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应激性心肌病诊断及治疗。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45例应激性心脏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诊断情况和治疗结果进行研究。结果:45例应激性心脏病患者的诱因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在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改变中均能看到变化,其中36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经过20天治疗之后,患者左心室射血值恢复到64%。结论:应激性心肌病在诊断过程中,常常被误诊为是冠心病、扩张性心肌病和急性心肌炎等疾病,但应激性心肌病患者在治疗数天后,症状、生命体征、酶学变化等能够恢复正常,在实际诊断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超声心动图和左心室造影等方法进行确诊。应激性心肌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极易引发心血管等其他疾病。
关键词:应激性心肌病;诊断;治疗
应激性心肌病是一种由精神刺激引发的疾病,其主要的表现是左功能心室发育不全和心电图改变等病症,在诊治时极易被误诊为是冠心病、扩张性心肌病和急性心肌炎等疾病,主要原因是上述几种疾病的心电图浮动情况与应激性心肌病的心电图波动情况类似,如果没有及时发现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会引发其他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在诊断应激性心肌病时,可以使用左心室造影、超声心动图等方法对应激性心肌病进行有效的诊断,从而为人们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45例应激性心肌病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25例,患者年龄在20岁至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5±2.6)岁。应激性心肌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四肢无力、胸痛、眩晕等。应激性心肌病患者在发病前会受到严重的精神刺激或者出现应激反应,在45例应激性心肌病的患者中受到惊吓患者有15例、遇到车祸患者15例、突发脑溢血患者6例、在生活中遇到恐慌9例。这45例应激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为:15例患者的血压过低,8例的心脏出现偷停,22例出现心率过快。另外,在本次研究的45例应激性心肌病患者中均无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等病史。
1.2诊断方法
1.2.1心电图诊断
对45例应激性心肌病患者入院治疗前进行心电图的诊断,治疗一个月后再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
1.2.2超声心电图诊断
对45例应激性心肌病患者入院治疗前进行心电图检查,并且在治疗20天后在再次进行检查。
1.2.3心肌酶指标检测
对45例应激性心肌病患者入院治疗前进行心肌酶指标检测,观察患者心肌酶的数值。在患者接受治疗后的20天再次进行心肌酶检测。
1.2.4冠状动脉造影
对45例应激性心肌病患者在入院前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并且在患者入院的6天至9天内再次进行造影,比较两次检测的数据。
1.3治疗方法
在对应激性心肌病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在有针对性的使用辅助循环治疗仪、辅助利尿、辅助扩张血管等必要措施的同时,要对患者进行经验治疗。对患者施用阿司匹林、硝酸甘油等药物治疗。茶酚胺对应激性心肌病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导致患者心肌受损,所以应该减少β受体兴奋药物的使用剂量。在治疗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观察有血液循环障碍的应激性心肌病患者,医生应该对其进行辅助循环仪器。
2结果
2.1诊断结果
在45例应激性心肌病中,ST段上升的有15例,ST段下降的有30例;有15例患者出现冠状T波,6例患者Q波中未见异常,14例患者出现T波单纯倒置,6例患者出现继发性房颤,4例患者出现Q-TC延长;其中有14例出现左心室心尖和中段阶级异常,10例发生左心室心尖病变,患者左心室收缩明显增强,与此同时左心室射血量直线下降;有40例心肌酶出现轻度至中度的升高,心肌酶水平在(420~620)U/L,平均(550±50)U/L;有42例冠状造影正常,应激性心肌病患者心室壁和心尖处运动有所减弱。
2.2治疗结果
应激性心肌病患者在患病急性阶段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心源休克等不良后果,极易引发患者死亡。在正确的干预后,采取科学的治疗方法,经过20天治疗,患者左心室射血值恢复到64%,左心室内壁恢复正常。
3讨论
应激性心肌病的患病人群主要为女性。应激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与心肌梗死相近,诱发的原因多数是由于心理原因导致的,例如:受到外界的刺激和突如其来的应激反应。应激性心脏病经过正确的治疗后能够较快的恢复健康,但如果被误诊或者没有接受及时的救治极易引发其他的心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是极为不利的[1]。
应激性心肌病主要包括激发症和原发症。应激性心肌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心尖扩张急性心肌病,这种心室扩张和心室内壁经过治疗能够恢复到正常的情况。在本次研究的45例应激性心肌病患者中,患者在发病前会出现身体和心理不同程度的刺激,其中包括惊吓、车祸、突发脑溢血、生活中遇到恐慌等应激因素。另外,应激性心肌病通常与其他病症共同存在,主要包括:支气管哮喘、高血压等疾病。应激性心肌病在发病初期病症极为凶险,会出现室颤、心跳偷停、呼吸困难、四肢无力、胸痛、眩晕,甚至导致死亡。所以医生和患者需要对应激性心肌病予以足够的重视,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避免患者病情的延误,导致不良的后果[2]。
目前,医学界对应激性心脏病的治疗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在实际诊断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超声心动图和左心室造影等方法进行确诊。例如:患者左心室出现短暂的心尖运动减弱;冠状造影没有明显的病变;心电图异常T段和ST断异常;心肌钙蛋白较高等。医生在没有对应激性心肌病患者确诊时需要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要将疑似应激性心肌病患者得到与心肌梗死患者同等的看护。在治疗应激性心肌病患者时要注意使用正确的药物,不应使用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等药物。对于有血栓栓塞并发症的患者,医生需要适当的使用抗凝剂,从而预防患者血管壁出现血栓栓塞性病症[3]。
综上所述,对于应激性心肌病患者,应根据具体症状以及患者的病症程度确定检查方案和治疗方案,在治疗后须密切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各项生命体征,以确保患者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莫敬萍.27例应激性心肌病诊断及治疗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3,10(22):117-120.
