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高效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部分学校得到尝试和推广。这一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合作学习为主,教师精编学案为辅,它最基本的步骤和环节可以概括为“三环”、“六步”,即以学生独学——对学——群学为教学主线、以解读目标——自主预习——合作探究——展示点评——小结提升——目标检测为基本课堂环节。但一些学校在实施高效课堂的过程中,由于课堂巡查指导不到位、不得力,新课改很难进行下去。因此我认为,做好高效课堂的课堂巡查指导必须做到“六查”,“三看”:
一、查“导课”环节
1.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是否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要尽量利用多媒体图片、音像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的活力;学习目标的设置是否注意分层、适度、具体、可测。例如,是否分层:目标要反映教育理念,符合《课标》要求,体现三维目标,体现学科特点,重难点突出。是否适度:目标的数量要适当,最多不超过三个;是否具体可测:学习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采用具体动词使目标清晰,让学生力所能及。
2.看学生的学习状态。对教师的提问,学生是否认真思考,积极回答。
3.看教学的有效度。学生是否弄清楚本课的重难点知识;是否清楚上节课与本课的知识内在联系。
二、查“自主学习(独学)”环节
1.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要以本课基础知识设置自主学习的内容,可使90%学生通过自学能掌握和解决问题;是否根据学科特点,自主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可多种多样,做到知识网络化、知识问题化。
2.看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否独学认真思考,阅读教材,参考资料,独立完成习题。
3.看学习的有效度。是否有90%学生通过自学能掌握和解决基础知识,已达成学习目标要求。
三、查“合作探究(对学、群学)”环节
1.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对合作探究的问题设计是否有层次性,探究性,是否突显本课“运用层次”的学习目标,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学习探究化;教师是否根据学科特点,探究的材料呈现方式要形式多样,激活课堂;教师是否针对设置的问题渗透学法指导及解题技巧,提高学生解题的技巧,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交流时是否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是否从“对学”到“群学”学生组织有序,行动迅速,能做到无缝连接。
3.看学习的有效度。各小组中的学习优等学生是否全部完成导学案中合作探究的问题;各小组的需帮扶学生是否能完成导学案中合作探究问题的70%。
四、查“展示点评”环节
1.看教师的教学设计。(1)展示时,教师是否根据知识问题情况,确定展示的形式(板展或口头展示);教师是否设计组内小展示环节为点评环节做好准备;教师是否关注展示的不同角度,通过板展或口头展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点评时,教师是否在导学案中设计学法指导或解题技巧的提示,目的是在点评环节中重在对学生进行思维过程、学习方法或解题技巧的归纳、引导,教给学生一题多解或多角度答题的方法;教师课前是否预设学生在本课知识的“盲区”、“误区”,并在点评中及时发现、引导和点拨,从而达成学习目标的要求。
2.看学生的学习状态。(1)展示时,听展者是否能认真倾听,根据展示及师生补充点拨随时记录,不放过每一个难点、疑点,做好即时性巩固及导学案填补;板展时,组内小展示的同学是否能积极投入地以对子复述、你展我评、预展预评等形式深化和识记知识。(2)点评时,点评者是否能大胆、自信地表述对问题的理解。
3.看学生学习有效度。学生是否能有序地进行展示(板展或口头展示);展示学生在展示时,其他学生是否能发现问题,为质疑补充、点评做准备。
五、查“小结提升”环节
1.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根据学科特点,小结提升的设计可采用知识框架图、表格、文字等形式进行设计。
2.看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是否能积极、主动地发言,说出自己对本节课的收获
3.看学生学习有效度。学生能对所学知识进行知识和方法小结,达到知识内化和提升。
六、查“达标检测”环节
1.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检测的题目是否能围绕本节课学习目标中的重点、难点、易错点来设置,并按易、中、难的梯度进行选题;设计题目的题量是否适量,是否有针对性,是否能在3~5分钟完成。
2.看学生的学习狀态。检测时,是否能保持安静、认真思考并独立完成;解疑时,是否能大胆抢答或认真倾听教师(或同学)对题目的讲解。
3.看学生学习有效度。各个学生课堂检测的得分,就是该学生学习的有效度;全班同学的平均分,就是本节课教师授课的有效度。
