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信心变奏曲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g4g4354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如中国在经济增长方面占据全球领先地位一样,中国消费者的乐观情绪也比世界其它地区的消费者都要强烈。BCG消费者洞察智库开展的最新消费者信心调查发现,计划在来年增加支出的中国消费者比例是美国、日本以及欧洲主要市场水平的三倍。
  然而,由于中国经济前期的超高速增长在近期有所放缓,因此中国消费者变得更加谨慎。计划在2013年增加支出的中国消费者占比为 27%,较上一年的38%减少了11%。
  中国的GDP增长自2010年达到历史新高之后在近10个季度中持续下滑。中国的GDP增长从两位数逐渐降至近期的8%以下。面对这样的形势,中国消费者不再拥有与往年一样的乐观情绪。去年,近半数消费者表示经济将在未来12个月内有所改善;而今年,这一比例跌至38%。
  短期内持怀疑态度
  消费者正在紧缩开支,但消费者支出的减少不应被视为财务紧张的前兆。BCG的调查发现,只有极少数消费者认为未来的收入将会减少或担心丢掉工作。绝大多数(近60%)消费者正在减少支出以储蓄更多。2012年,中国的家庭储蓄率达到可支配收入的38%,创下历史新高,而这一比例在10年前仅为23%。然而,消费者仍觉不够。只有22%的受访者表示目前的储蓄情况达到了预期目标。
  中国消费者持有的谨慎态度使他们看重储蓄。但由于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相对还不够完善,因此照顾子女和长辈仍是中国消费者的关注重点。计划生育政策也是其中一个影响因素。大多数在家庭中负担生计的人都是独生子女,这意味着他们需要照料四位父母,而且还有可能需要照料祖父母。在中国,年迈的父母往往和成年子女居住在一起,或期望子女为他们购置一处住所。中国家庭可能还会需要成年子女帮忙照顾亲戚。年轻的下一代也是压力的来源:特别是在中国的大城市,许多人认为必须为子女提供课外辅导和价格高昂的课外活动,以帮助他们进入具有竞争力的大学。
  买房是消费者储蓄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没有房产的消费者在支出方面更加保守:34%表示将在下一年减少开支,这一比例在拥有房产的消费者中为27%。但中国的超高房价仍在不断上涨。截至2013年4月,上海100平方米的公寓价格平均为452,000美元左右,而中国家庭的年平均收入仅为21,000美元。这意味着中国家庭在没有任何支出的情况下需要20年以上的时间才能购买一套新公寓。虽然政府在3月出台新政为房市降温,但房价不断上涨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新政则进一步抑制了消费者的消费意愿。
  长期仍持乐观态度
  中国消费者可能正在缩减开支,但消费主义依然盛行。当前消赞者信心的下降只是短期现象。BCG的调查显示,中国消费者并末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表现出大量悲观情绪。只有11%的受访者认为“经济不会在未来几年内有所改善”。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消费是推动社会和文化发展的积极因素。半数以上的受访者同意“消费和购买有益于文化和进步”的观点——较上一年增长了22%。
  虽然总支出有所减少,但消费者的购物行为则日趋成熟,并且能够更好地优化预算。多达80%的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数量减少,但质量提高。一年前,消费者更有可能通过降级购买较便宜的品牌或完全不购买品牌产品来省钱。而今年这一群体所占比例下降了20%。消费者在想方设法地寻找划算的交易,比如网上搜索等。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消费者升级消费的意愿维持在与2010年和2011年相同的水平——即使是在计划削减支出的消费者中,消费升级意愿也高于消费降级意愿。
  声誉较好的品牌以及与健康有关的产品和服务(比如婴儿用品、护肤品和营养品)同样受益于中国消费者不断变化的消费特点:它们是推动消费者升级消费的两大动力。在中国市场上,产品的质量问题依然层出不穷,甚至波及到一些在过去备受消费者信赖的国际品牌。消费者也十分关注这些问题。(参阅《2011年BCG全球消费者信心调查报告:把握全球消费业的新潮流》)
  中国消费者仍对健康食品和饮料(包括有机食品、茶、奶制品、新鲜食品和果汁)拥有高于平均水平的消费升级意愿。消费者还表示将在与个人和家庭幸福有关的品类上花费更多,比如纯天然产品、服装和鞋、化妆品、护发产品、个人护理产品、手机和婴儿食品等。与此同时,消费者将减少对其视为“非必要”产品的支出,比如奢侈品、珠宝、餐厅就餐、巧克力、玩具和非健康食品(如碳酸饮料、酒和冷冻食品)等。
  小城市有所波动,但仍是亮点
  短期的低迷对小城市(四五线城市)的影响与大城市(一二三线城市)不同。由于小城市的生活成本较低以及其它一些原因,小城市的中产阶级及富裕消费者(MAC)直到不久前才渐渐感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小城市中产阶级及富裕消费者的乐观态度使其成为了最具吸引力的消费群,BCG在2010年11月出版的报告《小城市大收获:中国快速增长的新机遇》中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详细阐述。
