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消除二元经济结构,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重要途径。以云南劳动力转移为例,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城市化水平滞后、现行的户籍制度、劳动力市场发育滞缓和农村劳动力素质低等是两者不能协调发展的主要原因。改革户籍与土地制度,赋予农民工平等的劳动力保障权利、坚持多元城镇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原则、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就业机会等是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协调发展之良策。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剩余劳动力转移;城镇化;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of Rural Laborer Transfer and Urbanization in New Rural Reconstruction
LI Ji-yun
(Business School, Honghe University, Mengzi 661100,China)
Abstract:
Transferring of surplus labor force and eliminating duality economic structure are both important approaches to realizing the goal of new rural reconstruc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labor force transfer in Yunnan Province,expounding the relationsing between rural laborer transfer and urbanization.It then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reasons that the urbanization and the labor force transfer cannot develop harmoniously, and puts forward some policy proposals in this case.
舒尔茨(Sehultz,1961)分析人力资本时将劳动力转移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方式之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但为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开辟了门路,而且为农民的生产、生活和农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激发了农村经济活力。钱纳里等人(1986)的经验研究发现,劳动和资本从农业向其他生产要素较高的部门转移,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为20%。蔡日方和王德文等(2000)的研究表明,劳动力转移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为20.23%。世界银行(1997)估计,劳动力的部门转移可以解释中国16%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在1978-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9.4个百分点中,劳动力转移贡献了1.5个百分点。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在1979~1999年的20年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高达14%,即在GDP年均近9.6个百分点的增长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GDP增长的贡献达1.4个百分点。
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消除二元经济结构,是根本解决“三农”问题、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重要途径,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又取决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因此,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不断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步伐,以保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顺利进行。云南是以农业为主的省份,也是全国最贫困的省份之一,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农村富余劳动力规模巨大。加速城镇化发展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并使其协调发展,对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具有全局性意义。笔者在分析云南劳动力转移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分析了二者不能协调发展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云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云南省各级党委、政府把做大“打工经济”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来抓,并针对云南省实际,把帮助农民走出去的着力点,放在解决农民外出务工无技术、想走出去又不知道往哪去、走出去怕上当等难题上。今年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的资金达1.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8%和18%。大批接受了计算机操作、家政服务、电子装配、美发等技术技能和知识培训的农民工从靠卖苦力吃饭向凭手艺挣钱转变。据云南省农业厅统计,今年以来,云南省积极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提高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性和组织化规模化水平,2007年上半年,全省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617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7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94%,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收入92亿元,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240元。
随着农业投入的增加和技术含量的进一步提高,以及农村人口的增长和人力资本素质的逐步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增长迅速,农民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据统计,2005年云南省有农村劳动力2086万人,占总人口的73.4%,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约750多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6%,而且每年还以新增富余劳动力20多万人的速度增加,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成为了云南省目前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庞大的农村劳动力剩余造成人力资源的闲置,成为农民增收的障碍,也是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为数量庞大的剩余劳动力寻求就业出路既是经济发展理论的一个核心主题,又是当前急需取得突破的一个重大课题。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推进二元经济结构转型,实现城市化的核心内容
我国现阶段还是发展中国家,其显著特征就是经济结构是二元的,即一方面存在城市的现代工业,另一方面农村还是落后的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农业,尚未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中国家要摆脱社会生产力的落后状态,成为经济发达的国家,就要通过工业化、市场化、社会化、城市化,走出二元经济结构状态,形成现代经济结构,劳动力从较低效率的产业或区域向较高效率的产业或区域转移,特别是劳动力从传统农业向城镇非农产业转移,是城市化的核心内容,是各国在现代化过程中所共有的现象,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
