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志:肖盾,曾就读于人大附中、英国米尔菲尔德中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2007年硕士毕业进入瑞士银行伦敦投资银行工作。2011年与前新东方名师刘畅联合创办网络在线学习平台一起作业网。
2015年9月15日晚,北京保利剧院人头攒动,成群结队的家长带着小朋友来聆听一场名为“蒲公英的约定”的交响音乐会,乐团的小号手之一肖盾在演出间隙和亲朋好友合影时不时谦虚地说“很久没练了,生疏了”,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已经完成四轮融资的一起作业网联合创始人。
学霸的传奇学生时代
肖盾的成长可谓一路头顶名校的光环:小学时期在华罗庚学校学习奥数时,多才多艺又活泼好动的肖盾便引起了著名教育家、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的注意;在人大附中度过了整个初中和一年高中时代,肖盾被推荐到英国著名私立高中米尔菲尔德中学学习A-level,并得到香港雷瑞德教育基金会的全额资助;两年后被剑桥大学圣三一学院工程系录取,并荣获2003年全英最佳海外留学生奖。2005年,肖盾赴美国留学,在麻省理工学院主修电子工程与计算机,辅修金融和企业管理,期间在哈佛大学辅修政治哲学和心理学的课程。2006年,肖盾重返剑桥大学攻读电子信息工程硕士。
谈到成长过程中对自己影响重大的人,肖盾一直对刘彭芝校长充满感恩,“刘校长是真正懂教育的人,在华校的时候,我的各方面都不算突出,但是相对比较全面,喜欢吹小号和踢足球,在学校里当大队长,比较能折腾;虽然在华罗庚杯数学比赛中只得了三等奖,但刘校长认为我如果把吹小号的劲头全部用在学习上,一定是个可塑之才;后来雷瑞德基金会来北京选优秀学生去英国,一些学校的校长认为这是人才的流失,为了自身学校的升学率并没有推荐最顶尖的学生,只有刘校长视野开阔,连续几年推荐了人大附中最优秀的学生。”几年前,人大附中选取包括肖盾在内的八位毕业生的事迹编写了一套《超常儿童培养纪实丛书》,肖盾却认为,写自己的那本书的出版的意义恰恰在于给平凡人植入希望,“每个普通的孩子通过努力和合理的培养都能找到最适合自身的价值,这才是教育之光。”
英国九年、美国一年的留学生涯让肖盾的生命维度更多层,生活经历也更加丰富。他认为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供舞台去寻找自我的潜能和价值, “国外大学在这方面有很多借鉴意义,学校给学生很多选择,比如我在麻省理工学信息工程,但一学期九门课我只选了三门本专业的,三门斯隆商学院的课,分别是管理、金融和创业;创业课上,我们学习如何写创业计划书,参加比赛,组队实践创业项目,开发产品解决实际问题,并尝试做推广验证模式;课程结束后写报告,由学院老师和商界大佬、投资人现场评估,投票打分;虽然和真实的创业经历有差距,但在教育体系中已经最大限度地模拟了创业环境。”
留学过程中,肖盾学过航海、射击、滑雪、壁球、赛艇等多门体育课,组建过学生家教社团,参加英国密码破译大赛并获得一等奖——这些不同方向的尝试和经历和他后来创业的本质很像,自主探索、寻找真理和迅速成长的过程,是肖盾在国外大学最深刻的体验。
回国创业——让学习成为美好的体验
从剑桥硕士毕业的肖盾接受了伦敦瑞士银行抛来的橄榄枝,然而他并不喜欢自己在金融行业的状态,甚至形容那段时间是“把灵魂租给瑞银的一年”。 在寻找创业方向时,他反复琢磨中国孩子的学习成长轨迹,认为中小学的学习经历是最痛苦的,“在应试和竞争的巨大压力下,100道题里99道题都是白做的。去问15岁参加中考的孩子人生三大痛苦,肯定有一项和做题有关。”在伦敦已经有过教育公司创业经历的肖盾在徐小平的介绍下,认识了当时正在寻找创业合伙人的刘畅,两人一拍即合,创办网络在线学习平台一起作业网。基于大数据的分析方式,一起作业网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将老师、学生、家长三者联合,共同参与教学过程:为老师提供分析报告和教学工具,为孩子推送有趣的学习应用和有个性的学习内容,为家长反馈孩子的学习情况。三者还分别拥有实名制论坛和微信在线社区,可以与其他用户自由交流。