  如今,形势开始逆转。大城市的消费者信心正触底反弹。但小城市的消费者终于感受到了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带来的影响,而且消费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在过去表现出极高的意愿来增加支出及升级消费,小城市中产阶级及富裕消费者的信心出现了两位数的下降。这一变化归因于一系列小城市独特因素的推动:
  ·企业家和中小企业居多。中国早期以投资为主的经济增长带来了包括固定资产投资的显著增长,从而使企业家和中小企业从中受益。过去,小城市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比大城市的水平高出10%。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全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降。小城市的固定资产投资下降现象虽出现较晚,但发生得更加突然,降幅也更加剧烈。由于小城市的企业家和中小企业数量较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对小城市经济前景的影响尤为显著,并随之对这些城市的中产阶级及富裕消费者的信心造成严重影响。
  ·公务员居多。中国小城市的中产阶级及富裕消费者在公共部门就职的比例较高,达到41%——这一比例在大城市中仅为27%。这使得小城市中产阶级及富裕消费者对政策的变化更加敏感。今年春天,伴随中国领导层换届而来的政府反腐活动对许多小城市中产阶级及富裕消费者产生了较大的冲击。政府坚决执行反腐活动有效遏制了公款吃喝之风,从而对餐饮娱乐以及个人消费等造成明显影响。部分受访者表示活动、宴会和宾馆预订减少了多达一半或三分之二。在BCG的调查中,一位公务员表示其减少收到的购物券和购物卡的价值加起来大概相当于工资的三分之一。   ·财富积累时间较短,经济实力较弱。虽然小城市中产阶级及富裕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接近大城市中产阶级及富裕消费者,但由于他们的财富积累时间较短(小城市中产阶级及富裕消赞者平均为3.7年,大城市中产阶级及富裕消费者平均为5.4年),因此其现金储备不够充足且资产较少。小城市中产阶级及富裕消费者表示其现金储备只能维持10个月,是大城市中产阶级及富裕消费者维持时间的一半。因此,小城市中产阶级及富裕消费者的安全感较低且更为节俭。只有57%的小城市中产阶级及富裕消费者表示在财务方面有安全感,较上一年减少13个百分点,比大城市中产阶级及富浴消费者低14个百分点。
  ·家庭压力较大,传统观念较重。小城市中产阶级及富裕消费者的谨慎态度还源于其更重的传统观念,这意味着他们不仅更加重视为照顾家庭而存钱,而且家庭成员往往也较多,通常是几代人生活在一起。(存钱养家对于大城市中产阶级及富裕消费者而言也非常重要,但他们还考虑着在未来购买房产和汽车等大件商品。)此外,相对收入而言,小城市供养子女教育的成本更高,尤其是当子女未来在大城市上学或工作并且不得不负担更高生活成本时更是如此。
  因此,47%的小城市中产阶级及富裕消赞者表示子女的教育和发展是其储蓄的主要动力,而这一比例在大城市中仅为25%。小城市中产阶级及富裕消费者需要供养的长辈更多,而且当地的医疗资源和养老设施往往不够健全。34%的小城市中产阶级及富裕消费者表示供养长辈是其储蓄的一个主要原因,而这一比例在大城市中为23%。
  尽管如此,小城市中产阶级及富裕消费者仍是未来中国人口和消费增长的最佳动力。目前,小城市中产阶级及富裕消费者的数量和消费支出小于大城市中产阶级及富裕消费者。但到2020年,小城市中产阶级及富裕消费者将占城市人口的27%(大城市中产阶级及富裕消费者将占城市人口的22%)以及城市消费的40%(大城市中产阶级及富裕消费者将占城市消费的37%)。虽然小城市中产阶级及富裕消费者的信心在今年有所下降,但这只是暂时现象。和大城市中产阶级及富裕消费者的信心变化走势一样,一旦经济形势稳定下来,消费者信心将会出现反弹。
  此外,当前的悲观情绪主要来自中老年消费者。年龄在18岁至34岁之间的年轻一代没有感受到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并对未来持非常乐观的态度。他们的消费意愿增强,并构成了各类城市中产阶级及富裕消费者中最具吸引力的消费群。
  企业若要充分利用小城市日渐增长的机遇,则需要扩大地域业务、为小城市中产阶级及富裕消费者量身定制市场推广战略,并针对这一市场制定有效的价值主张。当然,企业应该了解不同品类的目标消赞者存在显著差异。例如,年轻的中产阶级及富裕消费者依然乐观,而成熟消费者则更为保守。
  消费者信心的下降并不代表中国消费者乐观情绪的终结。未来的形势将更不稳定,并且随着中国经济从以投资为主导的增长转向以消费为主导的增长,我们应预期到消费者信心会出现起伏。然而,悲观情绪在短期内的些许增长不应被解读为长期负面趋势。消费主义仍在崛起,消费对社会的积极作用得到人们的高度认可。虽然选择增加支出的消费者数量减少,但消费者的购物行为日趋成熟,他们对消费支出进行优化并日益注重质量。中产阶级及富裕消费者将继续增长并变化发展,尤其是在小城市。这些小城市中产阶级及富裕消费者正是中国未来消费增长的主要来源。

其他文献
