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保育与教育能力情境判断测验——基于2304名教师的实证研究

来源 :学前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12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教能力是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成分,直接影响着幼儿园教育质量和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本研究通过收集保教实践情境、建立教师反应项、确定评分标准三个步骤初步编制评价工具,辅以随机访谈及1182名教师测评反馈,形成"保育为基、游戏为重"的《幼儿园教师保育与教育能力情境判断测验(初版)》。该评价工具涵盖20个保教实践情境、80个教师反应项以及"最理想""最不认同做法""实际首选做法"三类问题作答形式。本研究对来自河北省、上海市、福建省、重庆市四个地区的1122名教师进行正式测评,结果发现该评价工具的信效度及题目质量良好,教师的保教能力与其教龄、职称、受教育水平存在相关;公办园教师的保教能力总体上优于民办园教师;教师普遍存在"知道不应做什么,但不知道应该如何做"的困惑,特别是在游戏与教学情境下。为促进教师保教能力的科学评价与教师保教水平的提升,应关注情境判断测验的开发与运用,提升教师"如何做"的实践智慧。
其他文献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得到了特别的重视,教师应认真地把它渗入到数学教学中去,让学生受到数学文化的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使数学更加平易近人,数学教学就会通过文化层面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热爱数学。第一,让数学史进课堂,引导学生人格健康成长。了解古今中外数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有利于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
期刊
数学是特殊的文字符号,数学知识抽象且复杂,学生在学习时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难题,导致数学学习兴趣逐步衰弱。面对这种现象,教师需要科学渗透数学文化,指导学生追寻数学文化足迹,自主汲取数学知识。以数学文化为切入点,分析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合理渗透数学文化的相关建议。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要处理好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与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强调数学与生活以及其他学科的联系,提升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数学文化的渗透。以此为导向,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融入了大量的以数学文化为背景的好题,不但考查学生的数学知识,而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道德情操,真正做到了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些试题频见于期刊,这里不再赘述。笔者主要
期刊
在现代化教育的不断发展中,教师不应该只是注重对理论知识的传授教学,更多的应该将目光放在对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上,以及提升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不断的加强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是促进学生数学能力得以提升的关键所在,数学学科作为现今教育中的关键部分所在,教师在长时间的教学实践中,必须要将数学文化渗透其中,提升学生成绩的同时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