适时调整农村就业战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正在从依靠乡镇企业转向依靠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这是一个符合客观规律的大趋势。农村城镇化是指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实现农村小规模社会化服务体系向城镇的大规模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转化,第一产业的农业人口向第二产业,接着又向第三产业为主的城镇化人口转化,农村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城镇化。通过农村城镇化,发展小城镇来转化农业剩余劳动力,已经被实践证明是一种极为有效的途径。因为通过农村城镇化后形成的小城镇,地域分布广、数量多,新建扩建都有潜力,农民实现身份转移的难度和风险较低,其经济技术结构、职业结构同目前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技术状况比较接近,容易协调和在发展中同步提高。城镇是农村工业、服务业发展的载体,对乡镇企业、文化、科学、教育、娱乐业等产业都有明显的集聚作用。城镇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提供优越的交通、通信、金融、信息等服务,及人才、技术支持。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发展不协调的原因
(一)城市化水平滞后
人口城市化必须与经济发展相协调,除个别年份外,绝大多数年份云南省的城市化水平是滞后于经济发展的:1979年城市化水平滞后程度仅为2.03%,到了1990年就到了4.71%,发展到2003年已拉大到15.61%。滞后程度有逐渐扩大的趋势。与其它国家和地区比,云南省的城市化水平也有不小的差距。2001年云南省城市化水平仅为23.4%,中国城市化水平是31%,世界平均水平是46%,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是58%,高收入国家已经达到78%。可以看出,2001年云南省城市化水平不仅与世界平均和发达水平的差距非常大,与中国的平均水平也有7.6个百分点的差距。提高城市化水平是云南省向现代化迈进过程中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促进云南农村劳动力的快速转移意义重大。
(二)现行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制约
首先,我国现行的城乡隔离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虽然有所改革,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居民在社会地位、身份、就业、住房、补贴、劳保、福利等方面仍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农村劳动力流入城镇,在现行户籍管理制度的约束下,他们无法取得与当地市民平等竞争的权力和平等待遇,同时给他们在吃、住、就业、加薪、小孩上学等方面造成许多困难。这一方面使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的成本加大;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在城镇不能长期稳定地就业,致使相当部分的劳动者在城镇干几年后又回流到农村,形成逆向转移。其次,农村土地制度是实行集体所有、家庭联产承包。在联产承包的实施中,土地基本是按人头平均分配的,不仅土地面积是按人头平均,而且土质也是按肥瘠搭配、按人头平均的,而且只要是农村人口,无论是做工的,还是经商的,都平均分得一份土地。现行土地制度下土地的非流动性,决定了乡镇企业和城镇布点只能局限在原社区范围,制约了乡镇企业的相对集中、城镇的合理布局及其规模的扩大。
(三)劳动力市场发育滞缓,中介组织发育程度低
目前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大都是自发的,而由政府职业介绍部门组织安排外出的却很少。大量劳动力流动的同时,必然形成初级劳动力市场。对于劳动力市场,政府同样需要宏观调控,但目前还缺少这一环节,即缺乏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总供给的调节和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与指导。近年来,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引起了全国各地各级政府的重视,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来期望解决这一问题。但至今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并未真正得以解决。政府部门对当地区域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和就业状况及劳动力流动有关的具体问题并未进行详细调查,对何地需要劳动力、需要多少、需要什么专业工种的劳动力等问题也无法掌握,难以对农村劳动力进行系统的规划,难以制定劳动力流动问题的有关措施和决定,因而农村劳动力流动只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此外,劳动力流动的服务体系及中介组织建设也严重滞后,因缺乏有关信息,或信息不准导致农村劳动力盲目流动,使大批劳动力徒劳往返,蒙受损失。可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大部分处于无组织和无序状态。其结果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系列的负面效应,有许多人找不到工作,经济陷入困境,有的甚至参与偷盗等违法活动,对城市的治安、交通和社会稳定带来负面影响,甚至造成一些市民及用人单位对农民工的不信任,从而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四)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思想观念落后,转移难度大
首先,文化和技术素质低。从受教育的程度来看,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很低,仍以具有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的人为主体。而且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大量的中小学生辍学,不够就业年龄就过早地加入到农业劳动力队伍中,造成农村劳动力低文化程度的恶性循环;与此相反,现代社会的企业生产其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对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和技术素质的要求亦越来越高。文化和技术素质的低下,限制了农民的就业空间,只能从事依靠传统经验生产的产业,这给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困难。其次,思想观念保守。思想保守,观念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现如今在农村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思想观念还相当保守,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小富即安,怕冒风险,缺乏投资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这种落后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四、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改革户籍与土地制度,并赋予农民工平等的劳动保障权利
进城农村劳动力是城市的建设者和财富的创造者,城市政府对农村劳动力的限制和歧视,实际上是对城市本身发展的阻碍和限制。从协调城乡经济发展、缓解“三农”矛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充分就业的基本思路出发,当务之急是实现有利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首先,要实现农村劳动力社会地位的平等,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管理,取消对农村劳动力的各种限制,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在稳定现行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让土地充分流转,实行所有权、承包权、使用权(耕作权)“三权分离”。所有权归集体,承包权归农户,使用权可以流转。不仅不会改变、动摇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制度基础,而且有利于促进农业的规模经营以及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尤其是使用权流转能有效地消除进城民工的后顾之忧,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彻底转移”至关重要。国家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办法,推行非正规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采取国家补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办法解决他们的社会保险问题,使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助。
(二)坚持多元城镇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原则
