金流量,匹配现金流入流出时间
现金是企业的生命活力所在,如果企业的现金流动出现问题,那么企业能够支配的经济资源就会日益枯竭,直至企业破产倒闭清算。但是,如果企业长期持有大量的现金,则企业利用现金资源获取利益的机会成本会增加,从而不能让股东实现投资的价值最大化。因此,企业要管理好经营性现金流量,匹配现金流入流出,防范现金风险。
(1)编制好资金运营计划
企业要采用科学的方法任职编制资金运营计划,要事先掌握现金收支和应收账款、存货和流动负债的变动趋势,以预先提防或者消除一些可能影响资金运营状况的消极因素,并拟定可选择的应对流动性风险方案。
(2)加强资金的集中管理
企业应加强对资金的集中管理,从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和流出量两个方面抓好对经营活动中现金流量的动态管理与控制,具体地讲,就是要做到开源节流。开源,就是企业要不断开拓销售渠道、提高销售收入,并尽快收回应收账款,抓好经营活动中现金流入量。节流,就是要想办法不断降低成本费用支出,抓好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量。企业可以通过提高现金的使用效益、在证券一级市场上进行资金运作、投资流动性较强的金融工具、委托一些专业的机构进行理财等措施来加强经营活动中的现金流管理。
2.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应收账款周转率较低,平均收款时间较长,面临着坏账损失的风险。因此,公司应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来防范坏账损失风险。 (1)做好信用风险防范,抓好事前控制。很多企业都是由销售部门来对应收账款进行处理,这种管理方式给企业带来了较大风险。销售部门的目标与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体目标存在差异,销售部门主要是想办法提高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而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则是使股东投资保值、增值,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是在降低风险的同时实现利润最大化。
(2)做好应收账款的会计核算和监控,加强事中控制。公司应收账款周转较慢,回款时间较长,不仅要在事前进行控制,财务部门还应该对应收账款建立核算应收账款明细,进行实时监控,加强事中控制。当应收账款金额、期限等发生变动时,及时向管理层反馈,为评估客户信用情况、调整赊销客户提供依据。此外,公司还需要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提取坏账准备金,对无法收回的坏账进行核销。
(3)加强应收账款催收,做好事后控制。企业在形成应收账款后,就应该积极与客户沟通,采取有效措施收回到期货款。对于那些逾期未收回的应收账款,应该加强催收工作,根据客户逾期不付款的原因进行分析,分别对待处理。
3. 强化存货管理,提高存货周转率
存货数量大,种类多,易发生损失,从而使企业遭受流动性风险。存货是一种闲置资源,其占用了资金而会增加成本,但是在实際工作中,为满足生产经营和销售的需要,保持合适的存货是有必要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企业的存货周转率都比较低,而且还在逐年下降,存货周转时间越来越长。
一方面,企业应优化库存结构,加强存货管理。库存结构优化的核心是在满足市企业场销售需求的情况下,减少、消除不必要的库存,防止存货积压,保持合理的库存水平,提高存货周转率。
另一方面,公司可以开拓销售市场,减少存货积压。对于企业来说,可以通过开发个多区域的市场,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商品销售额,以提高存货的周转率。
4.提高流动资产周转率
为了降低流动资产风险,企业可以通过提高流动资产周转率,提高自己使用效率。由于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要受营业收入和流动资产影响,因此,要提高流动资产周转率,一方面可以提高销售收入,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对流动资产的管理,适当减少流动资产,合理配置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5.建立流动性风险预警机制
流动性风险预警是企业为了防止在正常的经营活动中缺乏流动性以免遭受流动性风险而建立的报警和实时管理流动性风险的控制手段。流动性风险预警一般包括以下四个内容:一是必须要对企业经营运行中最可能出现的经营行为失误和经营管理波动,或对经营活动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环节与领域等进行监测。二是要通过对监测信息的分析,选择合适的分析指标来识别、确定企业经营活动中哪个环节或将要发生的劣性状态。三是根据跟踪、监测的信息来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诊断,分析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四是要对已被确认的主要劣性状态进行损失评价。
6.完善流动性风险的内部控制评审制度
为了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内部约束机制,企业可以建立内控评审制度,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检查,对经营活动进行评价,综合评价企业的内控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如果企业在内部没有建立独立的评审制度,企业财务制度就会缺乏有力的监督,必将面临较高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 夏奕奕,陈永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分析研究[J].经贸实践,2018,(6):165
[2] 綦相.流动性风险管理新规及其挑战[J].银行家,2017年06期
[3]张守旺.企业流动性短缺的原因[J].企业技术开发,2016年09期
[4] 薛小玉.中国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过剩与结构短缺的形成机理[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5]马闯,中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与其流动性风险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