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们有必要创造性地学习课本前面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创造性地学习主要体现在:一、引导孩子认真阅读,补充原文。 二、续写结尾。 三、还原故事本身。 当我们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创造性地去建构、学习这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时,也许真的会取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创造性学习习惯读书方法阅读语文教学
五年级一开学,同学们就拿到了江苏教育出版社第9册语文课本。第一节语文课,我们照例学习的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学期,我们学习习惯的培养重点是——“读书做笔记”。这可不难,因为从三年级起,我就开始培养他们上课做笔记,读书摘抄,批注等等,他们已经初步学会了“不动笔墨不读书”,所以,同学们很快就总结出写读书笔记的几种方法:摘抄,编写提纲,写读后感。前两种方法他们比较熟悉,读后感他们虽然也接触过,但没有真正学过,是小学高年级需要掌握的。
翻开第四幅图片,上面扫描的是一篇小学生的习作——《读〈给予是快乐的〉》,可由于版面所限,两张稿纸有一些重合,而且文章的结尾也因为在第三张学生没法读到。我没有轻易放弃这个学习资源,而是创造性地进行了写作和做人的教育。
第一步,引导孩子认真阅读,补充原文。针对孩子争强好胜的特点,我向他们提出了挑战:“谁能将原文顺下来?”他们一听,兴致可高了,谁都想第一个读出来。一遍以后,几个语文成绩好的同学已经将前两张的内容补充完整了。
第二步,续写结尾。为了降低难度,我给了同学们结尾的开头:“读完这篇文章,我……”接下来,同学们一个个地续下去。黄若宇同学说:“读完这篇文章,我被深深感动了,也想像保罗那样去帮助别人。”何鑫铭说:“读完这篇文章,我明白了帮助别人,快乐自己。”韩雪垚说:“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了‘给予是快乐的’。”吴陈君同学的结尾富有诗意:“爱不是自私的,爱可以给予。我也要用爱温暖这个世界。”“爱像圣诞节橱窗的光芒,照耀了我,我也要把快乐把爱给予他人。用爱之光照亮残疾人黑暗的心房。”
不要小看这个结尾续写的练习,它使同学们自觉地探讨例文,领悟文章的内涵,在阅读和写作中受到“无私奉献”的感染,悟出“给予是快乐的”道理,在情感上受到一次很好的洗礼。
第三步,还原故事本身。孩子们在课堂上读到的只是一篇读后感,他们的感悟是建立在读后感的基础上,对“给予是快乐的”这个故事,也是通过读后感了解了一些。为了进一步引导孩子学会给予,学会学习,我又引导孩子们一起从读后感中寻找原文的痕迹,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他们各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然后让大家根据读后感提供的信息,发挥自己的想象写故事《给予是快乐的》。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写了起来,一节课不到,他们就写出了一篇篇动人的文章。
杜一写道: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到了,保罗从哥哥那里得到了一辆新车,他非常高兴,开着车来到了大街上。
他慢慢地开着新车,欣赏着圣诞夜的美景,突然发现一个小男孩背着一个更小的孩子,在路边指指点点。保罗很好奇,开得更慢了。他听见稍大的男孩说:“弟弟,你看到了吗?这就是我刚才给你提到的那种车。天呀,我希望自己也能买一辆,带着你去看圣诞节橱窗里的好东西。”弟弟瞪大眼睛盯着保罗的新车,满含着渴望和期盼。
听了他们的话,保罗把车停下来,他走到兄弟俩跟前,微笑着说:“我带你俩去兜兜风。”说着就把小弟弟抱起来,放在舒适的座位上,小哥哥也高高兴兴地上了车。
在路上,小男孩对保罗说:“谢谢您为我和弟弟着想,让他看到了他想看到的东西。”
保罗说:“助人是最快乐的事情。”
牛宇写道:
圣诞节前夕,有个小男孩背着弟弟在大街上艰难地走着,因为弟弟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双腿。
突然,他看见路边停着一辆漂亮的新车,急忙说:“弟弟,弟弟,这就是我刚才对你说过的那辆车。天啊,我真希望自己也有一辆,可以带着你出去玩。”弟弟说:“如果有了这样的车,哥哥就不用天天背我了。我要开着新车去看圣诞橱窗里的好东西。”哥哥叹了一口气说:“唉,要是真有圣诞老人就好了,我可以祈求他满足你的愿望。”弟弟抱紧哥哥说:“哥哥,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的,一定能!”
兄弟俩的言行被坐在新车里的保罗看得一清二楚,他被深深地感动了,连忙下车抱起小男孩的弟弟,说:“走,我带你们去。”
小哥俩惊喜地接受了,保罗也高兴极了,因为给予是快乐的!
这个还原原文的训练,非常难,因为同学们不仅要仔细研究读后感,分析读后感中提供的蛛丝马迹,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将“给予是快乐的”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出来。其间,他们要设计人物的动作、对话,设计人物的感受,要通过自己的想象达到身临其境之感。而且,通过这个练习,他们的身心又一次受到熏陶、感染,感悟到助人的快乐。
这样一波三折,一个原本不起眼的课堂设计,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充分进行了阅读和写作的练习,也使学生在这些练习中初步知道了读后感的写法:读后感要概括原文内容;读后感要写出自己深切的感受;读后感可以有细节的描写;读后感要联系自己的生活。
语文教学,点点滴滴,无不渗透着教师的智慧。作为教师,每节课我们都应站在孩子的角度多想一想,都要为学生的将来着想,责任重大呀!
