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贫困学生进行学业资助是确保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而对小学贫困学生的资助则具有更为深层的意义,即确保孩子们均享受到义务教育的权利。县域小学应着力加强学校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管理,把国家教育资助工作的好事办好,实现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有序高效落实,切实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完成学业。
关键词:县域;小学;贫困;资助;管理;制度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基础教育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进一步增强,尤其是对小学阶段贫困学生的资助资金每年都有所增加。要切实做好县域小学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需要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者和落实此项工作的教师深研国家的扶贫政策,全面深入地掌握全体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符合国政策的帮扶计划,进而真正实现贫困家庭的孩子与其他孩子获得同样的教育,灾现教育公平。
1 加强县域小学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意义
县域经济较城市存在较大的差距,因经济困难辍学的小学生较为普遍。九年义务教育是孩子们享有的权利,也是义务。学生资助工作,主要是指国家和社会团体及个人,为了保障孩子们在义务教育阶段享受公平的受教育权利,从物质、资金等方面对他们提供的帮助。从最为实际的教育一线抓好小学生的资助工作,构建学生资助管理及完善的资助管理体系,有助于小学学校这一最基层的学生资助管理层面在遵循国家、省、市等一系列的学生资助政策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对家庭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从而使真正需要资助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得到切实的资助,实现资助经费的有效使用,提高资助经费的资助效益。同时,在符合国家、省、市相关学生资助政策的基础上,学校本身应更多地争取资助项目以及资助经费,从而使学校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获得资助。
2 加强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着力点
2.1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资助工作的认识
对小学校长或主抓学生资助工作的教师而言,在充分认识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将这种认知体现在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认识到个体受教育程度直接影响着国家及社会的发展。因此,小学负责此项工作的教师在开展学生资助工作时,要充分认识到个体教育及教育公平问题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学生资助这一最有效、最可行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手段和办法的重要作用,并将学生资助工作提高到实际应有的位置和高度。
2.2精准资助贫困学生扶真贫真扶贫
精准扶贫才能有最好的效果,学生资助也需要跟上步伐,提升资助品质。在传统理解上学生资助就是从资金上给予帮助,但是根据调查,有许多贫困家庭的学生情况各种各样,即使接受资金的资助后,学习和生活落后的状况也很难改变。为了实现对所有贫困学生的精准资助,小学学生资助管理的工作人员,有义务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和能力,除了熟练掌握学生资助政策,具备学生资助应有的各种基本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責任意识和奉献精神,诚心资助。针对资助工作开展中,有的学生并不只是缺少资金,同时还是长期留守的儿童、单亲家庭的学生,甚至有的是残疾学生。这时候作为学生资助管理教师就不能只按资助流程走,要深入了解、分析,可以从心理上帮助他们,也可以从社会上的爱心团体寻求支持,为需要帮助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更周到、贴心的服务,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实现真正的精准资助。
2.3健全学校资助工作管理的相关制度
就从事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人员而言,其要具备较高的业务能力,熟悉国家、省、市所制定的学生资助方面及其他方面的政策及制度,且具有为学生服务的诚心和热心。只有这样,学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才能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有序有效地推进学生资助工作,切实面向学生提供资助服务。为切实规范有序推进学生资助工作,学生要制定学生资助管理的制度,主要包含了贫困学生的认定制度、资金的分配制度以及学生资助管理制度及流程等。
(1)制定科学合理的贫困生认定制度。就贫困学生的认定制度而言,科学合理客观的认定制度是学生资助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在贫困学生的认定过程中,要秉着客观、求实的思想,建立多元素的贫困学生的评价指标体系,以避免评价失误情况的出现。
(2)制定合理的资金分配制度。就资金的分配制度而言,要采用综合、平衡的分配方法,切实体现公平、合理,同时兼顾不同班级不同学生。就学生资助管理的管理制度及流程而言,科学的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是落实资助工作、完成资助工作的目标及提高学生资助管理水平的重要基础。所以,县级学生资助中心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要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在相关政策的基础上,按照学校的实际情况,分析学生的家庭情况,制订明确的流程,使资助工作能够落到实处。
2.4加强学校学生资助管理的监督工作
小学开展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学校的校长要切实肩负起监督的职责,要对教师落实资助情况进行定期的监督考核,对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制度、工作流程、工作目标、工作进展以及工作效果等,展开切实的考核和监督,以保证学生资助管理工作有效进行。学生是资助工作的受益对象,因此在考核的过程中,小学的校长要将学生对资助工作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教师落实学生资助工作质量的一大重要指标,从而真正帮助更多家庭困难的学生。
总之,学生资助管理工作是一项繁杂又需要讲究技术和方法的工作,小学校长、资助事务具体管理教师应根据出现的问题,找出科学的决策,竭力做到精准识别、精准扶贫,监督工作的透明公开、分配公平尽,促进和保证资助工作的有序展开,使资助效益达到最大化。只有用心去做,用认真、科学的态度去对待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小学贫困生资助工作就一定会良性运转,国家对贫困孩子们这一好事就一定能够办好,确保孩子们都能够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朱琳.对农村贫困小学生资助工作的几点思考[J].教育财会研究,2017,28(05):72-74.
[2] 金东海,刘莹洁,李涛.义务教育阶段农村贫困学生就学资助体系中的政府责任[J].教育发展研究,2014,33(Z2):99-105.
