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绝大多数深层感觉来自思考,行走在道拉多雷斯大街上的佩索阿留给世人一本日记体的《惶然录》,惶然呈现的是此我非我的思维隐秘过程。
由此书的启示入手,我将用文字呈现自己的思维。我认真誊写,埋头于教案,在教案记录本上写下自己对教材的解构与解析,与此同时,我借想象之舟得以抵达未知领域,抵达文字构成的神秘之境。
如果我没有读大学,并且未去读研究生,没有走进绿城X中学的一个办公室,并借此拿到一份供自己生存的微薄收入,我会成为一类什么样的人?
陇海路X号绿城X中学——这向外界传递的信息既包含着我的地址,也包含着我平凡的身份。佩索阿说“生活是一次伟大的失眠,我找到自己之日,就是失落自己之时”。每个人都如一座孤岛,封闭的时间久了,思维也仅仅局限于陇海路X号的某个办公室里,只见岛上的溪流,不见岛外的大海。
我坐在绿城X中学的某个办公室,也可能行走在一个教室与另一个教室之间。有时穿行在长满冬青树的校园,我望着夕阳映在芝兰楼上反射过来金灿灿的光,想到的却是几年前的一个早晨:万户捣衣声再也无法惊醒夜的梦,陇海高架桥上汽车鸣笛声使这个早晨显得清凉而悠远。四月的绿城,杂花生树、莺飞草长。绿城在这个四月尤为热闹,因为一个精致的女人把辞职信写成了一句诗歌:“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是一句精神高远的话,可惜却有网友拿来调侃:“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钱包那么小,谁也走不了。”这让我想起在古都西安读研时教授的一句名言:“只有玫瑰才能理解另一朵玫瑰的芬芳。”
理性闪耀着神秘之光划破生活沉沉的黑暗,在这光亮中我看见了生活的卑怯,还有如我一样被忽略的人。不知道为什么,此时,我想起了《都灵之马》中尼采抱着被车夫抽打的马匹哭泣的场景,兄弟,我和你都如同那匹被役使的马,当关系和逢迎获得尊位时,我和你又能得到一种什么样的尊敬?
现实限制了感觉,生活总给人以真实感,这真实既包含了现实又包含了某种神秘。佩索阿說:“人与人之间尊重的缺失基于一件事实,人们从不关注一个浅显的道理:其他人也有灵魂。”熊培云将此称之为同理心,我之所以尊重他人的信仰,同时又在保卫自己的信仰,也是因为我深知真正的信仰不是逻辑的产物。人类若想完成自我救赎,首先得有一颗生而为人的同理心。
行动是真正的智慧,无论怎么说值得庆幸地是我已开始行动,在写作这条路上,虽然我走得很慢,但是我从未停止跋涉。我不再沉溺于往事带来的郁闷,前些年因职场不如意买醉痛饮,虚掷了光阴,现在想来当时的自己实在是愚蠢。
我的思想早已上路,他超越了自身的局限,领悟到现实不具备的宏阔,这看不见的旅程比单纯直观的感觉更奇妙。相对于幸福,痛苦更能使一个人警醒,幸福总是稍纵即逝,而痛苦则显得持久绵长。人生是由一段又一段难熬的岁月铺就的,其中穿插着重复而无望的等待,人生的幸福正是因为这个企慕的渴盼过程,与这个漫长的过程相比,得到与失去都显得无足轻重。
我蜷缩在被窝中,面对黑漆漆的夜,一种伤感如矢而至,我为自己的孤独,为外围世界的荒凉,也为生命的过分执着而伤感。实际上,触动我情感的真实媒介是一部经典老电影《天堂电影院》,我躺在被窝里盯着手机,我为电影画面中人类内心的悲悯而感动。双目失明的老艾佛特鼓励少年的多多,走出小镇永远都不要回来的画面,触动了我的灵魂。我在内心进行角色暗示时不自觉地便把自己当成了那个孩子多多,渴望人生路上也能遇见一个艾佛特,人生前景因为超越血缘关系的爱而变得开阔。
天终将破晓,我杂乱的思绪也已破晓,只是角色暗示发生了变化,我不再是那个小男孩儿多多,我为什么不能是艾佛特,给另外一些人深入灵魂的影响,让他们有一个开阔的人生?
财富和权力皆可蒙蔽一个人的眼睛,值得庆幸的是这两样我都没有。于是,我逐渐靠近了纯粹,所谓纯粹就是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总是对着数据核算成绩优秀率的人,会不会在数据的变化中看清人生的本质意义?校园里的玉兰花与头顶的星空,对于具体的人,是存在本身的意义还是也具有诗学审美意义?
心中的灵性之光不灭,即使身居斗室也可遥想无限。此刻,我坐在办公室,听着陇海高架上疾驰而过的汽车发出的轰隆声,遥想世界的无穷,康德笔下“头顶的星空”就是在指引我们要保持对身外宇宙的敬畏和内心的灵性。
时间的本性是流逝,时间流逝常和空间转换、感觉挪移相伴而生,在时间推移中,我渐渐地把曾经的自己失落在生命里。突然有一天发觉,越是熟悉的事物越容易有陌生感,就如同我们对自己也不甚了解一样。苏格拉底说:“我仅仅知道我什么也不知道。”佩索阿指出苏格拉底这种怀疑自己的精神,已达到高级人的第一阶段;若怀疑自己也怀疑自己的怀疑,则可抵达高级人的第二阶段。
我眼前的教案纸上,闪现出三十多年前、我童年时的老宅,慈祥的祖母给我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那个遥远的童年应是我关照世界的元初视角,在那个遥远的、没有被俗世所污染的夜晚,在那些圣洁的纯净里,我找到了赤子之心,如此温暖的感觉,可以让我忘记人生的困境与悲凉,同时在温情的回忆中,忘却自己。
由此书的启示入手,我将用文字呈现自己的思维。我认真誊写,埋头于教案,在教案记录本上写下自己对教材的解构与解析,与此同时,我借想象之舟得以抵达未知领域,抵达文字构成的神秘之境。
如果我没有读大学,并且未去读研究生,没有走进绿城X中学的一个办公室,并借此拿到一份供自己生存的微薄收入,我会成为一类什么样的人?
