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叶知秋。已走入第11个年头的艺术北京,与中国乃至亚洲艺术及市场的发展,便是如此关系。难怪如今业界在审视“艺术北京”时,往往将它视为一级市场的缩影,而业外则当它是欣赏和追求艺术的盛典。
三馆一区 2.5万平方米
作为在内地极具影响力、在亚洲极具竞争力的大型艺术博览会,今年的艺术北京整体展出面积超过2.5万平方米,由“当代馆”、“经典馆”、“设计馆”和“ART PARK”公共艺术区四个部分组成。
其实,由于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国家又大力倡导和支持文创产业,各类名目的艺术博览会不管是新枝还是老木皆遍地开花、各芳一隅。如ART021、CIGE(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等,新兴的“青年艺术100”、“Hi21新锐艺术市集”等,争艳之势弥足强劲。
然而,若是游走、浏览近些年的各大艺博会,总会看到一些相同的参展画廊和艺术机构,参展艺术家也尽是熟面孔,参展作品的风格也往往一成不变……换谁都会视觉疲劳。
对于国内艺博会的同质化,新任“艺术北京”的艺术总监金岛隆弘感触很深。他在接收采访时说:“如今,整个亚洲都在学习西方,包括亚洲现在很多艺博会都希望做成像巴塞尔、弗里兹这样的国际大型艺博会。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觉得更应从本土出发,了解本土的收藏家、艺术消费者及爱好者的需求……而不是简单拷贝欧美的模式,然后做几年就没有了。”
正因感觉到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在第二个10年的新起点,艺术北京确立了“立足本土,完整亚洲”的策略,从运营团队的搭建到参展机构的遴选,再到多元化的板块设计,今年的艺术北京无不按此策略行事。
但身为“艺术北京”总监的董梦阳知道,“完整亚洲”是一个理想、一个方向。“目前,首先要做的是完整中国,服务好中国市场。在国内做大体量是最不缺的,也是最容易实现的,但也是最没有意义的。”董梦阳如是说。
事实证明,艺术北京为走好下一个十年,或者更多的十年,开了一个好头,更为国内其他艺博会的未来带去了诸多深刻思考:一个成功和有垂范及辐射作用的艺博会,除了魅力的独特、品质的提升、商业模式的完善外,更不能忽略长期的客户服务和培养。
9.5万人次参观 900件作品成交
最能反映今年艺术北京之热闹的,莫过于在三天多时间内共计吸引9.5万人次的参观;而最能说明博览会之成功的,便是150家参展商共有900件作品成交的战绩。
可就在本届艺术北京博览会开幕之前,当许多人看到有关博览会的介绍:有166家参展机构入围、同比增长19%、参展机构分别来自美国、法国、意大利、德国、西班牙、荷兰、奥地利、墨西哥、乌克兰、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泰国、朝鲜、印尼等多个国家和中国香港、台湾地区时,就有点儿担心会乱。而等博览会开幕后,还是免不了被人吐槽像菜市场一样“杂”“乱”。
有人以当代馆举例说:“前几年水墨火的时候,艺术北京是全场水墨大酬宾。后来,抽象火了,农展馆就是抽象艺术的群英会。今年市场摸不准、观望气氛浓郁,于是,要什么有什么,不少画廊基本是像百货商店似地出现在了‘艺术北京’。”而有的参展商也颇有微词地说:“今年来参观博览会的人,水平参差不齐,人太多太乱,很多人都是到此一游、来和展品拍照的。”
然而,艺术面前人人平等。只不过在创作、欣赏和拥有的过程中才表现出每个人天赋、能力和财力的差别。况且,一届博览会能够获得各方满意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即便这是它需要努力的目标。
好在最终的结果—9.5万人次参观、成交900件作品也说明:从第十届“艺术北京”开始,有意扩大受众人群,把原先只属于画廊、藏家、艺术圈的专业盛事,变成社会各领域有影响力的人(重点包含品牌和公关人士)和对艺术好奇并期待融入的大众都关注的艺术盛会,这一方向是完全正确的。
正如董梦阳所说:“这就像一年一次的集体汇报展,可以体现艺术行业的整体面貌,是总结,也会有重新起步的感觉。对于大众来说,可以看到行业的变化以及出现的新艺术形式和艺术家,是很有必要也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仔细研究艺术北京的成交作品还会发现,其中最受欢迎作品的价格区间在1万元至10万元之间,此类作品占据了总成交量的近七成。若再细分,作品价格在5万元以下的成交率又超过了一多半,尤其是1万元至2万元价格的作品非常受欢迎。