高速成长的创业企业,经常不过几年时间,就从三五条枪扩张到几十、几百人甚至更大的队伍。其间的项目尝试和取舍,用我一位同事的一句玩笑话形容颇为恰切,“像UFO一样,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走”。这是创业成长型企业的常态,也要求研发团队具有能力柔性,可快速应变。  CEO,特别是非技术出身的CEO,往往希望技术团队尽善尽美。优秀技术团队的词典里没有“做不到”,只要无止境地要求自己。然而,哪怕是
期刊
稻盛和夫、乔布斯、郭士纳、柳传志临危受命、力挽狂澜;杨致远、戴尔深陷泥潭。为何两重天?我们就以柳传志的复出为例,一探王者归来的秘密。  成功秘笈1:德高望重——威望/信心。被尊为“中国企业家教父”的柳传志的威望在联想和中国企业界无人能出其右。柳的威望成为联想崛起的一剂强心针。同时,对于复出65岁的柳传志自信满满,反复强调“只能成功、不可能失败”,自信的传达灌输也让整个集团为之一振,精神焕发。虽然威
期刊
2013年,万达为首的商业地产集团大举发展电商事业的消息不绝于耳。当“不出门也可以逛街”的广告铺天盖地而来时,实体店的盈利模式和空间随着地租的一路上扬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电商蓬勃发展,犹如洪水,不可小觑;但不是每家地产商都会自主发展电商;与此同时,电商作为营销手段之一,不应也不能是商业地产发展的全部未来。  作为居民消费的最大载体,商业地产领域的商业购物中心和百货一直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场
期刊
其实留住5人还是不错的!通过自然淘汰,留下的可能才是符合企业需要的。  如何留住更多85后?我认为只有探索新的模式,调整我们已习惯的管理风格才行。  1. 我手下也有几个85后,我平时非常注重与他们的沟通和交流,毕竟他们刚刚进入社会,期待大于能力,大于经验。我非常欣赏他们:更想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更喜欢“能不能让我试试”的参与式管理风格。对我来说,这就是个新的挑战!用得好了,可以借此引导他们迅速
期刊
我们公司几乎都是85后,起初,确实有难以管理的地方。但磨合下来之后,一切都非常好。  我仅从本公司的角度,谈一下如何招聘和管理85后。  1. 尽量招聘有工作经历的。  无论是不是85后,大学生刚毕业都不容易在一个单位持久地待下去。往往是跳了一两个地方,经历一些磨砺后,才在一个公司里稳定下来。这就像初恋不容易成功一样,没试过别的,不甘心。  2. 尽量招聘一般学校出来的本科毕业生。  好学校出来的
期刊
其实我们在后期也作过同业的数据统计分析,我们这个留才率在同业中属于中等,不好也不坏。正如大家提到的:管理培训生本身是一种好的方式,毕竟是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骨干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肯定会更高。但是,问题在于忠诚是互动之后的结果。我们如何在面试挑选候选人的过程中加以识别,这挺让人头疼的。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我们在甄选过程中也加入了性格测试、职业测评等的评估工具,但总觉得忠诚是最难测评的。  所以,
期刊
对大多数企业而言,企业文化似乎都有些飘渺而虚幻。而一个必须正视的事实是:如果要把企业文化“坐实”,必经的路径就是建立执行型文化。  执行型文化的逻辑  到底什么是执行型文化呢?  我的定义是:执行型文化就是一个企业或一个团队有利大家统一认识、行为趋同、养成习惯,以及发挥大家能力完成既定目标和事项的文化。  如下图所示,这种文化是有其自身逻辑的。  我们要在自己的团队中建立起执行型的文化,首先就要建
期刊
我本人也招聘并带领过85后毕业生,和你的感受很类似。说说我的看法。  1.85后员工急功近利,但又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和持之以恒的精神。现在的社会本身就很浮躁,大家生活的压力很大,每个人都想尽快拿到高薪,以至于人们只盯着高薪,忘记为什么可以拿高薪了。这样的结果就是大家彼此攀比,这山看着那山高。心思不在工作上了,人就很容易频繁跳槽,形成职业恶习。既然只看薪水,当然就不可能真正去练本领,去规划自己的人生
期刊
我们公司是世界500强的知名制药企业,我在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招聘与培训工作。我们公司进入中国20多年来,员工一直以社会招聘为主。但随着在华业务的不断扩展,对人才数量和质量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如果全部从外部招聘,一方面成本太高,另一方面人才整合难度也比较大。从2009年开始,公司决定实施“管理培训生”项目,开始从应届毕业生中直接招聘,尝试从源头培养自己的员工。  2011年,公司通过校园招聘,精心选拔
期刊
我支持培训生的项目,留下5个怎么能算是失败呢?80后在工作中把被尊重看得比工资高,是让人兴奋的事。现有管理方式大都是自上而下的管制和打压,特别是一些经历过风雨、把控过大局面的人,会不自觉地流露出“不要问为什么,按我说的做”的想法。这对很多80后来说,都是严重的精神压抑。  前段时间我参加一个食品公司的年会,他们有80%以上的员工上台领取工龄奖,人员流失率如此之低令我赞叹。我问他们的诀窍是什么,他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