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坚守还是弱化?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zj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缘起
  虽然中国内地和台湾的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不同,体现出的教育目的和对学生素养要求也有所差异,但两岸语文教育毕竟同根同源,有着相同的文化血脉。
  比较两岸的高考语文试题,共同之处颇多。譬如,试题都充分反映出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在考查学生语文知识和读写能力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是,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对待标准化试题的态度(台湾卷满分为100分,其中客观题占55分,主观题占45分)、试题的呈现方式(台湾卷有17题单项选择,7题多项选择)、试题的取材(台湾卷取材自高中国文教材选文)等等。
  本文就2011年两岸高考语文试卷在文言文试题上的差异,作一比较分析,以求“管中窥豹”。
  第一,两岸的高考语文试卷中,有关文言文的试题比例差距较大。
  《2011年台湾大学入学指定科目考试国文(语文)考科试题》,文言与白话的比例为35∶20;对照2011年中国内地的高考语文试题,文言文比例最高的是北京卷,达42分,与白话的比例为42∶48;最低的是福建卷,为27分,与白话的比例为27∶53;其余各地卷及全国卷文言文的分值在32~37分之间。相较而言,台湾地区的高考试题中文言的比例远重于白话现代文,中国内地高考试题的文言比例则稍显不足。
  第二,对文言文阅读材料的使用存在差异。
  中国内地是“一料多用”,即一则材料设置多个性质不同的问题。试以2011年江苏卷为例,试题对苏轼《陈公弼传》的阅读设置了四个问题。
  ①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②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公弼治市“严而不残”的一组是
  ③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④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含3小题)
  台湾主要是“多料一用”,即一则材料设置一个问题。例如,2011年台湾卷第20题(多选题,答案是BE)。
  风花雪月等景物,作者都可藉之寄情,以表达思念爱悦之意,曹植《七哀》“愿为东南风,长逝入君怀”即是其例。下列文句,运用相同写作手法的选项是:
  A.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B.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州
  C. 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逐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D. 然后知是山之特出,不与培娄为类,悠悠乎与景气俱,而莫得其涯
  E.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第三,对学生文言文和传统文化知识的考核重视程度不同。
  中国内地高考试题对文言文和传统文化知识的考查,多以“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的形式出现,而台湾卷的考查题型更为灵活,更注重传统文化的积淀。例如,2011年台湾卷第11题(单选题,答案是C)。
  以下四副对联,依序对应之建筑,正确的选项是:
  甲、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乙、可托六尺之孤,可寄百里之命,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吾见其人
  丙、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淑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丁、天下名山僧占多,还需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
  世上好话佛说尽,又谁知五千妙论书自尊师
  A. 岳阳楼/关帝庙/刘鹗纪念馆/庄子庙
  B. 鹳雀楼/陶潜祠/刘鹗纪念馆/观音殿
  C. 岳阳楼/武侯祠/李清照纪念馆/老子庙
  D. 黄鹤楼/关帝庙/蒲松龄纪念馆/老子庙
  类似的题型也出现在台湾以前的试题中,如2010年台湾卷第11题(单选题,答案是C)。
  韩愈年幼而孤,由长兄、长嫂抚养成人,因此与侄韩老成结为兄弟。贞元十九年,韩老成过世,韩愈撰《祭十二郎文》悼之;若韩愈要为韩老成另撰一副挽联,最恰当的选项是:
  A. 梓里共瞻师道立,我徒怅望哲人萎
  B. 手足悲值风雨夕,国家忧恸脊令原
  C. 回首前尘忝居父执,伤心旧梦敬挽幽魂
  D. 当年砚共芸窗冰雪聪明推第一,此日归真返璞精魂缥缈欲招三
  二、 思考
  1. 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定位
  中国内地于2003年颁布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列为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此外还有诸如“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等目的。
  台湾也于2004年颁布了《高中国文课程标准暂行纲要》,其目标是:
  壹提高阅读、欣赏及写作语体文之能力,熟练口语表达及应用。
  贰培养阅读文言文及浅近古籍之兴趣,增进涵咏传统文化之能力。
  叁研读文化经典教材,培养社会伦理之意识及淑世爱人之精神。