实践证明,农民向城市转移,不是说只向大中城市或只是向小城镇转移,而是同时分别向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分流,各类城市都有承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人口非农化及城市化的责任。国外“城市病”的教训,不在于人口进城,而在于城市不能过分膨胀,对进城人口有必要的管理和疏导。一味发展小城镇,把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都放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身上是不现实的。因为小城镇缺乏吸纳能力,转移慢、时间长,所以必须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结合的道路。即必须实行适度而合理地发展大城市,积极发展明星中小城镇的城镇化发展战略。实施这一多元城镇发展战略既考虑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本身的内在规律,又充分意识到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的趋势。首先,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城市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现实情况来看,仍旧用严格控制的办法限制大城市的发展已无必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大城市规模在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成为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渠道,今后我国的大城市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方面仍具有较大容量和潜力。其次,从长远来看,中小城市尤其是县及县以下的小城镇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要载体。小城镇具有吸纳庞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独特优势,是当前农民流向非农产业的第一位选择,同时经过改革开放20余年的发展,我国的小城镇已有了相当的规模和基础,已经具备了容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基础条件。
(三)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就业机会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除有限地向省外、国外输出一部分外,其解决的根本出路还在于省内自行消化。而自行消化的快慢取决于就业机会的多少。城市就业机会来源于二、三产业的发展。因此必须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加快工业化进程,注重扶持和培育中小企业的发展。由于中小企业具有劳动密集程度高、资本有机构成低、易于农民就业等特点,因此应打破所有制界限,积极扶持和培育非公有制经济;打破城乡地域界限,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技术简单、进入门槛低、吸纳能力强等特征。第三产业的行业和门类很多,结合我国农民的素质状况,今后重点加快旅游、家庭装修、社会、商业及餐饮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拓展就业空间,为进城农民提供就业机会。
(四)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与信息服务机制及完善劳动力法规和劳动力市场管理制度
发挥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及各种中介机构的组织协调作用,为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提供必要的配套服务和信息支持,逐步形成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和培训等在内的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帮助农村劳动力对转移成本、收益、风险做出正确的判断,以减少因盲目流动而受到的损失。此外,还要消除市场歧视、建立和完善劳动法规和劳动力市场管理制度,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使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都能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 吴敬琏.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中心环节[J].宏观经济研究,2002(6).
[1] 付晓东.中国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1] 汪冬梅.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1] 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之路——经济支持与制度创新[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 陈甬军,陈爱民.中国城市化: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张淑莲)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剩余劳动力转移;城镇化;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of Rural Laborer Transfer and Urbanization in New Rural Reconstruction
LI Ji-yun
(Business School, Honghe University, Mengzi 661100,China)
Abstract:
Transferring of surplus labor force and eliminating duality economic structure are both important approaches to realizing the goal of new rural reconstruc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labor force transfer in Yunnan Province,expounding the relationsing between rural laborer transfer and urbanization.It then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reasons that the urbanization and the labor force transfer cannot develop harmoniously, and puts forward some policy proposals in this case.
舒尔茨(Sehultz,1961)分析人力资本时将劳动力转移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方式之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但为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开辟了门路,而且为农民的生产、生活和农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激发了农村经济活力。钱纳里等人(1986)的经验研究发现,劳动和资本从农业向其他生产要素较高的部门转移,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为20%。蔡日方和王德文等(2000)的研究表明,劳动力转移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为20.23%。世界银行(1997)估计,劳动力的部门转移可以解释中国16%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在1978-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9.4个百分点中,劳动力转移贡献了1.5个百分点。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在1979~1999年的20年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高达14%,即在GDP年均近9.6个百分点的增长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GDP增长的贡献达1.4个百分点。
