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孝昌县小河镇中心小学以活动为载体,创新管理工作模式,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品牌,在提升农村小学办学品位上大胆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声色俱全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是一个大家庭,家庭的和谐与发展往往在于文化建设。孝昌县小河镇中心小学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从学生的养成习惯着手强抓,形成了有声有色的校园文化氛围。每天清晨,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定期开播,奏响了快乐校园生活的第一乐章,同学们不仅能够欣赏到优美动听的旋律,还能够聆听到身边的好人好事和同学的优秀的习作。每逢周一,学校的少先队都将举行庄严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整齐肃立的师生列队,高亢有力的国歌,慷慨激昂的国旗下的讲话,一种昂扬的斗志激发着全校师生奋发前进。
为了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将德育与学生的养成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学校采用“四重奏”策略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即文化墙、展示板、教室、影视厅四重同建和谐校园文化,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寓于潜移默化之中。学校文化墙内容广泛,定期展出的时事政治和教师风采,成为师生了解社会、家长关注学校的重要窗口;教室文化更是丰富多彩,有黑板报、学习园地、图书角、墙报等,是师生共享的生活家园;影视厅优质的网络资源,高清的音像视频效果,是学校利用“班班通”对学生进行开放式教学的一种重要途径,备受学生青睐。
学校结合小学生天生好动、爱玩的特点,因势利导地开展了多项健康有益的体育活动。课后,教师指导学生安全融洽地进行游戏,并主动参与学生的活动,整个校园十分和谐。学校的广播操异彩纷呈,“七彩阳光”活泼欢快,“感恩的心”舞姿优雅,既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同时也净化了学生的心灵。
二、与时俱进的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教育不仅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小河镇中心小学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同时,注重学生与时俱进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政教处、少先队大队部以清明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为契机和载体,先后多次组织学生赴大悟参观革命烈士陵园,凭吊革命先烈;同时还组织学生到小河镇福利院慰问孤寡老人,为他们送去水果、矿泉水、粮食等慰问品,并帮老人们打扫庭院,梳头、叠被、表演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等。这一系列德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既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传统美德的熏陶。
学校恪守与时俱进,在开展传统德育实践活动的同时,也注重地方特色实践活动的开发和利用。孝昌县小河镇人文昌盛,闻名遐迩的明清一条街,清道光年间建立的观山书院,土地革命时期郭树申在小河镇成立的孝感县第一所初级中学等,凸现百年古镇深厚的文化底蕴。小河镇中心小学充分开发和利用这种地方资源,对学生进行地方校本文化教育。
三、情意绵绵的师生沟通过程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孝昌县小河镇中心小学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方面十分注重“授之以渔”,学生是教师工作实效的重要检验标准。为方便身在异乡打工的父母,学校开通了“亲情热线”,随时方便学生与家长沟通交流。班主任手中的电话经常成为孩子向家长汇报学习生活近况、倾诉亲情的“热线”。班主任成为学生的第二父母,在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都给予了无私的帮助,在沟通交流过程中往往视他们如自己的孩子,情意绵绵。为了让留守孩舒心学习,远在天南海北的家长放心工作,每学期开学之初,学校与各班主任都签订责任书,明确班主任管理的目标与责任,并在学生安全、廉洁从教、班级管理、严守师德、为人师表等方面“约法三章”。近几年学校没有一例安全事故发生,赢得了社会的一致好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灵活多样的校本教研模式
孝昌县小河镇中心小学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学校的校本教研。学校在教研过程中,立足校本,积极努力探索出一些灵活多样的模式。
1.“搭台唱戏”
为充分挖掘师资潜力,加强教师队伍素质建设,学校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各科目的教研组定期举行公开课、优质课评比,鼓励教师开发本地课程资源,承担孝昌县教研室课题的研讨任务,并多次代表孝昌县参加市级优质课竞赛,为教师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一批青年教师在校本教研活动中崭露头角、脱颖而出,管胜霞老师的英语课、叶春来老师的美术课、黄雪芬老师的思想品德与社会课分别荣获同科竞赛市级二等奖,曾小敏老师在孝昌县教师基本大功大赛中荣获县级二等奖,曾小敏、罗慧老师在“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征文比赛中,荣膺“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2.“高庙拜佛”
