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运动创伤产生的基本因素和运动创伤预防原则进行归类分析。因为预防和治疗运动创伤,必须了解运动创伤发生的基本因素,以便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把运动创伤的发生率降到最低限度,从而可以不断地促进运动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运动创伤基本因素运动员运动训练准备活动
运动创伤的定义是指由于从事体育运动所致的运动系统的急性或慢性损伤。运动创伤会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能力,甚至会使运动员在某一时期失去运动能力,即使精心治疗,也往往需要许多时间才能完全恢复运动员所丧失的专门运动能力。因此,研究运动创伤的基本因素,保证运动员的训练具有重要意义。
一、运动创伤的基本因素
(一)准备活动不充分
运动员未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就开始参加正式训练或比赛活动,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没有充分动员起来,微循环状态不良,肌肉伸缩能力欠佳,力量不能很好发挥,动作不协调,容易受伤。当进入正式运动时,身体机能不是处于良好状态,而是有所下降,容易发生动作失误而致伤。
(二)训练水平不够
训练水平指一般身体训练、专项技术训练、意志品质训练和战略战术训练的培养几个方面。一般身体训练又包括力量、速度、耐力和灵敏的训练,如有一个方面缺乏训练,就容易引起运动创伤。
(三)违背科学训练原则
训练应遵守科学的训练原则,如全面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结合专项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等。如果违背科学训练原则,急于求成,过早做高难度动作,难免动作错误而造成损伤。
(四)忽视放松活动
许多运动员在训练结束时,忽视放松活动,有的只是简单地慢跑一下,队员互相之间对因训练而僵硬的肌肉“踩”5~10分钟,很少考虑放松的效果。而有的队员甚至不做放松活动,单纯依赖沐浴来代替放松活动。由于没有足够和正确的放松活动,因训练而产生的肌肉僵硬和酸痛等得不到及时的消除,逐渐积累而发展成肌肉损伤。这是导致运动创伤,特别是劳创伤的一个重要因素。
(五)其他
1.场地设备不足。场地器材不符合卫生要求,场地太硬或太软,器械固定不良、质量不好,或器械的大小、重量与运动者的年龄、性别不适应,服装和保护器具不符合运动要求等,都可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场地设备有缺点,场地不良:场地上有砖头、瓦块、铁钉、碎玻璃;场地不平、过硬、过滑;沙坑过硬、坑沿太高;踏跳板与地面不平齐等。器械不良或安装不當:器械表面不平,有裂缝或生锈;器械年久失修,不结实;器械的大小、重量与运动者的年龄、性别及体重不相适应;安装得不牢固、安放的位置不当等。
2.自然环境的影响。不良自然因素,如雨后,雪后路滑、光线不足、气温过低或过高,均易引起运动创伤。暑夏气温过高,易发生疲劳和中暑;寒冬气温过低,肌肉僵硬,动作不协调,容易造成肌肉韧带的损伤或冻伤。潮湿闷热的天气,易出汗,影响体内水盐代谢,可发生抽筋。光线不足,影响视力;环境和空气污染,可以损害运动器官,尤其是损伤神经系统,使神经反应迟钝等,都是发生损伤的原因。
二、运动创伤发生的预防原则
(一)加强训练工作
在训练工作中,运动员要加强全面身体素质的训练和基本技术的训练,提高身体素质水平,正确掌握基本技术。事实证明,刚从事运动训练的运动员,由于全面身体素质差,技术动作不熟练,较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发生损伤的机会要多得多。因此,要预防运动损伤,必须加强训练工作,不断提高运动员的全面素质(运动能力)和专项素质,对预防运动创伤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二)合理安排运动量
运动量安排过小,机体的运动能力不易提高。运动量安排过大,容易产生疲劳,或使运动器官局部负担过重,导致全身机能下降,因而容易产生损伤。为了减少这类损伤,教练员和运动员有必要了解运动创伤的基本知识,严格遵守训练原则,根据性别、年龄、训练水平、健康状况和各项运动的损伤特点,合理安排运动量,尤其是少年运动员和女运动员的运动量更应该注意。
(三)加强医学监护工作
运动训练具有高度的科学性,与医学、生理学、卫生学、心理学等关系密切。在参加重大比赛前,应进行补充检查,坚持自我监护。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和创伤发生规律,特别要注意观察运动器官的局部反应,建立运动损伤统计制度。为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时进行运动损伤登记,以便分析创伤发生的原因。建立义务保健员制度,义务保健员要学习常见运动损伤的知识和医学、卫生学等基本知识。
(四)建立医生、教练员和运动员三结合的训练制度
在预防和治疗运动员损伤的工作中,必须开展医生、教练员和运动员三结合的工作方法,经常组织有关体育理论和运动创伤基本知识的学习讨论,使大家都能掌握运动损伤的发病规律和防治措施,共同协作,研究制定训练内容和预防运动创伤的措施,加强对伤病员的管理,对于提高运动水平,减少运动损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彪.运动创伤的主要原因及预防[J].高等建筑教育.1990(2).
[2] 郑怀贤.运动创伤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9.
[3] 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20-50.