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消除二元经济结构,是根本解决“三农”问题、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重要途径,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又取决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因此,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不断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步伐,以保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顺利进行。云南是以农业为主的省份,也是全国最贫困的省份之一,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农村富余劳动力规模巨大。加速城镇化发展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并使其协调发展,对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具有全局性意义。笔者在分析云南劳动力转移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分析了二者不能协调发展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云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云南省各级党委、政府把做大“打工经济”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来抓,并针对云南省实际,把帮助农民走出去的着力点,放在解决农民外出务工无技术、想走出去又不知道往哪去、走出去怕上当等难题上。今年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的资金达1.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8%和18%。大批接受了计算机操作、家政服务、电子装配、美发等技术技能和知识培训的农民工从靠卖苦力吃饭向凭手艺挣钱转变。据云南省农业厅统计,今年以来,云南省积极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提高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性和组织化规模化水平,2007年上半年,全省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617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7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94%,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收入92亿元,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240元。
随着农业投入的增加和技术含量的进一步提高,以及农村人口的增长和人力资本素质的逐步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增长迅速,农民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据统计,2005年云南省有农村劳动力2086万人,占总人口的73.4%,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约750多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6%,而且每年还以新增富余劳动力20多万人的速度增加,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成为了云南省目前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庞大的农村劳动力剩余造成人力资源的闲置,成为农民增收的障碍,也是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为数量庞大的剩余劳动力寻求就业出路既是经济发展理论的一个核心主题,又是当前急需取得突破的一个重大课题。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推进二元经济结构转型,实现城市化的核心内容
我国现阶段还是发展中国家,其显著特征就是经济结构是二元的,即一方面存在城市的现代工业,另一方面农村还是落后的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农业,尚未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中国家要摆脱社会生产力的落后状态,成为经济发达的国家,就要通过工业化、市场化、社会化、城市化,走出二元经济结构状态,形成现代经济结构,劳动力从较低效率的产业或区域向较高效率的产业或区域转移,特别是劳动力从传统农业向城镇非农产业转移,是城市化的核心内容,是各国在现代化过程中所共有的现象,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
适时调整农村就业战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正在从依靠乡镇企业转向依靠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这是一个符合客观规律的大趋势。农村城镇化是指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实现农村小规模社会化服务体系向城镇的大规模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转化,第一产业的农业人口向第二产业,接着又向第三产业为主的城镇化人口转化,农村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城镇化。通过农村城镇化,发展小城镇来转化农业剩余劳动力,已经被实践证明是一种极为有效的途径。因为通过农村城镇化后形成的小城镇,地域分布广、数量多,新建扩建都有潜力,农民实现身份转移的难度和风险较低,其经济技术结构、职业结构同目前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技术状况比较接近,容易协调和在发展中同步提高。城镇是农村工业、服务业发展的载体,对乡镇企业、文化、科学、教育、娱乐业等产业都有明显的集聚作用。城镇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提供优越的交通、通信、金融、信息等服务,及人才、技术支持。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发展不协调的原因
(一)城市化水平滞后
人口城市化必须与经济发展相协调,除个别年份外,绝大多数年份云南省的城市化水平是滞后于经济发展的:1979年城市化水平滞后程度仅为2.03%,到了1990年就到了4.71%,发展到2003年已拉大到15.61%。滞后程度有逐渐扩大的趋势。与其它国家和地区比,云南省的城市化水平也有不小的差距。2001年云南省城市化水平仅为23.4%,中国城市化水平是31%,世界平均水平是46%,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是58%,高收入国家已经达到78%。可以看出,2001年云南省城市化水平不仅与世界平均和发达水平的差距非常大,与中国的平均水平也有7.6个百分点的差距。提高城市化水平是云南省向现代化迈进过程中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促进云南农村劳动力的快速转移意义重大。
(二)现行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制约
首先,我国现行的城乡隔离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虽然有所改革,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居民在社会地位、身份、就业、住房、补贴、劳保、福利等方面仍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农村劳动力流入城镇,在现行户籍管理制度的约束下,他们无法取得与当地市民平等竞争的权力和平等待遇,同时给他们在吃、住、就业、加薪、小孩上学等方面造成许多困难。这一方面使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的成本加大;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在城镇不能长期稳定地就业,致使相当部分的劳动者在城镇干几年后又回流到农村,形成逆向转移。其次,农村土地制度是实行集体所有、家庭联产承包。在联产承包的实施中,土地基本是按人头平均分配的,不仅土地面积是按人头平均,而且土质也是按肥瘠搭配、按人头平均的,而且只要是农村人口,无论是做工的,还是经商的,都平均分得一份土地。现行土地制度下土地的非流动性,决定了乡镇企业和城镇布点只能局限在原社区范围,制约了乡镇企业的相对集中、城镇的合理布局及其规模的扩大。
(三)劳动力市场发育滞缓,中介组织发育程度低
目前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大都是自发的,而由政府职业介绍部门组织安排外出的却很少。大量劳动力流动的同时,必然形成初级劳动力市场。对于劳动力市场,政府同样需要宏观调控,但目前还缺少这一环节,即缺乏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总供给的调节和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与指导。近年来,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引起了全国各地各级政府的重视,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来期望解决这一问题。但至今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并未真正得以解决。政府部门对当地区域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和就业状况及劳动力流动有关的具体问题并未进行详细调查,对何地需要劳动力、需要多少、需要什么专业工种的劳动力等问题也无法掌握,难以对农村劳动力进行系统的规划,难以制定劳动力流动问题的有关措施和决定,因而农村劳动力流动只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此外,劳动力流动的服务体系及中介组织建设也严重滞后,因缺乏有关信息,或信息不准导致农村劳动力盲目流动,使大批劳动力徒劳往返,蒙受损失。可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大部分处于无组织和无序状态。其结果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系列的负面效应,有许多人找不到工作,经济陷入困境,有的甚至参与偷盗等违法活动,对城市的治安、交通和社会稳定带来负面影响,甚至造成一些市民及用人单位对农民工的不信任,从而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四)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思想观念落后,转移难度大