为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凡是省、市级举行小学各类学科优质竞赛、教学研讨会、专家讲座等,孝昌县小河镇中心小学几乎都是“超员”列席参加,“零距离”、面对面地向名师、学者、专家质疑教学难题,探寻教改方法,讨教施教之道,受益匪浅。
3.“城乡联姻”
为充实教育教学资源,孝昌县小河镇中心小学积极与外校开展教研联谊活动。去年5月,省城名校武汉水果湖二小深入学校开展了一场城乡教学互动活动,该校教师义务送教下乡,他们高超的教学艺术,全新的教学理念,深厚的专业功底,儒雅的教学风范,给师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受教益和启迪。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三年,孝昌县小河镇中心小学先后被评为“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学校管理先进单位”。学校李登高、王毕华等同志先后被评为“优秀校长”,有6名教师受到市、县级表彰,23位教师被评为镇级先进工作者,38位教师的专业论文、优质课分别荣获国家、省、市、县一、二等奖。
在日新月异发展的当今,学校抢抓发展机遇,在今年积极争取配套资金,先后完成了“六室一场”建设工程,更新了音、体、美教学设施器材,硬化校园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开通了校园网,并在办公室给教师配备了办公电脑,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投入为学校的长远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唯有探索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孝昌县小河镇中心小学立足长远发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强力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在声色俱全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前提下,积极开展与时俱进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前进中与学生开展情意绵绵的沟通交流,在发展中摸索探求灵活多样的校本教研模式,取得了丰富的硕果。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改革发展的当今,作为一所农村小学的孝昌县小河镇中心小学将会凭借校园文化建设品牌迈得更稳、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一、声色俱全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是一个大家庭,家庭的和谐与发展往往在于文化建设。孝昌县小河镇中心小学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从学生的养成习惯着手强抓,形成了有声有色的校园文化氛围。每天清晨,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定期开播,奏响了快乐校园生活的第一乐章,同学们不仅能够欣赏到优美动听的旋律,还能够聆听到身边的好人好事和同学的优秀的习作。每逢周一,学校的少先队都将举行庄严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整齐肃立的师生列队,高亢有力的国歌,慷慨激昂的国旗下的讲话,一种昂扬的斗志激发着全校师生奋发前进。
为了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将德育与学生的养成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学校采用“四重奏”策略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即文化墙、展示板、教室、影视厅四重同建和谐校园文化,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寓于潜移默化之中。学校文化墙内容广泛,定期展出的时事政治和教师风采,成为师生了解社会、家长关注学校的重要窗口;教室文化更是丰富多彩,有黑板报、学习园地、图书角、墙报等,是师生共享的生活家园;影视厅优质的网络资源,高清的音像视频效果,是学校利用“班班通”对学生进行开放式教学的一种重要途径,备受学生青睐。
学校结合小学生天生好动、爱玩的特点,因势利导地开展了多项健康有益的体育活动。课后,教师指导学生安全融洽地进行游戏,并主动参与学生的活动,整个校园十分和谐。学校的广播操异彩纷呈,“七彩阳光”活泼欢快,“感恩的心”舞姿优雅,既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同时也净化了学生的心灵。
二、与时俱进的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教育不仅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小河镇中心小学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同时,注重学生与时俱进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政教处、少先队大队部以清明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为契机和载体,先后多次组织学生赴大悟参观革命烈士陵园,凭吊革命先烈;同时还组织学生到小河镇福利院慰问孤寡老人,为他们送去水果、矿泉水、粮食等慰问品,并帮老人们打扫庭院,梳头、叠被、表演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等。这一系列德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既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传统美德的熏陶。