创业中有很多或举步维艰、或喜极而泣的时刻。2012年底,由于用户数量激增,服务器崩溃,公司全体员工彻夜加班了一周才终于恢复。当时肖盾对用户量还能保持多少很不乐观,然而令他惊喜的是,恢复当天的访问量就达到90%。他给其中一位教师用户打电话,对方说:“你们终于恢复了!我这七天天天刷,就等着再用你们的平台给学生留作业呢!”那一刻肖盾再次强烈体会到这份事业的价值——技术能为任何行业带来变革,互联网视角下的教育产品对传统基础教育的渗透一定能让中国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轻松愉悦。
肖盾认为,每个人都向往成为艺术家,而生命的过程就是寻找自己的“艺术”。“就像梵高用画笔,莫扎特用音乐,托尔斯泰用文字一样,我用互联网产品表达我的艺术思维——让学习成为美好的体验。”
越出国 越爱国
在采访肖盾的过程中,绕不开的一个话题是家国情怀。成长于军人家庭的肖盾从小就在部队大院中耳濡目染了最初的“红色教育”,小时候最期待的生日礼物是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但出国前对中国人这一身份还是没有明确的概念,出国后被陌生人问到的第一个问题是What’s your name,第二个问题便是Where are you from,当你说出from China的时候就会发现和别人关于这方面的交流和原来想象的不一样,这时开始真正考虑身份认同感这件事,有强烈的愿望想为祖国做贡献;可以说‘越出国越爱国’,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就是把孩子送出国。”
做公益这件事对于肖盾来讲并不陌生。2008年之于中国和北京都是充满震荡的一年,它也切实改变了肖盾的人生轨迹。汶川地震发生后,在伦敦瑞士银行工作的肖盾打开电脑上出现的汶川地震的视频,“记者播报死伤人数,边报边哭,我也开始哭。一方面这是个非常悲痛的事情,另一方面觉得自己很没用;曾经认为自己工作体面、薪资优厚,可当我给红十字会打电话问能帮什么忙,被工作人员问到有卡车吗?会开卡车吗?懂医疗吗?我才发现当我的祖国受难时我却什么都做不了;唯一的安慰是后来我组织瑞银捐款,银行也很支持,我们捐多少,银行配合捐多少,但总觉得还缺点什么。”
到了北京奥运会,肖盾决定要尽己之力参与到这场开办在家乡的盛会中,于是停薪留职回到北京,全身心投入到奥组委的工作中。从志愿者的招募与管理,到陪同外国专家到比赛场馆和奥运村调研,工作任务细致而繁杂,精细到对于特殊运动员的饮食习惯、床高甚至浴室喷头的高度的需求整理。几个月的志愿者工作几乎没有报酬,肖盾认为那段经历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雪灾和地震的救赎,也是寻找自己的过程,“时刻被运动员、观众和工作人员感染着,第一次感受到参与到项目中的同时我认可这个项目的价值观,意识到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我认可并愿意为之奋斗。”
几年前,肖盾参与组建了北京阳光爱乐乐团——这是北京唯一一家民间自发组织的古典音乐团体,乐团的所有公开活动都为慈善性质,每年在保利剧院献上一场年度交响盛会也已坚持了四年,门票的收入全部用于打工子弟、盲人等弱势群体的音乐普及和教育。在2015年的曲目单上赫然列着《黑猫警长》《葫芦娃》等耳熟能详的经典少儿曲目,他们希望用这些曲目真正激发起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让古典音乐融入日常生活中。
从这位年轻创业者身上,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担当与情怀,正如肖盾在博客中写到的:“当你看最近的那颗星星时,你会意识到,作为人类,你和你的后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那份好奇心、那种力量和你与生俱来的动力会让你的生命充满爱、激情与感恩;当你什么都不相信的时候,那就相信空中的星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