【关键词】创造性学习习惯读书方法阅读语文教学
五年级一开学,同学们就拿到了江苏教育出版社第9册语文课本。第一节语文课,我们照例学习的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学期,我们学习习惯的培养重点是——“读书做笔记”。这可不难,因为从三年级起,我就开始培养他们上课做笔记,读书摘抄,批注等等,他们已经初步学会了“不动笔墨不读书”,所以,同学们很快就总结出写读书笔记的几种方法:摘抄,编写提纲,写读后感。前两种方法他们比较熟悉,读后感他们虽然也接触过,但没有真正学过,是小学高年级需要掌握的。
翻开第四幅图片,上面扫描的是一篇小学生的习作——《读〈给予是快乐的〉》,可由于版面所限,两张稿纸有一些重合,而且文章的结尾也因为在第三张学生没法读到。我没有轻易放弃这个学习资源,而是创造性地进行了写作和做人的教育。
第一步,引导孩子认真阅读,补充原文。针对孩子争强好胜的特点,我向他们提出了挑战:“谁能将原文顺下来?”他们一听,兴致可高了,谁都想第一个读出来。一遍以后,几个语文成绩好的同学已经将前两张的内容补充完整了。
第二步,续写结尾。为了降低难度,我给了同学们结尾的开头:“读完这篇文章,我……”接下来,同学们一个个地续下去。黄若宇同学说:“读完这篇文章,我被深深感动了,也想像保罗那样去帮助别人。”何鑫铭说:“读完这篇文章,我明白了帮助别人,快乐自己。”韩雪垚说:“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了‘给予是快乐的’。”吴陈君同学的结尾富有诗意:“爱不是自私的,爱可以给予。我也要用爱温暖这个世界。”“爱像圣诞节橱窗的光芒,照耀了我,我也要把快乐把爱给予他人。用爱之光照亮残疾人黑暗的心房。”
不要小看这个结尾续写的练习,它使同学们自觉地探讨例文,领悟文章的内涵,在阅读和写作中受到“无私奉献”的感染,悟出“给予是快乐的”道理,在情感上受到一次很好的洗礼。
第三步,还原故事本身。孩子们在课堂上读到的只是一篇读后感,他们的感悟是建立在读后感的基础上,对“给予是快乐的”这个故事,也是通过读后感了解了一些。为了进一步引导孩子学会给予,学会学习,我又引导孩子们一起从读后感中寻找原文的痕迹,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他们各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然后让大家根据读后感提供的信息,发挥自己的想象写故事《给予是快乐的》。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写了起来,一节课不到,他们就写出了一篇篇动人的文章。
杜一写道: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到了,保罗从哥哥那里得到了一辆新车,他非常高兴,开着车来到了大街上。
他慢慢地开着新车,欣赏着圣诞夜的美景,突然发现一个小男孩背着一个更小的孩子,在路边指指点点。保罗很好奇,开得更慢了。他听见稍大的男孩说:“弟弟,你看到了吗?这就是我刚才给你提到的那种车。天呀,我希望自己也能买一辆,带着你去看圣诞节橱窗里的好东西。”弟弟瞪大眼睛盯着保罗的新车,满含着渴望和期盼。
听了他们的话,保罗把车停下来,他走到兄弟俩跟前,微笑着说:“我带你俩去兜兜风。”说着就把小弟弟抱起来,放在舒适的座位上,小哥哥也高高兴兴地上了车。
在路上,小男孩对保罗说:“谢谢您为我和弟弟着想,让他看到了他想看到的东西。”
保罗说:“助人是最快乐的事情。”
牛宇写道:
圣诞节前夕,有个小男孩背着弟弟在大街上艰难地走着,因为弟弟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双腿。
突然,他看见路边停着一辆漂亮的新车,急忙说:“弟弟,弟弟,这就是我刚才对你说过的那辆车。天啊,我真希望自己也有一辆,可以带着你出去玩。”弟弟说:“如果有了这样的车,哥哥就不用天天背我了。我要开着新车去看圣诞橱窗里的好东西。”哥哥叹了一口气说:“唉,要是真有圣诞老人就好了,我可以祈求他满足你的愿望。”弟弟抱紧哥哥说:“哥哥,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的,一定能!”
兄弟俩的言行被坐在新车里的保罗看得一清二楚,他被深深地感动了,连忙下车抱起小男孩的弟弟,说:“走,我带你们去。”
小哥俩惊喜地接受了,保罗也高兴极了,因为给予是快乐的!
这个还原原文的训练,非常难,因为同学们不仅要仔细研究读后感,分析读后感中提供的蛛丝马迹,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将“给予是快乐的”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出来。其间,他们要设计人物的动作、对话,设计人物的感受,要通过自己的想象达到身临其境之感。而且,通过这个练习,他们的身心又一次受到熏陶、感染,感悟到助人的快乐。
这样一波三折,一个原本不起眼的课堂设计,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充分进行了阅读和写作的练习,也使学生在这些练习中初步知道了读后感的写法:读后感要概括原文内容;读后感要写出自己深切的感受;读后感可以有细节的描写;读后感要联系自己的生活。
语文教学,点点滴滴,无不渗透着教师的智慧。作为教师,每节课我们都应站在孩子的角度多想一想,都要为学生的将来着想,责任重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