  肆阅读优质课外读物,增进文艺欣赏与创作之能力,开拓生活视野,加强人文关怀。
  伍经由语文教育,培养出关心当代生存环境,尊重多元文化的现代国民。
  其中,第贰、叁条明确了文言文教学的目标,这与中国内地新课改之目标不谋而合。但是,第叁条中的“研读文化经典教材”,比之中国内地的“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显然台湾地区对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定位是高于中国内地的。
  值得注意的是,台湾地区突出强调了“国文”,暗含着对母语的一种自觉的体认,甚至,从课程标准的序号标示上都能体现出来:不用我们通常所用的阿拉伯数字“1、2、3……”而严格采用汉字的“壹、贰、叁……”
  2. 文言文在教材中的比例
  台湾高中必修的国文教科书有《高中国文》《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和《国学概要》,其中的《高中国文》与中国内地的《语文》类似。由于台湾的教科书由民间编纂,经审定后由民间发行,供各个学校自由选用,故教科书版本较多,本文选择较有代表性的翰林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的《高中国文》为具体对象予以说明。
  翰林版《高中国文》全书六册,一到五册选文每册皆有13课并加上2课附录,总体来说每册共有15课,而第六册因为时间性的关系而缩减到11课,但附录反而增加为3课,总数为14课。在每册的选文当中,诗词曲及现代诗的课数通常会包含2到3篇选文,先秦诸子散文也会依选文内容长度来斟酌篇数,因此一册选文篇数往往大于一册课数。据统计,六册共选录文章111篇,其中文言文71篇(包含古代诗词曲),占64%。
  值得一提的是,台湾教育部宣布从2006年起,降低文言文比例为45%,这一改变在台湾国文教学界引起了极大的争议,知名学者余光中等倡导组织“抢救我们的国文教育”等活动。2010年,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又宣布,将文言文比例重新增至65%。
  反观中国内地教材,文言文篇目不足,编排衔接不当,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的文言文教学在设置上是脱节的。
  就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来看,即使是浅显的文言文也未出现一篇,所以在进入初中之前,学生对文言文没有最初的起码的认识,进入初中,一接触文言文,会有点措手不及,学生的兴趣可能会受到影响,积极性会受到挫伤。
  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六册初中教材古诗文共为30篇课文,占所有课文总数的1/5,另有一部分诵读欣赏的课文,当然这仅是提供学生自己熟读成诵的。
  而苏教版高中五册必修教材共有文言文30篇,不足总数的1/3,另有《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史记〉选读》等选修教材,各地区视当地具体实情开展,但相比较台湾高中的比例是远远不够的。
  3. 文言文教学价值的认识
  中国内地对于文言文的教学价值,大多数教师一直流于技术层面,重文言实词解释,轻文章思想情感的体悟;重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的讲解,轻文章意境情韵的涵咏;重古今异义、常见通假的记忆,轻文章文化内涵的开掘。教师在讲授时常常过于注重语法教学而忽略了文字美的赏读,过于注重条分缕析而忽视了内容美的领悟,过于注重固定化的授予而淡化了形象美的感动。常常用一种固定模式组织教学,照本宣科,一译百了。课堂缺少创新,缺少探索与研究,缺少美的意蕴。
  这里无意否定文言文词句解释的重要性,但是在教学的实际效果上,这种重“言”轻“文”的方式严重地束缚着学生的思维,学生不懂得自己为什么要学这些“之乎者也”,更罔谈文言文的文化意义与文学价值,优美典雅的文言文被弄得支离破碎,本该活泼的课堂气氛被搞得死气沉沉,令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严重缺失。
  倪文锦先生在《祖国大陆与香港、台湾地区语文教育初探》一书中特别提到台湾一些语文教育界人士的认识,“他们认为,串讲不仅费时、单调、呆板,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容易使他们养成依赖心理,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为了使国文教学(当然包括文言文教学)适应社会的实际需要,加上西方现代教育论的影响,目前台湾国文教学中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启发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设计教学法、单元教学法、自学辅导法、练习教学法、社会化教学法、欣赏教学法、发展教学法、创造教学法、编序教学法、协同教学法等等。”由此可见,台湾更注重从文化价值取向去认识文言文的教学价值。这也可以从台湾高考试题中略见端倪。比如,2011年台湾卷第8题(单选题,答案是A)。
  清代《四库全书》分古书为经史子集四部,下列叙述,正确的选项是
  A. 屈原作品收录于《楚辞》,故〈渔父〉须查集部
  B. 《左传》以鲁史为中心,编年记事,故列于史部
  C. 《道德经》为道家最重要的经典,可在经部查阅
  D. 孟子为先秦诸子之一,故《孟子》一书列于子部
  三、 结语
  语言是民族的语言,文字是民族的文字,任何一个民族的语文都是其深厚的民族精神的积淀,都是一个民族立身处世、安身立命的根本。母语没有根基,将使民族文化空洞、民族素质下降。虽然台湾的文言文教学也有其自身的局限和弊端,但两岸毕竟有着共同的文化源头,在时代发展下如何有效开展文言文教学也是我们共同的问题。
  坚守还是弱化?我们正站在文言文教学的十字路口。
  
  参考文献:
  [1]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EB/OL]. http://wenku.baidu.com/view/d03a45
  c55fbfc77da269b1d2.html.
