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千年古都北京,流淌着不倦的诗意。它独特的城市精神,源于开放、包容的宣南文化。宣南文化又因明代中期形成的宣南坊而名。大吉片是宣南坊的核心区,这里见证和繁衍了北京历史上的繁华和灿烂。
出宣武门南行数百米,在菜市口南大街以东、骡马市大街以南、虎坊路向西、南横街以北的这片区域,俗称大吉片。这里人杰地灵,源远流长,构成了一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近代史诗——许多叱咤风云的政界精英,都曾在此居住。龚自珍、林则徐、黄遵宪、曾国藩、左宗棠、翁同龢、唐绍仪、陈独秀等,威名声震大吉片;承载当时先进文化的代表人物在此留下了珍贵的文化符号。鲁迅、蔡元培、张恨水、“袁氏三礼”、高庆奎、奚啸伯、张君秋等文化艺术名家曾荟萃在此,成为宣南文化的精髓。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陌上桑。在北京最大的危旧房改造项目的中信城附近,在大部搬迁、部分古旧建筑留存或迁移的工地上,几十所会馆和著名故居曾像珍珠般撒落在数条胡同街道里。作为北京最主要的会馆遗迹集群地,这里有着70多所从省到县级各种会馆,构成了丰富的明清古代城市要素。
康有为、梁启超曾住在大吉片的南海会馆。这个已破败不堪的院落,曾是戊戌变法维新的始终之地和核心处所;光绪二十年,28岁的孙中山首次到京即客居中山会馆内,代表当时进步力量的国民党则诞生在不远处的湖广会馆;会同馆是有255年历史的清代国宾馆,它是中外各国交流的象征。而咫尺外的福建籍会馆,留下了“上书保台”的传说……
历史常常演绎出传奇,传奇性的历史瞬间和偶然事件,常让人百思而不得要领。比如这里曾让人们深刻地见证一个曾经貌似强大的王朝的背景,而此地又印证着大吉片的“吉”字不同凡响。
道光二十一年七月,曾国藩搬入被他认为“最有旺气”的大吉片域内。六年后,随着官级跃升、人口增多,他又一次搬家,在大吉片内另寻了一个有四十多间房的宏敞院落,据说租金不菲,他的住所记录了他经世治国的不凡半生。
人们热爱自己的历史,胜过飞翔的雄鹰珍爱自己的翅膀。物换星移的一个多世纪以来,大吉片中这些庭院衰败式微,几十所会馆和数十座故居,大都呈现破败和乱象。这缘于近代中国“城头变幻大王旗”的长期社会动荡和战乱,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长期不注重经济建设而形成的住房压力。首善之区的北京,决定对大吉片地区进行危旧房改造,一方面就地保护著名会馆和故居,挖掘文化潜质,一方面在区域内迁移部分,规划建设一座新的中心区域,整合经济和文化、历史和现实资源。
大吉片危改项目,与城市的升级改造密切相关,注重对文物、古建的传承,坚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原则。其社会背景是,上个世纪末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们对城市文明和美好生活更加期待和向往。
往事如缕缕轻烟,亦如埋藏的瑰宝,在时间的跨度和坐标中熠熠闪光。为了保护这些承载城市记忆的古建筑,有关部门规划新建了潮州会馆和会同馆,重修著名的关帝庙,并准备就地重建康梁故居的南海会馆,以及泾县会馆、濮阳会馆等,这些浴火重生而又星罗棋布的古建筑,将在修葺中再现历史之遗梦,串起北京南城历史的一张新图。
在今昔时光交错的大吉片街道中徜徉,仿佛走在北京的古老和现代之间,让人感到一面在守望悠久的传统文化,记下尘封的历史断面,一面又在构画未来城市的美好与文明,让人憧憬天光云影。遥想北京中央区域的悬念和数次规划,那是一个个伟大城市的梦想,体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本质。
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透过主人公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北京南城,一切都那样安谧、整洁:清澈的流水和蓝天、缓缓而行的驼队、淡定从容的人群。书中诗情画意的韵律和恬淡的乡愁,恰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长诗,把南城生活细致而自然地表现出来。这种被誉为“极具平民意识”的生活,虽然离我们渐行渐远,但北京神奇的气质和血脉,或典逸雄放,或深沉纯净,其源流、造化和伟力,仍在天地间兀然独立,让人叹为观止。