[3] 郭秀兰.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资助制度的回顾、问题及对策研究[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26(02):12-15+59.
关键词:县域;小学;贫困;资助;管理;制度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基础教育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进一步增强,尤其是对小学阶段贫困学生的资助资金每年都有所增加。要切实做好县域小学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需要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者和落实此项工作的教师深研国家的扶贫政策,全面深入地掌握全体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符合国政策的帮扶计划,进而真正实现贫困家庭的孩子与其他孩子获得同样的教育,灾现教育公平。
1 加强县域小学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意义
县域经济较城市存在较大的差距,因经济困难辍学的小学生较为普遍。九年义务教育是孩子们享有的权利,也是义务。学生资助工作,主要是指国家和社会团体及个人,为了保障孩子们在义务教育阶段享受公平的受教育权利,从物质、资金等方面对他们提供的帮助。从最为实际的教育一线抓好小学生的资助工作,构建学生资助管理及完善的资助管理体系,有助于小学学校这一最基层的学生资助管理层面在遵循国家、省、市等一系列的学生资助政策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对家庭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从而使真正需要资助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得到切实的资助,实现资助经费的有效使用,提高资助经费的资助效益。同时,在符合国家、省、市相关学生资助政策的基础上,学校本身应更多地争取资助项目以及资助经费,从而使学校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获得资助。
2 加强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着力点
2.1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资助工作的认识
对小学校长或主抓学生资助工作的教师而言,在充分认识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将这种认知体现在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认识到个体受教育程度直接影响着国家及社会的发展。因此,小学负责此项工作的教师在开展学生资助工作时,要充分认识到个体教育及教育公平问题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学生资助这一最有效、最可行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手段和办法的重要作用,并将学生资助工作提高到实际应有的位置和高度。
2.2精准资助贫困学生扶真贫真扶贫
精准扶贫才能有最好的效果,学生资助也需要跟上步伐,提升资助品质。在传统理解上学生资助就是从资金上给予帮助,但是根据调查,有许多贫困家庭的学生情况各种各样,即使接受资金的资助后,学习和生活落后的状况也很难改变。为了实现对所有贫困学生的精准资助,小学学生资助管理的工作人员,有义务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和能力,除了熟练掌握学生资助政策,具备学生资助应有的各种基本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責任意识和奉献精神,诚心资助。针对资助工作开展中,有的学生并不只是缺少资金,同时还是长期留守的儿童、单亲家庭的学生,甚至有的是残疾学生。这时候作为学生资助管理教师就不能只按资助流程走,要深入了解、分析,可以从心理上帮助他们,也可以从社会上的爱心团体寻求支持,为需要帮助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更周到、贴心的服务,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实现真正的精准资助。
2.3健全学校资助工作管理的相关制度
就从事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人员而言,其要具备较高的业务能力,熟悉国家、省、市所制定的学生资助方面及其他方面的政策及制度,且具有为学生服务的诚心和热心。只有这样,学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才能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有序有效地推进学生资助工作,切实面向学生提供资助服务。为切实规范有序推进学生资助工作,学生要制定学生资助管理的制度,主要包含了贫困学生的认定制度、资金的分配制度以及学生资助管理制度及流程等。
(1)制定科学合理的贫困生认定制度。就贫困学生的认定制度而言,科学合理客观的认定制度是学生资助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在贫困学生的认定过程中,要秉着客观、求实的思想,建立多元素的贫困学生的评价指标体系,以避免评价失误情况的出现。
(2)制定合理的资金分配制度。就资金的分配制度而言,要采用综合、平衡的分配方法,切实体现公平、合理,同时兼顾不同班级不同学生。就学生资助管理的管理制度及流程而言,科学的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是落实资助工作、完成资助工作的目标及提高学生资助管理水平的重要基础。所以,县级学生资助中心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要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在相关政策的基础上,按照学校的实际情况,分析学生的家庭情况,制订明确的流程,使资助工作能够落到实处。
2.4加强学校学生资助管理的监督工作
小学开展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学校的校长要切实肩负起监督的职责,要对教师落实资助情况进行定期的监督考核,对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制度、工作流程、工作目标、工作进展以及工作效果等,展开切实的考核和监督,以保证学生资助管理工作有效进行。学生是资助工作的受益对象,因此在考核的过程中,小学的校长要将学生对资助工作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教师落实学生资助工作质量的一大重要指标,从而真正帮助更多家庭困难的学生。
总之,学生资助管理工作是一项繁杂又需要讲究技术和方法的工作,小学校长、资助事务具体管理教师应根据出现的问题,找出科学的决策,竭力做到精准识别、精准扶贫,监督工作的透明公开、分配公平尽,促进和保证资助工作的有序展开,使资助效益达到最大化。只有用心去做,用认真、科学的态度去对待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小学贫困生资助工作就一定会良性运转,国家对贫困孩子们这一好事就一定能够办好,确保孩子们都能够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朱琳.对农村贫困小学生资助工作的几点思考[J].教育财会研究,2017,28(05):72-74.
[2] 金东海,刘莹洁,李涛.义务教育阶段农村贫困学生就学资助体系中的政府责任[J].教育发展研究,2014,33(Z2):99-105.
[3] 郭秀兰.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资助制度的回顾、问题及对策研究[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26(02):12-1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