  [2] 2011年台湾大学入学指定科目考试国文(语文)考科试题[EB/OL],http://www.docin.com/p-228206666.html.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 王明建. 我国台湾高中语文课程纲要对大陆语文课程改革的启示[J]. 基础教育参考,2007(3).
  [5] 倪文锦,何文胜. 祖国大陆与香港、台湾地区语文教育初探[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鹊声光:余歌多好聽的名字,可惜姓章。  @南柚桑:玦玑,一个多么仙气的名字,可惜姓蛙。  @CPTBTPTP_30:嘉乐多好听的一个名字,偏偏姓农。  @半步台阶半步雨:琅,多么有诗意的字,可惜姓张。  @Sean是肖恩_:尚偃多好听的一个名字,偏偏姓毕。  @ZHOU·lm:初墨,一个多么优雅的名字,可惜姓熊。  西城摘自新浪微博
1.围绕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  答:三人行,必有我师。不用猜,因为职位的关系,齐桓公肯定是当老师的,管仲和鲍叔只能是学生,所以才有管鲍之交。  2.电视台邀请你客串《中华地名》主持人。请以“带你走近___________”为题(补充一个地名,使题目完整)。  答:带你走近导航,这样什么地名你都听得清。  3.“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目前,微课以其突出的主题、具体的内容、较短的教
数学教材是数学知识传播的主要载体,也是最重要的数学课程资源,是学生学习数学、教师教授数学的蓝本,数学文化观念是否能渗透到学生的观念当中,关键在于数学教材能否很好地体现数学文化,新课标指出: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教材应当承担向学生传递数学文化的重要职责,为此,教材中理应包含一些介绍数学思想背景知识的辅助材料,如数学史料、一些数学概念产生的背景、数学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等,使学生对数学的产生与
摘 要:物理实验专题复习课难上,这是一线教师的共识.“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概念上的固定点.“先行组织者”策略在实验专题复习课的运用,有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建构,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提高实验复习的有效性与实践性.  关键词:高中物理;先行组织者;实验专题复习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David Ausubel)在其著名的《认知同化论》中提出,
一、问题的提出    人们常说“学无止境”,对教师而言,则更应该“教无止境,常教常新”。然而,对中年教师而言,“百尺竿头”似乎已经很难“更进一步”,往往进入职业的“高原期”。  人到中年,常叹息事多人忙;人到中年,大凡公开课也难觅踪影;人到中年,体力也大不如前了;人到中年,安于现状多了,激情少了;人到中年,多满足于自己套路,没有了创新意识。中年教师出现以上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功
笔者曾多次听过不同教师讲授“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人教版)一课,包括比赛课、公开课、常态课。听课后发现,所有的教师少有例外地固守在三个方面——过去、现在和将来,据此展开教学。而学生则在形式不同的学习方式中完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表面看,这样的处置并没有什么不妥。该识记的识记了,该理解的理解
教师专业发展的取向从总体上来看经历了以下的变化:从理智取向到实践—反思取向再到生态取向。这一发展过程,反映了人们从原来的关注教师个体的知识与技能、实践与反思,逐步发展关注到建设教师群体层面的相互合作方式上来。这是一种合作的发展方式,既体现相互协作,又包含个性发展。  桐庐中学拥有200余名教师,其中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超过60%。为了缩短青年教师的成长周期,使他们尽快胜任高中教学,我校立足于开展教师群
1  班蛋破了。  放学后我和同学打篮球,我忘记书包里有一颗轮到我照顾的班蛋。不知道谁踩到我的书包,总之,班蛋破了。  班蛋是自然老师拿来的。全班同学轮流带回家照顾,当班蛋孵出小鸡时,我们班就会有一只班鸡。 2  “妈,冰箱里还有鸡蛋吗?”“你想吃荷包蛋?”妈妈打开冰箱,“还有一颗,我煎给你吃。”  “不不,我不吃,今天早上已经吃过吐司夹蛋了。”我冲过去把冰箱的门关上。  我一直等到客厅的灯关了,
摘 要: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课堂,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关注“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四要素.要在高中物理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核心素养指标下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物理核心素养的相关素养表现与素养内涵,确定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并设计好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  关键词:高中物理;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楞次