[4] 于素梅.体育与健康课常见运动伤病防治[M].2003:51-69.
[5] 冯美云.运动生物化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12-123.
关键词运动创伤基本因素运动员运动训练准备活动
运动创伤的定义是指由于从事体育运动所致的运动系统的急性或慢性损伤。运动创伤会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能力,甚至会使运动员在某一时期失去运动能力,即使精心治疗,也往往需要许多时间才能完全恢复运动员所丧失的专门运动能力。因此,研究运动创伤的基本因素,保证运动员的训练具有重要意义。
一、运动创伤的基本因素
(一)准备活动不充分
运动员未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就开始参加正式训练或比赛活动,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没有充分动员起来,微循环状态不良,肌肉伸缩能力欠佳,力量不能很好发挥,动作不协调,容易受伤。当进入正式运动时,身体机能不是处于良好状态,而是有所下降,容易发生动作失误而致伤。
(二)训练水平不够
训练水平指一般身体训练、专项技术训练、意志品质训练和战略战术训练的培养几个方面。一般身体训练又包括力量、速度、耐力和灵敏的训练,如有一个方面缺乏训练,就容易引起运动创伤。
(三)违背科学训练原则
训练应遵守科学的训练原则,如全面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结合专项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等。如果违背科学训练原则,急于求成,过早做高难度动作,难免动作错误而造成损伤。
(四)忽视放松活动
许多运动员在训练结束时,忽视放松活动,有的只是简单地慢跑一下,队员互相之间对因训练而僵硬的肌肉“踩”5~10分钟,很少考虑放松的效果。而有的队员甚至不做放松活动,单纯依赖沐浴来代替放松活动。由于没有足够和正确的放松活动,因训练而产生的肌肉僵硬和酸痛等得不到及时的消除,逐渐积累而发展成肌肉损伤。这是导致运动创伤,特别是劳创伤的一个重要因素。
(五)其他
1.场地设备不足。场地器材不符合卫生要求,场地太硬或太软,器械固定不良、质量不好,或器械的大小、重量与运动者的年龄、性别不适应,服装和保护器具不符合运动要求等,都可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场地设备有缺点,场地不良:场地上有砖头、瓦块、铁钉、碎玻璃;场地不平、过硬、过滑;沙坑过硬、坑沿太高;踏跳板与地面不平齐等。器械不良或安装不當:器械表面不平,有裂缝或生锈;器械年久失修,不结实;器械的大小、重量与运动者的年龄、性别及体重不相适应;安装得不牢固、安放的位置不当等。
2.自然环境的影响。不良自然因素,如雨后,雪后路滑、光线不足、气温过低或过高,均易引起运动创伤。暑夏气温过高,易发生疲劳和中暑;寒冬气温过低,肌肉僵硬,动作不协调,容易造成肌肉韧带的损伤或冻伤。潮湿闷热的天气,易出汗,影响体内水盐代谢,可发生抽筋。光线不足,影响视力;环境和空气污染,可以损害运动器官,尤其是损伤神经系统,使神经反应迟钝等,都是发生损伤的原因。
二、运动创伤发生的预防原则
(一)加强训练工作
在训练工作中,运动员要加强全面身体素质的训练和基本技术的训练,提高身体素质水平,正确掌握基本技术。事实证明,刚从事运动训练的运动员,由于全面身体素质差,技术动作不熟练,较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发生损伤的机会要多得多。因此,要预防运动损伤,必须加强训练工作,不断提高运动员的全面素质(运动能力)和专项素质,对预防运动创伤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二)合理安排运动量
运动量安排过小,机体的运动能力不易提高。运动量安排过大,容易产生疲劳,或使运动器官局部负担过重,导致全身机能下降,因而容易产生损伤。为了减少这类损伤,教练员和运动员有必要了解运动创伤的基本知识,严格遵守训练原则,根据性别、年龄、训练水平、健康状况和各项运动的损伤特点,合理安排运动量,尤其是少年运动员和女运动员的运动量更应该注意。
(三)加强医学监护工作
运动训练具有高度的科学性,与医学、生理学、卫生学、心理学等关系密切。在参加重大比赛前,应进行补充检查,坚持自我监护。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和创伤发生规律,特别要注意观察运动器官的局部反应,建立运动损伤统计制度。为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时进行运动损伤登记,以便分析创伤发生的原因。建立义务保健员制度,义务保健员要学习常见运动损伤的知识和医学、卫生学等基本知识。
(四)建立医生、教练员和运动员三结合的训练制度
在预防和治疗运动员损伤的工作中,必须开展医生、教练员和运动员三结合的工作方法,经常组织有关体育理论和运动创伤基本知识的学习讨论,使大家都能掌握运动损伤的发病规律和防治措施,共同协作,研究制定训练内容和预防运动创伤的措施,加强对伤病员的管理,对于提高运动水平,减少运动损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彪.运动创伤的主要原因及预防[J].高等建筑教育.1990(2).
[2] 郑怀贤.运动创伤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9.
[3] 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20-50.
[4] 于素梅.体育与健康课常见运动伤病防治[M].2003:51-69.
[5] 冯美云.运动生物化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1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