首先,文化和技术素质低。从受教育的程度来看,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很低,仍以具有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的人为主体。而且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大量的中小学生辍学,不够就业年龄就过早地加入到农业劳动力队伍中,造成农村劳动力低文化程度的恶性循环;与此相反,现代社会的企业生产其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对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和技术素质的要求亦越来越高。文化和技术素质的低下,限制了农民的就业空间,只能从事依靠传统经验生产的产业,这给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困难。其次,思想观念保守。思想保守,观念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现如今在农村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思想观念还相当保守,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小富即安,怕冒风险,缺乏投资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这种落后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四、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改革户籍与土地制度,并赋予农民工平等的劳动保障权利
进城农村劳动力是城市的建设者和财富的创造者,城市政府对农村劳动力的限制和歧视,实际上是对城市本身发展的阻碍和限制。从协调城乡经济发展、缓解“三农”矛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充分就业的基本思路出发,当务之急是实现有利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首先,要实现农村劳动力社会地位的平等,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管理,取消对农村劳动力的各种限制,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在稳定现行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让土地充分流转,实行所有权、承包权、使用权(耕作权)“三权分离”。所有权归集体,承包权归农户,使用权可以流转。不仅不会改变、动摇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制度基础,而且有利于促进农业的规模经营以及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尤其是使用权流转能有效地消除进城民工的后顾之忧,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彻底转移”至关重要。国家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办法,推行非正规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采取国家补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办法解决他们的社会保险问题,使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助。
(二)坚持多元城镇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原则
实践证明,农民向城市转移,不是说只向大中城市或只是向小城镇转移,而是同时分别向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分流,各类城市都有承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人口非农化及城市化的责任。国外“城市病”的教训,不在于人口进城,而在于城市不能过分膨胀,对进城人口有必要的管理和疏导。一味发展小城镇,把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都放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身上是不现实的。因为小城镇缺乏吸纳能力,转移慢、时间长,所以必须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结合的道路。即必须实行适度而合理地发展大城市,积极发展明星中小城镇的城镇化发展战略。实施这一多元城镇发展战略既考虑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本身的内在规律,又充分意识到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的趋势。首先,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城市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现实情况来看,仍旧用严格控制的办法限制大城市的发展已无必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大城市规模在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成为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渠道,今后我国的大城市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方面仍具有较大容量和潜力。其次,从长远来看,中小城市尤其是县及县以下的小城镇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要载体。小城镇具有吸纳庞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独特优势,是当前农民流向非农产业的第一位选择,同时经过改革开放20余年的发展,我国的小城镇已有了相当的规模和基础,已经具备了容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基础条件。
(三)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就业机会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除有限地向省外、国外输出一部分外,其解决的根本出路还在于省内自行消化。而自行消化的快慢取决于就业机会的多少。城市就业机会来源于二、三产业的发展。因此必须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加快工业化进程,注重扶持和培育中小企业的发展。由于中小企业具有劳动密集程度高、资本有机构成低、易于农民就业等特点,因此应打破所有制界限,积极扶持和培育非公有制经济;打破城乡地域界限,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技术简单、进入门槛低、吸纳能力强等特征。第三产业的行业和门类很多,结合我国农民的素质状况,今后重点加快旅游、家庭装修、社会、商业及餐饮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拓展就业空间,为进城农民提供就业机会。
(四)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与信息服务机制及完善劳动力法规和劳动力市场管理制度
发挥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及各种中介机构的组织协调作用,为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提供必要的配套服务和信息支持,逐步形成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和培训等在内的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帮助农村劳动力对转移成本、收益、风险做出正确的判断,以减少因盲目流动而受到的损失。此外,还要消除市场歧视、建立和完善劳动法规和劳动力市场管理制度,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使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都能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 吴敬琏.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中心环节[J].宏观经济研究,2002(6).
[1] 付晓东.中国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1] 汪冬梅.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1] 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之路——经济支持与制度创新[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 陈甬军,陈爱民.中国城市化: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张淑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