由上述数据不难看出,越来越“接地气”的“艺术北京”已经掘开了中国艺术品市场最具潜力的矿藏,但也在提醒如今的画廊:你要虔诚服务的客户不只是那些富豪和大佬。
如此盛景若能长久,便也不用再担忧重要的专业藏家会越来越少,因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新画廊 新尝试
既然是第2个10年的开头,自然要推陈出新。所以,今年的艺术北京涌现很多新事物和新玩法。
比如,当代馆有如北京的ON画廊、上海的没顶画廊、香港的狮语画廊、Lucie Chang Fine Arts、台湾的Blu-erider ART、日本艺术写真协会中的Taka Ishii Gallery、日本京都的Sokyo Gallery等20余家画廊,是首次亮相艺术北京。
而经过去年的成功试水,“设计北京”今年有了更为大胆的尝试,汇聚来自世界各地的设计品牌及画廊参展,推出了一系列特别策划项目以及精彩纷呈的设计论坛,开启了设计文化与生活家居的对话。如在经典馆的400平米独立区域内特别推出一间“ART BEIJING STORE”,选择了目前最具城市生活美学风格的品牌和个人,推出了Art Beijing限量版产品。
此外,本次博览会还设立“校尉胡同5号—第二回展”、“当代陶瓷单元”;特别邀请由杨澜创立的阳光未来艺术教育基金会作为公益项目伙伴,在博览会期间做了“阳光未来儿童艺术教育公益项目”; 运用“互联网+”的思维将艺术与金融相结合,携手中国国家画院、荣宝斋(上海)拍卖等行业专业机构,推出国内首家专注于文化·艺术·影视·供应链领域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艺条龙……
这一件件的新鲜事、新乐趣,再次让“艺术北京”成功实现了在微博、微信朋友圈、各类艺文公众大号的刷屏。而众多报道媒体营造的诸多艺博会新闻热点,更让无缘参会的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其盛况。
虽然很多“新”还需要时间来验证,但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不仅让艺术北京,更让中国乃至亚洲艺术永远保持着迷人的青春和活力。
三馆一区 2.5万平方米
作为在内地极具影响力、在亚洲极具竞争力的大型艺术博览会,今年的艺术北京整体展出面积超过2.5万平方米,由“当代馆”、“经典馆”、“设计馆”和“ART PARK”公共艺术区四个部分组成。
其实,由于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国家又大力倡导和支持文创产业,各类名目的艺术博览会不管是新枝还是老木皆遍地开花、各芳一隅。如ART021、CIGE(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等,新兴的“青年艺术100”、“Hi21新锐艺术市集”等,争艳之势弥足强劲。
然而,若是游走、浏览近些年的各大艺博会,总会看到一些相同的参展画廊和艺术机构,参展艺术家也尽是熟面孔,参展作品的风格也往往一成不变……换谁都会视觉疲劳。
对于国内艺博会的同质化,新任“艺术北京”的艺术总监金岛隆弘感触很深。他在接收采访时说:“如今,整个亚洲都在学习西方,包括亚洲现在很多艺博会都希望做成像巴塞尔、弗里兹这样的国际大型艺博会。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觉得更应从本土出发,了解本土的收藏家、艺术消费者及爱好者的需求……而不是简单拷贝欧美的模式,然后做几年就没有了。”
正因感觉到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在第二个10年的新起点,艺术北京确立了“立足本土,完整亚洲”的策略,从运营团队的搭建到参展机构的遴选,再到多元化的板块设计,今年的艺术北京无不按此策略行事。
但身为“艺术北京”总监的董梦阳知道,“完整亚洲”是一个理想、一个方向。“目前,首先要做的是完整中国,服务好中国市场。在国内做大体量是最不缺的,也是最容易实现的,但也是最没有意义的。”董梦阳如是说。
事实证明,艺术北京为走好下一个十年,或者更多的十年,开了一个好头,更为国内其他艺博会的未来带去了诸多深刻思考:一个成功和有垂范及辐射作用的艺博会,除了魅力的独特、品质的提升、商业模式的完善外,更不能忽略长期的客户服务和培养。