[2]韩恭祝,马汝平,赵凤云.应激性心肌病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16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5):164-168.
[3]甘舜进,张海滨.应激性心肌病10例临床分析[J].疑难病杂志,2013,12(29):189-190.
关键词:应激性心肌病;诊断;治疗
应激性心肌病是一种由精神刺激引发的疾病,其主要的表现是左功能心室发育不全和心电图改变等病症,在诊治时极易被误诊为是冠心病、扩张性心肌病和急性心肌炎等疾病,主要原因是上述几种疾病的心电图浮动情况与应激性心肌病的心电图波动情况类似,如果没有及时发现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会引发其他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在诊断应激性心肌病时,可以使用左心室造影、超声心动图等方法对应激性心肌病进行有效的诊断,从而为人们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45例应激性心肌病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25例,患者年龄在20岁至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5±2.6)岁。应激性心肌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四肢无力、胸痛、眩晕等。应激性心肌病患者在发病前会受到严重的精神刺激或者出现应激反应,在45例应激性心肌病的患者中受到惊吓患者有15例、遇到车祸患者15例、突发脑溢血患者6例、在生活中遇到恐慌9例。这45例应激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为:15例患者的血压过低,8例的心脏出现偷停,22例出现心率过快。另外,在本次研究的45例应激性心肌病患者中均无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等病史。
1.2诊断方法
1.2.1心电图诊断
对45例应激性心肌病患者入院治疗前进行心电图的诊断,治疗一个月后再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
1.2.2超声心电图诊断
对45例应激性心肌病患者入院治疗前进行心电图检查,并且在治疗20天后在再次进行检查。
1.2.3心肌酶指标检测
对45例应激性心肌病患者入院治疗前进行心肌酶指标检测,观察患者心肌酶的数值。在患者接受治疗后的20天再次进行心肌酶检测。
1.2.4冠状动脉造影
对45例应激性心肌病患者在入院前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并且在患者入院的6天至9天内再次进行造影,比较两次检测的数据。
1.3治疗方法
在对应激性心肌病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在有针对性的使用辅助循环治疗仪、辅助利尿、辅助扩张血管等必要措施的同时,要对患者进行经验治疗。对患者施用阿司匹林、硝酸甘油等药物治疗。茶酚胺对应激性心肌病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导致患者心肌受损,所以应该减少β受体兴奋药物的使用剂量。在治疗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观察有血液循环障碍的应激性心肌病患者,医生应该对其进行辅助循环仪器。
2结果
2.1诊断结果
在45例应激性心肌病中,ST段上升的有15例,ST段下降的有30例;有15例患者出现冠状T波,6例患者Q波中未见异常,14例患者出现T波单纯倒置,6例患者出现继发性房颤,4例患者出现Q-TC延长;其中有14例出现左心室心尖和中段阶级异常,10例发生左心室心尖病变,患者左心室收缩明显增强,与此同时左心室射血量直线下降;有40例心肌酶出现轻度至中度的升高,心肌酶水平在(420~620)U/L,平均(550±50)U/L;有42例冠状造影正常,应激性心肌病患者心室壁和心尖处运动有所减弱。
2.2治疗结果
应激性心肌病患者在患病急性阶段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心源休克等不良后果,极易引发患者死亡。在正确的干预后,采取科学的治疗方法,经过20天治疗,患者左心室射血值恢复到64%,左心室内壁恢复正常。
3讨论
应激性心肌病的患病人群主要为女性。应激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与心肌梗死相近,诱发的原因多数是由于心理原因导致的,例如:受到外界的刺激和突如其来的应激反应。应激性心脏病经过正确的治疗后能够较快的恢复健康,但如果被误诊或者没有接受及时的救治极易引发其他的心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是极为不利的[1]。
应激性心肌病主要包括激发症和原发症。应激性心肌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心尖扩张急性心肌病,这种心室扩张和心室内壁经过治疗能够恢复到正常的情况。在本次研究的45例应激性心肌病患者中,患者在发病前会出现身体和心理不同程度的刺激,其中包括惊吓、车祸、突发脑溢血、生活中遇到恐慌等应激因素。另外,应激性心肌病通常与其他病症共同存在,主要包括:支气管哮喘、高血压等疾病。应激性心肌病在发病初期病症极为凶险,会出现室颤、心跳偷停、呼吸困难、四肢无力、胸痛、眩晕,甚至导致死亡。所以医生和患者需要对应激性心肌病予以足够的重视,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避免患者病情的延误,导致不良的后果[2]。
目前,医学界对应激性心脏病的治疗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在实际诊断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超声心动图和左心室造影等方法进行确诊。例如:患者左心室出现短暂的心尖运动减弱;冠状造影没有明显的病变;心电图异常T段和ST断异常;心肌钙蛋白较高等。医生在没有对应激性心肌病患者确诊时需要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要将疑似应激性心肌病患者得到与心肌梗死患者同等的看护。在治疗应激性心肌病患者时要注意使用正确的药物,不应使用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等药物。对于有血栓栓塞并发症的患者,医生需要适当的使用抗凝剂,从而预防患者血管壁出现血栓栓塞性病症[3]。
综上所述,对于应激性心肌病患者,应根据具体症状以及患者的病症程度确定检查方案和治疗方案,在治疗后须密切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各项生命体征,以确保患者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莫敬萍.27例应激性心肌病诊断及治疗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3,10(22):117-120.
[2]韩恭祝,马汝平,赵凤云.应激性心肌病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16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5):164-168.
[3]甘舜进,张海滨.应激性心肌病10例临床分析[J].疑难病杂志,2013,12(29):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