陇海路X号绿城X中学——这向外界传递的信息既包含着我的地址,也包含着我平凡的身份。佩索阿说“生活是一次伟大的失眠,我找到自己之日,就是失落自己之时”。每个人都如一座孤岛,封闭的时间久了,思维也仅仅局限于陇海路X号的某个办公室里,只见岛上的溪流,不见岛外的大海。
我坐在绿城X中学的某个办公室,也可能行走在一个教室与另一个教室之间。有时穿行在长满冬青树的校园,我望着夕阳映在芝兰楼上反射过来金灿灿的光,想到的却是几年前的一个早晨:万户捣衣声再也无法惊醒夜的梦,陇海高架桥上汽车鸣笛声使这个早晨显得清凉而悠远。四月的绿城,杂花生树、莺飞草长。绿城在这个四月尤为热闹,因为一个精致的女人把辞职信写成了一句诗歌:“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是一句精神高远的话,可惜却有网友拿来调侃:“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钱包那么小,谁也走不了。”这让我想起在古都西安读研时教授的一句名言:“只有玫瑰才能理解另一朵玫瑰的芬芳。”
理性闪耀着神秘之光划破生活沉沉的黑暗,在这光亮中我看见了生活的卑怯,还有如我一样被忽略的人。不知道为什么,此时,我想起了《都灵之马》中尼采抱着被车夫抽打的马匹哭泣的场景,兄弟,我和你都如同那匹被役使的马,当关系和逢迎获得尊位时,我和你又能得到一种什么样的尊敬?
现实限制了感觉,生活总给人以真实感,这真实既包含了现实又包含了某种神秘。佩索阿說:“人与人之间尊重的缺失基于一件事实,人们从不关注一个浅显的道理:其他人也有灵魂。”熊培云将此称之为同理心,我之所以尊重他人的信仰,同时又在保卫自己的信仰,也是因为我深知真正的信仰不是逻辑的产物。人类若想完成自我救赎,首先得有一颗生而为人的同理心。
行动是真正的智慧,无论怎么说值得庆幸地是我已开始行动,在写作这条路上,虽然我走得很慢,但是我从未停止跋涉。我不再沉溺于往事带来的郁闷,前些年因职场不如意买醉痛饮,虚掷了光阴,现在想来当时的自己实在是愚蠢。
我的思想早已上路,他超越了自身的局限,领悟到现实不具备的宏阔,这看不见的旅程比单纯直观的感觉更奇妙。相对于幸福,痛苦更能使一个人警醒,幸福总是稍纵即逝,而痛苦则显得持久绵长。人生是由一段又一段难熬的岁月铺就的,其中穿插着重复而无望的等待,人生的幸福正是因为这个企慕的渴盼过程,与这个漫长的过程相比,得到与失去都显得无足轻重。
我蜷缩在被窝中,面对黑漆漆的夜,一种伤感如矢而至,我为自己的孤独,为外围世界的荒凉,也为生命的过分执着而伤感。实际上,触动我情感的真实媒介是一部经典老电影《天堂电影院》,我躺在被窝里盯着手机,我为电影画面中人类内心的悲悯而感动。双目失明的老艾佛特鼓励少年的多多,走出小镇永远都不要回来的画面,触动了我的灵魂。我在内心进行角色暗示时不自觉地便把自己当成了那个孩子多多,渴望人生路上也能遇见一个艾佛特,人生前景因为超越血缘关系的爱而变得开阔。
天终将破晓,我杂乱的思绪也已破晓,只是角色暗示发生了变化,我不再是那个小男孩儿多多,我为什么不能是艾佛特,给另外一些人深入灵魂的影响,让他们有一个开阔的人生?
财富和权力皆可蒙蔽一个人的眼睛,值得庆幸的是这两样我都没有。于是,我逐渐靠近了纯粹,所谓纯粹就是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总是对着数据核算成绩优秀率的人,会不会在数据的变化中看清人生的本质意义?校园里的玉兰花与头顶的星空,对于具体的人,是存在本身的意义还是也具有诗学审美意义?
心中的灵性之光不灭,即使身居斗室也可遥想无限。此刻,我坐在办公室,听着陇海高架上疾驰而过的汽车发出的轰隆声,遥想世界的无穷,康德笔下“头顶的星空”就是在指引我们要保持对身外宇宙的敬畏和内心的灵性。
时间的本性是流逝,时间流逝常和空间转换、感觉挪移相伴而生,在时间推移中,我渐渐地把曾经的自己失落在生命里。突然有一天发觉,越是熟悉的事物越容易有陌生感,就如同我们对自己也不甚了解一样。苏格拉底说:“我仅仅知道我什么也不知道。”佩索阿指出苏格拉底这种怀疑自己的精神,已达到高级人的第一阶段;若怀疑自己也怀疑自己的怀疑,则可抵达高级人的第二阶段。
我眼前的教案纸上,闪现出三十多年前、我童年时的老宅,慈祥的祖母给我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那个遥远的童年应是我关照世界的元初视角,在那个遥远的、没有被俗世所污染的夜晚,在那些圣洁的纯净里,我找到了赤子之心,如此温暖的感觉,可以让我忘记人生的困境与悲凉,同时在温情的回忆中,忘却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