9.5万人次参观 900件作品成交
最能反映今年艺术北京之热闹的,莫过于在三天多时间内共计吸引9.5万人次的参观;而最能说明博览会之成功的,便是150家参展商共有900件作品成交的战绩。
可就在本届艺术北京博览会开幕之前,当许多人看到有关博览会的介绍:有166家参展机构入围、同比增长19%、参展机构分别来自美国、法国、意大利、德国、西班牙、荷兰、奥地利、墨西哥、乌克兰、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泰国、朝鲜、印尼等多个国家和中国香港、台湾地区时,就有点儿担心会乱。而等博览会开幕后,还是免不了被人吐槽像菜市场一样“杂”“乱”。
有人以当代馆举例说:“前几年水墨火的时候,艺术北京是全场水墨大酬宾。后来,抽象火了,农展馆就是抽象艺术的群英会。今年市场摸不准、观望气氛浓郁,于是,要什么有什么,不少画廊基本是像百货商店似地出现在了‘艺术北京’。”而有的参展商也颇有微词地说:“今年来参观博览会的人,水平参差不齐,人太多太乱,很多人都是到此一游、来和展品拍照的。”
然而,艺术面前人人平等。只不过在创作、欣赏和拥有的过程中才表现出每个人天赋、能力和财力的差别。况且,一届博览会能够获得各方满意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即便这是它需要努力的目标。
好在最终的结果—9.5万人次参观、成交900件作品也说明:从第十届“艺术北京”开始,有意扩大受众人群,把原先只属于画廊、藏家、艺术圈的专业盛事,变成社会各领域有影响力的人(重点包含品牌和公关人士)和对艺术好奇并期待融入的大众都关注的艺术盛会,这一方向是完全正确的。
正如董梦阳所说:“这就像一年一次的集体汇报展,可以体现艺术行业的整体面貌,是总结,也会有重新起步的感觉。对于大众来说,可以看到行业的变化以及出现的新艺术形式和艺术家,是很有必要也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仔细研究艺术北京的成交作品还会发现,其中最受欢迎作品的价格区间在1万元至10万元之间,此类作品占据了总成交量的近七成。若再细分,作品价格在5万元以下的成交率又超过了一多半,尤其是1万元至2万元价格的作品非常受欢迎。
由上述数据不难看出,越来越“接地气”的“艺术北京”已经掘开了中国艺术品市场最具潜力的矿藏,但也在提醒如今的画廊:你要虔诚服务的客户不只是那些富豪和大佬。
如此盛景若能长久,便也不用再担忧重要的专业藏家会越来越少,因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新画廊 新尝试
既然是第2个10年的开头,自然要推陈出新。所以,今年的艺术北京涌现很多新事物和新玩法。
比如,当代馆有如北京的ON画廊、上海的没顶画廊、香港的狮语画廊、Lucie Chang Fine Arts、台湾的Blu-erider ART、日本艺术写真协会中的Taka Ishii Gallery、日本京都的Sokyo Gallery等20余家画廊,是首次亮相艺术北京。
而经过去年的成功试水,“设计北京”今年有了更为大胆的尝试,汇聚来自世界各地的设计品牌及画廊参展,推出了一系列特别策划项目以及精彩纷呈的设计论坛,开启了设计文化与生活家居的对话。如在经典馆的400平米独立区域内特别推出一间“ART BEIJING STORE”,选择了目前最具城市生活美学风格的品牌和个人,推出了Art Beijing限量版产品。
此外,本次博览会还设立“校尉胡同5号—第二回展”、“当代陶瓷单元”;特别邀请由杨澜创立的阳光未来艺术教育基金会作为公益项目伙伴,在博览会期间做了“阳光未来儿童艺术教育公益项目”; 运用“互联网+”的思维将艺术与金融相结合,携手中国国家画院、荣宝斋(上海)拍卖等行业专业机构,推出国内首家专注于文化·艺术·影视·供应链领域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艺条龙……
这一件件的新鲜事、新乐趣,再次让“艺术北京”成功实现了在微博、微信朋友圈、各类艺文公众大号的刷屏。而众多报道媒体营造的诸多艺博会新闻热点,更让无缘参会的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其盛况。
虽然很多“新”还需要时间来验证,但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不仅让艺术北京,更让中国乃至亚洲艺术永远保持着迷人的青春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