学校恪守与时俱进,在开展传统德育实践活动的同时,也注重地方特色实践活动的开发和利用。孝昌县小河镇人文昌盛,闻名遐迩的明清一条街,清道光年间建立的观山书院,土地革命时期郭树申在小河镇成立的孝感县第一所初级中学等,凸现百年古镇深厚的文化底蕴。小河镇中心小学充分开发和利用这种地方资源,对学生进行地方校本文化教育。
三、情意绵绵的师生沟通过程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孝昌县小河镇中心小学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方面十分注重“授之以渔”,学生是教师工作实效的重要检验标准。为方便身在异乡打工的父母,学校开通了“亲情热线”,随时方便学生与家长沟通交流。班主任手中的电话经常成为孩子向家长汇报学习生活近况、倾诉亲情的“热线”。班主任成为学生的第二父母,在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都给予了无私的帮助,在沟通交流过程中往往视他们如自己的孩子,情意绵绵。为了让留守孩舒心学习,远在天南海北的家长放心工作,每学期开学之初,学校与各班主任都签订责任书,明确班主任管理的目标与责任,并在学生安全、廉洁从教、班级管理、严守师德、为人师表等方面“约法三章”。近几年学校没有一例安全事故发生,赢得了社会的一致好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灵活多样的校本教研模式
孝昌县小河镇中心小学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学校的校本教研。学校在教研过程中,立足校本,积极努力探索出一些灵活多样的模式。
1.“搭台唱戏”
为充分挖掘师资潜力,加强教师队伍素质建设,学校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各科目的教研组定期举行公开课、优质课评比,鼓励教师开发本地课程资源,承担孝昌县教研室课题的研讨任务,并多次代表孝昌县参加市级优质课竞赛,为教师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一批青年教师在校本教研活动中崭露头角、脱颖而出,管胜霞老师的英语课、叶春来老师的美术课、黄雪芬老师的思想品德与社会课分别荣获同科竞赛市级二等奖,曾小敏老师在孝昌县教师基本大功大赛中荣获县级二等奖,曾小敏、罗慧老师在“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征文比赛中,荣膺“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2.“高庙拜佛”
为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凡是省、市级举行小学各类学科优质竞赛、教学研讨会、专家讲座等,孝昌县小河镇中心小学几乎都是“超员”列席参加,“零距离”、面对面地向名师、学者、专家质疑教学难题,探寻教改方法,讨教施教之道,受益匪浅。
3.“城乡联姻”
为充实教育教学资源,孝昌县小河镇中心小学积极与外校开展教研联谊活动。去年5月,省城名校武汉水果湖二小深入学校开展了一场城乡教学互动活动,该校教师义务送教下乡,他们高超的教学艺术,全新的教学理念,深厚的专业功底,儒雅的教学风范,给师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受教益和启迪。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三年,孝昌县小河镇中心小学先后被评为“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学校管理先进单位”。学校李登高、王毕华等同志先后被评为“优秀校长”,有6名教师受到市、县级表彰,23位教师被评为镇级先进工作者,38位教师的专业论文、优质课分别荣获国家、省、市、县一、二等奖。
在日新月异发展的当今,学校抢抓发展机遇,在今年积极争取配套资金,先后完成了“六室一场”建设工程,更新了音、体、美教学设施器材,硬化校园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开通了校园网,并在办公室给教师配备了办公电脑,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投入为学校的长远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唯有探索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孝昌县小河镇中心小学立足长远发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强力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在声色俱全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前提下,积极开展与时俱进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前进中与学生开展情意绵绵的沟通交流,在发展中摸索探求灵活多样的校本教研模式,取得了丰富的硕果。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改革发展的当今,作为一所农村小学的孝昌县小河镇中心小学将会凭借校园文化建设品牌迈得更稳、走得更远、飞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