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到收取书费的时间了,像往常一样,要求附加订一部分报纸杂志,当然是以自愿的名义。虽说自愿,上边却强调必须统一预订,这是命令。我只好照章办事。
我把两张预订书单发放到学生手里,根据指示,让学生自己在必需预订的报纸杂志上划钩,并强调必须订,然后让他们带回家让父母签字。按照惯例,这一任务总是进行得很顺利。可没想到,这次却出了点意外。
一个叫李芸的女孩突然站起来问:“老师,报纸杂志不是自愿预订吗,我不想订,但我一定会借来看的,我向您保证。这样我能不订吗?”
李芸是个很文静的女孩,这学期刚从别的学校转来,学习成绩很好。我有点吃惊,没想到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起来,这不是她的特点。其实这也是个难以解释的问题。我忙问:“为什么不订呢?自己订了看起来会很方便。”
她支支吾吾起来:“我只是不想订,我有个姐姐,去年订了,我想看她的,这样会节约一点。”
“可是去年的和今年的不一样,再说这是学校统一要求的,老师也做不了主。”
“那么,您告诉我,谁能做主呢,我去找他。既然是自愿,就不能统一。我就是不想订。”她竟然变得倔强起来。
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平常文静得一声不出的孩子竟然咄咄逼人起来,我不由得有点生气:“不用找了,这是上边派下来的任务,也不是哪个人说了算的。订上,对你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你怎么这样较劲呢?”
可她还不算完:“老师,你说的上边是哪里,我自己去找,与您没有关系。”
我居然发起脾气来:“你还有完没完,区区几份报纸杂志还用得着这样吗?少买点零食不就节省出来了吗?真计较。”
她看我发火,停止了抗争,眼泪却成线状地滴落下来,转而呜咽起来。看她那样子,我心里着实不好受,强忍住火气说:“好了,别哭了,订报纸杂志的事先放一边,明天让你家长来一下。”
第二天,我正在办公,早已把昨天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突然有人敲门,我喊“请进”,可迟迟不见人进来。我有点纳闷,打开门,只见一个老太太站在门口,正进退两难,脸上堆满了疑惑。
我笑着问:“大娘,您找谁?”
她讨好似地说:“我找我孙女的老师。”
我随即问:“您孙女是谁?”
她说:“我孙女是李芸。”
我突然想起昨天订报刊的事情来,急忙把她让进屋里,并告诉她我就是李芸的班主任。从她饱经风霜的脸上,我知道日子肯定过得很艰难。对于她的到来,我有点好奇,便问:“大娘,我让李芸的家长来,您怎么来了,她父母怎么没来呢?”没想到,这句话勾起了她的伤心事,话没说,泪就先流了下来。我一下子惊呆了。我知道自己无形中犯了错误。
原来她的儿子下岗后外出打工,从建筑工地上摔下来,瘫痪了。媳妇熬不住,改嫁了,留下一个孙女,就是李芸。
我一下子明白了为什么李芸那么固执地拒绝订报纸杂志。我似乎看到了一颗过早成熟孩子的透明的心。我的眼睛模糊了。我激动地说:“大娘,您的孙女是好样的,学习成绩很好,人很文静,老师们都非常喜欢她,孩子们也喜欢她。”
“真的是这样,那我就放心了。昨天回到家,不知因为啥,哭了,还说老师要找家长。我以为孩子犯错误了。”她脸上的疑惑烟消云散,露出了满脸的笑容。
送走老人,我深深地自责起来,李芸的家庭状况这样糟糕,可做老师的我竟然一点都不晓得。这难道不是失职吗?
我悄悄地替李芸交了订报纸杂志的钱,但没有向她提及,因为我不愿伤及她的自尊。
(作者单位:山东沂南县第一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邹韵文
我把两张预订书单发放到学生手里,根据指示,让学生自己在必需预订的报纸杂志上划钩,并强调必须订,然后让他们带回家让父母签字。按照惯例,这一任务总是进行得很顺利。可没想到,这次却出了点意外。
一个叫李芸的女孩突然站起来问:“老师,报纸杂志不是自愿预订吗,我不想订,但我一定会借来看的,我向您保证。这样我能不订吗?”
李芸是个很文静的女孩,这学期刚从别的学校转来,学习成绩很好。我有点吃惊,没想到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起来,这不是她的特点。其实这也是个难以解释的问题。我忙问:“为什么不订呢?自己订了看起来会很方便。”
她支支吾吾起来:“我只是不想订,我有个姐姐,去年订了,我想看她的,这样会节约一点。”
“可是去年的和今年的不一样,再说这是学校统一要求的,老师也做不了主。”
“那么,您告诉我,谁能做主呢,我去找他。既然是自愿,就不能统一。我就是不想订。”她竟然变得倔强起来。
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平常文静得一声不出的孩子竟然咄咄逼人起来,我不由得有点生气:“不用找了,这是上边派下来的任务,也不是哪个人说了算的。订上,对你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你怎么这样较劲呢?”
可她还不算完:“老师,你说的上边是哪里,我自己去找,与您没有关系。”
我居然发起脾气来:“你还有完没完,区区几份报纸杂志还用得着这样吗?少买点零食不就节省出来了吗?真计较。”
她看我发火,停止了抗争,眼泪却成线状地滴落下来,转而呜咽起来。看她那样子,我心里着实不好受,强忍住火气说:“好了,别哭了,订报纸杂志的事先放一边,明天让你家长来一下。”
第二天,我正在办公,早已把昨天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突然有人敲门,我喊“请进”,可迟迟不见人进来。我有点纳闷,打开门,只见一个老太太站在门口,正进退两难,脸上堆满了疑惑。
我笑着问:“大娘,您找谁?”
她讨好似地说:“我找我孙女的老师。”
我随即问:“您孙女是谁?”
她说:“我孙女是李芸。”
我突然想起昨天订报刊的事情来,急忙把她让进屋里,并告诉她我就是李芸的班主任。从她饱经风霜的脸上,我知道日子肯定过得很艰难。对于她的到来,我有点好奇,便问:“大娘,我让李芸的家长来,您怎么来了,她父母怎么没来呢?”没想到,这句话勾起了她的伤心事,话没说,泪就先流了下来。我一下子惊呆了。我知道自己无形中犯了错误。
原来她的儿子下岗后外出打工,从建筑工地上摔下来,瘫痪了。媳妇熬不住,改嫁了,留下一个孙女,就是李芸。
我一下子明白了为什么李芸那么固执地拒绝订报纸杂志。我似乎看到了一颗过早成熟孩子的透明的心。我的眼睛模糊了。我激动地说:“大娘,您的孙女是好样的,学习成绩很好,人很文静,老师们都非常喜欢她,孩子们也喜欢她。”
“真的是这样,那我就放心了。昨天回到家,不知因为啥,哭了,还说老师要找家长。我以为孩子犯错误了。”她脸上的疑惑烟消云散,露出了满脸的笑容。
送走老人,我深深地自责起来,李芸的家庭状况这样糟糕,可做老师的我竟然一点都不晓得。这难道不是失职吗?
我悄悄地替李芸交了订报纸杂志的钱,但没有向她提及,因为我不愿伤及她的自尊。
(作者单位:山东沂南县第一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