(作者为暸望周刊社副总编辑)
出宣武门南行数百米,在菜市口南大街以东、骡马市大街以南、虎坊路向西、南横街以北的这片区域,俗称大吉片。这里人杰地灵,源远流长,构成了一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近代史诗——许多叱咤风云的政界精英,都曾在此居住。龚自珍、林则徐、黄遵宪、曾国藩、左宗棠、翁同龢、唐绍仪、陈独秀等,威名声震大吉片;承载当时先进文化的代表人物在此留下了珍贵的文化符号。鲁迅、蔡元培、张恨水、“袁氏三礼”、高庆奎、奚啸伯、张君秋等文化艺术名家曾荟萃在此,成为宣南文化的精髓。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陌上桑。在北京最大的危旧房改造项目的中信城附近,在大部搬迁、部分古旧建筑留存或迁移的工地上,几十所会馆和著名故居曾像珍珠般撒落在数条胡同街道里。作为北京最主要的会馆遗迹集群地,这里有着70多所从省到县级各种会馆,构成了丰富的明清古代城市要素。
康有为、梁启超曾住在大吉片的南海会馆。这个已破败不堪的院落,曾是戊戌变法维新的始终之地和核心处所;光绪二十年,28岁的孙中山首次到京即客居中山会馆内,代表当时进步力量的国民党则诞生在不远处的湖广会馆;会同馆是有255年历史的清代国宾馆,它是中外各国交流的象征。而咫尺外的福建籍会馆,留下了“上书保台”的传说……
历史常常演绎出传奇,传奇性的历史瞬间和偶然事件,常让人百思而不得要领。比如这里曾让人们深刻地见证一个曾经貌似强大的王朝的背景,而此地又印证着大吉片的“吉”字不同凡响。
道光二十一年七月,曾国藩搬入被他认为“最有旺气”的大吉片域内。六年后,随着官级跃升、人口增多,他又一次搬家,在大吉片内另寻了一个有四十多间房的宏敞院落,据说租金不菲,他的住所记录了他经世治国的不凡半生。
人们热爱自己的历史,胜过飞翔的雄鹰珍爱自己的翅膀。物换星移的一个多世纪以来,大吉片中这些庭院衰败式微,几十所会馆和数十座故居,大都呈现破败和乱象。这缘于近代中国“城头变幻大王旗”的长期社会动荡和战乱,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长期不注重经济建设而形成的住房压力。首善之区的北京,决定对大吉片地区进行危旧房改造,一方面就地保护著名会馆和故居,挖掘文化潜质,一方面在区域内迁移部分,规划建设一座新的中心区域,整合经济和文化、历史和现实资源。
大吉片危改项目,与城市的升级改造密切相关,注重对文物、古建的传承,坚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原则。其社会背景是,上个世纪末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们对城市文明和美好生活更加期待和向往。
往事如缕缕轻烟,亦如埋藏的瑰宝,在时间的跨度和坐标中熠熠闪光。为了保护这些承载城市记忆的古建筑,有关部门规划新建了潮州会馆和会同馆,重修著名的关帝庙,并准备就地重建康梁故居的南海会馆,以及泾县会馆、濮阳会馆等,这些浴火重生而又星罗棋布的古建筑,将在修葺中再现历史之遗梦,串起北京南城历史的一张新图。
在今昔时光交错的大吉片街道中徜徉,仿佛走在北京的古老和现代之间,让人感到一面在守望悠久的传统文化,记下尘封的历史断面,一面又在构画未来城市的美好与文明,让人憧憬天光云影。遥想北京中央区域的悬念和数次规划,那是一个个伟大城市的梦想,体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本质。
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透过主人公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北京南城,一切都那样安谧、整洁:清澈的流水和蓝天、缓缓而行的驼队、淡定从容的人群。书中诗情画意的韵律和恬淡的乡愁,恰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长诗,把南城生活细致而自然地表现出来。这种被誉为“极具平民意识”的生活,虽然离我们渐行渐远,但北京神奇的气质和血脉,或典逸雄放,或深沉纯净,其源流、造化和伟力,仍在天地间兀然独立,让人叹为观止。
(作者为暸望周刊社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