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国家的发展在于人口素质的提高,而国民教育要从基础抓起,幼儿的良好习惯的培养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关键,所以受到高度的重视。本文综述了如何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措施。
教师以身作则,让幼儿在示范中学习
幼儿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们模仿的最直接的对象是老师,对老师言谈举止,观察最细,感受最强,而且不加选择地模仿老师的言行。对于幼儿,老师的话可以说是最高指示,经常可以听到孩子们为自己的言行辩解:“老师就是这样说的……这就对老师的言行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注意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己;凡要求孩子们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不让孩子做的,自己千万不能违反,一旦违反,要在孩子们面前勇于承认错误。所以教师要做到自我控制,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幼儿起表率作用,成为儿童礼貌行为的榜样。
营造丰富、适宜的环境,潜移默化的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教育学家杜威说过:要想改变一个人,必须先改变环境,环境改变了,人也就改变了。因此,我们在环境创设上,紧紧围绕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習惯这一主题,精心设计、大胆尝试,从色彩上、造型上、内容上,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自然的教育氛围,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养成习惯。教师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除了加强家园共育,也要在美化幼儿园环境、为人师表方面下功夫,比如:要让幼儿学会团结友爱、尊老爱幼。老师首先要做到自己与其他老师之间要和睦相处,对家长要有礼有节,对幼儿要宽容相待;在教学、游戏以及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中。以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肯定和表扬。又如:可以在起床时请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能力弱的幼儿穿衣、穿裤;游戏时,安排并鼓励幼儿进行合作游戏等,在以上活动中谁表现好,老师就表扬谁,让孩子明白互相帮助是好事,老师会喜欢,小朋友也会喜欢。通过这样的一些小事,使幼儿在帮助、关爱他人之中得到乐趣,从而使好习惯巩固。
以表扬、鼓励为主,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教育家陈鹤琴教授曾说过: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造是很容易的,受责罚而改过是比较难的。获得成功教育的秘诀其实很简单,就是表扬。孩子和大人一样爱听好话,喜欢被人称赞,他们总是喜欢得到肯定的评价,哪怕是一个和蔼可亲的眼神、微笑、轻轻的抚摸、点头、拥抱、亲吻等等。他们通常在人们对他的评价中认识自己。教师在一日活动中要横向看待每一个幼儿,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惩罚。幼儿渴望成人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评价,也对成人的評价十分敏感,我们班上有一位徐子琪小朋友上课随意走动,抢小朋友的玩具,活动期间随便说话,完全不听教师招呼。有一次又到了绘画的时刻,我只见她站起来正准备乱走,我立刻走过去,忙说xx,你是没有笔吧?我这里有。而且马上又表扬她说:“你看,xx的画多漂亮呀!很有进步哦。见我这样说,她点了点头,后来也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了绘画任务。虽然完成的不是很好,但真的进步了。由此看来,哪怕孩子身上有再多的问题,恰到好处的运用表扬和鼓励,也会受到良好的效果。
端正认识态度,努力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家园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家庭是人生最早接受习惯培养的课堂,家庭中的所有成员都是形成幼儿良好习惯的老师,从孩子呱呱坠地开始,在父母为孩子喂奶、把尿、哄睡觉时,都要有意无意地培养着习惯。孩子进入幼儿园后,家长应该多与幼儿联系,在对孩子良好习惯培养的要求与做法上要与幼儿园保持一致,千万不要因为孩子是独生子女,而过分地迁就孩子,宠爱孩子,或者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事,长大了再严格要求也不迟,要知道,坏习惯一旦养成,改造起来远远要比塑造难。因此,家庭应该与幼儿园实施同步教育,使孩子更快、更有效地形成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健康成长,取得人生成功的奠基石。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种长期的、日积月累的、循序渐进的、耐心细致的教育工作,有许多工作还需要我们更多的投入,研究更多的有效的教育方法。
教师以身作则,让幼儿在示范中学习
幼儿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们模仿的最直接的对象是老师,对老师言谈举止,观察最细,感受最强,而且不加选择地模仿老师的言行。对于幼儿,老师的话可以说是最高指示,经常可以听到孩子们为自己的言行辩解:“老师就是这样说的……这就对老师的言行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注意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己;凡要求孩子们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不让孩子做的,自己千万不能违反,一旦违反,要在孩子们面前勇于承认错误。所以教师要做到自我控制,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幼儿起表率作用,成为儿童礼貌行为的榜样。
营造丰富、适宜的环境,潜移默化的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教育学家杜威说过:要想改变一个人,必须先改变环境,环境改变了,人也就改变了。因此,我们在环境创设上,紧紧围绕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習惯这一主题,精心设计、大胆尝试,从色彩上、造型上、内容上,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自然的教育氛围,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养成习惯。教师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除了加强家园共育,也要在美化幼儿园环境、为人师表方面下功夫,比如:要让幼儿学会团结友爱、尊老爱幼。老师首先要做到自己与其他老师之间要和睦相处,对家长要有礼有节,对幼儿要宽容相待;在教学、游戏以及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中。以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肯定和表扬。又如:可以在起床时请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能力弱的幼儿穿衣、穿裤;游戏时,安排并鼓励幼儿进行合作游戏等,在以上活动中谁表现好,老师就表扬谁,让孩子明白互相帮助是好事,老师会喜欢,小朋友也会喜欢。通过这样的一些小事,使幼儿在帮助、关爱他人之中得到乐趣,从而使好习惯巩固。
以表扬、鼓励为主,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教育家陈鹤琴教授曾说过: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造是很容易的,受责罚而改过是比较难的。获得成功教育的秘诀其实很简单,就是表扬。孩子和大人一样爱听好话,喜欢被人称赞,他们总是喜欢得到肯定的评价,哪怕是一个和蔼可亲的眼神、微笑、轻轻的抚摸、点头、拥抱、亲吻等等。他们通常在人们对他的评价中认识自己。教师在一日活动中要横向看待每一个幼儿,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惩罚。幼儿渴望成人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评价,也对成人的評价十分敏感,我们班上有一位徐子琪小朋友上课随意走动,抢小朋友的玩具,活动期间随便说话,完全不听教师招呼。有一次又到了绘画的时刻,我只见她站起来正准备乱走,我立刻走过去,忙说xx,你是没有笔吧?我这里有。而且马上又表扬她说:“你看,xx的画多漂亮呀!很有进步哦。见我这样说,她点了点头,后来也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了绘画任务。虽然完成的不是很好,但真的进步了。由此看来,哪怕孩子身上有再多的问题,恰到好处的运用表扬和鼓励,也会受到良好的效果。
端正认识态度,努力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家园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家庭是人生最早接受习惯培养的课堂,家庭中的所有成员都是形成幼儿良好习惯的老师,从孩子呱呱坠地开始,在父母为孩子喂奶、把尿、哄睡觉时,都要有意无意地培养着习惯。孩子进入幼儿园后,家长应该多与幼儿联系,在对孩子良好习惯培养的要求与做法上要与幼儿园保持一致,千万不要因为孩子是独生子女,而过分地迁就孩子,宠爱孩子,或者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事,长大了再严格要求也不迟,要知道,坏习惯一旦养成,改造起来远远要比塑造难。因此,家庭应该与幼儿园实施同步教育,使孩子更快、更有效地形成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健康成长,取得人生成功的奠基石。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种长期的、日积月累的、循序渐进的、耐心细致的教育工作,有许多工作还需要我们更多的投入,研究更多的有效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