在实施高效课堂的实践中,我通过“六查”、“三看”对几所试点学校进行督查指导,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一是让学校明白如何督查指导一节课,二是让教师明白自己操作每一个环节的目的和要求,三是让学生的课堂常规得到强化,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同时也期待,在今后的实践中还能探索出更多更有效的巡查指导方法与大家探讨交流。
一、查“导课”环节
1.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是否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要尽量利用多媒体图片、音像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的活力;学习目标的设置是否注意分层、适度、具体、可测。例如,是否分层:目标要反映教育理念,符合《课标》要求,体现三维目标,体现学科特点,重难点突出。是否适度:目标的数量要适当,最多不超过三个;是否具体可测:学习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采用具体动词使目标清晰,让学生力所能及。
2.看学生的学习状态。对教师的提问,学生是否认真思考,积极回答。
3.看教学的有效度。学生是否弄清楚本课的重难点知识;是否清楚上节课与本课的知识内在联系。
二、查“自主学习(独学)”环节
1.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要以本课基础知识设置自主学习的内容,可使90%学生通过自学能掌握和解决问题;是否根据学科特点,自主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可多种多样,做到知识网络化、知识问题化。
2.看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否独学认真思考,阅读教材,参考资料,独立完成习题。
3.看学习的有效度。是否有90%学生通过自学能掌握和解决基础知识,已达成学习目标要求。
三、查“合作探究(对学、群学)”环节
1.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对合作探究的问题设计是否有层次性,探究性,是否突显本课“运用层次”的学习目标,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学习探究化;教师是否根据学科特点,探究的材料呈现方式要形式多样,激活课堂;教师是否针对设置的问题渗透学法指导及解题技巧,提高学生解题的技巧,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交流时是否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是否从“对学”到“群学”学生组织有序,行动迅速,能做到无缝连接。
3.看学习的有效度。各小组中的学习优等学生是否全部完成导学案中合作探究的问题;各小组的需帮扶学生是否能完成导学案中合作探究问题的70%。
四、查“展示点评”环节
1.看教师的教学设计。(1)展示时,教师是否根据知识问题情况,确定展示的形式(板展或口头展示);教师是否设计组内小展示环节为点评环节做好准备;教师是否关注展示的不同角度,通过板展或口头展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点评时,教师是否在导学案中设计学法指导或解题技巧的提示,目的是在点评环节中重在对学生进行思维过程、学习方法或解题技巧的归纳、引导,教给学生一题多解或多角度答题的方法;教师课前是否预设学生在本课知识的“盲区”、“误区”,并在点评中及时发现、引导和点拨,从而达成学习目标的要求。
2.看学生的学习状态。(1)展示时,听展者是否能认真倾听,根据展示及师生补充点拨随时记录,不放过每一个难点、疑点,做好即时性巩固及导学案填补;板展时,组内小展示的同学是否能积极投入地以对子复述、你展我评、预展预评等形式深化和识记知识。(2)点评时,点评者是否能大胆、自信地表述对问题的理解。
3.看学生学习有效度。学生是否能有序地进行展示(板展或口头展示);展示学生在展示时,其他学生是否能发现问题,为质疑补充、点评做准备。
五、查“小结提升”环节
1.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根据学科特点,小结提升的设计可采用知识框架图、表格、文字等形式进行设计。
2.看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是否能积极、主动地发言,说出自己对本节课的收获
3.看学生学习有效度。学生能对所学知识进行知识和方法小结,达到知识内化和提升。
六、查“达标检测”环节
1.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检测的题目是否能围绕本节课学习目标中的重点、难点、易错点来设置,并按易、中、难的梯度进行选题;设计题目的题量是否适量,是否有针对性,是否能在3~5分钟完成。
2.看学生的学习狀态。检测时,是否能保持安静、认真思考并独立完成;解疑时,是否能大胆抢答或认真倾听教师(或同学)对题目的讲解。
3.看学生学习有效度。各个学生课堂检测的得分,就是该学生学习的有效度;全班同学的平均分,就是本节课教师授课的有效度。
在实施高效课堂的实践中,我通过“六查”、“三看”对几所试点学校进行督查指导,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一是让学校明白如何督查指导一节课,二是让教师明白自己操作每一个环节的目的和要求,三是让学生的课堂常规得到强化,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同时也期待,在今后的实践中还能探索出更多更有效的巡查指导方法与大家探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