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教学焕发生机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lyc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年来,教坛新秀们在教学舞台上一展风采,课堂教学出现了一个质的飞跃,以往居高临下的权威角色转向了“平等中的首席”,死气沉沉的“灌输式”变成了生龙活虎的“自主式”,独树一帜的创新设计赶跑了“墨守成规”的传统教法。请欣赏他们精彩的教学表演。
  
  一、撩动思绪 乐不可支
  
  当前课堂上有一种亦步亦趋的现象,如毫无个性的“顶呱呱,表扬他”,或星星、气球“遍地开花”的评价方式,学生受到了表扬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久之,这种廉价的表扬变成了例行的套话。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几位教师在上课时,为了避免学生兴趣索然,评价采用了诸如:“你们讨论得真热闹,待会儿上台表演时肯定能成功。”“勇敢的孩子还没露面呢,谁最勇敢,来一吐为快吧!”“你设计的笔很独特,还说出了功效,真不错!”这些亲切的话语,采用的是极具个性特点的、富有情趣的具体评价,学生怎么会不广开言路、乐于自主探究呢?人都是需要别人肯定和夸奖的。学生听到这些和霭可亲的话语,一个个乐不可支,学习兴趣盎然。激励能使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激励能使课堂更精彩。
  
  二、独具匠心 积沙成塔
  
  语文姓“语”,名“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培养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能力要经过训练才能形成。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本着这一理念,有几位教师采取了匠心独运的方法,对优美词句进行了扎实的训练。如,李秀琪老师在教《掌声》一课时,为了使学生对“犹豫”这个词能灵活运用,在深刻感悟了文本之后,她进行了巧妙的点拨:“你有没有犹豫的时候,当时心情怎样?”顿时,学生众说纷纭。采用知识迁移法,学生真切感受了词义和用法,可谓相得益彰。为了使学生有比较厚实的语言积累,李老师还要求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用笔画出描写小英动作、神态的词语,从而使学生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又如,高伟老师在教《秋天的雨》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尽快区分“扇”这个多音字时,她手里拿着一把扇子,一边表演,一边启发学生读“黄黄的叶子像一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这种以演绎来解释词的方法,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水到渠成地学会了这个字两种不同的用法。高老师为了将文本的感悟和语言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还设计了仿照课文中的优美句子进行完形填空的练习,起到了以说促悟的效果,体现了读写结合的要求。还有的教师采用了换词比较法、以虚促实法、造句法等,进一步揣摩词语的文中义,以便学生感悟、积累、运用。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记得有一位教师在教学《掌声》一课时,他先让学生自由读了一遍课文,接着在屏幕上出示了一些词语,全班齐读了一遍后,马上要求学生用“歧视”说一句话。当时,学生苦不堪言,只好硬着头皮造句,说出来的句子辞不达意,教师也置之不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我想:学生还没有深切感悟文本,怎么会运用呢?这似乎有揠苗助长之嫌。教师应该摒弃以往让学生死记硬背、脱离语言环境学习词语的方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由此可见,倘若教师在每一课的教学中,都能对重点词句采取独特的方式加强训练,凸显语文的本色,那么对写作是大有裨益的。
  
  三、品尝美味 舞动语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从阅读课中,可以看出,教师们都各自采用了巧引多变的方法指导朗读,如自由读、表演读、轮读、分角色读、赛读、师生合作读、引读……请看吴俊影老师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其中,让学生感悟“蹲着”“披着”“露着”“鼓着”这四个词语时的设计:
  1.学生自由读“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这一句话,并要求学生用彩笔边读边画出描写青蛙动作、颜色的词。
  2.同桌面对面轮读,边读边自由地演示动作。
  3.挑选两名学生上讲台做猜动作的游戏。
  学生1演示“蹲着”“披着”“露着”“鼓着”这四个动作,让学生2猜动作。当学生2说出“蹲着”这个动词时,还适时要求全班同学读出“他们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这句话……
  4.师生合作读。
  5.全班学生站在座位上一边表演动作,一边朗读这段话。
  采取不同的方式朗读,学生的朗读兴趣高涨。再看高伟老师的朗读指导,更是别有风味:“要让枫叶飘得更远些,声音就应该越来越小。”“要读出争先恐后的味道。”“要让香味飘进每个人的心里”……教师在语调、语气、重音、轻声这几方面有层次地进行朗读指导,这种由浅入深、规范、有层次的指导,能达到以读代讲的效果。
  纵观以上的课,可以说是“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真正体现了落实“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一体”的目标,课堂教学焕发了生机。◆(作者单位:江西省铅山县教研室)
  □责任编辑:徐纯军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湿地以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丰富的生态物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湿地也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开发。目前,我国正在大规模地开发建
投资决策是企业最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投资效率更是决定企业价值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管理层作为企业各种契约关系的枢纽,管理层权力的大小代表管理层与股东、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博弈能力。管理层权力的大小与过度投资的关系是怎样的,有必要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为理论发展和政策建议提供支持。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的整个国企改革历程实质上也是管理层权力不断形成和提升的过程。中国的市场化改革经历了20余年,市场化
社交网络的兴起使得利用朋友圈做生意成为一种新型的营销方式。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商家,一些朋友也会采取这种方式售卖商品。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对与朋友做生意抱有开放态度。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恰当使用多媒体的电教手段,不仅能多渠道地刺激感官,而且能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化难为易,突破对学习时间的限制,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内化他们的素质,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刺激感官,激发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应该巧妙地借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比尾巴》一课的教学中,上课伊始,教师利用课件创设情境:“今天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标准不但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在阅读的质和量上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设定了不同的目标,更强调了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那么,什么是良好的阅读习惯呢?怎样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呢?笔者以自己几十年的教学经历,略述自己的一孔之见。    须知兴趣即良师    很难设想,一个对阅读毫无兴趣的人,仅凭毅力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阶段400
口头语言是人们进行交际的基础工具,山区很多学生因为普通话不够好而不愿意说话。笔者认为应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一、鼓励为主,激发表达兴趣    语文教材既是读写训练的材料,也是进行听说训练的材料。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应重视发挥教材的作用,捕捉听说点,渗透听说训练,把听说训练和理解课文内容以及课后的“思考练习”结合起来,同时抓住教材的空白处,创设口语交际情景,给学生创造机会进行练说,必定能为提高学生
一、从引导学生观察入手,帮助学生丰富习作的素材    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精彩瞬间,并力求表述有创意,应该说是习作所追求的。有人曾提出,10岁的儿童所经历的生活足以应付小学时代所接触的作文题目。只要老师善于启发就行了,不用把观察事物列入作文教学范畴。实践证明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因为学生作文时,有些题目的素材虽然是他们已经经历的事物,但这种大都是无意识的。这种事物在学生的脑子中的记
摘 要:如何引导小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数学,是当前小学素质教育的大课题。我们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明确教学目的要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改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合作意识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完善评价体制,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自主学习 自主能力培养    2008年笔者接手了一个与平行班平均分相差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